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文明视野中的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协商性政治的历史与逻辑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智 丁俊萍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0-796,共7页
现代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催生了独具特色的协商性政治,并形成人民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相关联,经历了奠基、初兴、一度失衡、再到重构的历史过程。协商性政治逻辑上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政治... 现代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催生了独具特色的协商性政治,并形成人民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相关联,经历了奠基、初兴、一度失衡、再到重构的历史过程。协商性政治逻辑上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政治协商制度独具的政治权能,有助于完善政治制度体系、拓展政治参与渠道、调节政治关系、整合政治意识。面对一系列新的挑战,应该继续发挥政治协商制度的特色和优势,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协商制度 协商性政治 政治文明 政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宪法蕴含的七个理论模式 被引量:9
2
作者 喻中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0-39,共10页
从经验实证的角度上看,宪法是政治运行的真实规则;;反过来说,只有政治运行的真实规则才是真实的宪法规则。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这些真实的政治规则。着眼于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真正有生命力、活生生的中国宪法体系,实际上蕴含着以下... 从经验实证的角度上看,宪法是政治运行的真实规则;;反过来说,只有政治运行的真实规则才是真实的宪法规则。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这些真实的政治规则。着眼于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真正有生命力、活生生的中国宪法体系,实际上蕴含着以下七个理论模式:一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事务的绝对领导模式;;二是弱议会、强政府的议行关系模式;;三是咨议性质的政治协商模式;;四是兼顾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司法模式;;五是自上而下的权力监督模式;;六是多元化的央地关系模式;;七是公民的权利义务并重模式。这七种理论模式,既是中国政治的基本规则,也构成了真实的中国宪法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准则。只有深刻地理解、把握了这几种理论模式,才可能真正地理解当代中国的宪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的理论模式 党的领导 弱议会与强政府 咨议政治协商 权利义务 并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