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评价及其耦合协调机制
1
作者 侯爰冰 张东 +1 位作者 聂龑 许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2-322,共11页
以甘肃-陕西、甘肃-宁夏、甘肃-青海3个典型的南水北调西线受水区域为研究单元,评价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构建区域水网同经济、粮食、资源、生态4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机制。结果表明:2015-2021年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均高于省(区)水网,说... 以甘肃-陕西、甘肃-宁夏、甘肃-青海3个典型的南水北调西线受水区域为研究单元,评价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构建区域水网同经济、粮食、资源、生态4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机制。结果表明:2015-2021年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均高于省(区)水网,说明区域水网的构建能够协同区域间水资源、经济社会及生产力布局;而且,区域水网同经济、粮食、资源系统均可达到良好协调的状态。以经济-粮食系统作为“驱动力”、区域水网作为“载体”、资源-生态系统作为“产物”构建出区域水网的耦合协调机制,发现各区域均呈现经济-粮食系统对区域水网发展的驱动不足,区域水网发展对资源-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驱动效应较好的特征。因此,未来要持续支持区域水网的协同发展,协调区域水网与经济粮食系统的耦合作用,提升区域水网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粮食安全保障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区域水网 熵权法 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模型 水网发展综合效益评价 耦合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四水四定”高质量发展协调性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海娇 陈学群 +2 位作者 刘彩虹 杨小凤 范明元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2-77,共6页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简称“四水四定”),强化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作用,是以水资源供需两端的相对平衡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前提。为科学判断一个地区是否符合“四水四定”的要求,基于DPSIR(驱动力-压...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简称“四水四定”),强化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作用,是以水资源供需两端的相对平衡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前提。为科学判断一个地区是否符合“四水四定”的要求,基于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了包含24个评价指标的“四水四定”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提出了包含非常协调、协调、基本协调、不协调和极不协调等5个等级的评价等级及相应的评价标准。选取济南市作为研究区进行了协调性评价,结果表明:驱动力和状态处于不协调等级,压力和影响处于基本协调等级,响应处于协调等级;2017—2020年综合得分在63~66范围内,属于基本协调等级,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水四定” DPSIR模型 协调评价 高质量发展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工业绿色发展成熟度动态评价——基于熵值修正G1法和距离协调度改进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傅为忠 徐丽君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69,共9页
本文借助熵值修正G1法进行指标赋权,利用TOPSIS和灰色关联度改进距离协调度模型,构造发展成熟度指数(DMI)、协调成熟度指数(CMI)和协调发展成熟度指数(CDMI)3个成熟度测度指数,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6~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的成熟度进... 本文借助熵值修正G1法进行指标赋权,利用TOPSIS和灰色关联度改进距离协调度模型,构造发展成熟度指数(DMI)、协调成熟度指数(CMI)和协调发展成熟度指数(CDMI)3个成熟度测度指数,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6~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的成熟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10年间长江经济带DMI和CDMI持续增长,CMI呈波动式增长态势;部分省市工业绿色发展存在发展水平与协调程度不同步现象;中三角发展迅速,与长三角地区差距不断缩小,泛成渝地区与长三角的差距无明显缩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绿色发展成熟度 熵值修正G1法 距离协调度改进模型 长江经济带 评价体系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水耦合下水系健康与城镇化发展协调分析
4
作者 谭梦圆 徐慧 +1 位作者 刘元 蔡晨茵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65,119,共5页
基于城水耦合视角,构建了城镇化发展水平和水系健康评价体系及城水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太湖流域湖西区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和ENVI技术提取水系数据,分析了2010、2015、2020年水系健康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状态。结果显... 基于城水耦合视角,构建了城镇化发展水平和水系健康评价体系及城水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太湖流域湖西区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和ENVI技术提取水系数据,分析了2010、2015、2020年水系健康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状态。结果显示,研究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系健康综合发展指数均逐年上升,特别是2020年水系结构得到显著优化;研究区城镇化与水系健康系统的耦合协调度随时间变化显著提高,至2020年已达到高级协调水平。研究结果不仅为平原河网地区城水的协调发展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未来水系健康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健康评价 水系生态服务功能 城镇化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我国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充分性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媛 陈家清 +1 位作者 龙菲 万易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98,共11页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充分性发展,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之间有效匹配的态势。本文基于对我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状况、用户需求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数据的调...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充分性发展,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之间有效匹配的态势。本文基于对我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状况、用户需求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数据的调查与采集,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充分性发展状况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整体上处于基本充分状态,但东中西三个地区并不平衡。其中,东部地区为基本充分,中部和西部地区均为濒临不充分,且西部的濒临不充分程度更甚于中部。在省际层面,50%的图书馆为基本充分,另外50%为濒临不充分或基本不充分,且主要出现在西部。在省内层面,充分性发展状况的不平衡性同样显著。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不同地区有一定差异性,但从整体上和发展充分性程度最低的地区看,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滞后于经济发展和需求水平是主要原因。表7。参考文献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图书馆 充分性发展 耦合协调模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煤炭资源开发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6
作者 王旭东 谢松岩 +3 位作者 武书军 张锁 陈永福 刘祥宏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共9页
鄂尔多斯的能源资源战略定位和干旱缺水的脆弱生态环境对区域内煤炭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理念,构建了水能源粮食经济社会(WEFS)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定量评价了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的能源资源战略定位和干旱缺水的脆弱生态环境对区域内煤炭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理念,构建了水能源粮食经济社会(WEFS)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定量评价了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开发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的历史演变趋势。结果表明:2000-2023年,鄂尔多斯市WEFS系统整体综合评价指数呈稳定的波动增加趋势,系统间除水资源评价指数下降外,粮食、乡村经济社会指数与能源指数共同呈增加趋势,只是前二者增加幅度小于后者,水资源发展水平的降低增加了系统演变的复杂程度。而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则表明,以2010年为界,系统从弱耦合提升为高耦合状态,由失调衰退转变为协调发展。但受煤炭资源开发力度增加影响,协调发展的水资源制约限制更为凸显,使得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走势不明。新街台格庙作为区内唯一整装待开发矿区,以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尤其是矿井水综合利用为关键,提前筹划适合区域发展的矿区开发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新模式,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开发 乡村振兴 协调发展 评价模型 能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7
作者 毛茉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1期75-78,共4页
通过应用综合发展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评估了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影响与协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的农业经济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为了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 通过应用综合发展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评估了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影响与协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的农业经济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为了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议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加强环境保护政策实施等,进一步平衡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为政策制定者和区域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以促进河南省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生态环境 综合发展评价模型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充分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5
8
作者 万易 赵媛 陈家清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53,共20页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充分性发展的定义与耦合协调理论决定了评价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是否充分即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三个子系统的正效耦合程度的测度,分别测量三个子系统的发展水...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充分性发展的定义与耦合协调理论决定了评价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是否充分即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三个子系统的正效耦合程度的测度,分别测量三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是计算耦合协调度以反映其正效耦合程度的前提。文章以全面性与代表性、可行性、可量化与可比较、开放性等原则为指导,基于已有评估理论、模型、实践遴选各项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和优序图法确定权重,分别构建三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即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充分性评价指标体系,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耦合协调度测算奠定基础,并阐述了进行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充分性发展评价的程序与方法。图4。表10。参考文献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图书馆 充分性发展 耦合协调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协调交叉效率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与动态评价
9
作者 车国伟 王泽民 杨正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9-64,共6页
针对基于数据包络评价模型在自评体系下的"扬长避短""完全优劣排序""极端权重"等问题,提出了综合协调交叉效率评价模型。该模型包含19个评价指标,其中11个投入、8个产出,通过放松一般的交叉效率模型的平... 针对基于数据包络评价模型在自评体系下的"扬长避短""完全优劣排序""极端权重"等问题,提出了综合协调交叉效率评价模型。该模型包含19个评价指标,其中11个投入、8个产出,通过放松一般的交叉效率模型的平均假设性,克服了平均交叉效率模型的多解性和不稳定性等问题,从而能够减少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加权投入与加权产出之间的离差。同时,构建了基于DEA的区域可持续发展Malmquist指数模型,以我国东部沿海10省区域为例,有效地评价了其可持续发展效率和动态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 综合协调交叉效率评价模型 Malmquist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动态评价--以连云港为例 被引量:47
10
作者 史亚琪 朱晓东 +2 位作者 孙翔 李杨帆 魏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4119-4128,共10页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协调评价的模型取得了新的进展,但在应用方面多集中在现状评价,预测的案例较少;另外现有的研究多以经济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与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协调性评价,...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协调评价的模型取得了新的进展,但在应用方面多集中在现状评价,预测的案例较少;另外现有的研究多以经济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与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协调性评价,忽略了发展潜力这一重要变量。以连云港为分析案例,把发展潜力作为重要变量与发展水平变量相结合计算得到的综合发展指数纳入经济与环境协调评价模型中,并尝试根据系统历史与现状协调发展的演变规律运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系统未来的协调发展状态。现状评价与未来的预测结果表明:(1)1996—1999年连云港经济与环境系统从低级共生向环境资源的粗放利用转变;(2)2000—2006年,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进入快速调整期,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指数不断增强,协调程度较上一阶段变化稳定;(3)到2007—2009年,环境对经济的限制作用将又逐渐显现;(4)2010—2015年,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度和综合发展指数都相应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综合来看,1999年以后连云港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度均处于0°以下,说明连云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初期往往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应主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速度和公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环境系统 GM模型 协调发展 动态评价 连云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量:19
11
作者 黄新焕 王文平 蔡彬清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8-70,共3页
在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中,很多信息收集难度大,未知数据量较大。而灰色系统是一种研究少数据、贫信息的重要方法。因此,文章引入灰靶理论中的靶心距用于测度系统实际状态与理想协调状态之间的距离,构建基于靶心距... 在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中,很多信息收集难度大,未知数据量较大。而灰色系统是一种研究少数据、贫信息的重要方法。因此,文章引入灰靶理论中的靶心距用于测度系统实际状态与理想协调状态之间的距离,构建基于靶心距的系统协调度模型,以拓展灰色理论在系统协调状态评价中的应用,为科学评价地区3E系统协调发展提供新方法。并对2012年我国各地区3E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也为制定有效的政策促进3E系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E系统 靶心距 系统协调模型 协调发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中国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博胜 杨子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52-262,共11页
科学认知人类活动与地域系统的互动关系是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该研究构建了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PSR)评价理论体系,并利用2002、2007、2012和2017年中国省域截面相关数据,分析了中国人地... 科学认知人类活动与地域系统的互动关系是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该研究构建了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PSR)评价理论体系,并利用2002、2007、2012和2017年中国省域截面相关数据,分析了中国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时空演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2-2017年中国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等级总体处于中度协调至良好协调之间,较为稳定。而协调度值则表现为"V"型特征,2002-2007年协调度值由0.648降低到0.494,2012年回升到0.639,2017年进一步提升到0.705。15年间中国人地关系经历了"先趋紧-后缓解"的发展过程。2)从空间上看,15年来中国人地关系协调性区域差异明显增强。西部省份人地关系协调性普遍降低,东、中部地区人地关系协调性有所提升,东北地区人地关系协调性保持相对稳定。目前主要表现为东部、东北及中部协调度等级较高,西部协调度等级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东、中、西部地区人地关系协调性主要影响因素有所差异。各地区需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因地制宜,以人地协调发展为准则,结合各地区主要影响因素实施差异化的调控对策,促进人地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人地关系 协调发展 评价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量:34
13
作者 孙钰 崔寅 冯延超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135,共14页
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产生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水平对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水平至关重要。以我国四大直辖市为例,对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四大直辖市的... 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产生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水平对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水平至关重要。以我国四大直辖市为例,对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四大直辖市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水平都比较低。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指导政策与建设水平,是影响其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四大直辖市可以采取提高建设水平、制定可持续发展方案等方式,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三大效益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 三大效益 协调发展 耦合协调模型 组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公共体育资源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与路径选择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焱 张佃波 李洋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51,共9页
从区域公共体育资源、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地理面积四个方面出发,构建中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的综合发展水平、协调状况与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8-2018年,我国公共... 从区域公共体育资源、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地理面积四个方面出发,构建中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的综合发展水平、协调状况与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8-2018年,我国公共体育资源综合水平明显提升,全民健身时代的体育强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调发展水平,处于基本协调与中度协调水平之间,具体呈波动缓慢上升的趋势发展。年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东北、东部、西部与中部地区。区域公共体育资源综合水平落后于现有经济、人口发展水平,是导致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失调发展的主要成因。据此提出我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同发展、合作发展、补偿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旨在为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协调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资源 区域协调发展 评价 耦合协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探析(Ⅱ)——协调发展定量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葛成军 俞花美 焦鹏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0-73,共4页
根据海南省1998~2009年经济、资源与环境数据,建立了海南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模型,对海南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系统的协调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一系统对另一系统的协调系数波动较大;不同年份,不同系统间均存在较大... 根据海南省1998~2009年经济、资源与环境数据,建立了海南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模型,对海南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系统的协调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一系统对另一系统的协调系数波动较大;不同年份,不同系统间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说明海南省一系统对另一系统的发展匹配受外界影响大,三系统间的协调系数较高,大部分均超过0.9,这可能与海南具有较好的资源条件、特殊的产业结构以及生态环境基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协调发展 定量评价 计量模型 经济-资源-环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对论下的农村体育与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建模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志坚 王冬冬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0-54,共5页
应用集对论构建了农村体育与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以湖南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该评价模型计算方法简便,整个评价过程无任何主观色彩,评价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可信度高;(2)态势度ds、de、k和协调发展指数值的大... 应用集对论构建了农村体育与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以湖南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该评价模型计算方法简便,整个评价过程无任何主观色彩,评价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可信度高;(2)态势度ds、de、k和协调发展指数值的大小可作为政府制定农村体育与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参考依据;(3)评价指标和等级标准的选用应由当地社会经济与体育发展的实际水平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体育 农村社会经济 协调发展 集对分析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与模糊分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袁旭梅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协调发展指标体系 模糊分级评价方法 可持续发展 经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地铁实证分析的突发事件风险发展趋势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志红 王斌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6-170,共5页
为了更好地完善突发事件风险评价过程,运用风险发展趋势评价模型对风险评价过程进行补充。采用Daniel趋势函数、灰色理论和模糊理论建立突发事件的风险发展趋势评价模型,并对广州市地铁运营风险发展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执行... 为了更好地完善突发事件风险评价过程,运用风险发展趋势评价模型对风险评价过程进行补充。采用Daniel趋势函数、灰色理论和模糊理论建立突发事件的风险发展趋势评价模型,并对广州市地铁运营风险发展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执行过程看,该模型改善了突发事件风险评价的范围和评价结果的准确度,评价过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客观性,可以推广应用到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发展趋势评价中。通过实证分析,该城市的地铁运营风险当前处于临界状态以下,可以保持当前的运营状态,与该城市的地铁运营状况相符合,对于单个子系统,乘客和员工素质系统目前处于临界状态,对整个地铁系统的安全性有较大影响,城市居民和员工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风险评价 Daniel趋势函数 风险发展趋势模型 地铁运营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能力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晓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结合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需与自身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特点,提出了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能力指标,并构建了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能力评价的"专家法-信息熵法-灰色关联度法"的组合评价模型。该模... 结合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需与自身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特点,提出了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能力指标,并构建了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能力评价的"专家法-信息熵法-灰色关联度法"的组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将专家评判、信息熵理论和灰色关联决策法有机结合起来,可全面分析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较好克服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在确定权重时又充分考虑了主客观因素,是一种客观、可信、便于实际应用的方法。最后根据实际数据,对6个中心城市的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能力进行评价和排序,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系统 可持续发展 协调能力 组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综合交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熊崇俊 宁宣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45,共3页
一、交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DEA评价模型 在现有各种评价方法中,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解决多输入输出时序性问题较为有效和便捷的方法。而从产业的划分上看,交通运输属于第三产业,是包含多种社会、经济投入及产出的生产过程。鉴于... 一、交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DEA评价模型 在现有各种评价方法中,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解决多输入输出时序性问题较为有效和便捷的方法。而从产业的划分上看,交通运输属于第三产业,是包含多种社会、经济投入及产出的生产过程。鉴于此,本文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运用协调发展理论,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对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评价模型 社会经济系统 综合交通运输 经济协调发展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模型 第三产业 输入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