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RSN的双MC协同充电策略研究
1
作者 杨佳 寇东山 +2 位作者 余斌 吴佩林 杨理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80-1290,共11页
针对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Wireless Rechargeable Sensor Networks, WRSN)中的节点能量问题,以按需充电架构为基础,提出一种不均匀分区的双MC(Mobile Charger)协同充电策略DMCCS(Double MC Collaborative Charging Strategy)。策略首... 针对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Wireless Rechargeable Sensor Networks, WRSN)中的节点能量问题,以按需充电架构为基础,提出一种不均匀分区的双MC(Mobile Charger)协同充电策略DMCCS(Double MC Collaborative Charging Strategy)。策略首先通过聚合度对WRSN进行分区处理,以此划分移动充电设备MC的服务分区;然后根据不同传感器节点的能耗率确定其最佳充电请求阈值;最后在此基础上,综合节点的剩余能量、能耗率以及距离等因子对MC进行路径规划。仿真实验表明,DMCCS能有效降低节点死亡率,提高MC的充电效率,延长网络的生存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 协同充电 网络分区 节点死亡率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CC: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基于分簇的多MC协同充电策略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雪寒 陈志刚 +1 位作者 张德宇 曾锋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31-2236,共6页
已有研究显示,将无线能量转移机制应用到WSN中能够从根本上改善WSN的寿命.为了提供稳定的并且高的充电效率以提高网络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簇的多移动充电器(Mobile Charger,MC)协同充电策略C-MCC,文中定义MC相对合适度用于衡量网络... 已有研究显示,将无线能量转移机制应用到WSN中能够从根本上改善WSN的寿命.为了提供稳定的并且高的充电效率以提高网络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簇的多移动充电器(Mobile Charger,MC)协同充电策略C-MCC,文中定义MC相对合适度用于衡量网络中的MC相对于簇头节点的合适程度,并结合MC的当前剩余能量和MC与簇头节点的距离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在C-MCC中,整个网络被划分为多个充电簇,簇头节点只向网络中相对合适度最大的MC传送簇状态信息.MC在进行充电决策时,不仅考虑了充电簇的当前剩余能量,还考虑了MC与簇头节点之间的距离.仿真结果表明,C-MCC提高了充电效率,在网络中存活的节点数方面较DCLK都有所增加,网络路由鲁棒性和网络连通度较DCLK提高了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充电 分簇 充电策略 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自适应双模协同无线充电调度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润泽 王浩楠 +2 位作者 郭昊博 许晨 高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6-95,共10页
为了打破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瓶颈,考虑无线充电效率对充电距离的敏感性,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自适应双模式设备协同调度的无线充电方案。首先,基于剩余能量、能耗以及充电效率来定义节点状态,提出一种计及节点状态的自适应阈值选择... 为了打破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瓶颈,考虑无线充电效率对充电距离的敏感性,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自适应双模式设备协同调度的无线充电方案。首先,基于剩余能量、能耗以及充电效率来定义节点状态,提出一种计及节点状态的自适应阈值选择充电算法。然后设计改进式遗传算法,以最大化能量效用为目标为各节点选择合适的充电模式。此外,为进一步降低充电算法时间复杂度,利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机器学习方法学习上述充电模式切换机制,构建节点状态智能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在保证较低充电时延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多无线充电设备的能量效用,增强传感网络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 双模协同充电 自适应阈值选择 节点状态预测 功率分配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RSN中多MC协同的一对多能量补充策略
4
作者 唐拓 冯勇 +2 位作者 李英娜 钱谦 付晓东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18-1426,共9页
无线可充电传感网络(Wireless Rechargeable Sensor Networks,WRSN)由于受到传感器有限的电池容量限制,所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是如何调度移动充电器MC(Mobile Charger)及时为传感器进行充电,避免传感器由于能量过低而失效。然而现有的充... 无线可充电传感网络(Wireless Rechargeable Sensor Networks,WRSN)由于受到传感器有限的电池容量限制,所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是如何调度移动充电器MC(Mobile Charger)及时为传感器进行充电,避免传感器由于能量过低而失效。然而现有的充电策略中单MC充电策略难以满足大规模WRSNs的电量需求,多MC充电策略常忽略充电的均衡性。针对WRSN中多MC协同充电问题,提出一种多MC协同的一对多能量补充策略(MTORN)。首先通过相交圆算法将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划分为若干个节点簇,MC根据节点簇的平均剩余能量以及距离划分簇的优先级,每个MC前往不同的节点簇进行一对多充电从而提高充电效率。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算法相比,MTORN能够有效降低网络中传感器节点失效数量和MC的移动成本,延长网络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可充电传感网络 多MC协同充电 一对多充电 充电序列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充电模式协同的规模化电动汽车分层充电方法
5
作者 刘永江 郭杉 +3 位作者 贾俊青 刘小恺 蔡文超 曾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9期1304-1314,共11页
针对规模化电动汽车(EV)随机充电负荷冲击电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充电模式协同的规模化EV分层充电方法.通过利用不同充电方式特点,避免充电负荷集中于电力负荷高峰时间段.针对内蒙古某地区电力负荷曲线,考虑当地可再生能源丰富特点,基... 针对规模化电动汽车(EV)随机充电负荷冲击电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充电模式协同的规模化EV分层充电方法.通过利用不同充电方式特点,避免充电负荷集中于电力负荷高峰时间段.针对内蒙古某地区电力负荷曲线,考虑当地可再生能源丰富特点,基于K-means和肘部法则聚类成当地5类典型电力负荷曲线.考虑EV通过充电桩充电和换电站换电池,分别建立充电站充电模型和换电站电池交换模型,同时建立规模化EV分层能量交换模型.在上层中,根据用户特征以及充电方式成本,基于粒子群算法对EV与充电方式进行匹配;在下层中,考虑电力价格、用户需求、充电站运行情况和快、慢充特点,利用MATLAB自带优化工具箱优化充电站内EV、电池充电优化方案.实验仿真表明,本文所提方法采取的不同充电方式协同可实现充电方式优势互补,有效避免了充电负荷集中于电力负荷高峰时间段,可持续、经济地满足EV用户充电需求;但是单以电力价格作为EV充电负荷的引导信号,有可能加剧当地电力负荷曲线峰谷差和扰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 电池交换 充电模式协同 分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