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制直流连续换相失败的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本锋 崔浩江 +2 位作者 杨鹏 梁纪峰 李铁成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8-1381,1454,共15页
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VSPS)具有单机容量大、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可参与电网的暂态电压调节,并且在VSPS馈入传统直流受端电网时,VSPS的暂态调压能力可进一步用于抑制直流连续换相失败,然而目前国内外在该方面的研究尚处空白。因此,该文提... 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VSPS)具有单机容量大、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可参与电网的暂态电压调节,并且在VSPS馈入传统直流受端电网时,VSPS的暂态调压能力可进一步用于抑制直流连续换相失败,然而目前国内外在该方面的研究尚处空白。因此,该文提出一种抑制直流连续换相失败的VSPS协调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以受端换流母线电压为输入信号,作用于VSPS的无功外环;换相失败恢复期间,VSPS可基于母线电压跌落幅值决定无功补偿大小,改善换流器换相条件。同时,为保证VSPS在参与抑制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时自身的稳定性,考虑最大转子电流和网侧换流器容量限制,该文给出了协调控制策略中定子侧与网侧换流器的无功分配方案。最后,基于PSCAD/EMTDC平台的仿真验证得到结论:该协调控制策略能够利用VSPS的暂态调压能力,有效地抑制直流连续换相失败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换相失败 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 无功特性 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多馈入系统后续换相失败的协调控制策略
2
作者 高毅 赵逸帆 +1 位作者 赵学伟 秦海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49,共11页
为解决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因故障恢复阶段各直流恢复次序不当而导致的后续换相失败问题,提出一种能动态适应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基于多馈入系统的整体恢复原则,提出多馈入动态恢复灵敏因子(multi-infeed dynamic reco... 为解决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因故障恢复阶段各直流恢复次序不当而导致的后续换相失败问题,提出一种能动态适应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基于多馈入系统的整体恢复原则,提出多馈入动态恢复灵敏因子(multi-infeed dynamic recovery sensitivity factor,MIDRSF)以量化各直流子系统的恢复强度;其次,将多馈入模型等值为单馈入模型,并提出能充分调用系统无功储备的多馈入系统自适应直流电流控制策略;最后,以多馈入动态恢复灵敏因子量化修正各直流电流的恢复速率,从而实现各直流的有序恢复。在PSCAD/EMTDC中搭建双馈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所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改善系统的恢复性能,抑制后续换相失败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电压稳定 后续换相失败 动态恢复灵敏因子 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型混合直流与UPFC的柔性潮流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黑玉鹏 张英敏 +4 位作者 李保宏 江琴 张婉欣 张敏 王腾鑫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90,共11页
级联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具有能抑制换相失败、传输大容量功率的优势。但当级联型混合直流低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采用主从控制时,若系统发生交直流故障或负荷突增,可能会产生电流不平衡问题,导致受端交流侧功率出现大范围反向传输... 级联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具有能抑制换相失败、传输大容量功率的优势。但当级联型混合直流低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采用主从控制时,若系统发生交直流故障或负荷突增,可能会产生电流不平衡问题,导致受端交流侧功率出现大范围反向传输及电压支撑能力下降。为解决该问题并增强受端电网的稳定性,针对级联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柔性潮流协调控制策略。研究了基于柔性交流输电(FACTS)设备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级联型混合直流系统柔性潮流控制特性,针对系统故障及大扰动时出现的功率返送及电压稳定性问题,提出基于UPFC的频率支撑策略和基于动态限幅的电压支撑策略。该策略将送端侧故障带来的功率扰动转移到受端交流系统UPFC所在线路,利用UPFC功率补偿能力进行协调,同时基于动态限幅控制策略,采用无功优先控制方式提高换流站无功输出能力。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搭建了含受端交流系统的级联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模型。首先,仿真了LCC直流电流指令值下降过程,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基于UPFC的协调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小交流系统频率波动,抑制功率返送现象;其次,仿真了系统负荷突增过程,验证了动态限幅控制策略能更好地提升MMC对交流系统的电压支撑能力;最后,仿真了连锁故障过程,结果表明,所提协调控制策略能有效地实现对系统频率和电压支撑,抑制功率波动,提高了级联型混合直流系统及受端电网的稳定性。因此,本文提出的级联型混合直流与UPFC的柔性潮流协调控制策略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 动态限幅 协调控制策略 电压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投运后电网的稳定特性及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64
4
作者 王建明 孙华东 +3 位作者 张健 任大伟 印永华 卜广全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6-70,共5页
基于特高压混联电网丰大方式,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锦屏—苏南800 kV特高压直流投运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针对锦苏直流闭锁故障,研究了基于直流紧急功率支援的协调控制策略,可减少切机、切负荷措施量。提出了后备安控措施以避免协调控制措... 基于特高压混联电网丰大方式,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锦屏—苏南800 kV特高压直流投运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针对锦苏直流闭锁故障,研究了基于直流紧急功率支援的协调控制策略,可减少切机、切负荷措施量。提出了后备安控措施以避免协调控制措施失效导致第三道防线动作。比较选择安控切机方案时,考虑了直流故障后送端母线稳态电压升高因素。通过研究直流故障后受端近区机组励磁电流及相关机组保护情况,探索了机组涉网保护对系统稳定的影响。分析表明,锦苏特高压直流投运后需制订送受端协调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 稳定特性 协调控制策略 紧急功率支援 切机方案 过励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的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60
5
作者 赵兴勇 王帅 +1 位作者 吴新华 刘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32-3740,共9页
微电网中包含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等不确定性电源和负载,不利于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基于风光储的微电网系统,考虑电动汽车的时空分布特性,提出一种动态电价调整策略。根据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的实时数据,求出当前微电网中的不平衡功率... 微电网中包含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等不确定性电源和负载,不利于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基于风光储的微电网系统,考虑电动汽车的时空分布特性,提出一种动态电价调整策略。根据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的实时数据,求出当前微电网中的不平衡功率,根据当前不平衡率(UR),发布对应的电价信息,充分调动电动汽车参与微电网的调度,实现微电网中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间的协调控制。最后通过搭建微电网仿真模型对所提动态电价调整策略进行验证,通过对比电动汽车无序充电和有序充放电情况下微电网的等效负荷以及储能运行情况,来验证该策略在微电网运行优化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电动汽车 分布式电源 电价 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电站经柔性直流集电送出系统的低电压穿越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岩 魏林君 +3 位作者 高峰 刘超 郝全睿 李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70-78,共9页
光伏电站经柔性直流集电送出系统在交流电网发生故障扰动时应该具备低电压穿越的能力。针对受端和送端交流电网发生故障扰动的情况,提出了一种不依靠通信的光伏电站与VSC-HVDC的低电压穿越协调控制策略。交流电网故障情况下,VSC-HVDC送... 光伏电站经柔性直流集电送出系统在交流电网发生故障扰动时应该具备低电压穿越的能力。针对受端和送端交流电网发生故障扰动的情况,提出了一种不依靠通信的光伏电站与VSC-HVDC的低电压穿越协调控制策略。交流电网故障情况下,VSC-HVDC送、受端换流器可依据直流电压的变化量切换控制模式。送端换流器根据VSC-HVDC直流电压的变化量调节光伏电站出口的电压幅值,使光伏电站感受到电压变化并减小有功功率输出,从而迅速维持VSC-HVDC系统的功率传输平衡,提升系统故障穿越能力,而且可以实现直流电压的稳态无差控制。应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1000 MW光伏电站与VSC-HVDC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光伏发电 故障穿越 协调控制策略 功率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新能源经直流外送系统过电压的水电机组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7
7
作者 高本锋 杨健 +3 位作者 宋胜利 张寒 赵书强 景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6212-6223,共12页
电网换相高压直流(line-commutated-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输电系统单极闭锁时,由于换流站滤波器延时分组切除,风光水送端系统的新能源场站将承受持续性的过电压冲击。为了使水电机组参与抑制直流单极... 电网换相高压直流(line-commutated-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输电系统单极闭锁时,由于换流站滤波器延时分组切除,风光水送端系统的新能源场站将承受持续性的过电压冲击。为了使水电机组参与抑制直流单极闭锁引起的送端系统过电压,该文首先提出一种以直流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为输入信号的附加励磁控制,作为水电机组协调控制策略。直流单极闭锁时,水电机组基于换流站过电压幅值决定进相深度,动态吸收系统盈余无功,从而改善新能源场站的过电压状况。然后,基于励磁系统输出极限和机端电压稳定极限,提出协调控制策略中附加励磁控制器增益上限的整定规则。最后,以青海送端电网为研究背景,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验证了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有效发掘了水电机组参与系统紧急调压的能力,填补了送端系统无功调节功能的短时空缺,可有效抑制系统过电压,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极闭锁 过电压 附加励磁控制 风光水打捆 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系统频率响应特性的风储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36
8
作者 姜惠兰 蔡继朝 +3 位作者 肖瑞 王绍辉 谢岩 唐晓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4-51,共8页
风电并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削弱了电力系统的惯量水平,给频率稳定带来巨大挑战。通过分析不同风速下双馈风机(DFIG)参与惯性响应的能力,给出了一种风速分段方法,从而确定DFIG参与调频的风速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DFIG与储能技术联合... 风电并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削弱了电力系统的惯量水平,给频率稳定带来巨大挑战。通过分析不同风速下双馈风机(DFIG)参与惯性响应的能力,给出了一种风速分段方法,从而确定DFIG参与调频的风速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DFIG与储能技术联合的调频控制策略,根据系统惯性响应和频率恢复2个阶段的频率变化特点,制定风储协调出力模式:在惯性响应阶段,通过虚拟惯性控制使DFIG释放转子动能以阻止频率跌落,并采用超速控制将DFIG转速变化分配至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运行点两侧以改善调频效果,同时逐渐增加储能系统的输出功率对DFIG后期的调频功率下降进行补充;在频率恢复阶段,将DFIG退出调频模式以避免虚拟惯性控制从系统索取能量,主要依靠储能系统出力辅助同步发电机加快完成一次调频。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避免二次频率事故的发生,提高了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频率稳定 风速分段 储能系统 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系统参与电压调节的有功和无功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宁 高朋 +2 位作者 贾清泉 孙玲玲 白钰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29,共7页
针对配电网线路阻抗大、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无功调压能力有限,导致光伏电源在有功出力较大时并网点(PCC)电压越上限问题,在深入分析光伏系统PCC电压特性基础上,提出一种光伏逆变器有功和无功协调控制策略。在该控制策略下,光伏系统实时... 针对配电网线路阻抗大、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无功调压能力有限,导致光伏电源在有功出力较大时并网点(PCC)电压越上限问题,在深入分析光伏系统PCC电压特性基础上,提出一种光伏逆变器有功和无功协调控制策略。在该控制策略下,光伏系统实时跟踪监测PCC电压变化,PCC电压不越限时,逆变器按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输出;PCC电压越上限时,优先利用逆变器剩余容量进行无功调压,若剩余容量不足,调节逆变器有功输出,并动态计算有功、无功最佳输出值,保证将PCC电压调节至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实现逆变器有功输出最大化、无功输出最佳化。算例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系统 电压越限 有功和无功协调控制策略 逆变器剩余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风电功率平抑的飞轮储能阵列功率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32
10
作者 陈玉龙 武鑫 +1 位作者 滕伟 柳亦兵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0-608,共9页
风电输出功率存在随机性和波动性的问题,使得电网调频难度加大。采用飞轮储能匹配风电的形式可以减小其功率波动,提高并网能力。以交流母线并联的飞轮储能阵列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现有功率分配策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功率分配上... 风电输出功率存在随机性和波动性的问题,使得电网调频难度加大。采用飞轮储能匹配风电的形式可以减小其功率波动,提高并网能力。以交流母线并联的飞轮储能阵列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现有功率分配策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功率分配上限和能使各单元荷电状态(SOC)趋于一致的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同时为保证功率控制精度和储能系统的响应速度,采用对储能阵列进行分层分组控制的方法。然后建立了飞轮储能单元功率跟随控制模型和飞轮储能阵列功率控制模型,并通过一组飞轮储能单元的充放电仿真验证了所提协调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优势。最后基于飞轮储能实时补偿风电功率中高频成分的方法来平滑风电输出功率的波动。采用2 MW的飞轮储能阵列匹配10 MW风电,其中2 MW飞轮储能阵列由8台250 kW/50(kW·h)飞轮储能单元组成,10 MW风电由5台2 MW风电机组组成。飞轮储能阵列采用仿真模型,风电输出功率采用200 min的实测运行机组的数据。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和分层分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也表明了飞轮储能匹配风电可以显著降低风电功率的波动量,且能满足国家相关标准(GB/T 19963—2011)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平抑 飞轮储能阵列 功率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池储能系统两模式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11
作者 魏炜 陈晗 +3 位作者 朱洁 徐弢 赵贺 李子衿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6-121,共6页
针对混合储能存在运行模式较为固定、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基于一种分布式光伏-电池储能联合系统典型结构,提出了一种电池储能系统平抑波动-峰谷套利两模式协调控制策略。利用电池储能系统可运行于不同模式的特点,根据光伏发电功率... 针对混合储能存在运行模式较为固定、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基于一种分布式光伏-电池储能联合系统典型结构,提出了一种电池储能系统平抑波动-峰谷套利两模式协调控制策略。利用电池储能系统可运行于不同模式的特点,根据光伏发电功率中频分量的波动特性,对电池储能系统各电池组串的运行模式在平抑波动和峰谷套利之间进行动态分配和灵活调控,满足系统运行需求的同时,有效提高电池储能系统的利用水平。最后,通过典型算例对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系统 两模式协调控制策略 平抑波动 峰谷套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经柔性直流联网系统受端交流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李国庆 徐亚男 +3 位作者 江守其 王利猛 辛业春 王丽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1-119,共9页
针对海上风电经柔性直流联网系统受端交流故障导致的直流过电压问题,提出了直流过电压协调抑制策略。针对单极直流过电压,通过合理切换双极MMC控制模式,可使故障极MMC主动维持直流电压稳定。并设计了风电场精确减载控制策略,以保证非故... 针对海上风电经柔性直流联网系统受端交流故障导致的直流过电压问题,提出了直流过电压协调抑制策略。针对单极直流过电压,通过合理切换双极MMC控制模式,可使故障极MMC主动维持直流电压稳定。并设计了风电场精确减载控制策略,以保证非故障极MMC满载运行,从而降低单极MMC退出对受端交流电网的影响。针对双极直流过电压,设计了一种基于本地直流电压测量信息的风电场减载控制策略,即根据直流电压变化率及偏差量主动降低风电场有功出力,以抑制直流电压上升率及幅值。并提出了附加桨距角控制及其参数选取原则,使风电场与各换流站内电容共同维持直流电压稳定,提高系统故障穿越能力。最后,基于RTLAB OP5600实时数字仿真平台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不同受端交流故障情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直流过电压协调抑制策略可保证直流电压在安全运行范围,维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盈余功率 交流故障穿越 风电场减载 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微电网分布式P-V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13
作者 苏晨 吴在军 窦晓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108,共8页
为提升有功功率分配精度和降低线路损耗,研究了一种孤岛微电网分布式有功-电压(P-V)协调控制策略。重点提出了考虑线损系数及节点电压优化量的有功分配因子设计方法,并研究了基于有功分配因子一致原则的功率分配方法。采用分布式稀疏通... 为提升有功功率分配精度和降低线路损耗,研究了一种孤岛微电网分布式有功-电压(P-V)协调控制策略。重点提出了考虑线损系数及节点电压优化量的有功分配因子设计方法,并研究了基于有功分配因子一致原则的功率分配方法。采用分布式稀疏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交互,利用一致性算法得到二级控制所需的有功分配因子平均估计值和系统平均电压估计值,产生综合电压优化量完成下垂控制优化,实现孤岛微电网分布式P-V协调控制。该策略可有效兼顾线路损耗降低以及有功功率分配精度提升,控制各节点电压在合理范围内,并调节系统平均电压至额定值。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微电网 P-V/Q-f下垂控制 分布式P-V协调控制策略 有功分配因子 一致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运行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能量优化管理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计科 王生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894-2903,共10页
针对系统运行工况复杂、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高的特点,深入分析并给出独立运行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能量流动及工作模式转换关系图,采用风电优先、光电次之、蓄电池辅助的电能分配原则与功率供需动态平衡的能量优化管理机制,提出包括能... 针对系统运行工况复杂、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高的特点,深入分析并给出独立运行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能量流动及工作模式转换关系图,采用风电优先、光电次之、蓄电池辅助的电能分配原则与功率供需动态平衡的能量优化管理机制,提出包括能量管理与工作模式控制、风力发电控制、光伏发电控制和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在内的功率协调控制策略。风力和光伏子系统控制均具有功率电压双闭环控制结构,功率外环采用基于梯度变步长MPPT算法或基于梯度信息LPTC算法产生最佳功率点电压,电压内环实现最佳功率点电压的自动、快速、无差跟踪,同时可实现MPPT和LPTC算法之间的平滑切换。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论能量优化管理协调控制策略能够根据风速、光照强度、负载的变化及蓄电池工况,协调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子系统和蓄电池的工作状态,实现系统不同工作模式下自动运行及合理转换,保持能量供需动态平衡,实现系统的优化及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独立运行 能量优化管理 协调控制策略 最大功率跟踪 负载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预防换相失败的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渝红 陈立维 +2 位作者 曾琦 寇然 廖建权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0-170,共11页
分层接入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非故障层换相失败预测控制的启动时刻存在延时,无法及时反应故障严重程度以输出合适的触发角提前量,可能导致高低端换流器同时发生换相失败的风险增加。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故障层触发角提前量前馈的高低... 分层接入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非故障层换相失败预测控制的启动时刻存在延时,无法及时反应故障严重程度以输出合适的触发角提前量,可能导致高低端换流器同时发生换相失败的风险增加。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故障层触发角提前量前馈的高低端换流器换相失败预测控制协调策略。利用故障层换流器可更灵敏反应故障严重程度的特点,所提策略将故障层换相失败预测控制触发角提前量引入非故障层换相失败预测控制,实现非故障层换相失败预测控制启动时刻提前。此外,还引入直流电流协调系数以得到更合适的触发角提前量。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仿真模型,对不同工况下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快速应对逆变侧交流系统故障,减小高低端换流器同时发生换相失败的风险,对预防分层接入系统高低端换流器同时发生换相失败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分层接入系统 换相失败预测控制 协调控制策略 换相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区异步互联电网的直流频率限制器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汪际峰 陈亦平 +5 位作者 徐光虎 黄济宇 杨荣照 付超 肖逸 杨欢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71-3979,共9页
大型同步电网异步分区运行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探索方向,直流频率限制器(frequency limit control,FLC)在保障弱系统的频率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广东东西组团构网结构下,系统故障可能导致广东东西分片运行,出现多分区异... 大型同步电网异步分区运行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探索方向,直流频率限制器(frequency limit control,FLC)在保障弱系统的频率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广东东西组团构网结构下,系统故障可能导致广东东西分片运行,出现多分区异步互联的网架形态,原有的仅送端弱系统配置单侧FLC的策略难以适应电网发展需要。针对弱送端、弱受端共存的特性,该文提出双侧FLC的数学模型,在不同场景下详细分析其控制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面向多分区异步互联电网的FLC协调控制策略。通过广东东西异步运行后的典型方式和故障校核,验证了双侧FLC的功率支援效果以及所述协调控制策略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多分区异步互联 双侧频率限制器 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经双极混合型MMC-HVDC并网的直流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国庆 张林 +1 位作者 江守其 辛业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36,共10页
架空线MMC-HVDC是大规模风电友好型并网和可靠送出的有效手段。针对架空线故障率高的问题,采用对称双极接线方式和具备故障阻断能力的混合型MMC是其主要解决方案之一。基于此方案提出了风电经双极混合型MMC-HVDC并网的直流故障穿越协调... 架空线MMC-HVDC是大规模风电友好型并网和可靠送出的有效手段。针对架空线故障率高的问题,采用对称双极接线方式和具备故障阻断能力的混合型MMC是其主要解决方案之一。基于此方案提出了风电经双极混合型MMC-HVDC并网的直流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通过混合型MMC零直流电压控制实现了故障电流的有效阻断,并维持了故障极MMC对交流电压的支撑能力。基于对称双极接线方案运行方式灵活的特点,根据故障极功率能否被非故障极完全吸收,分别提出了自吸收和非自吸收工况下非故障极MMC的控制策略及其参数调整原则。并基于风电场频率响应能力设计了无需通信的精确减载控制策略,以实现非故障极MMC满载运行,在维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降低对受端交流系统的影响。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并网系统模型,验证了所提直流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 对称双极柔性直流系统 零直流电压 直流故障穿越 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C-MMC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18
作者 时伯年 洪潮 +2 位作者 张野 杨健 孙刚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18,共8页
针对整流站采用电网换相型换流器(LCC)、逆变站采用并联两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重点研究了整流站交流侧故障导致直流输送功率减小或中断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 针对整流站采用电网换相型换流器(LCC)、逆变站采用并联两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重点研究了整流站交流侧故障导致直流输送功率减小或中断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混合直流系统中不同类型换流器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其交流故障特征;其次,针对不同的系统运行方式及故障时直流电压降低、直流侧含有二倍频分量的故障特征,提出了整流站最小触发角控制与逆变站最大调制比控制的站间协调策略;再次,通过改进原有100 Hz保护定值,实现了控制模式可自主切换;最后,在PSCAD/EM TDC中建立了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模型,对该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控制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在整流站交流故障情况下可相应提高直流系统的输送功率,降低整流侧发生交流短路故障时引起功率输送中断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直流输电 混合直流输电 故障穿越 功率续传 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障下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无功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19
作者 周玉琦 李东东 梁自超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18,共7页
提出基于改进式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模型的无功协调控制策略,以提高电网故障下双馈风机的无功调节能力。在DIg SILENT/Power Factory平台上,搭建改进双馈风机的详细模型。利用DC-Chopper和串联动态制动电阻代替Crowbar保护电路,以实现背... 提出基于改进式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模型的无功协调控制策略,以提高电网故障下双馈风机的无功调节能力。在DIg SILENT/Power Factory平台上,搭建改进双馈风机的详细模型。利用DC-Chopper和串联动态制动电阻代替Crowbar保护电路,以实现背靠背变流器持续为电网提供无功支撑。通过协调分配风电机组定子和网侧变流器及补偿单元之间的无功功率参考值,来提升电压控制点的电压。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所提控制策略可以充分利用变流器的无功发生能力,扩大电网故障时风电场的无功输出范围,减小无功补偿装置的投资,并提高风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模型 网侧变流器 无功输出极限 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可控相间功率控制器的多性能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4
20
作者 易善军 于继来 郭志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6-61,共6页
常规相间功率控制器(IPC)是一种静态调节设备,具有鲁棒潮流控制、短路电流限制和两端电压弱影响的良特性,但也存在设备过电压与安装点电压容易越限、各种行性能要求下的控制参数分散性较大、不易实现多种运行能的协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 常规相间功率控制器(IPC)是一种静态调节设备,具有鲁棒潮流控制、短路电流限制和两端电压弱影响的良特性,但也存在设备过电压与安装点电压容易越限、各种行性能要求下的控制参数分散性较大、不易实现多种运行能的协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动态可控IPC(DCIPC)的原理结构,使得常规静态IPC 的等效电感、电容和移相环节变成一种连续动态可控的形式,分析了它的4 种控制策略:基于系统全局正常运行信息的性能协调控制策略、基于设备就地局部正常运行信息的性能协调控制策略、基于就地局部事故状态信息的控制策略和设备投入与退出时的控制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控制策略对应的参数协调方法以及控制系统的实施方案。数值仿真表明,文中所提策略和方法是可行的,能够动态地协调DCIPC的不同性能。既可指导IPC 的实际运行,提高其运行性能,又可帮助控制人员发现运行中的矛盾,及时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间功率控制 协调控制策略 可控 运行性能 运行信息 调节设备 潮流控制 电流限制 控制参数 性能要求 原理结构 等效电感 连续动态 状态信息 控制系统 协调方法 数值仿真 解决问题 IPC 端电压 点电压 过电压 分散性 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