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核物理中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 被引量:26
1
作者 孟杰 郭建友 +9 位作者 李剑 李志攀 梁豪兆 龙文辉 牛一斐 牛中明 尧江明 张颖 赵鹏巍 周善贵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9-336,共138页
文章介绍了原子核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历史发展、理论框架、对原子核基态和激发态的描述以及在一些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首先,通过回顾原子核物理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里程碑并结合二十一世纪原子核物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当前核物理的研究... 文章介绍了原子核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历史发展、理论框架、对原子核基态和激发态的描述以及在一些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首先,通过回顾原子核物理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里程碑并结合二十一世纪原子核物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当前核物理的研究热点和重要课题进行了介绍。随后系统介绍了原子核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内容包括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历史发展、一般理论公式、介子交换模型、点耦合模型、交换项、张量相互作用、物理观测量的计算公式等。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包括原子核基态性质和激发态性质的描述以及在核天体物理与标准模型检验中的应用。其中,基态性质包括原子核结合能、半径、单粒子能级、共振态、磁矩、晕现象等。激发态性质包括原子核磁转动、低激发态性质、集体转动、量子相变、集体振动等。在核天体物理与标准模型检验的应用中,主要以核纪年法测算宇宙年龄和Cabibbo-Kobayashi-Maskawa矩阵的幺正性检验等为例,介绍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在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变密度泛函理论 原子核结构 核天体物理 共振态 张量效应 晕现象 磁矩 磁转动 低激发谱 量子相 集体振动 宇宙核时钟 CKM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258Fm诱发裂变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陈盛远 李泽宇 +1 位作者 陈永静 李志攀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9-878,共10页
采用基于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含时生成坐标方法研究了^(258)Fm低能诱发裂变动力学性质,重点探讨了裂变位能曲面、裂变碎片总动能分布和碎片质量分布等。研究表明,^(258)Fm位能曲面中存在显著的对称裂变谷,因而其低能裂变碎片总动能分布... 采用基于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含时生成坐标方法研究了^(258)Fm低能诱发裂变动力学性质,重点探讨了裂变位能曲面、裂变碎片总动能分布和碎片质量分布等。研究表明,^(258)Fm位能曲面中存在显著的对称裂变谷,因而其低能裂变碎片总动能分布与质量分布均呈单峰结构,且随剪裂线判据Q_(n)(脖子处粒子数)从4减至1,碎片总动能分布变窄,碎片质量分布的峰值从9.88%增至10.28%。此外,随初态激发能从8.3 MeV增至17.3 MeV,碎片质量分布峰值从9.88%降至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裂 协变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生成坐标方法 碎片质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