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适应协同稀疏表示的多工况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小峰 刘万 +1 位作者 孙兵 柏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6371-6380,共10页
针对设备故障诊断中多工况与环境扰动对故障特征表征能力的影响问题,以及故障特征的个体差异性对稀疏分类精度的影响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协同稀疏表示的多工况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各个故障特征在K-SVD稀疏表示中的重构残差构建特... 针对设备故障诊断中多工况与环境扰动对故障特征表征能力的影响问题,以及故障特征的个体差异性对稀疏分类精度的影响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协同稀疏表示的多工况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各个故障特征在K-SVD稀疏表示中的重构残差构建特征稀疏分类性能的评分矩阵,以评分矩阵迭代优化后得到的权值矩阵对输入特征进行协同稀疏表示,更新字典原子与稀疏系数,使得同类故障模式下的稀疏重构误差最小化,不同类故障模式下的稀疏重构误差最大化,以增强每个样本特征的协同稀疏分类性能。该方法避免了多工况故障诊断中敏感特征筛选及特征高维映射的繁琐步骤,无需大量历史故障数据支撑,通过故障特征的自适应协同稀疏表征与稀疏分类器的加权迭代优化,建立最能表征设备故障状态的稀疏字典,有效提升了稀疏分类器对多工况设备故障的鉴别能力。滚动轴承与齿轮箱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比现有的稀疏分类算法与传统的神经网络分类算法,具有更高的故障辨识精度与工况环境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稀疏表示 自适应加权 重构残差 稀疏表示分类器 设备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协同稀疏和全变差的高光谱线性解混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允杰 葛魏东 孙乐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6-128,共13页
稀疏分解是高光谱图像(Hyperspectral image,HSI)解混中的常用方法,为了克服传统稀疏解混方法只重视挖掘空间相关性而忽视稀疏性精确刻画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协同稀疏和全变差(Total variation,TV)相结合的高光谱空谱联合线性... 稀疏分解是高光谱图像(Hyperspectral image,HSI)解混中的常用方法,为了克服传统稀疏解混方法只重视挖掘空间相关性而忽视稀疏性精确刻画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协同稀疏和全变差(Total variation,TV)相结合的高光谱空谱联合线性解混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解混的精度.该方法基于已知光谱库的高光谱稀疏线性回归模型,利用TV正则项对高光谱邻域像元间的相关性进行约束;同时,协同稀疏性被用来刻画丰度系数的行稀疏性,从而表明协同稀疏先验对空谱联合解混精度的提高至关重要;最后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求解模型.模拟高光谱数据实验结果定量地验证本文方法能够比现有同类方法获得更精确的解混结果,同时真实高光谱数据实验结果定性地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协同稀疏 TV正则项 线性光谱解混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稀疏低秩的高光谱图像解混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红伟 冯向东 郭科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5期67-73,共7页
稀疏解混能够有效地规避高光谱场景中缺少纯像元和估计端元数目的两个瓶颈问题,因而成为目前广泛研究的光谱解混技术。针对协同稀疏解混模型在边界上容易出现错误识别的问题,结合字典削减策略和低秩表示,提出一种协同稀疏低秩的解混模... 稀疏解混能够有效地规避高光谱场景中缺少纯像元和估计端元数目的两个瓶颈问题,因而成为目前广泛研究的光谱解混技术。针对协同稀疏解混模型在边界上容易出现错误识别的问题,结合字典削减策略和低秩表示,提出一种协同稀疏低秩的解混模型。该方法同时施加稀疏和低秩约束在丰度矩阵上,并对协同稀疏模型的?2,1混合范数采用加权策略,使得行稀疏性得到了增强,同时也使用非凸logdet(·)作为秩的光滑替代函数。由于提出方法充分利用了高光谱数据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因此获得了比协同稀疏回归模型更准确的解混结果。最后利用著名的交替方向乘子方法(ADMM)对提出的非凸模型进行有效求解,实验结果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稀疏回归 稀疏表示 高光谱解混 低秩表示 高光谱图像 解混模型 实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加权协同稀疏和全变差正则化高光谱图像解混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绍泉 黄志浩 +4 位作者 邓承志 李璠 徐晨光 吴朝明 汪胜前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53-2461,共9页
针对传统稀疏解混方法对丰度的稀疏性表征不充分及空间信息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在分析迭代加权稀疏解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加权协同稀疏和全变差正则化的高光谱解混方法.该方法一方面在协同稀疏解混的基础上引入光谱加权... 针对传统稀疏解混方法对丰度的稀疏性表征不充分及空间信息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在分析迭代加权稀疏解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加权协同稀疏和全变差正则化的高光谱解混方法.该方法一方面在协同稀疏解混的基础上引入光谱加权因子进一步刻画丰度系数的行稀疏性,以促进所有像元之间的联合稀疏性;另一方面引入各向异性全变差空间正则化促进图像同质区域的平滑性,以提高解混的准确性.通过交替方向乘子法求解该模型,通过迭代,利用内外部双循环迭代方法对光谱加权因子和丰度系数进行优化.模拟和真实的高光谱数据实验结果均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与现有同类算法相比能大幅提高混合像元分解的精度,在稀疏解混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稀疏解混 光谱加权协同稀疏 TV正则项 空间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加权协同稀疏的高光谱解混算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昌宇 张绍泉 +1 位作者 李军 李恒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92-101,共10页
针对传统稀疏解混算法因空间信息利用不足带来的丰度图像空间分布连续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加权协同稀疏的解混方法.该方法利用协同稀疏正则项刻画丰度系数的行稀疏性;同时,在协同稀疏框架下,引入空间加权因子挖掘高光谱... 针对传统稀疏解混算法因空间信息利用不足带来的丰度图像空间分布连续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加权协同稀疏的解混方法.该方法利用协同稀疏正则项刻画丰度系数的行稀疏性;同时,在协同稀疏框架下,引入空间加权因子挖掘高光谱图像邻域像元间的空间相关性.本模型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求解,通过交替迭代,对空间权重和丰度系数进行优化.模拟和真实高光谱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比现有同类方法获得更精确的解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稀疏解混 空间加权 协同稀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协同稀疏与非局部低秩张量变化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詹天明 宋博 +2 位作者 孙乐 万鸣华 杨国为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48-457,共10页
高光谱图像变化检测可提供地球表面的时间维变化信息,对城乡规划和管理至关重要。因具有较高的光谱分辨率,高光谱图像常被用于检测更精细的变化。针对高光谱变化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协同稀疏与非局部低秩张量的高光谱图像变化检测... 高光谱图像变化检测可提供地球表面的时间维变化信息,对城乡规划和管理至关重要。因具有较高的光谱分辨率,高光谱图像常被用于检测更精细的变化。针对高光谱变化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协同稀疏与非局部低秩张量的高光谱图像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求得前后时间点的高光谱差分图像,再根据差分图像中图像块的非局部分布特点,提取不同的非局部张量簇。然后基于协同稀疏正则化和低秩正则化建立协同稀疏与非局部低秩张量变化检测模型,并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模型求解得到表示系数。最后根据表示系数求得张量在不同类别中的投影残差,进而根据投影残差最小准则判断该张量块是否发生变化。在Farmland数据集和Urban area in San Francisco City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较好的高光谱变化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变化检测 协同稀疏 非局部低秩 张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结构稀疏重构的判别性视觉跟踪
7
作者 游思思 应龙 +2 位作者 郭文 丁昕苗 华臻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9-75,114,共8页
基于稀疏表示的表观似然模型在目标跟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单一产生式目标表观模型并未考虑完整的判别性结构信息,容易受复杂背景的干扰。为了缓解由该问题造成的目标跟踪漂移,提出了一种目标表观字典和背景字典协同结构稀疏... 基于稀疏表示的表观似然模型在目标跟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单一产生式目标表观模型并未考虑完整的判别性结构信息,容易受复杂背景的干扰。为了缓解由该问题造成的目标跟踪漂移,提出了一种目标表观字典和背景字典协同结构稀疏重构优化的视觉跟踪方法。通过构建一个有判别力的基于稀疏表示的表观似然模型,实现了对目标表观模型更为准确的描述。通过合理选择约束候选目标区域和候选背景区域的稀疏系数,在表观似然模型中引入判别式信息,以进一步揭示候选目标区域的潜在相关性和候选背景区域的结构关系,从而更加准确地学习候选目标区域的表观模型。大量有挑战性的视频序列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在复杂背景下跟踪的鲁棒性,与其他相关算法的对比实验也体现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协同重构 稀疏表达 图方法 判别性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加权低秩先验的高光谱稀疏解混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黄伟 伍飞扬 孙乐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0-905,共16页
为了充分挖掘丰度系数的内在本质属性,提升高光谱图像稀疏解混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加权低秩先验的稀疏解混方法.该低秩先验主要基于这一事实:高光谱图像中的局部立方体块具有较高的相空间关性和光谱相关性.加权的低秩先验能够挖掘局... 为了充分挖掘丰度系数的内在本质属性,提升高光谱图像稀疏解混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加权低秩先验的稀疏解混方法.该低秩先验主要基于这一事实:高光谱图像中的局部立方体块具有较高的相空间关性和光谱相关性.加权的低秩先验能够挖掘局部块内在的低维结构特征,有效地抑制噪声,保持数据的细节结构.该先验联合全变差正则项、协同稀疏正则项,能够更好地刻画丰度系数的细节结构、局部平滑性以及行稀疏性.利用模拟数据和真实高光谱数据进行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能够更好地保持数据的细节信息,提升解混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性解混 全变差 加权低秩 协同稀疏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AR-LBP与WLD特征融合的SA-CRC人脸识别 被引量:1
9
作者 叶枫 叶学义 +1 位作者 罗宵晗 陈泽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34-141,共8页
针对非对称局部二值模式(AR-LBP)提取的人脸特征有限,以及协同表示分类(CRC)人脸存在的类间干扰,提出以多层AR-LBP特征及联合韦伯局部描述子(WLD)特征进行补充,并以增加CRC中稀疏性来降低类间干扰。提取人脸图像的多层AR-LBP特征并级联... 针对非对称局部二值模式(AR-LBP)提取的人脸特征有限,以及协同表示分类(CRC)人脸存在的类间干扰,提出以多层AR-LBP特征及联合韦伯局部描述子(WLD)特征进行补充,并以增加CRC中稀疏性来降低类间干扰。提取人脸图像的多层AR-LBP特征并级联,与从原图像提取的WLD特征级联得到多层AR-LBP与WLD融合特征,采用稀疏增强的协同表示分类(SA-CRC)完成人脸分类。在ORL、Yale和GT公开人脸库上,提出的多层AR-LBP与WLD特征融合算法与AR-LBP特征提取算法、WLD特征提取算法以及多层LBP与HOG特征融合算法相比,识别正确率提高了0.7%~42.6%;当利用SA-CRC取代CRC后,识别正确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局部二值模式(AR-LBP) 韦伯局部描述子(WLD) 协同表示分类(CRC) 稀疏增强的协同表示分类(SA-CRC)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