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协商文化:公民文化的话语转向——兼论中国式协商文化
被引量:
13
1
作者
徐理响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3,共4页
近年来,随着西方民主理论体系的话语转向,协商民主理论悄然在中国兴起,面对舶来的新兴话语,协商民主的可行性、可适性与中国化问题凸显。文章从公民文化的视角,探讨了协商文化的发育与成长对于协商民主模式构建的重要意义。协商文化成...
近年来,随着西方民主理论体系的话语转向,协商民主理论悄然在中国兴起,面对舶来的新兴话语,协商民主的可行性、可适性与中国化问题凸显。文章从公民文化的视角,探讨了协商文化的发育与成长对于协商民主模式构建的重要意义。协商文化成长的关键在于协商意识与协商能力的提升。在分析协商文化的内涵取向与形态特征基础上,发掘了中国式协商文化的历史资源与当代基础,指出中国式协商民主成长的关键在于通过协商文化的培育,使协商民主生活化、习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
民主
公民
文化
协商文化
偏好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执政结构中的政治协商文化与制度建设
被引量:
2
2
作者
韩福国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0-75,共6页
制度是文化的外在刚性表现,文化是制度的内在结构。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政治协商文化具有中国的历史延续性和内在合理性,它构成了中国执政结构的特定内涵。本文对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参政文化的结构要素进行了分析,认...
制度是文化的外在刚性表现,文化是制度的内在结构。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政治协商文化具有中国的历史延续性和内在合理性,它构成了中国执政结构的特定内涵。本文对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参政文化的结构要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政协的参政议政功能,需要从制度形成的历史文化角度去观察,从这一制度所需的文化共识去建构。政治协商在中国信息整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信息整合和沟通功能支撑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为了更好地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更好地推进中国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大力提升政协参政的新内涵,推进政协参政的刚性制度建设,真正发掘这一制度的现代性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结构
政治
协商文化
参政议政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协商:代际沟通视角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
被引量:
32
3
作者
赵呈晨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0-97,共8页
代际沟通是两代人之间的文化碰撞,现如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影响代际沟通的一个重要元素。本研究从传播社会学的视角切入,以青少年及其父辈群体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网络语言传播的代际革命、代际冲突及代际特征。研究发现,文化反哺是代际...
代际沟通是两代人之间的文化碰撞,现如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影响代际沟通的一个重要元素。本研究从传播社会学的视角切入,以青少年及其父辈群体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网络语言传播的代际革命、代际冲突及代际特征。研究发现,文化反哺是代际革命的一种重要方式,话语切换是规避代际冲突的主要模式,不同代际具有不同的网络语言特征,因此理解差异是促成良性沟通的重要基础。本研究还指出,代际沟通本质上是文化协商的过程,其中,两代人对网络语言的协商性认知以及话语模式的协商性建构是代际沟通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言
代际沟通
文化
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媒介融合与跨文化协商——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初期本土化的两个面向
4
作者
宋晓霞
周颖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147,共7页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录像作为一门新媒介在中国的出现让少数中国艺术家看到了实施新艺术实验的可能。脱离了西方录像艺术的原生语境,并承继了现代艺术运动的前卫性,录像艺术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开始了本土化进程。在这其中有两个较...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录像作为一门新媒介在中国的出现让少数中国艺术家看到了实施新艺术实验的可能。脱离了西方录像艺术的原生语境,并承继了现代艺术运动的前卫性,录像艺术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开始了本土化进程。在这其中有两个较为突出的面向,一是将绘画、电影等媒介的观念和美学特点与录像创作进行跨媒介融合;二是以录像显示器与空间的组合装置形式进行文化层面的跨文化协商。这两个面向以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为基准,从作者自身的创作理念及作品的内在逻辑结构出发,对中国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当代艺术发展现状作出了个性化回应与阐释,同时勾勒出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的初期发展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影像艺术
录像
媒介融合
跨
文化
协商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的难点及其理论回应
被引量:
22
5
作者
肖珺
胡文韬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1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新媒体跨文化传播被认为是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的下一个前沿,作为信息传播技术的新媒体正在通过文化完成自身的转型,数字传播技术和社会的互动带来时间、空间和结构作为权力的整体变迁,文化及文化间意义的生成与流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新媒体跨文化传播被认为是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的下一个前沿,作为信息传播技术的新媒体正在通过文化完成自身的转型,数字传播技术和社会的互动带来时间、空间和结构作为权力的整体变迁,文化及文化间意义的生成与流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明显。其基本问题是诠释网络社会的文化间交往,数字化的信息技术范式扎根于不同的社会土壤推动新的文化秩序不断出现。其实践难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间疏离与敌视加剧,一方面,互联网的大连接实质性地造成全球化的趋同效应,另一方面,在网络空间中,右翼民粹主义,种族歧视问题不断凸显;其二,跨文化虚拟共同体的冲突呈现新表征,新媒体会便利跨文化沟通的效率,但不必然带来文化间的深层交流和理解,此外,网络传播的多元会话模式可能带来更多的冲突;其三,抗拒性认同带来难以缓解的文化间困境,全球传播同时成为推动和塑造认同危机的社会原因,同时,跨文化传播中的误读和抵制不断挑战传统社会权威。中国理论回应的着力点是建构与世界互动的跨文化共同体,以此开拓从中国出发,与世界互为方法的可能性。一是拓展跨文化虚拟共同体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建构新媒体空间的全球倾听模式;二是直面文化间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在跨文化冲突空间内寻找协商和理解的路径。中国正在不断探索与世界沟通的理念和方法,中国文化自身的血脉中延续着具有世界价值的元素。中国与世界互为方法的重要性不仅仅是获取新媒体跨文化传播中流动的客观知识,更重要的是探索个人、政治、文化、区域(国家)等多维主体的形成过程。在文化背景异质时,对“他者”文化的地方知识进行语境化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交流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和互相修正,使得全球文化是一种为了沟通的传播文化,最终结束对“他者”文化的先天恐惧,共享一个多样化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跨
文化
传播
跨
文化
冲突与
协商
跨
文化
共同体
中国与世界互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鲍曼对“世界音乐”的界定及其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
1
6
作者
麻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5,共6页
“世界音乐”是当今国际音乐学界一个前沿研究话题,也是当前中国民族音乐学关注的热点。了解鲍曼为世界权威音乐大辞典《历史与当代音乐》(MGG)撰写的“世界音乐”词条,能够展现国际民族音乐学界对世界音乐的理解、研究观念和视角,探讨...
“世界音乐”是当今国际音乐学界一个前沿研究话题,也是当前中国民族音乐学关注的热点。了解鲍曼为世界权威音乐大辞典《历史与当代音乐》(MGG)撰写的“世界音乐”词条,能够展现国际民族音乐学界对世界音乐的理解、研究观念和视角,探讨对我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
世界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学
跨
文化
协商
认同
全球在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魔幻玩具铺》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被引量:
5
7
作者
程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75-182,共8页
《魔幻玩具铺》是英国当代作家安吉拉·卡特早年以思考身份认同为核心的作品。小说主人公梅拉尼用镜像与易装术作为身份建构的策略,但对这两种策略的认知偏差导致她陷入身份断裂与缺失的困境。从文化身份的角度,指出无论镜像还是易...
《魔幻玩具铺》是英国当代作家安吉拉·卡特早年以思考身份认同为核心的作品。小说主人公梅拉尼用镜像与易装术作为身份建构的策略,但对这两种策略的认知偏差导致她陷入身份断裂与缺失的困境。从文化身份的角度,指出无论镜像还是易装术,都建立在庞大的文化话语系统中,梅拉尼的自我身份认同并非先验主体的产物,而是不同符码、话语体系、象征系统以及日常习俗构成的文化模式共同塑造起来的,是交往过程中不同文化话语协商建构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幻玩具铺》
自我身份认同
镜像
易装术
文化
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品读李安电影的中外共鸣
被引量:
2
8
作者
董浩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25-26,共2页
继《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后《,断背山》终于使李安获得了第7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李安二十多年的电影梦想终于更加绚丽地绽放在世界的天空。本文将浅析其成功原因,并透过电影看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怎...
继《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后《,断背山》终于使李安获得了第7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李安二十多年的电影梦想终于更加绚丽地绽放在世界的天空。本文将浅析其成功原因,并透过电影看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怎样顺流而下,共同领导以“文化”为核心词的话语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神韵
孤独情怀
悲剧
古典气质
宽容
文化
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协商文化:公民文化的话语转向——兼论中国式协商文化
被引量:
13
1
作者
徐理响
机构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3,共4页
基金
2010年度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安徽农村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协商民主研究"(2010SQRW011ZD)
2010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安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协商民主研究"(2010sk040)
安徽大学"政治生态理论及其创新"学术创新团队项目
文摘
近年来,随着西方民主理论体系的话语转向,协商民主理论悄然在中国兴起,面对舶来的新兴话语,协商民主的可行性、可适性与中国化问题凸显。文章从公民文化的视角,探讨了协商文化的发育与成长对于协商民主模式构建的重要意义。协商文化成长的关键在于协商意识与协商能力的提升。在分析协商文化的内涵取向与形态特征基础上,发掘了中国式协商文化的历史资源与当代基础,指出中国式协商民主成长的关键在于通过协商文化的培育,使协商民主生活化、习惯化。
关键词
协商
民主
公民
文化
协商文化
偏好转换
分类号
D62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执政结构中的政治协商文化与制度建设
被引量:
2
2
作者
韩福国
机构
复旦大学国务学院
复旦大学(上海市)政党建设理论创新研究基地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0-75,共6页
文摘
制度是文化的外在刚性表现,文化是制度的内在结构。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政治协商文化具有中国的历史延续性和内在合理性,它构成了中国执政结构的特定内涵。本文对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参政文化的结构要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政协的参政议政功能,需要从制度形成的历史文化角度去观察,从这一制度所需的文化共识去建构。政治协商在中国信息整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信息整合和沟通功能支撑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为了更好地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更好地推进中国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大力提升政协参政的新内涵,推进政协参政的刚性制度建设,真正发掘这一制度的现代性资源。
关键词
执政结构
政治
协商文化
参政议政
制度建设
分类号
D6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协商:代际沟通视角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
被引量:
32
3
作者
赵呈晨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0-97,共8页
基金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传播学视野下的青少年网络语言生活方式研究"(项目编号:14AZD083)
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委托项目"网络语言传播与青少年亚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4WTA007)的阶段性成果
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文化冲突视角下的网络语言跨群体交互研究"(项目编号:2018SJA0113)
文摘
代际沟通是两代人之间的文化碰撞,现如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影响代际沟通的一个重要元素。本研究从传播社会学的视角切入,以青少年及其父辈群体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网络语言传播的代际革命、代际冲突及代际特征。研究发现,文化反哺是代际革命的一种重要方式,话语切换是规避代际冲突的主要模式,不同代际具有不同的网络语言特征,因此理解差异是促成良性沟通的重要基础。本研究还指出,代际沟通本质上是文化协商的过程,其中,两代人对网络语言的协商性认知以及话语模式的协商性建构是代际沟通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网络语言
代际沟通
文化
协商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媒介融合与跨文化协商——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初期本土化的两个面向
4
作者
宋晓霞
周颖南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147,共7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艺术实践与增强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12JZD015)
文摘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录像作为一门新媒介在中国的出现让少数中国艺术家看到了实施新艺术实验的可能。脱离了西方录像艺术的原生语境,并承继了现代艺术运动的前卫性,录像艺术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开始了本土化进程。在这其中有两个较为突出的面向,一是将绘画、电影等媒介的观念和美学特点与录像创作进行跨媒介融合;二是以录像显示器与空间的组合装置形式进行文化层面的跨文化协商。这两个面向以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为基准,从作者自身的创作理念及作品的内在逻辑结构出发,对中国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当代艺术发展现状作出了个性化回应与阐释,同时勾勒出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的初期发展面貌。
关键词
中国当代影像艺术
录像
媒介融合
跨
文化
协商
本土化
Keywords
contemporary Chinese video art, video, synthesis of mediums, trans-cultural negotiation, localization
分类号
J90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的难点及其理论回应
被引量:
22
5
作者
肖珺
胡文韬
机构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1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9FXWB024)。
文摘
新媒体跨文化传播被认为是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的下一个前沿,作为信息传播技术的新媒体正在通过文化完成自身的转型,数字传播技术和社会的互动带来时间、空间和结构作为权力的整体变迁,文化及文化间意义的生成与流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明显。其基本问题是诠释网络社会的文化间交往,数字化的信息技术范式扎根于不同的社会土壤推动新的文化秩序不断出现。其实践难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间疏离与敌视加剧,一方面,互联网的大连接实质性地造成全球化的趋同效应,另一方面,在网络空间中,右翼民粹主义,种族歧视问题不断凸显;其二,跨文化虚拟共同体的冲突呈现新表征,新媒体会便利跨文化沟通的效率,但不必然带来文化间的深层交流和理解,此外,网络传播的多元会话模式可能带来更多的冲突;其三,抗拒性认同带来难以缓解的文化间困境,全球传播同时成为推动和塑造认同危机的社会原因,同时,跨文化传播中的误读和抵制不断挑战传统社会权威。中国理论回应的着力点是建构与世界互动的跨文化共同体,以此开拓从中国出发,与世界互为方法的可能性。一是拓展跨文化虚拟共同体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建构新媒体空间的全球倾听模式;二是直面文化间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在跨文化冲突空间内寻找协商和理解的路径。中国正在不断探索与世界沟通的理念和方法,中国文化自身的血脉中延续着具有世界价值的元素。中国与世界互为方法的重要性不仅仅是获取新媒体跨文化传播中流动的客观知识,更重要的是探索个人、政治、文化、区域(国家)等多维主体的形成过程。在文化背景异质时,对“他者”文化的地方知识进行语境化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交流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和互相修正,使得全球文化是一种为了沟通的传播文化,最终结束对“他者”文化的先天恐惧,共享一个多样化的世界。
关键词
新媒体跨
文化
传播
跨
文化
冲突与
协商
跨
文化
共同体
中国与世界互为方法
Keywords
intercultural new media studies
intercultural conflicts and negotia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ty
China interacting with the world as a method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鲍曼对“世界音乐”的界定及其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
1
6
作者
麻莉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5,共6页
文摘
“世界音乐”是当今国际音乐学界一个前沿研究话题,也是当前中国民族音乐学关注的热点。了解鲍曼为世界权威音乐大辞典《历史与当代音乐》(MGG)撰写的“世界音乐”词条,能够展现国际民族音乐学界对世界音乐的理解、研究观念和视角,探讨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鲍曼
世界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学
跨
文化
协商
认同
全球在地化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J602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魔幻玩具铺》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被引量:
5
7
作者
程毅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75-182,共8页
文摘
《魔幻玩具铺》是英国当代作家安吉拉·卡特早年以思考身份认同为核心的作品。小说主人公梅拉尼用镜像与易装术作为身份建构的策略,但对这两种策略的认知偏差导致她陷入身份断裂与缺失的困境。从文化身份的角度,指出无论镜像还是易装术,都建立在庞大的文化话语系统中,梅拉尼的自我身份认同并非先验主体的产物,而是不同符码、话语体系、象征系统以及日常习俗构成的文化模式共同塑造起来的,是交往过程中不同文化话语协商建构的结果。
关键词
《魔幻玩具铺》
自我身份认同
镜像
易装术
文化
协商
Keywords
The Magic Toyshop
self-identity
mirror
masquerade
cultual negotiation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品读李安电影的中外共鸣
被引量:
2
8
作者
董浩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25-26,共2页
文摘
继《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后《,断背山》终于使李安获得了第7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李安二十多年的电影梦想终于更加绚丽地绽放在世界的天空。本文将浅析其成功原因,并透过电影看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怎样顺流而下,共同领导以“文化”为核心词的话语博弈。
关键词
东方神韵
孤独情怀
悲剧
古典气质
宽容
文化
协商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协商文化:公民文化的话语转向——兼论中国式协商文化
徐理响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执政结构中的政治协商文化与制度建设
韩福国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文化协商:代际沟通视角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
赵呈晨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媒介融合与跨文化协商——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初期本土化的两个面向
宋晓霞
周颖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的难点及其理论回应
肖珺
胡文韬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1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鲍曼对“世界音乐”的界定及其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示
麻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魔幻玩具铺》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程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品读李安电影的中外共鸣
董浩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