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商式评价的现实冲突及其调适——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卢秀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80,共7页
协商式评价超越传统评价模式中缺乏互动的局限,由此形成一个以对话性、多元性和互动性为特征的新评价范式。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多主体思维、协同思维和合作共赢思维,将协商式评价中的利益相关者分为直接影响参与者和间接影响参与者。... 协商式评价超越传统评价模式中缺乏互动的局限,由此形成一个以对话性、多元性和互动性为特征的新评价范式。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多主体思维、协同思维和合作共赢思维,将协商式评价中的利益相关者分为直接影响参与者和间接影响参与者。由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各异,协商式评价在理论上仍面临三重冲突:权力失衡导致评价决策参与度的不均等,价值取向不同使得评价目标呈现多重性,知识结构的差异导致对评价标准的多元解读。有效实施协商式评价,关键在于重构评价权力,凝聚价值共识;制定基于共识的评价目标;确立适宜情境的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式评价 利益相关者理论 评价权力 对话 评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式评价:为每位学生定制一把尺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希贵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3-43,共1页
我们在学生评价中必须尊重和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其个性,发展其特长;要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见短”,更要针对学生的兴趣和潜在素质进行“扬长”。如何利用评价机制引导每一名学生健康发展,让评价能评出所有学生的优势与自信?
关键词 学生评价 协商式评价 运作模 教育理念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式评价量表”的基本样态及全流程开发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学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13,共6页
“协商式评价量表”的开发与使用是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学、激励功能,让学生积极地走向主动投入的深度学习。“协商式评价量表”的编制主体是教师,其基本样态为反馈模型、中间模型、众筹模型。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吸纳学生的智慧,... “协商式评价量表”的开发与使用是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学、激励功能,让学生积极地走向主动投入的深度学习。“协商式评价量表”的编制主体是教师,其基本样态为反馈模型、中间模型、众筹模型。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吸纳学生的智慧,发挥好“以评导学”的功能,其开发过程遵循“单元整体观照下学习任务的确定,学习目标引领下评价标准的协商编制,走向‘导教助学’的评价量表的应用”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式评价量表 评价模型 全流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数学协商式评价模型的建构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绿芹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61-63,共3页
传统的高三数学学习评价以教师为评价主体,忽视了学生在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协商式评价是基于第四代评价理论,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托,根据高考要求、高三数学特点及学生已有基础,通过协商学习目标、评价内容、实施方式、评价主体... 传统的高三数学学习评价以教师为评价主体,忽视了学生在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协商式评价是基于第四代评价理论,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托,根据高考要求、高三数学特点及学生已有基础,通过协商学习目标、评价内容、实施方式、评价主体和反馈形式来调动学生在评价中的积极作用。协商式评价是师生双方共同建构的一种过程性评价方式,旨在通过连续的协商式评价,达到促进学生学业水平发展、素养水平提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数学 第四代评价理论 协商式评价 模型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业述评视域下作业批改的内涵重构与实践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绿芹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28期26-29,共4页
传统作业批改中存在着内容狭窄、主体单一、过程封闭、过于量化等缺陷,制约着学生学业水平的高效发展。在学业述评视域下,作业批改需要在开放的环境中,借助协商式评价的方式,从学习结果、核心素养、学习方法、问题意识、学习态度、思维... 传统作业批改中存在着内容狭窄、主体单一、过程封闭、过于量化等缺陷,制约着学生学业水平的高效发展。在学业述评视域下,作业批改需要在开放的环境中,借助协商式评价的方式,从学习结果、核心素养、学习方法、问题意识、学习态度、思维品质等维度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在重构作业批改内涵的基础上,可以从“三方面”“六维度”进行优化,并建构协商—确证—建构的实践路径。另外,克服传统作业批改中的缺陷可以从“优化作业批改过程、丰富作业批改内容、改进作业批改方式、更新作业批改理念”四个方面进行策略优化,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作业批改中获得改进学习的动力、路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学业述评 作业批改 协商式评价 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