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变迁研究——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永香 李忠鹏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M0003,共15页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是凸显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广大农村地区治理优势的必然要求,它既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治理有效的关键路径。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为视角对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进行研究,根据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3种典型制...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是凸显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广大农村地区治理优势的必然要求,它既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治理有效的关键路径。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为视角对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进行研究,根据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3种典型制度模式,对农村协商民主制度的子集进行类型划分,突出不同制度集合具有的作为集体决策规则、嵌入委托代理结构的功能性特征,基层试点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的总体性特征及强调配套制度辅助、注重程序机制设计的现时性特征,从而弥补当前农村协商民主制度类型学研究的不足。在农村协商民主制度演变过程中,环境设定、利益驱动、主体推动、绩效评价形成了其结构性逻辑,而供需匹配下的制度创新、绩效驱动下的制度扩散、偏好稳定下的制度设计构成了农村协商民主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在“制度—行为”分析视角下,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变迁过程是由诸多制度创新点连接起来的,过程中伴随着制度的模仿与扩散,变迁所带来的结果则是全面的顶层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农村协商民主制度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制度变迁 变迁逻辑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民主制度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38
2
作者 包心鉴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64,2,共9页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从其本质和功能来说,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具体体现。协商民主制度化程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密切相适应。这就要求: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本质,科学确立协商民主制度化构建的基本原则;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深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从其本质和功能来说,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具体体现。协商民主制度化程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密切相适应。这就要求: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本质,科学确立协商民主制度化构建的基本原则;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深刻认识广泛开展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规律,积极完善我国协商民主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制度 国家治理现代化 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家刚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56,共10页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长期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基础上提出的,在党的理论创新、政治实践及社会领域中广泛传播并产生了积极影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它以权利为基础,以平等为前提,以对话和协商为手段,以达成共识为核...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长期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基础上提出的,在党的理论创新、政治实践及社会领域中广泛传播并产生了积极影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它以权利为基础,以平等为前提,以对话和协商为手段,以达成共识为核心原则,以合法决策、促进公共利益为目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们党和人民在民主形式方面的伟大创造和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发展,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是多层的、广泛的,需要一定的哲学基础、理论逻辑和现实资源,其实践需要程序与方法的支撑。协商民主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实践会遇到与中国传统、咨询民主、选举民主的关系以及中国协商民主与国外协商民主的关系等问题,客观理性地回答这些问题有利于深入推进协商民主的制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咨询民主 选举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民主制度中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能力的培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荣景 王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7Z期7-10,共4页
提高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能力的培养质量,为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实证研究,对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能力的培养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梳理,并... 提高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能力的培养质量,为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实证研究,对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能力的培养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培养对策进行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制度 党外代表人士 参政能力 培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政治条件和法治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师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3,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建构与发展,既体现了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内在规律,也在实践中展现了民主制度的中国特色;它的建构与发展并不是一个纯任自然的结果,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所以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建构与发展,既体现了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内在规律,也在实践中展现了民主制度的中国特色;它的建构与发展并不是一个纯任自然的结果,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在协商民主的建构与发展中发挥决定性领导作用,就在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政治条件及卓越的政治能力。凭借着独特的政治条件与卓越的政治能力,中国共产党不仅提供了协商民主制度得以产生的理论基础、发展方向、制度框架及基本原则等,而且还确定了协商民主在中国建构和发展起来的法治路径,既建构了法制化的协商民主制度的基本框架及运行原则,也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依法建构和领导协商民主的法治化运行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政治条件 法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立艳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0-22,共3页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方面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协商...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方面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对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阐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意义,分析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运行的制度设计:使农村基层协商民主运转起来 被引量:6
7
作者 韩玉祥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1,共8页
完善的协商民主制度是农村基层协商民主运转起来的关键。民主工具论认为,根据具体目标的不同,协商民主分化为不同类型的协商民主实践,而不同类型的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制度设计也不同。因此,分类运行的制度设计是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有效运... 完善的协商民主制度是农村基层协商民主运转起来的关键。民主工具论认为,根据具体目标的不同,协商民主分化为不同类型的协商民主实践,而不同类型的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制度设计也不同。因此,分类运行的制度设计是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有效运转的基础条件。从目标和功能视角出发,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可划分为公共决策类协商民主、决策执行类协商民主、权力监督类协商民主和合法性建构类协商民主。山东单县的乡村夜话对合法性建构类协商民主和决策执行类协商民主进行分类化的制度设计,是对分类运行的制度设计的初步探索。合法性建构类协商民主的制度设计和决策执行类协商民主的制度设计在“协商什么”“谁来协商”“如何协商”“协商结果”四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具体体现在协商目标、协商议题、协商主体、协商流程、协商方式、协商机制和协商效能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制度 民主工具论 协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协商民主形式的几点启示 被引量:6
8
作者 聂月岩 陈丽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9-102,共4页
近年来,在协商民主理论研究有所发展的同时,协商民主制度实践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开启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先河的美国,探索出了协商民意调查、公民陪审团与电子市政厅等协商民主形式,对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可以提供... 近年来,在协商民主理论研究有所发展的同时,协商民主制度实践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开启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先河的美国,探索出了协商民意调查、公民陪审团与电子市政厅等协商民主形式,对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可以提供一些有益启示。推进协商民主实践,要注重平等原则的运用,加强对协商参与者的教育培训,完善法律实践中的协商民主制度,建立健全协商民主监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实践 平等原则 教育培训 协商民主制度 监督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民主研究:10年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宗友 许开轶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11,共7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开始关注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10年来,学界主要从协商民主提出的历史与现实背景以及理论渊源,协商民主的内涵、特征与优势,协商民主的意义和价值,协商民主的形式与存在的问题,健全社会主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开始关注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10年来,学界主要从协商民主提出的历史与现实背景以及理论渊源,协商民主的内涵、特征与优势,协商民主的意义和价值,协商民主的形式与存在的问题,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不可否认,协商民主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尚未取得共识,对协商民主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对我国协商民主实践研究有待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研究重视不够。因此要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形式 协商民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