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度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张佰瑞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0-93,共4页
区域协调发展的定量化研究是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弱点。文章以《2006中国统计年鉴》为基础,计算了"十一.五"初期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以及全国和四大区域的区域协调发展系数。此外,通过社会综合发展指标和区域协调发展指... 区域协调发展的定量化研究是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弱点。文章以《2006中国统计年鉴》为基础,计算了"十一.五"初期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以及全国和四大区域的区域协调发展系数。此外,通过社会综合发展指标和区域协调发展指标的比较,分析了31省级区域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特征、所处的阶段及其政策调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系数 区域经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岳超慧 《河北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97-98,共2页
运用农业生态经济的效益理论和均衡理论,引入协调发展系数这一指标来评价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探讨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整体评价方法。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经济效益 协调发展系数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促进厂网规划协调的整体框架与模型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午阳 姚建刚 +3 位作者 周媛 王路 姚文峰 刘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4,104,共6页
通过分析厂网分开后电力行业出现的新情况和电力市场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新时期的电力规划新模式,引入协调因子来促进厂网规划的协调及共同承担规划风险。以计及可靠性的缺电成本和考虑经济性的输电利用成本作为规划协调变量,以全社... 通过分析厂网分开后电力行业出现的新情况和电力市场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新时期的电力规划新模式,引入协调因子来促进厂网规划的协调及共同承担规划风险。以计及可靠性的缺电成本和考虑经济性的输电利用成本作为规划协调变量,以全社会效益最大为目标,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法进行风险分析,结合投资(规划)决策者对效益、风险的理性认识,建立了电力市场环境下促进厂网规划协调的实用而新颖的数学模型。最后提出了采用厂网协调发展系数对电力规划进行评估,从而影响下一阶段的电力规划。后续文章将给出模型的算法和算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电力规划 协调优化 协调因子 蒙特卡罗模拟法 厂网协调发展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S系统的北京周边地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
4
作者 徐慧妹 方良 +1 位作者 王岚馨 刘超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2-641,共10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只有生态-经济-社会(EES)系统之间协调发展,才能建成符合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高质量野生动物栖息地。本研究以北京周边各区2009-2017年数据为依据,从EES系统角度选取指标并采用客观-AHP法(客...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只有生态-经济-社会(EES)系统之间协调发展,才能建成符合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高质量野生动物栖息地。本研究以北京周边各区2009-2017年数据为依据,从EES系统角度选取指标并采用客观-AHP法(客观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后,根据变异系数协调发展模型得到各区野生动物栖息地EES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度,最后以怀柔区为例探究协调发展度对野生动物栖息地质量的实际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客观-AHP进行赋权,根据AIC值最小原则选择AIC值为505.7076的Spe-AHP判断矩阵,生态系统权重最大为0.4609,社会系统权重为0.2817,经济系统权重为0.2574;(2)各区协调度较高,除由于生态系统得分增幅过大而引起的失调外,其余均处于协调状态,但发展度较低,属于低发展的协调;(3)EES系统协调发展度呈现随时间逐渐增大的态势,在6个区中,房山区、怀柔区、门头沟区EES系统协调发展度在2016年和2017年达到初级协调,其野生动物栖息地质量要高于其他各区;(4)栖息地内EES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对区域内人兽冲突的发生频率存在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栖息地 EES系统 客观-AHP 变异系数协调发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致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珺 王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4-78,共5页
文章构建了由精致发展、精致环境、精致创新及精致生活4个一级指标及38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精致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2个样本城市进行指标完成度和发展协调度两方面的实证研究。用AHP-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判定精致城市建设的指... 文章构建了由精致发展、精致环境、精致创新及精致生活4个一级指标及38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精致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2个样本城市进行指标完成度和发展协调度两方面的实证研究。用AHP-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判定精致城市建设的指标完成情况,用协调发展系数来定量分析精致城市建设中的系统协调现状。实证结果表明,精致城市建设中依然存在“东高西低”的发展特征,且中部城市整体在精致城市建设中发展差异较为显著,其中合肥在指标体系的综合得分中排名最高但系统协调程度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明增长 精致城市 AHP-熵值法 协调发展系数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