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对“竞争性民主”与“协商性民主”的思考 |
黄卫平
陈文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5
|
|
|
2
|
论协商性司法的理论基础 |
唐力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6
|
|
|
3
|
试论协商性行政执法 |
卢剑峰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4
|
|
|
4
|
政治文明视野中的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协商性政治的历史与逻辑 |
王智
丁俊萍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
5
|
社会转型、协商性民主与合法性重建——以合法性理论为视角 |
韩丽欣
李炳烁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
6
|
论协商性司法的事实基础 |
谢登科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
7
|
论协商性政府规制——解读视角和研究疆域的初步厘定 |
蒋红珍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8
|
|
|
8
|
治愈行政僵化:美国规制性协商机制及其启示 |
蒋红珍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
9
|
协商性监管的挑战与应对 |
李沫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10
|
作为协商性的行政听证——关于行政听证功能的另一种解读 |
章剑生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
11
|
“协商性民主”与“竞争性民主”相结合:中国民主政治模式 |
傅静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12
|
协商性民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政治诉求 |
唐秀玲
|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
13
|
从体制性吸纳到建制性协商——从托克维尔悖论谈起 |
杨虎涛
刘方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19 |
2
|
|
|
14
|
交互语境下协商性动能的翻译策略研究——基于对《罂粟海》《烟河》中译本的分析 |
雷静
文军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15
|
协商性纠纷解决机制之反思 |
尹伟民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16
|
协商性民主 |
马克.华伦
孙亮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0
|
|
|
17
|
可协商性规则:传统村落“田间过水”的秩序基础及当代价值——基于鄂西余家桥村的深度调查 |
李华胤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
18
|
协商性英语教学 |
王静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
19
|
协商性秩序:田间过水的治理及机制研究——基于重庆河村的形态调查 |
晏俊杰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
20
|
“协商性人民民主”的概念生成--兼论中国政治学话语建构的实践取向 |
徐明强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