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战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杰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7-38,共2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决胜时期,农业农村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制约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短板,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战略应运而生。党的十九大会议顺利落下帷幕,十九大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科...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决胜时期,农业农村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制约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短板,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战略应运而生。党的十九大会议顺利落下帷幕,十九大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科技手段落实农民食品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增强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战略提出的背景出发,论述了其对于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在具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战略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区域协调战略 中国特色 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协调战略的虚拟团队之间协调管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程海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3-94,共2页
在分析虚拟团队之间相互关系模式和M-C协调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团队之间协同工作过程中的协调管理方法,并通过对虚拟团队可视化模型的介绍,探讨了这种协调管理方法的可视化实现过程.
关键词 虚拟团队 协调管理 M-C协调战略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坚持统筹协调战略 被引量:1
3
作者 蒋旋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23-23,共1页
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什么发展什么”、“怎样建设怎样发展”,必须从战略高度精心谋划,做出回应。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国特色 教育体系建设 协调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的组织协调战略
4
作者 吴长顺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8-50,共3页
组织战略是管理层用来把环境、组织内部的氛围和文化、技术、结构和协调程度等国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手段。因此,在管理创新过程中,组织的有效性实际上完全等同于组织的战略。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组织协调战略 管理创新 产品开发 移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格改革与货币稳定的协调战略
5
作者 王兆星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2期38-43,共6页
要巩固和发展现有的改革成果,尽快结束“双轨制”的摩擦及内耗,就必须彻底地进行一次价格改革。商品经济就是市场交换经济,价值规律是第一规律。没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就不会有完善的市场体系,也不会有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秩序... 要巩固和发展现有的改革成果,尽快结束“双轨制”的摩擦及内耗,就必须彻底地进行一次价格改革。商品经济就是市场交换经济,价值规律是第一规律。没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就不会有完善的市场体系,也不会有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秩序,经济体制改革也就不会达到新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改革 货币稳定 通货膨胀 协调战略 劳动生产率 积累机制 物价上涨 经济增长速度 产品结构 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战略”
6
作者 戴雄武 魏章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5期1-6,共6页
经济发展战略,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涉及众多的有关因素中,既有促进型的,也有抑制型的,只有巧妙的将其转化协调,才能避免相互间矛盾激化,从而发挥总体效益,这是各种战略成功的关键。我国计划在本世纪未达到小康水平,到下世纪进... 经济发展战略,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涉及众多的有关因素中,既有促进型的,也有抑制型的,只有巧妙的将其转化协调,才能避免相互间矛盾激化,从而发挥总体效益,这是各种战略成功的关键。我国计划在本世纪未达到小康水平,到下世纪进入先进国家行列,为了稳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针对国情,必须在战略上认真处理好如下几大关系。一,人口发展与资源保障的协调人口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有挑战性的头等大事。目前,我国总人口已过11亿,超过了世界总数1/5,不仅基数惊人,而且还在高速堆加,每当我们轻轻撕下一页日历,全国便会有55000个婴儿争先恐后的涌到这个已经十分拥挤的国土上,平均每年全国致少要净增1500多万人口,相当一个澳大利亚。尤其可怕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效益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道路 有关因素 澳大利亚 经济发展战略 宏伟目标 协调战略 先进国家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涵式发展: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的关键特征、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7
作者 侯冠宇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6,共8页
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出发点,深入探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的内涵、特征及实践路径,旨在以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回顾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与演变,分析其在不同阶段的政策创新与实践路径,系统阐... 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出发点,深入探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的内涵、特征及实践路径,旨在以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回顾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与演变,分析其在不同阶段的政策创新与实践路径,系统阐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的核心内容,强调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及健全市场、合作和互助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保障。其次,探讨该战略的价值意蕴,指出推动区域间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优化地区分工与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经济效率及发展质量的重要意义。最后,从实践路径角度,提出加强国家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推动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协调发展、深化区域合作与互助机制、创新区域发展政策和保障机制,为全面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各项任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全面深化改革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区域发展战略的叠加效应 被引量:3
8
作者 孙久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共4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的战略部署,特别提出要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发挥区域战略的叠加效应,培育新增长极,是积极应对当前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的战略部署,特别提出要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发挥区域战略的叠加效应,培育新增长极,是积极应对当前经济环境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战略 叠加效应 增长极 区域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战略部署 主体功能区战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欧盟会计协调的三步战略透视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贡献
9
作者 孟翠湖 《现代经济探讨》 2007年第5期88-91,共4页
欧盟(EU)作为区域性国际组织,在推动会计协调化方面富有成效,主要是通过欧盟立法机关部长理事会制定一系列“指令”(Directives)、创建欧盟会计咨询论坛(Accounting Advising Forum,AAF)和加强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 欧盟(EU)作为区域性国际组织,在推动会计协调化方面富有成效,主要是通过欧盟立法机关部长理事会制定一系列“指令”(Directives)、创建欧盟会计咨询论坛(Accounting Advising Forum,AAF)和加强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IASC)合作等三步战略的推进实施而取得的。该文认为,了解欧盟面向“四大自由”发展金融服务市场的会计协调战略,有助于我国发展资本市场并加速会计国际化进程。我国会计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新会计准则体系,其国际贡献集中体现于促进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新会计准则带来了基金投资的新视角,能够提升境内外股票估值的可比性,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会计协调战略 国际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战略回顾 被引量:47
10
作者 肖林鹏 李宗浩 裴立新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14,共3页
对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认为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战略是随着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变化而逐步形成的 ,新形势下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应赋予新的内容。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 协调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逻辑与时代特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耀彬 彭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47,共7页
深入研究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发展理论体系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有着重要意义。引入内容分析和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环境—认知—实践"的系统分析框架,结合现代化经... 深入研究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发展理论体系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有着重要意义。引入内容分析和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环境—认知—实践"的系统分析框架,结合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进程,深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逻辑。这一战略与特定的时代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历史使命、基本方略和战略目标上深化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认知,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容框架和实现机制。因而,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都有着鲜明的新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环境 认知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服务支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逻辑、问题与政策路径 被引量:18
12
作者 周谷平 辛越优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25,共7页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实施,需要“双一流”建设供给高端人力资本、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强化社会服务、提升区域需求,以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促进区域转型升级发展。对当前“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的区域布局、产...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实施,需要“双一流”建设供给高端人力资本、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强化社会服务、提升区域需求,以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促进区域转型升级发展。对当前“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的区域布局、产业支撑衔接度、服务经济贡献质量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仍存在区域间分布不平衡、对接产业不匹配、人才供给不足、科技创新支撑不力等问题。探索加强政策改革,优化一流高校区域布局,重视对一流学科的产业支撑适切度、匹配度的评估和调整,构建区域内外协同互动机制,推动“双一流”建设内涵质量提升,更好地服务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增长 教育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发展战略与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肖林鹏 秦椿林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协调发展战略 中国 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 体育经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城市旅游经济空间差异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55
14
作者 肖光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77,共6页
基于珠三角九城市1999-2008年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分析了珠三角城市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基本特征,包括国内旅游收入、海外旅游收入空间差异的总体变化,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的分异性,近年来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在旅游规模位... 基于珠三角九城市1999-2008年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分析了珠三角城市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基本特征,包括国内旅游收入、海外旅游收入空间差异的总体变化,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的分异性,近年来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在旅游规模位序、旅游发展状态方面的变化特点;最后提出缩小珠三角城际旅游经济差异的协调发展战略,包括深化城际合作,调整旅游发展模式;构建三大旅游圈和八大旅游板块;加快边缘地区的旅游发展步伐;将核心城市的扩散效应与周边城市的自主发展相结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 城市旅游经济 空间差异 协调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历史与现实的视角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邓宏图 周立群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19,共7页
只有从理论上清晰地界定并测度直接反哺、间接反哺、内源创新等经济学分析变量,才能把握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内涵。政府、社区与农户和专业化集团在国家战略规划引导和政府政策主导下的协调机制促使农业产业升级和... 只有从理论上清晰地界定并测度直接反哺、间接反哺、内源创新等经济学分析变量,才能把握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内涵。政府、社区与农户和专业化集团在国家战略规划引导和政府政策主导下的协调机制促使农业产业升级和工业产业向农业反馈、渗透。国家战略统筹、政府政策引导加上农户和专业化集团的"寻利趋势"彼此作用,共同构成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反哺 间接反哺 内源创新 城乡协调 农业产业化 城乡协调发展战略 反哺农业 工业产业 历史与现实 农业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多二并”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新构想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和元 李国平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36,共7页
实施梯度发展战略之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然而,究竟应采取什么样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见解纷呈。着眼于中国未来20—30年的发展,本文提出了“网状”
关键词 中国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战略 一多二并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区域战略到区域政策: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方向与思路 被引量:9
17
作者 蔡之兵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4-110,共7页
战略体系的顺利建构、操作框架的日益成熟与实施效果的逐步显现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前的主要进展。但协调发展的衡量目标仍然模糊、实施进程缺乏监督、专业工具相对偏少仍然是制约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效果的重要问题。进一步... 战略体系的顺利建构、操作框架的日益成熟与实施效果的逐步显现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前的主要进展。但协调发展的衡量目标仍然模糊、实施进程缺乏监督、专业工具相对偏少仍然是制约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效果的重要问题。进一步分析可知,由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同时具有发展目标、发展过程与发展工具等三重属性,没有处理好发展目标的定性与定量、发展过程的预期进展与实际进展、发展工具的普惠性与特殊性等三大关系是制约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效果的主要障碍。因此,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需从“区域战略”层面转向“区域政策”层面,具体措施包括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目标、规范区域协调发展过程、创新区域协调发展工具、强化区域协调发展效果评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战略 区域政策 政策工具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城市发展研究——基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视角 被引量:11
18
作者 高新才 王一婕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87,共10页
以地级行政区为基本空间单元,应用熵值法测度了2008-2017年间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地级市(含地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并借助空间模型与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其空间同质性与分异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 以地级行政区为基本空间单元,应用熵值法测度了2008-2017年间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地级市(含地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并借助空间模型与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其空间同质性与分异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的态势,但发展速度与原有基础紧密相关;省际交界区域地级市(含地级行政区)整体上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同质性,且在局部区域趋于集聚;同时,影响这些城市发展水平的因素在不同年份有所差异。进而依据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要求,提出促进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省际交界区域 熵值法 空间滞后模型 地理探测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闽钢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191,共5页
近几年来,中央政府大力推进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重点已开始转换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协调发展,即面对进一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需要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战略从"共同发展战略"... 近几年来,中央政府大力推进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重点已开始转换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协调发展,即面对进一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需要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战略从"共同发展战略"到"协调发展战略"的转变。本文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探索和主要问题出发,阐述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战略总体目标、实现路径和突破重点,为此,还提出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战略四个方面的配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协调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唯物史观审视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秀清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142-143,共2页
本文在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和战略演进过程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并就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上层建筑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期望通过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引入区域... 本文在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和战略演进过程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并就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上层建筑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期望通过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引入区域经济问题的分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并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上层建筑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