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化科研合作中的协同创新机制——基于跨国协同实验室的实证研究
1
作者 柳长峰 王睿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8-274,共7页
协同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通过跨学科合作与资源共享,正在推动全球科研生态的变革。通过文献综述与多案例对比分析,该文系统梳理了协同实验室的理论基础与发展历程,以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弗劳恩霍夫应... 协同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通过跨学科合作与资源共享,正在推动全球科研生态的变革。通过文献综述与多案例对比分析,该文系统梳理了协同实验室的理论基础与发展历程,以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和深时数字地球计划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其在知识整合、技术转化与全球协作中的创新机制。研究发现,协同实验室在推动颠覆性技术突破、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以及构建全球创新网络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同时也面临数据主权争议、知识产权分配与可持续运营等挑战。基于此,该文提出了“机制-政策-技术”协同解决方案,包括优化机制、制定国际标准化协议以及构建区块链赋能的数据共享网络等,以期为政府、企业与学术界的协同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实验 协同创新 跨学科合作 大科学工程 全球科研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玉米MON810基体标准物质Q—PCR量值协同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傅博强 臧超 +7 位作者 宋贵文 孟亚男 王晶 董莲华 余笑波 李亮 隋志伟 杨立桃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2期114-118,共5页
针对3种不同转基因含量水平的转基因玉米MON810基体标准物质,组织7家实验室对其量值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进行了协同实验研究,并对Q-PCR得到的参考值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经过加权平均,转基因玉米MONS10A、B、C3个水平... 针对3种不同转基因含量水平的转基因玉米MON810基体标准物质,组织7家实验室对其量值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进行了协同实验研究,并对Q-PCR得到的参考值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经过加权平均,转基因玉米MONS10A、B、C3个水平的基体标准物质转基因含量的Q—PCR方法参考值分别为0.51%±0.10%、1.1%±0.2%、4.7%±0.7%(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转基因玉米 MON810 基体标准物质 实时荧光定量PCR 协同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播和操作意图冲突检测的协同实验 被引量:1
3
作者 艾列富 于俊清 +1 位作者 欧阳星明 唐九飞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9-696,共8页
针对目前的虚拟实验系统无法解决多用户同步协同实验的问题,设计了协同实验通信架构,提出了实验操作一致性处理方法.协同实验通信架构采用IP组播来减少群组通信所需带宽,并利用组播地址分配算法和无效组播地址回收算法使得组播地址可以... 针对目前的虚拟实验系统无法解决多用户同步协同实验的问题,设计了协同实验通信架构,提出了实验操作一致性处理方法.协同实验通信架构采用IP组播来减少群组通信所需带宽,并利用组播地址分配算法和无效组播地址回收算法使得组播地址可以动态分配和循环使用;实验操作通过附加环境参数并且按照时间戳和优先级的顺序执行,保证了所有协同参与者处结果一致,利用操作意图冲突检测机制来消除操作意图冲突.通过在现有的数字逻辑虚拟实验系统中实现协同实验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可有效地解决虚拟实验系统中协同实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实验系统 协同实验 冲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玉米TC1507基体标准物质协同实验及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4
作者 臧超 傅博强 +7 位作者 宋贵文 孟亚男 王晶 董莲华 余笑波 隋志伟 李亮 杨立桃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2期110-113,共4页
7家实验室共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转基因玉米TC1507基体标准物质A、B、c3种含量水平的量值,进行了协同实验研究,并对得到的参考值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协同实验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TC1507基体标准物质... 7家实验室共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转基因玉米TC1507基体标准物质A、B、c3种含量水平的量值,进行了协同实验研究,并对得到的参考值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协同实验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TC1507基体标准物质转基因含量的参考值分别为0.41%±0.22%、1.1%±0.4%、4.5%±1.2%(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转基因玉米TC1507 基体标准物质 实时荧光定量PCR 协同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环境中协同实验系统的实体建模
5
作者 张勇 邓中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5期33-35,共3页
虚拟现实环境中协同实验系统的实体是协同实验的基本构成元素。文章将协同实验系统中的实体划分为静态对象和动态对象两类,定义了实验数据的模型,建立了协同实验中的角色,给出了协同实验工程的异步实验环境和同步会议实验操作机制,... 虚拟现实环境中协同实验系统的实体是协同实验的基本构成元素。文章将协同实验系统中的实体划分为静态对象和动态对象两类,定义了实验数据的模型,建立了协同实验中的角色,给出了协同实验工程的异步实验环境和同步会议实验操作机制,并提出了实体对象之间的层状逻辑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CW 虚拟现实 实体建模 协同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用纸中荧光增白剂协同实验评价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郭礼强 孙军 +3 位作者 田国华 许文娟 田国宁 张金玲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5,共6页
以生活用纸中荧光增白剂检测为实例,通过分析9家协同实验室在相同检测条件下、利用同一新制定标准检测的数据,探讨并建立了生活用纸中荧光增白剂协同实验评价分析方法。通过设计合理的验证方案,对新研制标准的精确度和正确度进行了验证... 以生活用纸中荧光增白剂检测为实例,通过分析9家协同实验室在相同检测条件下、利用同一新制定标准检测的数据,探讨并建立了生活用纸中荧光增白剂协同实验评价分析方法。通过设计合理的验证方案,对新研制标准的精确度和正确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清晰、模式简便,可为标准研制人员提供思路,并可用于纸制品有关标准适用性和重复性的评价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用纸 荧光增白剂 协同实验 评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共驾型智能汽车仿真实验平台与教学实践
7
作者 柴晨 翁士璇 尹苇如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81,共6页
面向人机共驾智能汽车产业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依托集群驾驶模拟实验设备,开发了人机共驾型智能汽车协同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针对汽车人机交互、控制权切换等教学难点,开展沉浸式教学。通过开展项目制实验教学,支持学生自主设计实... 面向人机共驾智能汽车产业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依托集群驾驶模拟实验设备,开发了人机共驾型智能汽车协同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针对汽车人机交互、控制权切换等教学难点,开展沉浸式教学。通过开展项目制实验教学,支持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选场景构建,有效培养其算法设计、场景构建及跨学科系统思维能力。通过驾驶人眼动特征等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提升学生对汽车人因工程学、智能驾驶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不仅掌握控制权切换算法的设计与测试方法,更提升了实践创新、自主学习和跨界融合等能力,为智能交通领域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人机共驾 协同仿真实验 多源数据融合 项目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虚拟地理实验系统设计与初步试验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毅 龚建华 +4 位作者 周洁萍 李文航 王伟星 汪东川 徐逍峰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1-435,共5页
针对协同虚拟地理实验设计与实现中的问题,研究了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协同虚拟地理实验的理论原理与设计思路,提出了一种符合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以及空间认知和知识发现规律的协同虚拟地理实验框架和若干的实验关键技术。并... 针对协同虚拟地理实验设计与实现中的问题,研究了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协同虚拟地理实验的理论原理与设计思路,提出了一种符合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以及空间认知和知识发现规律的协同虚拟地理实验框架和若干的实验关键技术。并以辽宁省浑河洪水演进模拟为案例搭建了协同虚拟地理实验环境,从实验可控度、实验尺度、协同性、成本和重用性角度对协同虚拟地理实验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协同虚拟地理实验能够弥补现场地理实验和物理模型实验的不足,为地理问题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 实验地理学 虚拟现实 虚拟地理环境 协同虚拟地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加固桥梁RC短柱远程协同拟动力实验 被引量:2
9
作者 蔡新江 田石柱 +2 位作者 王大鹏 肖岩 范云蕾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11,共6页
针对已建的不能满足现有抗震规范设计要求的桥梁圆截面钢筋混凝土短柱,通过FRP加固后并在恒定轴力作用下,利用NetSLab实验平台进行国内首次整桥的远程协同拟动力实验.分析了2根CFRP加固剪切柱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现象、延性及耗能等... 针对已建的不能满足现有抗震规范设计要求的桥梁圆截面钢筋混凝土短柱,通过FRP加固后并在恒定轴力作用下,利用NetSLab实验平台进行国内首次整桥的远程协同拟动力实验.分析了2根CFRP加固剪切柱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现象、延性及耗能等.结果表明:CFRP加固不仅阻止了短柱的脆性剪切破坏,而且使破坏模式转化为延性弯曲破坏,使构件具有了稳定的滞回性能及耗能能力,有效地改善了短柱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钢筋混凝土短柱 CFRP加固 远程协同拟动力实验 NetS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协同上机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晓玲 苏子林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32期99-100,共2页
同步协同上机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实验内容开放,实现了实验成绩评定的多元化和智能化;促进交流互动和协作,适合研究性自主学习。教学实践证实,同步协同上机实验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进行研究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辅... 同步协同上机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实验内容开放,实现了实验成绩评定的多元化和智能化;促进交流互动和协作,适合研究性自主学习。教学实践证实,同步协同上机实验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进行研究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辅导教师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协同上机实验 教学模式 功能 配置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电路协同虚拟实验室研究及实现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耿忠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4111-4114,共4页
基于Web的协同虚拟实验室是基于虚拟原型、基于计算机协同支持,由虚拟元件和虚拟实验平台组成的虚拟实验室,是现代远程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它的建立能大大提高实验教学的伸缩性、适应性和交互性。在介绍基于Web的协同虚拟实验室... 基于Web的协同虚拟实验室是基于虚拟原型、基于计算机协同支持,由虚拟元件和虚拟实验平台组成的虚拟实验室,是现代远程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它的建立能大大提高实验教学的伸缩性、适应性和交互性。在介绍基于Web的协同虚拟实验室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Web的电路协同虚拟实验室的基本框架和功能,并对开发电路协同虚拟实验室过程中所涉及的并发控制策略、信息协同处理和可视化电路计算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 协同虚拟实验 并发控制策略 信息协同处理 可视化电路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同步协同虚拟实验平台 被引量:3
12
作者 孔德凤 韩秀玲 +1 位作者 陈光 任卓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21,共5页
针对协同虚拟实验平台中多人协同实验时组员之间无法实时同步实验操作的问题,提出将实验操作全部配置化的设计思想,并且在.NET平台下,基于UDP协议,利用自行设计的连线算法,结合Socket技术、委托技术及C#编程语言,实现了协同实验时同组... 针对协同虚拟实验平台中多人协同实验时组员之间无法实时同步实验操作的问题,提出将实验操作全部配置化的设计思想,并且在.NET平台下,基于UDP协议,利用自行设计的连线算法,结合Socket技术、委托技术及C#编程语言,实现了协同实验时同组成员实时同步实验操作的功能。实践结果表明,基于此功能的平台能够让同组成员共同构建实验拓扑,实时同步组员实验操作,查看设备实时的配置信息,从而满足了协同虚拟实验平台的实时同步多人操作的功能需求,学生可以同时操作同一项实验,实时同步实验过程,最终同步完成实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虚拟实验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虚拟实验 实时同步 操作配置化 连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探索与突破——对远程开放实验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10
13
作者 尹学松 陈小冬 +1 位作者 郑炜 龚祥国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08年第2期45-48,共4页
远程开放实验教学是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巩固和丰富远程开放课程学习、增强学生实践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详细地分析了远程开放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后,... 远程开放实验教学是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巩固和丰富远程开放课程学习、增强学生实践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详细地分析了远程开放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后,提出解决远程开放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新方法,即改革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构建遥控实验和协同实验、开发仿真实验软件和虚拟实验,并提出开发基于Agent的实验系统服务于远程开放实验教学。新方法和新思路不仅能克服远程开放实验教学当前的困境,也为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开拓更广泛的领域和发展空间,对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开放实验教学 遥控实验 协同实验 虚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ES思想的高校网络化实验教学应用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思凝 俞然刚 +2 位作者 乔田田 李静 张艳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0-182,共3页
在多数实验室经费不足的背景下,基于"协同工作,数据共享"理念提出了构建远程协同实验系统的解决实验教学问题思路,介绍了远程协同实验系统的教学及科研优势,分析了应用远程协同实验系统解决高校实验教学面临问题的可能性,为... 在多数实验室经费不足的背景下,基于"协同工作,数据共享"理念提出了构建远程协同实验系统的解决实验教学问题思路,介绍了远程协同实验系统的教学及科研优势,分析了应用远程协同实验系统解决高校实验教学面临问题的可能性,为实现实验教学乃至实验室的可持续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实验 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室建设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协同感知机制的研究与应用
15
作者 谭德林 谭良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10-1814,共5页
为解决传统的协同感知模型不适合直接移植到分布式协同3D虚拟实验室的问题,结合分布式协同3D虚拟实验室自身的特点,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协同感知模型。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结合面向接口的编程思想实现了分布式协同3D虚拟实验室的面向对象... 为解决传统的协同感知模型不适合直接移植到分布式协同3D虚拟实验室的问题,结合分布式协同3D虚拟实验室自身的特点,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协同感知模型。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结合面向接口的编程思想实现了分布式协同3D虚拟实验室的面向对象协同感知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面向对象的协同感知机制能使分布式协同3D虚拟实验室环境中的协同者及时、准确的感知到其它协同者的行为和场景状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协同3D虚拟实验 面向对象 面向接口 协同感知机制 协同感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外骨骼助力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月朋 汪步云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8-369,383,共13页
下肢外骨骼助力机器人存在人-机关节是否匹配、主动关节设计是否满足人体关节运动的驱动力要求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所设计的电液伺服驱动下肢外骨骼助力机器人,将其简化为七连杆结构,并结合步态平衡理论,采用牛顿-欧拉法构建了... 下肢外骨骼助力机器人存在人-机关节是否匹配、主动关节设计是否满足人体关节运动的驱动力要求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所设计的电液伺服驱动下肢外骨骼助力机器人,将其简化为七连杆结构,并结合步态平衡理论,采用牛顿-欧拉法构建了其摆动相与支撑相瞬时动力学模型。然后,将不同步态相位下人体运动时的角度数据、速度数据及机器人结构参数代入牛顿-欧拉动力学迭代方程,求得机器人各关节的理论驱动力矩。最后,开展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仿真实验和人机协同助行实验,通过对机器人各关节的驱动力矩峰值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构建动力学迭代方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采用牛顿-欧拉法来求解下肢外骨骼助力机器人关节的驱动力矩,可为其结构优化与控制策略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外骨骼助力机器人 动力学分析 牛顿-欧拉法 人机协同助行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隋志伟 刘晓夏 +4 位作者 王晶 傅博强 薛蕾 刘思章 郝林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8-592,共5页
粘质沙雷氏菌是生物防护评价的指示菌。对粘质沙雷氏菌营养琼脂平板涂布法进行了方法验证和协同实验验证以及不确定度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重复性和复现性均较好,室内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8.93%,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4.95%。经统计分析... 粘质沙雷氏菌是生物防护评价的指示菌。对粘质沙雷氏菌营养琼脂平板涂布法进行了方法验证和协同实验验证以及不确定度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重复性和复现性均较好,室内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8.93%,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4.95%。经统计分析,营养琼脂平板涂布法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2.60%(k=2),适用于粘质沙雷氏菌定量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粘质沙雷氏菌 平板涂布法 营养琼脂 协同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隋志伟 王斌 +4 位作者 刘思渊 王晶 傅博强 卓婷烨 王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71-1176,共6页
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是生物防护和灭菌效果评价的重要指示微生物,其量值准确可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对枯草芽孢杆菌涂布平板法进行了方法验证和协同实验验证以及不确定度分析。结果显示,当平板上的菌落数在30~300 CFU之间... 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是生物防护和灭菌效果评价的重要指示微生物,其量值准确可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对枯草芽孢杆菌涂布平板法进行了方法验证和协同实验验证以及不确定度分析。结果显示,当平板上的菌落数在30~300 CFU之间时,该方法重复性和再现性均较好,室内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10.0%,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4.1%。经统计分析,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平板涂布法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2.0%(k=2),适用于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定量测量,对于人员防护装备防护性能评价、消毒剂检测及灭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 芽孢 涂布平板法 胰蛋白胨大豆琼脂 协同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吕虹 高志勇 +2 位作者 张国军 闫惠平 康熙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transcription reverse concerted,TRC)在诺如病毒(norovirus,NVs)性胃肠炎检测中的应用,为NVs检测提供更快捷的检测方法。... 目的探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transcription reverse concerted,TRC)在诺如病毒(norovirus,NVs)性胃肠炎检测中的应用,为NVs检测提供更快捷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2007年2月~2007年3月北京地区各医院及各区疾控中心病毒性胃肠炎患者粪便样本364例,分别采用RT-PCR方法和TRC方法进行NVs核酸检测,并以RT-PCR方法为标准对TRC方法进行评价,计算其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通过一致性Kappa检验,评价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应用TRC方法检测364例病毒性胃肠炎患者粪便样本,NVs检测总阳性率为43.96%(160/364);其中,NVsⅠ型(genegroupⅠ,GGⅠ)阳性率3.85%(14/364),NVsⅡ型(genegroupⅡ,GGⅡ)阳性率40.11%(146/364);在阳性样本中,78.58%的NVs GGⅠ和89.73%的NVs GGI在20min内检出,明显缩短了检出时间。其中男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5,P=0.495)。按年龄分组,其中阳性率最高的为50~59岁组,其阳性率为63.63%,阳性率最低的为10~19岁组,其阳性率为18.93%,通过χ2检验,除10~19岁组检出率低于各组外,其余各组间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RT-PCR方法相比,TRC方法检测NVs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易行,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ΦX174标准物质定值方法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思章 隋志伟 +4 位作者 张韬 王晶 刘晓夏 王义 张美萍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1-516,共6页
采用国际标准ISO 16604中噬菌体ΦX174的双层琼脂计数方法作为噬菌体ΦX174标准物质定值方法,针对该方法进行了方法验证和协同实验验证以及不确定度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重复性和复现性均较好,室内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10. 18%,室间相... 采用国际标准ISO 16604中噬菌体ΦX174的双层琼脂计数方法作为噬菌体ΦX174标准物质定值方法,针对该方法进行了方法验证和协同实验验证以及不确定度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重复性和复现性均较好,室内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10. 18%,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4. 58%。经统计分析,双层琼脂计数法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2. 44%,适用于噬菌体ΦX174标准物质的定值,对于人员防护装备防护性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噬菌体ΦX174 双层琼脂计数法 协同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