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研究
- 1
-
-
作者
朱晓蕾
李鹏飞
梁甲靓
薛晔
-
机构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人事处
-
出处
《人民黄河》
2025年第10期28-37,共10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YJAZH116)。
-
文摘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驱动力,乡村振兴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发展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基于对二者耦合机理的阐释,选取2012—2022年黄河流域九省(区)面板数据,采用加速遗传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分别测度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并运用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量化二者的协同关系,同时,借助协调影响力模型探讨影响其耦合协调度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各省(区)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均稳步提升,二者呈现“凹性相关”;2)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3个子系统的发展指数均呈现持续增大态势;3)新质生产力在推动黄河流域多数省(区)耦合协调度由轻度失调向初级协调转变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4)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主要依赖于劳动对象发展指数的贡献,但这一贡献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而劳动者的协调影响力通常表现为阻滞效应,劳动资料的影响力相对较小。据此,建议通过激发劳动对象的增长、缓解劳动者的制约和强化劳动资料对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实现黄河流域更高水平的协同发展。
-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乡村振兴
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拟合曲线
协调影响力模型
黄河流域
-
Key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rural revitalization
enhance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fitting curve
coordination influ-ence model
Yellow River Basin
-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
F0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TV882.1
[水利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