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6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建筑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空间收敛性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任晓松 梁宇琪 +2 位作者 赵敏 高彩虹 薛晓达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4-735,共12页
建筑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中国有序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了厘清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格局与影响路径,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构建了建筑业减污降碳协... 建筑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中国有序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了厘清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格局与影响路径,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构建了建筑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收敛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建筑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演变特征、收敛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12−2022年,中国建筑业减污降碳耦合协调水平持续提升,从勉强协调阶段逐渐过渡到中级协调阶段,处于中级协调阶段的省份数量占比由10%升至20%。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协同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北京市和江苏省始终保持在中级协调阶段。②2012−2022年建筑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收敛趋势,以5.7%的年均速度逐渐趋于稳定状态并呈现空间溢出特征。③建筑业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密度、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耗量、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污染治理投资额是影响建筑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核心驱动因素。研究显示,建筑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逐渐增强,区域差异趋于缩小,各影响因素表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因此,建议统筹制定多维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政策,充分发挥北京市和江苏省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建筑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减污降碳 协同效应 收敛性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的协同效应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江永红 赵丹丹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145,共5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石,其形成离不开数字经济和产业集聚这两个关键要素。而中国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二者的协同效应能否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尚缺乏有支撑的理论和经验证据。文章基于2011—2022年... 新质生产力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石,其形成离不开数字经济和产业集聚这两个关键要素。而中国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二者的协同效应能否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尚缺乏有支撑的理论和经验证据。文章基于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讨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协同效应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的协同效应和新质生产力水平在地区间呈现“东强西弱”的分布格局;协同效应提高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协同效应是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动力。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科技投入和绿色创新是协同效应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两个重要渠道,积极的市场竞争和政府竞争能够提升协同效应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政府的过度竞争会限制这一有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集聚 新质生产力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驱动机制
3
作者 汪振双 王宇飞 +1 位作者 汪涛 赵宁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64-4079,共16页
本文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和指数随机图模型方法,对2010~2020年中国省域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演变趋势、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和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从0.51上升... 本文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和指数随机图模型方法,对2010~2020年中国省域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演变趋势、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和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从0.51上升至0.60,从勉强失调逐步过渡到初级协调状态,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协同效应空间关联网络呈现"核心-边缘"分布特征,网络密度呈上升趋势,2020年达到0.2287.网络对核心区域的依赖性较弱,但网络状态尚未达到最佳,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河南、湖南、陕西和新疆等省份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而河北、安徽、江西和河南等省份表现出显著的"虹吸效应",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在网络中担任边缘行动者的角色;大部分网络关联关系都集中在板块内部,东部发达区域主要为"净收益"板块,中西部区域为"双向溢出"板块.湖南、陕西和湖北等省占据网络结构洞位置,在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建设中具有明显优势;建筑业产值占GDP比重因素强化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空间关联关系,地理位置邻近性有助于促进协同效应网络的形成.因此,应结合区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政策,推动区域建筑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协同效应 耦合协调度模型 熵值法 社会网络 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协同效应研究
4
作者 文平 陈宁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52,共10页
为探讨乡村旅游推进与农村经济稳健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文献回顾,分析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建立一个衡量二者协同作用的评估指标系统。采用中国30个省份2013-2022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在2013... 为探讨乡村旅游推进与农村经济稳健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文献回顾,分析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建立一个衡量二者协同作用的评估指标系统。采用中国30个省份2013-2022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在2013-2019年显著提升,随后出现波动,但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高,显示出两者之间的正向发展趋势。在研究期间内,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之间初期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但随后逐渐提升至中等协调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村经济 协同效应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并购中经营协同效应的识别与量化研究
5
作者 陈蕾 董惠敏 +1 位作者 周锴 陈洁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81-88,共8页
数字并购已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与价值重塑的关键手段,如何正确识别和量化其经营协同效应在投资价值评估领域备受关注。文章植根于数字经济环境下投资价值评估的理论与现实需求,深入剖析经营协同效应的作用机制,分别对数字并购中不同... 数字并购已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与价值重塑的关键手段,如何正确识别和量化其经营协同效应在投资价值评估领域备受关注。文章植根于数字经济环境下投资价值评估的理论与现实需求,深入剖析经营协同效应的作用机制,分别对数字并购中不同维度的经营协同效应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指标设计,并基于“加法”和“减法”两种路径构建了数字并购中经营协同效应的测算模型。研究认为,数字并购中的经营协同效应来源于其价值创造作用;“加法”路径适用于存在多种协同类型的复杂数字并购,“减法”路径则更适用于协同效应类型单一的数字并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测算模型,并对相关参数予以特殊考虑,必要时可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并购 投资价值评估 经营协同效应 识别与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聚与人力资本协同效应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6
作者 朱莉 付一凡 马露瑶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82,共18页
基于我国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新空间经济学“4D”架构下合成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探讨金融集聚与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人力资本协同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空... 基于我国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新空间经济学“4D”架构下合成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探讨金融集聚与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人力资本协同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由门槛检验可知,金融集聚与人力资本协同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存在非线性特征,协同效应的“优态”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推力;提高创新支持力度、创新效率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协同效应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渠道,创新支持与产业结构优化存在路径耦合关系,机制路径的协同会强化单因素的作用效果。因此,应稳步推进金融集聚与人力资本协同发展,重视人才培养、培育金融发展动力,通过双因素协调进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集聚 人力资本 协同效应 修正耦合协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外溢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基于拉萨市的案例分析
7
作者 徐爱燕 肖志杨 夏小梅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21,共12页
西藏高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援藏等多种力量,充分挖掘内生动力,才能更好地实现拉萨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带头作用,实现先... 西藏高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援藏等多种力量,充分挖掘内生动力,才能更好地实现拉萨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带头作用,实现先富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由此,首先研究了拉萨市是全区的核心经济增长极,并通过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来研究拉萨市在经济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两个方面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1)拉萨市作为全区核心经济增长极的空间外溢效应是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拉萨市的经济规模与技术进步在全区具有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且二者的空间外溢效应不存在排斥现象;(3)相较于规模效应只存在短期空间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则存在较强的长期空间效应。进而从外溢路径、承接路径等方面提出发挥经济规模带动区域发展、细分领域实现园区错位发展、增强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打破边界壁垒促进园区协同、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生态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间外溢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 协同效应 经济增长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企业技改项目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研究
8
作者 聂英芝 卢彩格 +7 位作者 王超 徐雪霏 姜平 姚玉刚 孙美辰 刘滋茹 何明辉 苏丽敏 《绿色科技》 2025年第2期168-172,共5页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之间实际上存在协同效应。在充分调研吉林省某热电企业的减污降碳技改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减排效果的基础上,运用了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法、协同效应评估指数法以及污染物减排交叉弹性分析3种评价...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之间实际上存在协同效应。在充分调研吉林省某热电企业的减污降碳技改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减排效果的基础上,运用了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法、协同效应评估指数法以及污染物减排交叉弹性分析3种评价方法对热电企业已经实施以及拟实施技术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协同效果评价。发现烟气脱硫和烟气脱硝等超低排放改造措施对污染物有明显的减排作用,但导致CO_(2)增排,呈现负协同控制效应;以节能为主的汽轮机切缸改造、低压缸零出力技术改造等结构性技术减排措施对CO_(2)和污染物的减排效果显著。锅炉掺烧煤气改造措施协同减排效果最佳,可以实现减排CO_(2)236160.00 t/a、减排SO_(2)816.00 t/a、减排NO_(x)451.20 t/a、减排烟尘19200.00 t/a。对热电行业减污降碳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协同效应 温室气体 大气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壳式相变储热器场协同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刘云龙 龙威 +2 位作者 别玉 林婷婷 徐稚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780-4790,I0021,共12页
该文以多管束管壳式储热器为对象,基于对流换热场协同原理,通过分析相变场内熔化过程的固液界面与涡量分布,明确相变材料流动特征及换热特性,并探讨储热器规格、旋转角度及热源温度对场协同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储热单元内协同效... 该文以多管束管壳式储热器为对象,基于对流换热场协同原理,通过分析相变场内熔化过程的固液界面与涡量分布,明确相变材料流动特征及换热特性,并探讨储热器规格、旋转角度及热源温度对场协同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储热单元内协同效果随传热过程动态变化,监测流场显示,监测点a_(1)、a_(2)、a_(3)处的平均协同角分别为17.6°、40.1°和78.1°,储热单元上部温度场与速度场协同作用最佳。在相同的换热周长下,φ6 mm热源管之间的协同作用最强,熔化时间为3 900 s。90°旋转角和90℃热源温度对应的储热器协同效果最佳,熔化速率最快。旋转角促使场协同角界面移动,90°旋转角下的储热器的较小场协同区域更多分布于熔化盲区,提高热源温度有助于促进熔化中期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壳式 相变储热 熔化特性 协同效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权衡协同效应的安徽省生态功能区识别及情景模拟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木易 汤玉茹 +1 位作者 郭芹 吴雪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0-464,共15页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权衡/协同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生态功能区划,能有效满足特定区域在协调多种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存在的现实需求,根据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特定生态属性,制订相应的管理策略,有助于研究区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系统服...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权衡/协同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生态功能区划,能有效满足特定区域在协调多种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存在的现实需求,根据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特定生态属性,制订相应的管理策略,有助于研究区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效应识别生态功能区可为生态功能修复与治理提供精准和差异化调控依据.以安徽省为例,应用InVEST模型评估和分析2000~2020年间安徽省典型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及权衡/协同效应,基于SOM(自组织映射)模型提取的生态系统服务簇,划分生态功能区,最后运用PLUS模型模拟2050年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演变趋势并提出调控思路.结果表明:①安徽省2000~2020年期间,产水服务、土壤保持不断增加,而固碳服务、生境质量及粮食供给则呈降低趋势.安徽省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指数空间格局为“南高北低”.研究区能提供两类生态系统服务的区域约占50%,能提供全部生态服务的区域仅约占11%,不能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区域分别由2000年的0.07%上升到2020年的4.85%.②产水服务、固碳服务、生境质量和土壤保持这4种生态系统服务间存在密切的协同效应,而产水服务和粮食生产存在明显的权衡效应.③据此为研究区提取了4种生态系统服务簇,分别为粮食供给簇、生态保育簇、人居环境簇和森林防护簇.最终将安徽省域划分为农业生态区、生态涵养区、城镇发展区和森林生态防护区,并提出差异化调控对策.④多情景模拟分析显示,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生境质量和固碳服务最优,粮食生产在耕地保护情景下最高,在生态保护情景下,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显著提升的态势.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协同效应 生态功能分区 多情景模拟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根腐病生防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协同效应
11
作者 吴国平 杨利娟 +5 位作者 张春祥 高苇 姜永成 卫勇 刘慧芹 王勇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由镰刀属真菌引起的根腐病在天津黄瓜种植区危害极为严重。针对这一病害,本研究采集天津4个区黄瓜种植地的健康土样,采用平板对峙法分离生防菌株,通过掺无菌滤液和盆栽试验评价生防菌株的抑菌作用和协同效应,通过形态特征、理化特性、... 由镰刀属真菌引起的根腐病在天津黄瓜种植区危害极为严重。针对这一病害,本研究采集天津4个区黄瓜种植地的健康土样,采用平板对峙法分离生防菌株,通过掺无菌滤液和盆栽试验评价生防菌株的抑菌作用和协同效应,通过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菌株。结果共筛选出8株对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有较好抑制作用的菌株,其中菌株BL-29和BL-40对两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均超过50%。对8株菌进行相容性测试,发现菌株BL-01、BL-09和BL-21之间具有更佳的相容性,且3株菌复合无菌滤液对两种病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8.5%和71.6%,显著高于各自单株的无菌滤液。通过盆栽试验表明,3株菌的复合菌悬液对黄瓜根腐病的防效为67.6%,显著高于各自单株的菌悬液。经鉴定,菌株BL-09、BL-2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BL-21为耐盐芽孢杆菌。生防菌的多元组合具有更高效防治病害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根腐病 镰刀属 芽孢杆菌 协同效应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指标协同效应重构的联合作战体系效能评估灰色主成分模型
12
作者 陈顶 方志耕 +3 位作者 杨保华 叶丰 张娜 张靖如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1-1574,共14页
体系效能评估指标数量多、维数高,指标之间关联,且具有协同效应,加大了效能评估的计算复杂性。针对这一问题,建立考虑协同效应的联合作战体系效能指标灰色主成分分析(gre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GPCA)重构模型。首先,分析联合... 体系效能评估指标数量多、维数高,指标之间关联,且具有协同效应,加大了效能评估的计算复杂性。针对这一问题,建立考虑协同效应的联合作战体系效能指标灰色主成分分析(gre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GPCA)重构模型。首先,分析联合防空作战体系的作战使命、任务、流程,构建其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指标间是否存在协同效应。其次,基于指标间存在的协同效应,给出3种重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策略,并结合GPCA方法,构建具有协同效应的GPCA模型,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降维。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联合防空作战体系效能评估案例,筛选出具有协同效应的指标,重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计算结果与方法对比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发现指标间的协同效应,重构后的评估指标体系保持了“同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效能评估 协同效应 灰色关联 指标重构 灰色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与企业突破式绿色创新效率——兼论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的协同效应
13
作者 李双圆 徐晓莉 《金融监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114,共18页
本文以2014—2023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揭示了金融科技提高企业突破式绿色创新效率的微观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1)金融科技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知识积累和强化外部监督,显著提... 本文以2014—2023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揭示了金融科技提高企业突破式绿色创新效率的微观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1)金融科技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知识积累和强化外部监督,显著提升了企业突破式绿色创新效率;(2)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高创新能力、高融资约束与成熟期的企业,金融科技对低创新能力、低融资约束与成长期企业的突破式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3)金融科技只有在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下才能促使企业加大探索式研发投入并吸引公众监督;(4)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政策协同,可引导外部耐心资本入驻,对企业突破式绿色创新效率产生“1+1>2”的协同效应。本研究为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新型创新生态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证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科技金融 绿色创新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效应的乳品企业并购绩效分析——以蒙牛并购妙可蓝多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宏宇 《中国乳业》 2025年第2期55-60,65,共7页
本文以蒙牛并购妙可蓝多为例,深入剖析了乳业市场激烈竞争和行业整合趋势下企业并购的战略意义和实际效应。研究发现,该并购对企业战略规划和竞争力提升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如在经营层面,蒙牛凭借妙可蓝多在奶酪领域的优势,显著提升了其... 本文以蒙牛并购妙可蓝多为例,深入剖析了乳业市场激烈竞争和行业整合趋势下企业并购的战略意义和实际效应。研究发现,该并购对企业战略规划和竞争力提升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如在经营层面,蒙牛凭借妙可蓝多在奶酪领域的优势,显著提升了其南方市场的占有率;在财务层面,蒙牛成功助力妙可蓝多摆脱财务困境,显著增强了资金流动性;在管理层面,蒙牛为妙可蓝多引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有效改善了公司治理的规范性。同时,本文根据该并购的实际效应进一步提出建议:首先,要整合双方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合双方业务,实现资源和业务协同发展;其次,蒙牛作为我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雄厚的资产,应提高其资金利用效率,降低“机会成本”;最后,双方应相互学习,特别是在销售经验方面取长补短,通过共享市场策略和渠道资源,共同推动企业整体发展。此外,本文总结了该并购的效应和对策,分析其对乳制品行业影响和启示,旨在为行业内企业并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 妙可蓝多(天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妙可蓝多”) 并购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研究型大学赋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效应、功能涌现与秩序优化
15
作者 陈亮 邹洪森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5,共14页
新型研究型大学与所在区域耦合共生,其诞生、立足并扎根于区域,区域则为其提供丰沃的创新土壤。新型研究型大学作为社会子系统与所在区域的其他组织协同构筑复合系统,它们汇合协同主体、聚集协同要素、生成协同动力,最终产生助推区域可... 新型研究型大学与所在区域耦合共生,其诞生、立足并扎根于区域,区域则为其提供丰沃的创新土壤。新型研究型大学作为社会子系统与所在区域的其他组织协同构筑复合系统,它们汇合协同主体、聚集协同要素、生成协同动力,最终产生助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效应。在此过程中,协同系统能够涌现出令人满意且符合预期、意外但令人满意、不合人意且意外、符合预期但不合人意的“四象限”功能。基于对协同系统功能涌现的解构,为优化新型研究型大学赋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协同秩序,新型研究型大学应该联合多元主体构建共同参与式数字治理网络以强化治理秩序、变革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以革新合作秩序、建设大学集群的科技创新中心以重塑空间秩序、打造价值共鸣的教育社会契约以凸显价值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研究型大学 协同 协同效应 功能涌现 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病品种与生物防治技术在综合防治中的协同效应
16
作者 张海亮 赵永超 《河北农业》 2025年第8期71-72,共2页
小麦病害防治策略的集成应用,通过抗病品种与生物防治技术的协同效应,提高防治效果并减少对化学农药依赖。综合防治策略充分发挥了抗病品种和生物防治技术的优势,通过精准施用生物防治剂增强自然防御能力,并通过轮作、间作等农业管理措... 小麦病害防治策略的集成应用,通过抗病品种与生物防治技术的协同效应,提高防治效果并减少对化学农药依赖。综合防治策略充分发挥了抗病品种和生物防治技术的优势,通过精准施用生物防治剂增强自然防御能力,并通过轮作、间作等农业管理措施降低病害风险。这种策略有助于实现小麦病害的可持续管理,为全球粮食安全和绿色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病品种 生物防治 综合防治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草种植对小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的协同效应
17
作者 李雅茹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5期166-168,共3页
麦冬草在小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中展现出显著协同效应,通过根茎结构增强土壤稳定性,冠层调控降雨径流。水平梯度配置与复合种植及根系固土与微地形集成三种技术体系的应用,优化了坡面径流控制与土壤改良及水文调控。麦冬草可促进植... 麦冬草在小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中展现出显著协同效应,通过根茎结构增强土壤稳定性,冠层调控降雨径流。水平梯度配置与复合种植及根系固土与微地形集成三种技术体系的应用,优化了坡面径流控制与土壤改良及水文调控。麦冬草可促进植被群落演替,驱动土壤-植被-水文良性循环,并通过药用价值与生态景观实现经济生态双效益,其多功能特性为小流域治理提供了可持续技术路径,可为区域生态安全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草 小流域治理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与种植管理的协同效应研究
18
作者 林强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2期73-75,共3页
本研究聚焦玉米病虫害防治与种植管理的协同效应,通过分析玉米主要病虫害类型及发生规律,深入探讨种植管理各环节(品种选择、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科学的种植管理可从源头降低病虫害发... 本研究聚焦玉米病虫害防治与种植管理的协同效应,通过分析玉米主要病虫害类型及发生规律,深入探讨种植管理各环节(品种选择、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科学的种植管理可从源头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协同配合,能构建更高效、绿色的玉米生产保障体系。同时,明确了当前协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提升玉米产量品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病虫害防治 种植管理 协同效应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蔬果白粉虱病防治中不同药剂组合的协同效应研究
19
作者 邓立功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6期172-174,共3页
为探究不同药剂组合对大棚蔬果白粉虱的协同防治效果,设置了6个处理组(单剂及组合),连续监测施药后第1、3、7、14天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结果显示:氟啶虫胺腈(22%SC)与螺虫乙酯(22.4%SC)组合(T4)对成虫、若虫及卵的防治效果最佳,药... 为探究不同药剂组合对大棚蔬果白粉虱的协同防治效果,设置了6个处理组(单剂及组合),连续监测施药后第1、3、7、14天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结果显示:氟啶虫胺腈(22%SC)与螺虫乙酯(22.4%SC)组合(T4)对成虫、若虫及卵的防治效果最佳,药后第7天防效分别达96.2%、94.5%和88.3%,显著高于单一药剂(P<0.05)。研究表明,通过作用机制互补的药剂组合可显著提升协同效应,延缓抗药性。研究结果可为大棚白粉虱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粉虱 药剂组合 协同效应 持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多酶复合体中催化协同效应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海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263-1270,共8页
饲料原料大多为植物性原料,除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少量影响饲料营养价值的抗营养因子,阻碍畜禽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酶制剂是具有助消化、促生长、保健康和提质增效功能的高效绿色饲料添加剂。外源添加酶制剂能... 饲料原料大多为植物性原料,除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少量影响饲料营养价值的抗营养因子,阻碍畜禽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酶制剂是具有助消化、促生长、保健康和提质增效功能的高效绿色饲料添加剂。外源添加酶制剂能够弥补畜禽内源酶分泌不足的缺点,消除饲料抗营养成分和降低面源污染治理成本。如何实现酶制剂在精准饲粮配方中经济高效的饲料化利用价值已成为当前畜牧业“养殖增效、环境减压”的核心和畜牧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酶制剂协同作用的分类、畜禽典型日粮的主要抗营养组分,以及将以其作为靶底物的酶制剂催化协同效应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酶制剂研发及应用的原则,以期为高效经济型酶制剂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制剂 畜禽日粮 主效酶 辅效酶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