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0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克强
《行政管理改革》
2009年第3期3-6,共4页
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党的三代领导人都作出重要指示。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
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党的三代领导人都作出重要指示。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策部署,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做得实而又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为我们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
发展
人口问题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统筹
党的三代领导人
胡锦涛总书记
人的全面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袁振国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30期22-22,共1页
要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办教育的积极性。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为受教育者提供丰富多彩、富有创造性的发展空间。首先,坚持依法治...
要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办教育的积极性。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为受教育者提供丰富多彩、富有创造性的发展空间。首先,坚持依法治教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全面落实教育优允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调整各种教育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教育立法是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教育规律
教育工作者
优先
发展
社会力量
受教育者
发展
空间
依法治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及科学内涵
3
作者
余正琨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28,共4页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丰富的科学内涵。
关键词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思想
理论渊源
科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彭坤杰
申树群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4期135-144,共10页
基于2004—2018年的面板数据,借助空间错位及脆弱性等研究方法探索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空间错位及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总体错位呈两极化方向发展,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呈现显著的正向错位,其余省...
基于2004—2018年的面板数据,借助空间错位及脆弱性等研究方法探索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空间错位及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总体错位呈两极化方向发展,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呈现显著的正向错位,其余省市均呈负向错位;总体空间错位指数呈严峻化发展趋势,拮抗现象愈加频繁,错位态势正逐渐加深。(2)长江经济带总体脆弱性指数呈波动化发展趋势,健康化、风险化、严重化发展趋势并存于各省市脆弱性指数发展过程中。(3)综合空间错位与脆弱性指数可将9省2市划分成三类较为典型的规划发展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为发展型地区;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为兼顾型地区;安徽省、江西省、贵州省、云南省为保护型地区。最后,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如何消解空间错位及脆弱性态势的针对性建议,为长江经济带及大河流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空间错位
脆弱性
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现档案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
1
5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共1页
关键词
档案事业
协调可持续发展
档案室
科学
发展
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下的区际产业转移
被引量:
8
6
作者
安虎森
徐杨
《山东经济》
2011年第5期5-12,共8页
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它有利于发挥产业移出地和产业承接地自身的比较优势。当前在我国,科学合理地引导产业在不同区域之间转移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区际产业转移的过程...
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它有利于发挥产业移出地和产业承接地自身的比较优势。当前在我国,科学合理地引导产业在不同区域之间转移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区际产业转移的过程应当与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转移的过程中重视区域产业的配套能力,以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着低耗能、低污染、高效率的集约型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
与
可持续发展
区际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三角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目标与路径
被引量:
3
7
作者
张锋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3,193,共6页
党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把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列为两大国家总体战略,江苏把可持续发展也列进了全省的五大主体战略之中。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已连续七年对全省13个省辖市、...
党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把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列为两大国家总体战略,江苏把可持续发展也列进了全省的五大主体战略之中。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已连续七年对全省13个省辖市、连续4年对江苏省27个县级市进行了年度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我们把城市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以城市长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可持续发展
长三角城市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市
可持续发展
路径
“十二五”
江苏省
科教兴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欠发达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效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共6页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借鉴和扬弃国际社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借鉴和扬弃国际社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提出的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久、永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全省人民大力实施"八大经济区"战略,努力促进黑龙江农业和农村、林业和林区、矿区城市、老工业基地、边疆地区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绿色发展、统筹发展、合作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发展
观
欠发达资源型地区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
11
9
作者
陈雷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2,共3页
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国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力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三条"红线"。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管理制度
经济社会
社会
可持续发展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保障
资源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D的我国能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
8
10
作者
安贵鑫
张在旭
吕威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52,共2页
缓解能源与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关系一个国家全局的战略课题,本文期望应用系统动力学建立一个动态的复杂巨系统模型,以解决能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的矛盾,实现能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能源环境系统
社会经济系统
系统动力学
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发展观与GDP的关系辩证
被引量:
1
11
作者
蔡普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科学
发展
观
GDP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宏观经济
发展
社会要素
辨证
经济
发展
状况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12
作者
王宜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4,共1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社会生产力
社会和谐
科学
发展
观
经济建设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坚持科学发展观 打牢军队基础
被引量:
1
13
作者
刘俊峰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70-170,共1页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这一重要指示,为各级领导机关抓基层、打基础指明了方向。坚持用科...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这一重要指示,为各级领导机关抓基层、打基础指明了方向。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抓基层、打基础,就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发展
观
基层建设
抓基层
以人为本
指导方针
基本内涵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领导机关
国防和军队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被引量:
1
14
作者
梁正纲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6-7,共2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手段和目的的辩证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科学
发展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化大都市群众体育战略发展思路与实践
被引量:
15
15
作者
刘江南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15,共6页
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探讨了如何根据本地区的实际 ,全面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开创现代化特大城市群众体育工作新局面的现实问题。论述了广州市体育职能部门紧紧抓住“五要素” ,确保群众体育全面、...
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探讨了如何根据本地区的实际 ,全面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开创现代化特大城市群众体育工作新局面的现实问题。论述了广州市体育职能部门紧紧抓住“五要素” ,确保群众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思路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体育职能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科技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16
作者
李福源
樊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67-68,共2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2004年6月2日召开的中科院全体院士大会上作学部主席团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的科技发展观,并主张...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2004年6月2日召开的中科院全体院士大会上作学部主席团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的科技发展观,并主张以此指导未来的科技工作,实现中国科技事业新的历史性跨越发展。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面临新的形势,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样需要完善的科学技术支撑系统。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本质特征。现代科技发展观是先进的科技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要求践行与之相对应的科技发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科技
发展
科技
发展
观
以人为本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
发展
观
协调
发展
和谐共处
与时俱进
科学技术
科技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连城山头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
1
17
作者
马虹
孙强
+1 位作者
赵阳
苗长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6019-6022,共4页
为了更好地协调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采用PRA方法,深入分析了保护区所在行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协调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采用PRA方法,深入分析了保护区所在行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并未达到保护区建立初期总体规划所预期的"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统一"的实际效果。因此需要加大政策协调力度,结合当地实际开发生态旅游和发展与之相关的第三产业,实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合理开发的政策目标,更好地促进保护区管理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PRA方法
社会经济状况
协调
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发展观下的会计体系
被引量:
2
1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共1页
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之际,党中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是党中央紧密结合当代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的新...
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之际,党中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是党中央紧密结合当代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全党将工作重心转入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发展
观
会计体系
经济社会
发展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建设
党中央
入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践行科学发展观要重成事、防败事
19
作者
祁彪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50,共1页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既是组织指挥者,更是带头实干者,必须做到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会干事。会干事是一种本领和水平,体现干部的“能”。科学发展强调又好又快。实现经济、...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既是组织指挥者,更是带头实干者,必须做到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会干事。会干事是一种本领和水平,体现干部的“能”。科学发展强调又好又快。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有会干事的本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发展
观
成事
基层领导干部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组织指挥
“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哲学的精神实质
被引量:
1
20
作者
刘德中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从发展哲学的意义看,科学发展观是新发展哲学,其精神实质是寻求发展合理性。发展合理性的判定标准是能否实现协调与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包含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可融入协调发展中。科学发展观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论述发展问题,触...
从发展哲学的意义看,科学发展观是新发展哲学,其精神实质是寻求发展合理性。发展合理性的判定标准是能否实现协调与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包含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可融入协调发展中。科学发展观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论述发展问题,触及了发展哲学最核心的问题,即发展合理性的判定标准问题,从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发展
观
发展
合理性
协调
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克强
机构
中共中央政治局
国务院
出处
《行政管理改革》
2009年第3期3-6,共4页
文摘
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党的三代领导人都作出重要指示。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策部署,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做得实而又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为我们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
发展
人口问题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统筹
党的三代领导人
胡锦涛总书记
人的全面
发展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C03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袁振国
机构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30期22-22,共1页
文摘
要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办教育的积极性。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为受教育者提供丰富多彩、富有创造性的发展空间。首先,坚持依法治教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全面落实教育优允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调整各种教育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教育立法是根本保证。
关键词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教育规律
教育工作者
优先
发展
社会力量
受教育者
发展
空间
依法治教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C03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及科学内涵
3
作者
余正琨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28,共4页
基金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科学发展观与共产党执政规律问题研究"
文摘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丰富的科学内涵。
关键词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思想
理论渊源
科学内涵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彭坤杰
申树群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4期135-144,共10页
基金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22047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87)
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建设项目(5010002)。
文摘
基于2004—2018年的面板数据,借助空间错位及脆弱性等研究方法探索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空间错位及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总体错位呈两极化方向发展,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呈现显著的正向错位,其余省市均呈负向错位;总体空间错位指数呈严峻化发展趋势,拮抗现象愈加频繁,错位态势正逐渐加深。(2)长江经济带总体脆弱性指数呈波动化发展趋势,健康化、风险化、严重化发展趋势并存于各省市脆弱性指数发展过程中。(3)综合空间错位与脆弱性指数可将9省2市划分成三类较为典型的规划发展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为发展型地区;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为兼顾型地区;安徽省、江西省、贵州省、云南省为保护型地区。最后,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如何消解空间错位及脆弱性态势的针对性建议,为长江经济带及大河流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参考。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空间错位
脆弱性
协调可持续发展
Keywords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spatial mismatch
vulnerability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分类号
F5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现档案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
1
5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共1页
关键词
档案事业
协调可持续发展
档案室
科学
发展
观
分类号
G279.271 [文化科学—档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下的区际产业转移
被引量:
8
6
作者
安虎森
徐杨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出处
《山东经济》
2011年第5期5-1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十二五时期调整城乡结构和推进城镇化研究"(项目编号:10AZD0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转移支付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YJA790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它有利于发挥产业移出地和产业承接地自身的比较优势。当前在我国,科学合理地引导产业在不同区域之间转移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区际产业转移的过程应当与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转移的过程中重视区域产业的配套能力,以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着低耗能、低污染、高效率的集约型方向转变。
关键词
协调
与
可持续发展
区际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配套
分类号
F20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三角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目标与路径
被引量:
3
7
作者
张锋
机构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3,193,共6页
文摘
党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把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列为两大国家总体战略,江苏把可持续发展也列进了全省的五大主体战略之中。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已连续七年对全省13个省辖市、连续4年对江苏省27个县级市进行了年度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我们把城市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以城市长期、稳定、
关键词
区域
可持续发展
长三角城市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市
可持续发展
路径
“十二五”
江苏省
科教兴国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欠发达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效廉
机构
中共黑龙江省委员会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共6页
文摘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借鉴和扬弃国际社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提出的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久、永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全省人民大力实施"八大经济区"战略,努力促进黑龙江农业和农村、林业和林区、矿区城市、老工业基地、边疆地区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绿色发展、统筹发展、合作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关键词
科学
发展
观
欠发达资源型地区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
11
9
作者
陈雷
机构
国家水利部部长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2,共3页
文摘
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国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力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三条"红线"。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管理制度
经济社会
社会
可持续发展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保障
资源形势
分类号
F326.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D的我国能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
8
10
作者
安贵鑫
张在旭
吕威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52,共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5BJY050)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Y2008H37)
文摘
缓解能源与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关系一个国家全局的战略课题,本文期望应用系统动力学建立一个动态的复杂巨系统模型,以解决能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的矛盾,实现能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能源环境系统
社会经济系统
系统动力学
协调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F062.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发展观与GDP的关系辩证
被引量:
1
11
作者
蔡普民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科学
发展
观
GDP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宏观经济
发展
社会要素
辨证
经济
发展
状况
指标体系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12
作者
王宜新
机构
福建省委党校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4,共1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社会生产力
社会和谐
科学
发展
观
经济建设
以人为本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坚持科学发展观 打牢军队基础
被引量:
1
13
作者
刘俊峰
机构
南昌陆军学院六队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70-170,共1页
文摘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这一重要指示,为各级领导机关抓基层、打基础指明了方向。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抓基层、打基础,就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
关键词
科学
发展
观
基层建设
抓基层
以人为本
指导方针
基本内涵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领导机关
国防和军队建设
分类号
E224 [军事—军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被引量:
1
14
作者
梁正纲
机构
琼州学院社科部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6-7,共2页
文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手段和目的的辩证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科学
发展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化大都市群众体育战略发展思路与实践
被引量:
15
15
作者
刘江南
机构
广州市体育局
出处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15,共6页
文摘
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探讨了如何根据本地区的实际 ,全面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开创现代化特大城市群众体育工作新局面的现实问题。论述了广州市体育职能部门紧紧抓住“五要素” ,确保群众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思路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群众体育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体育职能部门
Keywords
mass sport
complete,hamonions,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ports functional department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科技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16
作者
李福源
樊勇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67-68,共2页
文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2004年6月2日召开的中科院全体院士大会上作学部主席团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的科技发展观,并主张以此指导未来的科技工作,实现中国科技事业新的历史性跨越发展。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面临新的形势,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样需要完善的科学技术支撑系统。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本质特征。现代科技发展观是先进的科技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要求践行与之相对应的科技发展观。
关键词
现代科技
发展
科技
发展
观
以人为本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
发展
观
协调
发展
和谐共处
与时俱进
科学技术
科技工作
分类号
G322.0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连城山头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
1
17
作者
马虹
孙强
赵阳
苗长强
机构
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6019-6022,共4页
基金
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委托项目
文摘
为了更好地协调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采用PRA方法,深入分析了保护区所在行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并未达到保护区建立初期总体规划所预期的"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统一"的实际效果。因此需要加大政策协调力度,结合当地实际开发生态旅游和发展与之相关的第三产业,实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合理开发的政策目标,更好地促进保护区管理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PRA方法
社会经济状况
协调
与
可持续发展
Keywords
Nature reserve
PRA method
Social and economical status
Coordin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分类号
S-9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发展观下的会计体系
被引量:
2
1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出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共1页
文摘
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之际,党中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是党中央紧密结合当代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全党将工作重心转入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
关键词
科学
发展
观
会计体系
经济社会
发展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建设
党中央
入关
分类号
F230 [经济管理—会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践行科学发展观要重成事、防败事
19
作者
祁彪
机构
中共江苏东台市委书记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50,共1页
文摘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既是组织指挥者,更是带头实干者,必须做到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会干事。会干事是一种本领和水平,体现干部的“能”。科学发展强调又好又快。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有会干事的本领。
关键词
科学
发展
观
成事
基层领导干部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组织指挥
“能”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哲学的精神实质
被引量:
1
20
作者
刘德中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文摘
从发展哲学的意义看,科学发展观是新发展哲学,其精神实质是寻求发展合理性。发展合理性的判定标准是能否实现协调与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包含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可融入协调发展中。科学发展观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论述发展问题,触及了发展哲学最核心的问题,即发展合理性的判定标准问题,从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
关键词
科学
发展
观
发展
合理性
协调
与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李克强
《行政管理改革》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教育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袁振国
《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及科学内涵
余正琨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
彭坤杰
申树群
《生态科学》
CSCD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现档案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下的区际产业转移
安虎森
徐杨
《山东经济》
201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长三角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目标与路径
张锋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欠发达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
张效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陈雷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SD的我国能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安贵鑫
张在旭
吕威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科学发展观与GDP的关系辩证
蔡普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王宜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坚持科学发展观 打牢军队基础
刘俊峰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梁正纲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现代化大都市群众体育战略发展思路与实践
刘江南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现代科技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李福源
樊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大连城山头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马虹
孙强
赵阳
苗长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科学发展观下的会计体系
本刊编辑部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践行科学发展观要重成事、防败事
祁彪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哲学的精神实质
刘德中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