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如何理解《立法法》第83条:基于“区域协同”类型化的展开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美舒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3-69,共17页
通过类型思维在法律体系内展开语词认识,“区域协同”形成了地理空间特征和经济功能特征之外的第三个特征,即权力结构特征。“区域协同”是相互平行的同级权力单元依各自职权共同解决跨行政边界事项,以达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横向权力...
通过类型思维在法律体系内展开语词认识,“区域协同”形成了地理空间特征和经济功能特征之外的第三个特征,即权力结构特征。“区域协同”是相互平行的同级权力单元依各自职权共同解决跨行政边界事项,以达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横向权力结构运行状态。在基于权力结构特征变化形成的类型谱中,《立法法》第83条的规范对象并非“区域协同”类型的典型形象,而是纵向权力结构与横向权力结构融合而成的一般形象。纵向权力结构的介入,使得“有关区域”内实现了部分职权的横向转移。“有关区域”应当区别于“本行政区域”,而非全然在“本行政区域内”。面对“有关区域”的整体立法需求时,“协同制定”形成了“拼盘式”“组合式”“委托式”三种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法》第83条
“区域
协同
”
类型
化
“有关区域”
协同
制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化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框架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钧
王宁
《现代管理科学》
2007年第12期83-86,共4页
Internet提供了e化供应链协同管理实施的平台,然而对于e化供应链的协同管理的认识还缺乏一个系统框架。文章提出了e化供应链的定义和特征,接着分析了e化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层次、协同类型以及协同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了e化供应链协同管理...
Internet提供了e化供应链协同管理实施的平台,然而对于e化供应链的协同管理的认识还缺乏一个系统框架。文章提出了e化供应链的定义和特征,接着分析了e化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层次、协同类型以及协同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了e化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的本质和范围。为e化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与实施提供了值得参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化供应链
协同
管理
协同
层次
协同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计及储能电站荷电状态恢复和调整的电力系统调频指令最优分配方法
被引量:
2
3
作者
魏文荣
苗世洪
+4 位作者
王廷涛
姚福星
许敏兴
励刚
汤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3-65,共13页
储能电站的过度放电会加速其能量耗竭,这不仅削弱了储能资源及整个系统的频率调节能力,还加剧了其他资源的调频负担。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新能源高比例消纳,建立了一种多类型异质资源协同参与二次调频的指令双层分配模型。首先...
储能电站的过度放电会加速其能量耗竭,这不仅削弱了储能资源及整个系统的频率调节能力,还加剧了其他资源的调频负担。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新能源高比例消纳,建立了一种多类型异质资源协同参与二次调频的指令双层分配模型。首先,分析多类型异质资源参与系统调频的特点,制定了考虑新能源动态减载的调频资源调用机制。然后,依据该机制,构建了一种计及储能电站荷电状态恢复和调整的调频指令双层分配模型。在上层模型中,设计了一种新能源和储能协同参与调频的指令柔性分配策略,显著增强了储能电站荷电状态的恢复速度;在下层模型中,考虑储能电站间荷电状态的差异,引入调整系数,有效改善了储能资源内的能量分布。最后,以某典型区域电网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有效增强储能资源的调频可持续性,进而提高系统调频能力、保障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荷电状态恢复
指令柔性分配策略
新能源动态减载
多
类型
异质资源
协同
调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理解《立法法》第83条:基于“区域协同”类型化的展开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美舒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3-69,共1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中的规范协同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ZDA155)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层立法联系点机制完善研究——基于上海市街镇基层立法联系点实证分析的展开”(项目编号:2023BFX012)的研究成果。
文摘
通过类型思维在法律体系内展开语词认识,“区域协同”形成了地理空间特征和经济功能特征之外的第三个特征,即权力结构特征。“区域协同”是相互平行的同级权力单元依各自职权共同解决跨行政边界事项,以达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横向权力结构运行状态。在基于权力结构特征变化形成的类型谱中,《立法法》第83条的规范对象并非“区域协同”类型的典型形象,而是纵向权力结构与横向权力结构融合而成的一般形象。纵向权力结构的介入,使得“有关区域”内实现了部分职权的横向转移。“有关区域”应当区别于“本行政区域”,而非全然在“本行政区域内”。面对“有关区域”的整体立法需求时,“协同制定”形成了“拼盘式”“组合式”“委托式”三种可能路径。
关键词
《立法法》第83条
“区域
协同
”
类型
化
“有关区域”
协同
制定
Keywords
Article 83 of Legislation Law
Typology of"Regional Coordination"
"Relevant Regions"
Coordinated Formulation
分类号
DF01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化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框架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钧
王宁
机构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出处
《现代管理科学》
2007年第12期83-86,共4页
文摘
Internet提供了e化供应链协同管理实施的平台,然而对于e化供应链的协同管理的认识还缺乏一个系统框架。文章提出了e化供应链的定义和特征,接着分析了e化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层次、协同类型以及协同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了e化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的本质和范围。为e化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与实施提供了值得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
电子化供应链
协同
管理
协同
层次
协同类型
分类号
F27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计及储能电站荷电状态恢复和调整的电力系统调频指令最优分配方法
被引量:
2
3
作者
魏文荣
苗世洪
王廷涛
姚福星
许敏兴
励刚
汤伟
机构
强电磁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3-65,共13页
基金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部科技项目(5419-202320786A-3-8-KJ)。
文摘
储能电站的过度放电会加速其能量耗竭,这不仅削弱了储能资源及整个系统的频率调节能力,还加剧了其他资源的调频负担。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新能源高比例消纳,建立了一种多类型异质资源协同参与二次调频的指令双层分配模型。首先,分析多类型异质资源参与系统调频的特点,制定了考虑新能源动态减载的调频资源调用机制。然后,依据该机制,构建了一种计及储能电站荷电状态恢复和调整的调频指令双层分配模型。在上层模型中,设计了一种新能源和储能协同参与调频的指令柔性分配策略,显著增强了储能电站荷电状态的恢复速度;在下层模型中,考虑储能电站间荷电状态的差异,引入调整系数,有效改善了储能资源内的能量分布。最后,以某典型区域电网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有效增强储能资源的调频可持续性,进而提高系统调频能力、保障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关键词
储能荷电状态恢复
指令柔性分配策略
新能源动态减载
多
类型
异质资源
协同
调整系数
Keywords
state of charge recovery
flexible distribution strategy
dynamic power derating of new energy sources
collaboration of multi-type heterogeneous resources
adjustment coefficients
分类号
TM7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如何理解《立法法》第83条:基于“区域协同”类型化的展开
王美舒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e化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框架
马钧
王宁
《现代管理科学》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计及储能电站荷电状态恢复和调整的电力系统调频指令最优分配方法
魏文荣
苗世洪
王廷涛
姚福星
许敏兴
励刚
汤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