期刊文献+
共找到790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全局-局部风险协调控制的多区域电力系统日前-日内两阶段优化调度
1
作者 高志海 桑丙玉 +4 位作者 孙鑫 彭里卓 刘阳 李克成 杨莉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94-3103,I0003-I0009,共17页
针对新能源大量接入电力系统后,大负荷场景下电网潮流频繁变化、断面阻塞率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全局-局部风险协调控制的多区域电力系统日前-日内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首先,针对区域电网电力供应不平衡问题,提出考虑区域实时正调节... 针对新能源大量接入电力系统后,大负荷场景下电网潮流频繁变化、断面阻塞率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全局-局部风险协调控制的多区域电力系统日前-日内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首先,针对区域电网电力供应不平衡问题,提出考虑区域实时正调节能力的区内风险量化指标。其次,建立考虑区域互济能力的区外电力供应风险传导机制,综合区内-区外因素提出区域电力供应风险量化方法。然后,构建考虑全局-局部风险协调控制的电力系统日前-日内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在日前阶段,采用全局风险控制策略,确保全网电力供需安全;在日内滚动阶段,基于日前运行边界,采用考虑断面安全约束的局部风险控制策略,确保区域电网电力供需安全。最后,采用某高比例新能源渗透的多区域省级电力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有效消除全局-局部风险且实现经济性最优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电力系统 电力供应风险 两阶段优化调度 区域风险传导 全局-局部风险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控电压源-电流源型混合直流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
2
作者 熊耀 魏晓光 +7 位作者 汤广福 江淘莎 张闻闻 李松 杜蕙 张杰 王以璇 齐磊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95-2111,共17页
可控电压源-电流源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是一种适用于大规模清洁能源送出场景的新型直流系统。针对可控电压源-电流源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暂态工况下运行特性提升问题,该文建立了可控电压源-电流源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数学模型,以刻画混合... 可控电压源-电流源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是一种适用于大规模清洁能源送出场景的新型直流系统。针对可控电压源-电流源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暂态工况下运行特性提升问题,该文建立了可控电压源-电流源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数学模型,以刻画混合直流系统暂稳态工况下直流电压、电流和功率运行特性;分析了可控电流源型换流器无功功率与相位差和直流电流的变化关系,进而提出受端交流故障下提升混合直流系统无功支撑能力的实现方法;通过引入故障检测判据并考虑送受端通信延时,提出一种附加有功电流和无功功率控制模块的协调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在受端弱电网场景中,有效地减少了故障期间交流电压跌落量,实现了对受端电网的无功支撑,并且降低了故障期间直流电压跌落和线路过负荷水平,进而提升了混合直流系统的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系统 协调控制 暂态工况 故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3
作者 龚子羿 王伟 舒泰歌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41,共13页
为了发展绿色清洁能源、提高飞机燃料效率并降低排放,建立了混合动力推进系统(HEPS)协调控制方法。通过提出HEPS飞机级、系统级、部件级的运输任务指标,分析了现有的HEPS架构,建立了并联式HEPS的1维部件级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稳... 为了发展绿色清洁能源、提高飞机燃料效率并降低排放,建立了混合动力推进系统(HEPS)协调控制方法。通过提出HEPS飞机级、系统级、部件级的运输任务指标,分析了现有的HEPS架构,建立了并联式HEPS的1维部件级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稳态工作点的线性状态空间模型,结合任务指标函数获取了系统可行域。基于线性状态空间的参数预测模型设立了线性二次项的目标函数,在满足凸集假设下转化为带约束的线性规划(LP)问题,并借助交替方向乘子(ADMM)算法求解控制输入,实现了相同推力条件下的HEPS协调控制。结果表明:在相同推力条件下,该协调控制方法降低了系统等效燃油消耗率和发动机燃油消耗率,且同时满足安全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 推进系统 多电飞机 协调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多馈入系统后续换相失败的协调控制策略
4
作者 高毅 赵逸帆 +1 位作者 赵学伟 秦海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49,共11页
为解决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因故障恢复阶段各直流恢复次序不当而导致的后续换相失败问题,提出一种能动态适应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基于多馈入系统的整体恢复原则,提出多馈入动态恢复灵敏因子(multi-infeed dynamic reco... 为解决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因故障恢复阶段各直流恢复次序不当而导致的后续换相失败问题,提出一种能动态适应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基于多馈入系统的整体恢复原则,提出多馈入动态恢复灵敏因子(multi-infeed dynamic recovery sensitivity factor,MIDRSF)以量化各直流子系统的恢复强度;其次,将多馈入模型等值为单馈入模型,并提出能充分调用系统无功储备的多馈入系统自适应直流电流控制策略;最后,以多馈入动态恢复灵敏因子量化修正各直流电流的恢复速率,从而实现各直流的有序恢复。在PSCAD/EMTDC中搭建双馈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所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改善系统的恢复性能,抑制后续换相失败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电压稳定 后续换相失败 动态恢复灵敏因子 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特征模型的永磁同步电机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瑞 吴悠 +1 位作者 杜荣华 唐宏宾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4,共11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应用于轨迹跟踪的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模型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通过二维坐标变换的方法对双轴运动系统进行了解耦,获得双轴运动系统的轮廓误差和切向误差。然后,利用特征模型方法,在每一轴位置环中设计一...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应用于轨迹跟踪的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模型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通过二维坐标变换的方法对双轴运动系统进行了解耦,获得双轴运动系统的轮廓误差和切向误差。然后,利用特征模型方法,在每一轴位置环中设计一种不依赖于模型的黄金分割自适应控制器,同时采用一种逻辑微分控制器以保证系统的轮廓控制精度。针对所设计的控制方案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最后选定两个参数差异较大的电机针对曲率变化大的螺旋线轨迹进行两种不同控制方案对比仿真,并且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方案可以有效保证双轴运动系统的运行精度,该方案控制下的轮廓误差控制效果可以与基于PID控制器的轮廓误差控制效果相媲美,调试比PID控制方便、简单,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成本,并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在多轴协调控制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特征模型 双轴运动系统 轮廓误差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C的光储接入牵引供电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维荣 王小雨 +4 位作者 韩莹 臧治 李奇 沈文杰 许程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将光伏发电接入牵引供电系统进行有效利用,同时兼顾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改善及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利用,提出了一种基于铁路功率调节器的光储系统接入牵引供电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首先,搭建基于铁路功率调节器的光储系统接入牵引供... 为将光伏发电接入牵引供电系统进行有效利用,同时兼顾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改善及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利用,提出了一种基于铁路功率调节器的光储系统接入牵引供电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首先,搭建基于铁路功率调节器的光储系统接入牵引供电拓扑结构,并对其电能质量补偿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光储系统的运行条件以及列车牵引、制动、空载或惰行工况,提出光储系统接入牵引供电的联合协调控制方法,实现了“光+储+荷”三者间的协调控制、牵引供电系统负序的动态补偿以及谐波的有效抑制;在RT-Lab实时仿真系统中建立了基于铁路功率调节器的光伏接入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并结合实际光照和牵引工况数据验证本文所提出的系统结构以及协调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系统结构以及协调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牵引供电系统中光储系统的有效接入,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率提升至86.7%,功率因数提升6.4%,对谐波特别是高次谐波含有率有较大改善,满足光伏电能高效消纳及综合利用、电能质量动态综合补偿、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多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功率调节器 光储发电系统 牵引供电系统 协调控制方法 电能质量 电能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自备电厂燃气发电机组机炉协调控制
7
作者 安硕 冯旭刚 +5 位作者 张景 王正兵 唐得志 沈浩 王兵 宋爱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3,共15页
针对冶金自备电厂燃料热值、压力和负荷多变的复杂工况与发电机组燃烧、汽机系统存在的大滞后、扰动大、多变量问题,首先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辨识得到以汽轮机调节阀开度与燃料量为控制量、... 针对冶金自备电厂燃料热值、压力和负荷多变的复杂工况与发电机组燃烧、汽机系统存在的大滞后、扰动大、多变量问题,首先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辨识得到以汽轮机调节阀开度与燃料量为控制量、有功功率与主蒸汽压力为被控量的单元机组数学模型;其次,设计多变量动态矩阵控制策略,构建机炉协调控制器,通过在线预测、反馈校正实现对系统进行滚动优化,并转换为内模控制结构分析其动态特性;最后,得到基于多变量动态矩阵控制(multivariable dynamic matrix control,MDMC)的燃气发电机组机炉协调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PSO,IPSO输出曲线拟合效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与模型预测控制、广义预测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相比,MDMC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和动态性能,系统在受到干扰时调节时间最短为112 s,超调量仅为1.81%。应用机炉协调控制系统后,有功功率与主蒸汽压力标准偏差分别降低48.03%和33.33%,在满足现场设计要求的同时更有利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负荷工况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 改进粒子群算法 多变量动态矩阵控制 稳定性 抗干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岸上故障的海上风电多端柔直系统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平 贾浩森 +1 位作者 高亨孝 李振兴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95,共11页
针对海上风电多端柔直系统岸上交流电网故障时的盈余功率问题,提出一种采用能量控制的多个海上换流站与风电机组的协调控制策略。在故障期间,部分海上换流站先启动能量控制,根据直流电压的变化抬升能量参考值,吸收直流系统中的盈余功率... 针对海上风电多端柔直系统岸上交流电网故障时的盈余功率问题,提出一种采用能量控制的多个海上换流站与风电机组的协调控制策略。在故障期间,部分海上换流站先启动能量控制,根据直流电压的变化抬升能量参考值,吸收直流系统中的盈余功率。剩余海上换流站对直流电压进行预测,当直流电压预测值超过限值后,剩余海上换流站启动能量控制吸收盈余功率。海上换流站在吸收盈余功率的同时对风电机组采用降压控制,根据换流站储能的增加情况降低风机侧交流电压参考值。风电机组网侧换流器根据交流电压的变化调节d轴电流参考值,减少输送到多端柔直系统的有功功率,避免多端柔直系统的直流电压越限。最后,在PSCAD/EMTDC中对不同类型的故障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直系统 交流故障 盈余功率 能量控制 降压控制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下垂系数的风电全直流输电系统一次调频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5
9
作者 苏嘉豪 蔺红 樊艳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64,共10页
风电场经直流汇集-直流送出的风电全直流输电系统中,直流系统的存在会解耦风电场和受端电网的频率耦合,在传统控制策略下对受端电网频率支撑能力弱。为此,提出一种针对风电全直流输电系统的一次调频变下垂协调控制策略。首先,提出基于Lo... 风电场经直流汇集-直流送出的风电全直流输电系统中,直流系统的存在会解耦风电场和受端电网的频率耦合,在传统控制策略下对受端电网频率支撑能力弱。为此,提出一种针对风电全直流输电系统的一次调频变下垂协调控制策略。首先,提出基于Logistic函数的电压-频率变下垂频率传递策略,以直流系统电压为媒介,建立起电网频率与风电场功率的耦合关系。基于该频率传递策略,构建了由受端换流站的变下垂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直流升压站的改进双闭环控制及风力发电机的变下垂减载控制组成的风电全直流输电系统一次调频协调控制策略,实现系统无通信传递频率并参与电网一次调频。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风电全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使风电场在不依赖远端通信的情况下实现对电网的一次调频,同时,有效减小了调频过程中直流电压的波动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直流输电系统 一次调频 变下垂控制 虚拟同步发电机 减载控制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多工作模式下能量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书慷 孙媛媛 +3 位作者 马钊 孙凯祺 李可军 李亚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83-3492,I0146,共11页
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low voltage direct current supply and utilization system,LVDCSUS)强调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以及直流用户侧电能产–销–储–用之间的协调统一,为推动直流用户侧灵活参与电力系统运行提供了全新思路。开展LV... 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low voltage direct current supply and utilization system,LVDCSUS)强调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以及直流用户侧电能产–销–储–用之间的协调统一,为推动直流用户侧灵活参与电力系统运行提供了全新思路。开展LVDCSUS用户侧电能的使用与生产相结合的研究,可有效挖掘直流用户侧的多元化电能资源灵活供给能力,为此该文首先依据LVDCSUS系统能量平衡关系将系统划分为全直流运行、余电上网运行、交流支撑运行3种运行模式;进而给出各模式下满足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储能荷电状态均衡、灵活性电力资源利用三方面整体要求的协调策略;最后建立了多运行模式切换规则,实现通过切换多种运行模式改变能量协调控制策略,使LVDCSUS在稳定运行状态下主动参与电力系统能量互动。仿真结果验证了LVDCSUS多运行模式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 运行模式划分 源–网–荷–储 协调控制 能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光伏接入的三相牵引供电系统电压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翰林 黄小红 +3 位作者 李昊洋 彭友 任桃 李群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5-1654,共10页
牵引供电系统中光伏并网逆变器普遍处于弱可控状态且缺乏多机间协调配合,为了使分布式光伏在实现牵引能耗优化的同时,主动参与牵引网电压调控,提出了用于三相牵引供电系统的电压协调控制策略。针对含光伏的新型三相牵引供电系统拓扑,分... 牵引供电系统中光伏并网逆变器普遍处于弱可控状态且缺乏多机间协调配合,为了使分布式光伏在实现牵引能耗优化的同时,主动参与牵引网电压调控,提出了用于三相牵引供电系统的电压协调控制策略。针对含光伏的新型三相牵引供电系统拓扑,分析了系统电压-有功和无功定量关系。结合分布式光伏无功裕度及协调关系,设计了3阶段分布式电压协调控制策略,根据电压灵敏度判定各节点补偿与削减优先度,实现了分布式光伏无功协调补偿及有功优化削减,达到牵引网电压主动控制。最后,通过对系统多工况下仿真,验证策略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协调控制策略在三相牵引供电系统复杂的运行工况下,能够在兼顾光伏能量利用率的同时,增强系统电压调控能力,解决牵引网电压越限问题,并有效降低牵引网损耗。研究通过有效利用光伏支撑牵引网电压,为机车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牵引供电系统 分布式光伏 电压灵敏度 电压协调控制 光伏逆变器 电压越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并联环流最小化的垂直式矩阵型重力储能系统多机协调控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翟文超 姚良忠 +4 位作者 喻恒凝 徐箭 李妍 朱寰 毛蓓琳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5,共11页
重力储能利用高度落差对固体重物储能介质进行升降,实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和抽水蓄能相比,由于其具有不依赖水资源、选址灵活等特点,应用前景广泛。为提高重力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运行效率,研究了面向多机并联功率环流最小化的垂直式矩阵... 重力储能利用高度落差对固体重物储能介质进行升降,实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和抽水蓄能相比,由于其具有不依赖水资源、选址灵活等特点,应用前景广泛。为提高重力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运行效率,研究了面向多机并联功率环流最小化的垂直式矩阵型重力储能系统多机协调控制问题。首先,基于PSCAD/EMTDC构建垂直式矩阵型重力储能系统模型,分析了其充放电特性;其次,通过对重力储能系统多机并联运行时产生的机组间功率环流机理及抑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重力储能系统双层控制架构的多个机组间协调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可在快速满足电网侧功率充放电需求的同时,实现并联运行机组间的功率环流最小化,提高了重力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运行效率,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多机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储能 充放电特性 功率环流 重力储能系统协调控制 序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汽轮发电系统频差功率协调控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岩 栾永军 +1 位作者 段建东 王露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07-113,共7页
由于孤岛运行的汽轮发电系统输出功率调节响应较慢,带脉冲功率负载会造成输出电能频率和电压较大的凹陷和超调,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本文将超级电容储能应用于汽轮发电系统,组成汽轮机-超级电容混合发电系统。继而提出混合发电系统的频... 由于孤岛运行的汽轮发电系统输出功率调节响应较慢,带脉冲功率负载会造成输出电能频率和电压较大的凹陷和超调,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本文将超级电容储能应用于汽轮发电系统,组成汽轮机-超级电容混合发电系统。继而提出混合发电系统的频差功率协调控制方法。通过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高功率动态响应弥补汽轮机输出功率动态响应低的问题,使系统实时处于瞬时功率平衡状态,保证输出电能频率和电压的平稳,增强汽轮发电系统对脉冲功率负载的适应能力。最后建立仿真模型对所提控制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系统 脉冲功率负载 超级电容储能 功率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直流-储能短时功率支援的新型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协调控制方法
14
作者 陈晓婧 董海鹰 +1 位作者 车玉龙 张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119,共9页
针对电力电子接口能源可提供能量约束下的新型电力系统频率稳定问题,提出一种计及直流-储能短时功率支援的频率稳定协调控制方法。利用直流输电系统的短时过载能力,建立了计及短时直流功率支援量与投入时刻的频率响应模型,分析了功率支... 针对电力电子接口能源可提供能量约束下的新型电力系统频率稳定问题,提出一种计及直流-储能短时功率支援的频率稳定协调控制方法。利用直流输电系统的短时过载能力,建立了计及短时直流功率支援量与投入时刻的频率响应模型,分析了功率支援量与投入时刻对频率最低点的影响。基于此,考虑直流、储能的自身约束、直流互联电网频率安全约束以及交流系统潮流安全约束,建立了计及直流与储能协调参与频率稳定控制的优化模型,得到确保受扰电网频率最低点高于频率稳定阈值并且控制能量最小的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利用控制能量,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互联电网 储能系统 协调控制 频率稳定 能量约束 频率最低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事件触发的微电网分布式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岳有军 田涛 +1 位作者 赵辉 王红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3,共6页
在孤岛交流微电网电压和频率的协调控制中,存在着依赖周期通信、通信负担大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事件触发的分布式协调控制策略,在微电网中运用多智能体系统理论,将频率和电压作为追踪同步目标.通过评估事件触发条件,从根本... 在孤岛交流微电网电压和频率的协调控制中,存在着依赖周期通信、通信负担大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事件触发的分布式协调控制策略,在微电网中运用多智能体系统理论,将频率和电压作为追踪同步目标.通过评估事件触发条件,从根本上摆脱了分布式电源DGs的连续通信和Zeno行为.并引入与系统偏差和反馈有关的动态变量,合理调整触发阈值和反馈增益.此方案提高了通信效率,降低了控制更新频率,保持了良好的控制性能.并且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验证了所设计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微电网 多智能体系统 事件触发控制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端混联型LCC-MMC直流输电系统的自适应电压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文轩 李斌 +3 位作者 王一振 陈争光 周泽昕 李清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518-4527,共10页
受端混联型LCC-MMC直流输电系统是一种在整流侧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逆变侧采用高压阀组LCC和低压阀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相串联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当送端交流网侧... 受端混联型LCC-MMC直流输电系统是一种在整流侧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逆变侧采用高压阀组LCC和低压阀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相串联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当送端交流网侧电压跌落时,整流侧LCC直流电压减小,将会影响整个系统功率的传输。为此,分析了送端交流侧电压不同跌落程度对受端混联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在逆变侧MMC电压控制及LCC低压限流的基础上,优化了混联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压协调控制逻辑,实现低压阀组MMC在正常运行状态与降压运行状态之间进行自适应切换。通过在PSCAD/EMTDC中建立受端混联型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适应电压协调控制方法能够提高受端混联型直流输电系统在送电端低电压状态时的传输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端混联型直流输电系统 电网换相换流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运行特性 自适应电压协调控制 功率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CHP系统的微网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7
作者 农静 李金霞 朱守真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2-90,共9页
根据时间尺度和实现功能的不同,提出了微网三层协调控制架构,并将其应用于含有燃气内燃机冷热电联供(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系统且同时具有逆变器接口型与同步发电机接口型分布式电源的典型微网。针对该类型的微网... 根据时间尺度和实现功能的不同,提出了微网三层协调控制架构,并将其应用于含有燃气内燃机冷热电联供(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系统且同时具有逆变器接口型与同步发电机接口型分布式电源的典型微网。针对该类型的微网提出了具体的协调控制策略,并针对微网运行模式转换过程中蓄电池控制模式存在的切换问题,在切换控制器中引入了基于状态跟随的附加控制,保证了其控制模式的平滑切换及输出功率的平滑过渡。对微网不同运行模式以及模式切换时的运行特性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并对CCHP系统在微网协调控制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冷热电联供系统 分层控制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驾驶意图的P2.5-PHPS纯电与发动机切换协调控制
18
作者 罗勇 李莉莎 +2 位作者 韦永恒 李豪 孙强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5-885,共11页
为保证P2.5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PHPS)由纯电驱动模式向发动机驱动模式切换过程的平稳性,对该模式切换过程中双动力源和双离合器(DCT)动态协调控制策略开展研究,并搭建系统模型对控制效果进行仿真分析。将P2.5-PHPS纯电至发动机驱动模式... 为保证P2.5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PHPS)由纯电驱动模式向发动机驱动模式切换过程的平稳性,对该模式切换过程中双动力源和双离合器(DCT)动态协调控制策略开展研究,并搭建系统模型对控制效果进行仿真分析。将P2.5-PHPS纯电至发动机驱动模式切换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建立系统多阶段模式切换过程动力学模型。利用P2.5驱动电机扭矩响应快速的优势,补偿发动机和离合器扭矩响应滞后引起的波动,结合驾驶员操作意图,制定模式切换过程各阶段的发动机、电机及离合器动态协调控制策略。搭建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纯电至发动机模式切换过程中,整车最大纵向冲击度不超过5 m/s^(3),离合器滑磨功控制在3 kJ内,满足平顺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电式混合动力(PHPS)汽车 P2.5构型混动系统 双离合变速器(DCT) 动态协调控制 模式切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并网后江苏电网柔直换流站与UPFC的有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柏良 汪惟源 +3 位作者 张君黎 程锦闽 董芷函 徐政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145,共8页
随着“双碳”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我国将着力建设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然而,风电等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将给具有交直流混联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带来威胁与挑战。通过以十四五规划末期的江苏电网为例进行分析,发现在大规模风电并网背景... 随着“双碳”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我国将着力建设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然而,风电等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将给具有交直流混联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带来威胁与挑战。通过以十四五规划末期的江苏电网为例进行分析,发现在大规模风电并网背景下,江苏电网中部分“南北向”500 kV交流输电线路N-1后负载过重的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基于综合灵敏度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柔直换流站和统一潮流控制器的有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用于改善系统潮流分布并消除潜在的线路过载。最后,以江苏电网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对苏州500 kV统一潮流控制器、白鹤滩-江苏直流和某规划中三端柔直换流站进行了有功协调控制。结果表明,所提协调控制方法应用于江苏电网时可有效解决交流输电通道N-1后负载过重问题,且相比于典型最优化方法在计算速度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统一潮流控制 协调控制 混合级联直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型混合直流与UPFC的柔性潮流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黑玉鹏 张英敏 +4 位作者 李保宏 江琴 张婉欣 张敏 王腾鑫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90,共11页
级联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具有能抑制换相失败、传输大容量功率的优势。但当级联型混合直流低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采用主从控制时,若系统发生交直流故障或负荷突增,可能会产生电流不平衡问题,导致受端交流侧功率出现大范围反向传输... 级联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具有能抑制换相失败、传输大容量功率的优势。但当级联型混合直流低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采用主从控制时,若系统发生交直流故障或负荷突增,可能会产生电流不平衡问题,导致受端交流侧功率出现大范围反向传输及电压支撑能力下降。为解决该问题并增强受端电网的稳定性,针对级联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柔性潮流协调控制策略。研究了基于柔性交流输电(FACTS)设备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级联型混合直流系统柔性潮流控制特性,针对系统故障及大扰动时出现的功率返送及电压稳定性问题,提出基于UPFC的频率支撑策略和基于动态限幅的电压支撑策略。该策略将送端侧故障带来的功率扰动转移到受端交流系统UPFC所在线路,利用UPFC功率补偿能力进行协调,同时基于动态限幅控制策略,采用无功优先控制方式提高换流站无功输出能力。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搭建了含受端交流系统的级联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模型。首先,仿真了LCC直流电流指令值下降过程,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基于UPFC的协调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小交流系统频率波动,抑制功率返送现象;其次,仿真了系统负荷突增过程,验证了动态限幅控制策略能更好地提升MMC对交流系统的电压支撑能力;最后,仿真了连锁故障过程,结果表明,所提协调控制策略能有效地实现对系统频率和电压支撑,抑制功率波动,提高了级联型混合直流系统及受端电网的稳定性。因此,本文提出的级联型混合直流与UPFC的柔性潮流协调控制策略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 动态限幅 协调控制策略 电压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