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PARGC1A基因Thr394Thr/Gly482Ser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苏燕 彭姝彬 +1 位作者 李智琼 黄青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4-308,共5页
对34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7名正常人PPARGC1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2970847(Thr394Thr)和rs8192678(Gly482Ser)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进行了单标记和单体型关联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在单标记分析解中,对照组与病例组Thr394Thr的基因型... 对34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7名正常人PPARGC1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2970847(Thr394Thr)和rs8192678(Gly482Ser)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进行了单标记和单体型关联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在单标记分析解中,对照组与病例组Thr394Thr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差异(基因型,P=0.006;等位基因,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单标记分析表明,Thr394Thr的AA基因型及Thr394(ACA)-Ser482单体型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Gly482Ser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与病例组间都无显著差异。认为PPARGC1A基因是湖北汉人的一个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协同激活因子 多态性 单体型 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P蛋白调节p65核转位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歌 王丹丹 孙露洋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28-736,共9页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参与转录调控许多与细胞生长、凋亡、肿瘤形成和转移、胚胎发育及炎症反应相关的基因.它的二聚体与抑制蛋白结合,如抑制蛋白κB(IκBα,β或γ),而被滞留在细胞质中处于失活状态.然而NF-κB是否还...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参与转录调控许多与细胞生长、凋亡、肿瘤形成和转移、胚胎发育及炎症反应相关的基因.它的二聚体与抑制蛋白结合,如抑制蛋白κB(IκBα,β或γ),而被滞留在细胞质中处于失活状态.然而NF-κB是否还有其它的抑制因子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结果表明,SIP(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SRC,SRC-interacting protein)是NF-κB家族的一个新抑制因子,它通过PEST结构域与NF-κB家族的p65蛋白相互作用.当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SIP将p65蛋白隔离于细胞质中;当有刺激因子TNFα或IL-1作用时,SIP与p65解离继而使p65进入细胞核启动下游靶基因转录激活.该研究为进一步认识NF-κB介导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和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κB(NF-κB) 抑制蛋白κBα(IκBα) 类固醇受体协同激活因子(SRC) SRC相互作用蛋白(SIP) 蛋白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dCas9系统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旻 顾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3,共4页
CRISPR-Cas9系统自问世以来一直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因组编辑技术中,直到人们通过点突变的方式将Cas9的Ruv C和HNH剪切结构域失活得到d Cas9后,这个系统又有了新的功能——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者通过改变g RNA的结构,并与RNA结合蛋白... CRISPR-Cas9系统自问世以来一直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因组编辑技术中,直到人们通过点突变的方式将Cas9的Ruv C和HNH剪切结构域失活得到d Cas9后,这个系统又有了新的功能——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者通过改变g RNA的结构,并与RNA结合蛋白配对,从而招募转录因子以调节基因的转录水平,达到影响基因表达的目的。本文主要讨论了CRISPR-d Cas9系统的结构特点、作用原理和目前对调节基因表达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此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 dCas9 引导RNA 协同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预适应作用对老年大鼠心肌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韩劲松 王辉山 +2 位作者 韩宏光 尹宗涛 汪曾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24-628,共5页
目的:本研究探索心肌缺血预适应(IPC)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取21~23月龄老年Wistar大鼠32只,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I/R组、IPC组、强化IPC组。对照组... 目的:本研究探索心肌缺血预适应(IPC)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取21~23月龄老年Wistar大鼠32只,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I/R组、IPC组、强化IPC组。对照组采用全心灌流180 min,不做任何处理。I/R组采用心脏平衡灌流30 min后,缺血30 min,再复灌120 min。IPC组采用心脏平衡灌流10 min,经两次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后,缺血30 min,再复灌120 min。强化IPC组采用心脏平衡灌流10 min,经四次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后,缺血30 min ,再复灌120 min。比较各组复灌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后心排血量的恢复率以及左心室发展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的恢复率;检测缺血前及复灌120 min后冠状动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心肌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各组取心尖肌做冰冻切片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出平均积分吸光度。 结果:IPC组与I/R组丙二醛含量、CK-MB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左心室发展压、±dp/dtmax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强化IPC组与I/R组比较,CK-MB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减少(P〈0.01),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增加(P〈0.01),心排血量、左心室发展压、±dp/dtmax恢复率明显增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C-1α的表达:IPC组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强化IPC组表达明显增加,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老年大鼠心肌IPC的保护作用减弱,可能机制是老年心肌PGC-1α蛋白表达降低,使老年心肌调节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作用下降,进而影响老年心肌对应激反应的防护能力,使IPC对老年心肌不能发挥保护作用。而强化IPC使PGC-1α表达增加,恢复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调节能力,进而恢复了IPC对老年心肌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缺血预适应 缺血再灌注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中药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线粒体的影响
5
作者 吴文胜 陈民 刘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6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血管平滑肌细胞被培养在四种培养基中:常规培养基作为对照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以及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基础上的高浓度和低浓度两种兔载药血清培养基组。完...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血管平滑肌细胞被培养在四种培养基中:常规培养基作为对照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以及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基础上的高浓度和低浓度两种兔载药血清培养基组。完成培养及干预后,检测PGC-1、NRF-1(核呼吸因子)和m tTFA(线粒体转录因子)蛋白表达,线粒体功能改变(COX酶活性)及细胞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PGC-1、NRF-1、m tTFA蛋白表达、线粒体COX(细胞色素C氧化酶)酶活性及细胞增殖活性均增加(P<0.05)。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相比,载药血清组PGC-1、NRF、m tTFA蛋白表达及COX酶活性降低(P<0.05);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这种抑制效率呈现药物浓度依赖性。结论:益气活血汤药在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过程中通过改变线粒体功能影响细胞的生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 核呼吸因子 线粒体转录因子 益气活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