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95
1
作者 孙萍 闫亭豫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7-112,共6页
我国学者对协同治理理论的研究源于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呼唤,尽管对协同治理存在同一论点多重表述的现状,但是这些表述并没有根本分歧且能够达成理论共识。目前的研究重视对协同治理参与主体的分析,并关注于公共危机、区域合作以及生态环... 我国学者对协同治理理论的研究源于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呼唤,尽管对协同治理存在同一论点多重表述的现状,但是这些表述并没有根本分歧且能够达成理论共识。目前的研究重视对协同治理参与主体的分析,并关注于公共危机、区域合作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治理难题,而对协同治理理论的研究方法则有待进一步的探索。本文试图通过对广义协同治理研究现状的论述与简评,以期为我国学者对协同治理理论的深入研究提出可供借鉴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理论 现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五水共治”的治理经验与未来——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4
2
作者 许光建 卢允子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40,共8页
2013年11月29日,浙江省委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五水共治"这一项重大战略政策,旨在全面改善浙江省的水环境。回顾战略发展的过程,浙江省人民政府遵循协同理念治水,创新运用"五位一体"协同水管理模式、"河长制&qu... 2013年11月29日,浙江省委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五水共治"这一项重大战略政策,旨在全面改善浙江省的水环境。回顾战略发展的过程,浙江省人民政府遵循协同理念治水,创新运用"五位一体"协同水管理模式、"河长制"与多样化的公众参与途径,5年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治水模式在推行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实现至2020年水坏境初步质变目标,需要更长效的合作管理机制,更加完善的协同治水体系。基于此,本文将依据5年来"五水共治"行动的进展情况,基于协同治理的理论视角,深入分析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治水行动中的创新治理经验,指出现行治理模式背后存在的更深层次问题,并提出未来协同治水模式的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水共治 协同治理理论 河长制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治理理论视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8
3
作者 吴翠丽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37,共5页
协同治理理论中所蕴含的平等、多元、协商、合作等基本精神和理念要素,为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认为促进传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主要应树立协同理念、提升研究生的主体地位;打造协同结构... 协同治理理论中所蕴含的平等、多元、协商、合作等基本精神和理念要素,为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认为促进传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主要应树立协同理念、提升研究生的主体地位;打造协同结构、实现管理组织扁平发展;整合协同资源、实现多元开放合作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治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矛盾风险多元协同治理体系的建构逻辑与发展面向——基于H省X县的实践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丹 汪津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62,共12页
提升基层矛盾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是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已成为防范化解基层矛盾风险的路径选择,形成了丰富的治理实践。本文依据协同治理理论构建了基层矛盾风险治理情境下的协同治理分析框架,通过对H省X县实践的... 提升基层矛盾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是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已成为防范化解基层矛盾风险的路径选择,形成了丰富的治理实践。本文依据协同治理理论构建了基层矛盾风险治理情境下的协同治理分析框架,通过对H省X县实践的分析,总结出基层矛盾风险协同治理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四重建构逻辑:起始逻辑、动员逻辑、整合逻辑和保障逻辑。对协同治理体系建构过程中所浮现的问题从协同起点层面、协同动员层面、协同整合层面以及协同保障层面给出在发展面向上的思考。推进基层矛盾风险多元协同治理体系的实践发展,应形成从“被动回应”到“主动应对”的认知,促成“领导重视”与“群众自主”的结合,实现从“单打独斗”到“齐心协力”的转变,并达成“刚性约束”和“柔性塑造”的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矛盾风险 协同治理理论 多元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治理视域下“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强 金维民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145,共5页
“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一环。基于协同治理理论视角分析,当前,“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存在协同育人主体目标的不一致性、沟通信息的不对称性、动力保障的不稳定性、制度设计的不系统性等现实问... “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一环。基于协同治理理论视角分析,当前,“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存在协同育人主体目标的不一致性、沟通信息的不对称性、动力保障的不稳定性、制度设计的不系统性等现实问题。因此,必须从促进多主体达成共识、整合多元化有效资源、探索多中心领导结构、完善多层面制度设计等方面推进“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更好地发挥“大思政课”协同育人作用,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协同育人 协同治理理论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纽约市公立学校治理权力下放的历史演进、内在逻辑及经验反思
6
作者 李鑫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46,共15页
权力下放是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要路径。自20世纪50年代学校赋权运动开始,纽约市的权力下放经历了权放失衡、权力再分配以及合作共治三个阶段。历经60余年的发展,纽约市权力下放尽管伴随挫折与挑战,但总体上推动了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 权力下放是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要路径。自20世纪50年代学校赋权运动开始,纽约市的权力下放经历了权放失衡、权力再分配以及合作共治三个阶段。历经60余年的发展,纽约市权力下放尽管伴随挫折与挑战,但总体上推动了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呈现出起始条件从矛盾凸显到矛盾调和,催化领导从魅力型领导到分布式领导,制度设计从单向规则到双向机制,以及协同过程从低信任高冲突到高信任低冲突的逻辑演变。总结纽约市权力下放的基本经验:避免权力下放中集体行动的困境、当心权力下放中市场秩序的失范以及识破权力下放中合作共治的假象。这些经验为我国教育治理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尤其在多元主体参与、教育市场化以及合作共治等方面,应强化“一核多元”的治理框架,坚守公益属性的底线,完善民主参与的协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约市 权力下放 SFIC 协同治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协同助力乡村人才“引、育、留”
7
作者 戴国豪 朱颖栋 +1 位作者 陈雨园 方艺霏 《村委主任》 2025年第3期250-252,共3页
文章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框架,聚焦高校与乡村的协同主线,系统分析乡村人才“引不进、育不好、留不住”的困境根源,进一步提出以高校为枢纽的多元主体协同路径,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政校社合作机制、创新乡村人才服务策略,推动高等教育... 文章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框架,聚焦高校与乡村的协同主线,系统分析乡村人才“引不进、育不好、留不住”的困境根源,进一步提出以高校为枢纽的多元主体协同路径,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政校社合作机制、创新乡村人才服务策略,推动高等教育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破解乡村人才困境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政校社合作机制 协同治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治理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模式研究——以福建省建阳“三体一盟”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戴悦 郑振佺 +2 位作者 林燕羡 刘辉 毛文韬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0,共3页
目的对福建省建阳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合模式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县域医疗卫生体系整合的关键要素。方法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框架,从组织结构、服务模式、管理制度、信息技术等方面研究建阳医疗卫生体系的整合实践。结果医联体有效整合县... 目的对福建省建阳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合模式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县域医疗卫生体系整合的关键要素。方法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框架,从组织结构、服务模式、管理制度、信息技术等方面研究建阳医疗卫生体系的整合实践。结果医联体有效整合县域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体系,以医疗费用、医疗收入和医疗服务能力为判定标准的效果初显,并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结论网络与协作是推进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整合的关键结构变量,需从利益、制度和信息技术等方面深化协作机制,促进整合功能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理论 卫生服务体系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治理视角下的中国-东盟跨境区域合作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凡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5-48,共4页
全球化背景下,日益频繁的跨境区域合作对政府治理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要求,政府跨境区域合作面临巨大的协同治理难题。文章从协同治理理论出发,基于中国-东盟跨境区域合作实践,在借鉴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跨境区域合作的基础上,提出协... 全球化背景下,日益频繁的跨境区域合作对政府治理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要求,政府跨境区域合作面临巨大的协同治理难题。文章从协同治理理论出发,基于中国-东盟跨境区域合作实践,在借鉴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跨境区域合作的基础上,提出协同治理理论能解决跨境区域合作中的合作风险,可以有效促进中国-东盟跨境区域合作的高效率,从而给中国-东盟带来政治和经济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区域合作 协同治理理论 中国-东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促进乡村高质量振兴的协同机制构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巨臣 刘畅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93,共6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乡村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地方高校将其独特的功能和优势作为服务于乡村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乡村高质量振兴,而前提是地方高校与乡村振兴中的其他各类主体形成有效协同。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构建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乡村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地方高校将其独特的功能和优势作为服务于乡村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乡村高质量振兴,而前提是地方高校与乡村振兴中的其他各类主体形成有效协同。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构建整合性分析框架,并聚焦于主体、目标、利益、资源四个维度,对地方高校服务于乡村振兴情况展开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主要存在多方主体合作不畅、多维目标追求失衡、多元利益诉求冲突、多样资源整合不足等多重协同困境。因此,需要构建主体协同、目标协同、利益协同与资源协同四重机制,助推地方高校深度服务于乡村发展,在协同共生的基础上有效促进乡村高质量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协同治理理论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池县乡村治理出新招
11
作者 田朔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1期132-134,共3页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文章立足于协同治理理论,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乡村治理的实践情况,进一步探讨现阶段盐池县乡村治理的成效与不足,深入研究盐池县乡...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文章立足于协同治理理论,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乡村治理的实践情况,进一步探讨现阶段盐池县乡村治理的成效与不足,深入研究盐池县乡村治理的优化路径,具体包括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培育乡村社会公共精神、强化乡村治理基础支撑、促进“四治”有机结合,以期为宁夏引入并推进柔性治理尽微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动力 国家治理体系 协同治理理论 基层党组织建设 公共精神 优化路径 成效与不足 微薄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部制背景下长三角地区污水治理策略选择 被引量:10
12
作者 田园宏 丁进锋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79,共9页
地方是环境治理的主力军,因此大部制的实施虽然破解了污染治理功能分割的难题,却无法回避如何有效激发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污染治理尤其是跨界处污染治理的动力问题。本文基于公共选择相关理论剖析地方政府在污染治理中采用不同合作姿态、... 地方是环境治理的主力军,因此大部制的实施虽然破解了污染治理功能分割的难题,却无法回避如何有效激发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污染治理尤其是跨界处污染治理的动力问题。本文基于公共选择相关理论剖析地方政府在污染治理中采用不同合作姿态、不同合作策略的动机,并以长三角地区的污水治理这一典型的污染治理难题为例,探讨在这一地区各省级行政区域内部及省级行政区域之间合作治理的策略选择;指出在各省级行政区内部适合进行差异化的治理策略;但是在地区间需要通过经济手段来构建统一的协同治理管理平台。文章在回顾流域协同治理理论、流域协同治理中的成本-收益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长三角地区的污水协同治理成本-收益核算体系。最后,文章构建了长三角污水治理目标模型,分别对地区间及地区内部各省级行政区域的治理进行了阐述。该模型能够为采取有效的治理策略提升该地区的污水治理效率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部制 公共选择理论 协同治理理论 污水治理策略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员社会组织投身乡村振兴
13
作者 谢艳敏 《村委主任》 2025年第2期87-89,共3页
社会组织作为多元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在参与乡村振兴中具有独特价值和特殊优势,在提供公共服务、增加社会资本、捍卫社会价值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文章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分析框架,通过对三亲教育社会组织助力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 社会组织作为多元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在参与乡村振兴中具有独特价值和特殊优势,在提供公共服务、增加社会资本、捍卫社会价值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文章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分析框架,通过对三亲教育社会组织助力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南宋镇关头村治理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社会组织协同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以提升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亲教育社会组织 乡村振兴 协同治理理论 社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难在哪,如何走得更好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向平萍 尹广文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0-71,共2页
"医养结合"是解决我国当前医养分离,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重要措施。作为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过程,在其建设过程中面临着目标、信息沟通、规范制度方面的问题,需要从规范权责体系、完善政策制度、健全... "医养结合"是解决我国当前医养分离,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重要措施。作为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过程,在其建设过程中面临着目标、信息沟通、规范制度方面的问题,需要从规范权责体系、完善政策制度、健全运行网络方面,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理论 医养结合 民生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