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司法协同创新机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顾向一
窦梓宁
-
机构
河海大学法学院
-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5,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FX131)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FXB006)。
-
文摘
环境司法协同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有力抓手,长江流域作为生态巨系统,在司法保护理念及司法协同措施中均需突出强调流域特殊性。美丽中国建设对生态环境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江流域内各省市在司法协同实践中积极探索,绩效斐然。但通过对沿江代表性省市环境司法实践样态的检视也可发现目前各地改革步调不一,焦点侧重不同,长江流域立法供给不足、审判机制建设不完善以及协同主体职责衔接不畅等问题凸现。立足长江流域整体性及系统性,通过流域共同立法的推动,流域环境司法专门化机构的设立以及司法与执法工作衔接长效化机制的健全可以有效创新长江流域环境治理司法协同机制,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平衡提供司法智慧。
-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环境治理
司法协同
生态保护
司法专门化
-
Keywords
Yangtze River Bas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judicial synergy
ecological protection
judicial specialization
-
分类号
D912.6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
题名跨域司法协同的结构性困境及其系统性治理
- 2
-
-
作者
张丽艳
-
机构
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
出处
《学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181,共10页
-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区域司法协同机制研究”(项目号:22FXD00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数字时代跨域司法协同面临多维结构性困境,规范统一性与地方司法知识整合的张力引致规则冲突,跨域程序衔接壁垒触发程序阻滞,科层体系与协同网络适配失衡引发组织协同效能虚化。这些矛盾本质上是法律系统自主性与治理复杂性间的动态博弈。化解上述困境须整合系统科学多分支理论,构建多维分析框架,以法律自创生理论构筑规范根基,借助结构功能主义AGIL模型调适系统效能,依托协同论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驱动组织与规则演化。通过梯度化司法知识生产机制弥合规则冲突、弹性程序体系纾解程序阻滞、混合型治理网络重塑组织结构,在恪守司法权中央事权属性的前提下,拓展区域性制度创新空间,为司法治理现代化提供新范式。
-
关键词
跨域司法协同
结构性困境
系统论整合
协同治理
-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跨域诉讼协同改革的制度建构与体系完善
- 3
-
-
作者
彭何利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45,共1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司法协同视角下跨域诉讼制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4BFX098)的研究成果。
-
文摘
跨域诉讼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创新举措,有利于消解长期以来司法实践中的地方化问题,加快司法权的统一化进程。当前,跨域诉讼改革已实现从跨行政区划法院改革到四级法院跨域立案全覆盖,为跨域诉讼制度奠定了重要的实践基础,但跨域诉讼在实践运行中仍然存在体系不协调、程序不畅通、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制度层面寻找突破口,以回应司法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深化跨域诉讼改革,在方法论上,应以司法协同理念为引领,确保此项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在制度建构上,应着力解决跨域审判权运行机制问题,促进线上与线下程序有序衔接,完成跨行政区划法院组织体系重构,并在必要时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从而在制度上保障改革的成功落地。
-
关键词
跨域诉讼
跨域审判
司法协同
司法改革
-
Keywords
Cross-Regional Litigation
Cross-Regional Adjudication
Judicial Collaboration
Judicial Reform
-
分类号
DF8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司法协同治理的运行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 4
-
-
作者
张丽艳
-
机构
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170,256,共10页
-
基金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区域司法协同机制研究”(项目号:22FXD00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传统的单一部门治理模式难以应对日益多元的社会治理问题,系统治理成为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新方式。从系统科学视角来看,如果将社会治理看作一个复杂巨系统,司法治理系统则是其子系统。司法治理系统自身及其与社会治理其他子系统间的协同发展可产生超出个体效应的叠加效应,从而促使和谐理性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形成。运用系统科学理论的协同论深入分析司法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和运行逻辑,可为探寻司法协同治理的实践进路提供理论支撑。运用系统科学方法从战略协同、规则协同、组织协同、实施协同和环境要素协同等多个维度建构司法协同治理机制,可为达至“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目标提供可供选择的路径。
-
关键词
司法协同治理
协同论
系统治理
社会治理
-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论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区域司法协同
被引量:4
- 5
-
-
作者
陈寿灿
喻蔚
-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59,共10页
-
基金
司法部2019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社会信用体系法治化问题研究”(19SFB3005)。
-
文摘
在党中央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区域司法协同作为法治中国建设和区域治理的交汇点,强调将区域内的司法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审视。区域司法协同不仅构成了区域法治必要的组成部分,也符合现今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趋势,还有助于破除司法地方化的弊病。但同时也面临着规范冲突、制度保障不足、发展动力缺失、区域内部不平衡等问题。与之相应,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在全国范围内的全覆盖,有助于通过消减司法地方化、统一区域法律适用、司法协作常态化等方式,有力推动区域司法协同。在这一过程中,巡回法庭还应当注意处理区域“建构性”与“自生自发”之间的矛盾,并弥合自身功能定位同司法协同目标之间的缝隙,进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日常办公室”,不断优化和完善“便利型”“治理型”“交流型”三类区域司法协同机制。
-
关键词
区域司法协同
巡回法庭
区域协调发展
-
Keywords
regional judicial coordination
circuit courts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
分类号
D926.21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跨地司法协同促进了经济增长吗?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张可
-
机构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
出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131,共1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能源和环境效应研究”(21BJL128)。
-
文摘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裁判文书网裁定书文本数据,将政法委书记异地任职和交流经历作为跨地司法协同的工具变量,采用工具变量法和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跨地司法协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和潜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跨地司法协同与经济增长整体上呈U型关系,且司法协同通过资源要素重配和营商环境两种潜在机制影响经济增长。司法协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东部地区表现为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表现为抑制作用。相比跨省司法协同,省内司法协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相比低人口流动城市,高人口流动城市的跨地区司法协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经济纠纷类案件的跨地司法协同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刑事、交通和其他民事案件的跨地区司法协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临近地区的司法协同对本地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且呈现出显著的地理衰减特征。
-
关键词
司法协同
经济增长
资源重配
营商环境
-
Keywords
Judicial Coordination
Economic Growth
Resource Redistribution
Business Environment
-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流域协同治理的法律模式及其优化
- 7
-
-
作者
杨成
-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
出处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4-69,共6页
-
文摘
流域协同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实践历程较长。从实务角度考察,流域协同治理目前存在流域协同立法、流域协同司法、流域协同执法三种具体模式。单一适用某一种治理模式存在着立法狭窄化、同案不同判、执法无依据等问题。“一体化”治理强调将三种模式同步、综合利用,以规避问题,发挥系统治理优势。在“一体化”治理视域下,协同司法、协同执法推动立法范围的科学划定;协同立法、协同执法保障同案同判目标的实现;协同立法、协同司法保障执法过程的有法可依与有法必依。“一体化”治理为流域良法善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能。
-
关键词
协同立法
协同司法
协同执法
一体化
-
Keywords
Collaborative legislation
Collaborative justice
Collaborative law enforcement
Integration
-
分类号
D912.6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
题名校园欺凌问题的社会化成因及协同防治策略
被引量:3
- 8
-
-
作者
张静
-
机构
山西警察学院治安系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6-29,共4页
-
基金
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计划课题“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背景下治安管理处罚制度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21LL13)的研究成果。
-
文摘
校园安全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也是教育治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校园欺凌正逐渐从校园内部管理问题转化为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从校园行为规范问题转变为良法善治的障碍之一,治理模式正由教育工作者为主转变为公共组织及相关多主体广泛有序参与。校园欺凌的成因包括不良文化的影响、法律规制的缺失、平等人权的避视、区域人口的变化。以平安校园建设为导向,加强校园欺凌协同防治,应切实做好思想协同、区域协同、制度协同、技术协同、司法协同、社会协同,多维度提高学生法治意识,多主体实施精准干预活动,多举措健全防治制度体系,多手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多条款促进法治校园建设,多样本探索人口调整对策。
-
关键词
校园欺凌
社会化成因
思想协同
区域协同
制度协同
技术协同
司法协同
社会协同
协同防治
-
Keywords
school bullying
socialized causes
ideological coordination
regional coordination
institutional coordination
technical coordination
judicial coordination
social coordination
coordinated prevention
-
分类号
G40-058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阿里云在大湾区的个人信息跨境合规:管辖权竞合视角
被引量:3
- 9
-
-
作者
叶湘
-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6-118,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文本翻译、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8ZDA157)。
-
文摘
粤港澳大湾区是企业合规和管辖权竞合的理想沙箱。以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智能终端操作系统(AliOS)的隐私保护政策为个案研究对象,围绕个人信息生命周期五个阶段的信息处理行为(收集、存储、使用、转授、公开和删除),考察在我国收集个人信息最多之一的数字化企业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是否符合粤港澳三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以及出境场景下个人信息的管辖权竞合情形。阿里云保护个人信息的价值取向与粤港澳涉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与标准的订立目的存在冲突。公司个人隐私保护政策的目的与价值预设是否合法会极大影响公司处理个人信息行为的合规性,而阿里云隐私保护政策的目的与价值预设不够严谨,个别条款将公司规模效益凌驾于消费者隐私保护权益之上,需要重新调整其隐私保护政策的价值排序,用义务遏制平台的信息扩张冲动,细化并厘清其信息规制义务。此外,针对出境个人信息,粤港澳三地相关的法律法规分别设置了启动域外管辖的不同条件,大湾区内差别性的域外管辖与管辖叠加后形成管辖权竞合,凸显了阿里云隐私保护政策的条文表述不严谨,究其根源在于制定政策时以个人信息境内流动为定位中心,预设场景单一化,未纳入出境场景下管辖权竞合的多元情形。“湾区方案”作为处理管辖权竞合的中国模式,以粤港澳司法协同与一体化治理为“两翼”,统合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分等评估和审核机制,防范由阿里云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以微观视角制定的隐私保护政策的漏洞和法律风险。
-
关键词
司法协同
跨境合规
管辖权竞合
信息处理行为
个人信息生命周期
-
Keywords
judicial coordination
cross-border compliance
jurisdiction concurren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life cycle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