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众包协作流程的恢复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扩 王忠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25,共7页
众包是一种应用群体智慧的分布式问题求解机制,目前广泛存在于以人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互联网应用场景中,利用互联网上大量用户的群体协作来解决单人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众包协作机制对开源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开源软件的开... 众包是一种应用群体智慧的分布式问题求解机制,目前广泛存在于以人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互联网应用场景中,利用互联网上大量用户的群体协作来解决单人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众包协作机制对开源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开源软件的开发维护过程为例,参与人员通过特定平台共同完成代码编写、bug修复等关键任务。与传统业务过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BPM)不同,众包场景下的协作流程存在流程结构无法预先确定、协作参与者数量无法预知、协作时间与结果无法提前预测等挑战,这给众包协作的效率与质量控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针对众包协作过程中多个参与者按时间次序产生的一系列协作行为(体现为自然语言形式的文本),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等方法,提出了众包协作过程恢复算法,并以开源软件开发领域bug修复过程中的人员合作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尝试用3种方法对协作流程进行恢复,分别是文本近似度、关键词汇匹配以及神经网络意图理解恢复算法;然后定量对比了各个流程恢复算法的准确度,得出应用关键词匹配算法进行协作流程恢复的准确度最高、效果最好的结论;最后实现将需要分析的协作流程进行协作流程恢复以及可视化的工作。该研究有助于众包流程的协调者(例如开源项目管理者)更直观地理解众包协作中的问题求解过程,从中发现协作的典型模式,从而可为新的众包任务的协作过程的性质作出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包 协作流程 开源软件开发 Bug修复 流程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服从性的协作流程变化域传播分析
2
作者 王倩倩 方贤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4-281,共8页
针对协作流程间变化传播问题,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相似流程之间进行变化传播并确定相应目标变化域,但是很少关注流程模型服从性变化对协作流程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该文提出基于服从性的协作流程变化域传播分析方法。根据随机编排模型算法... 针对协作流程间变化传播问题,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相似流程之间进行变化传播并确定相应目标变化域,但是很少关注流程模型服从性变化对协作流程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该文提出基于服从性的协作流程变化域传播分析方法。根据随机编排模型算法,生成随机编排模型,并推导出公共模型和私有模型;通过互连所有公共模型来构建协作模型,分析不同级别的服从性发生变化是如何在协作模型中传播的通过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现相关流程的变化域。最后根据实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流程 服从性 变化传播 变化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业务流程协作的信誉分组共识机制
3
作者 何思远 潘茂林 余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3-1671,共9页
在业务流程协作中,联盟链提供的去中心化机制能够保障协作过程可信以及数据可信。联盟链使用的实用性拜占庭容错共识(PBFT)算法能避免节点算力的消耗,较好地满足了协作速度的需要。然而,随着节点数量增多,PBFT算法的共识速度会大幅下降... 在业务流程协作中,联盟链提供的去中心化机制能够保障协作过程可信以及数据可信。联盟链使用的实用性拜占庭容错共识(PBFT)算法能避免节点算力的消耗,较好地满足了协作速度的需要。然而,随着节点数量增多,PBFT算法的共识速度会大幅下降,而且在共识期间节点不能动态加入和退出,难以满足流程协作环境的动态性需求。为此,设计了一个基于信誉对节点进行分组的共识机制。该机制根据节点在业务流程协作中的信誉来判断节点能否提供可靠、稳定的共识服务,只选出部分节点进行共识,以此提高共识的速度和稳定性。同时,设计了节点动态加入和退出的机制,以满足业务流程协作对动态性的要求。经实验验证,该共识机制能够选取稳定的节点参与共识,显著提高共识效率,并支持节点在正常交易过程中的加入和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流程协作 联盟链 动态PBFT 分组算法 信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链的协作业务流程的隐私保护和数据监管
4
作者 邹文涛 李传艺 +1 位作者 葛季栋 骆斌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97-2912,共16页
协作业务流程可以在执行跨组织的业务目标时简化业务逻辑,提升协作效率。它有两个重要的管理目标:隐私保护和数据监管。协作者们通常会利用可信的第三方平台。然而这种中心化的协作会存在监管失效和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目前的研究转... 协作业务流程可以在执行跨组织的业务目标时简化业务逻辑,提升协作效率。它有两个重要的管理目标:隐私保护和数据监管。协作者们通常会利用可信的第三方平台。然而这种中心化的协作会存在监管失效和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目前的研究转向了利用去中心化方式的区块链技术实现流程监管。目前的方法基于匿名身份和公开的数据,会造成数据泄露的风险。为此,提出一个基于混合链的协作业务流程管理新方法,在监管业务流程数据的基础上,设计了对流程数据的针对性隐私保护方案。公有链部分确保流程实例对外部用户的隐私性和可监管性,联盟链部分提供了对内部协作者的隐私保护和数据监管。当流程实例在联盟链上执行时,利用三次遍历全体协作者的双向传递机制隔离协作任务。通过在多个公开的业务流程数据上的仿真实验,对比了混合链方法与其他基于区块链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混合链方法能够保护隐私数据和监管流程数据,在执行效率上具备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业务流程 区块链 隐私保护 数据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策略优先级的业务流程协作与价值优化
5
作者 李兴 康国胜 +3 位作者 刘建勋 文一凭 曹步清 肖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276-3283,共8页
为了优化匹配协作双方的需求价值,提出一种考虑策略优先级的业务流程协作机制并进行价值优化,该方法在使用协调器的基础上优化协调策略,考虑了不同参与者在协作中的价值需求。以顺风车流程为案例论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 为了优化匹配协作双方的需求价值,提出一种考虑策略优先级的业务流程协作机制并进行价值优化,该方法在使用协调器的基础上优化协调策略,考虑了不同参与者在协作中的价值需求。以顺风车流程为案例论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优化服务价值,而且平均节约距离成本65.06%,时间成本6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器 策略优先 业务流程协作 服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用的协作分集时隙结构及其性能分析
6
作者 王荆宁 沙学军 +1 位作者 孙丽楠 张中兆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4期892-896,共5页
设计了一种实用的协作分集时隙结构,在现有系统帧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了协作通信的控制信息,以完成协作分集的建立和通信,并详细描述了协作通信的工作流程。仿真结果显示,按照这种时隙结构的协作分集方式可以得到预期的空间分集增益。
关键词 协作分集 时隙结构 协作流程 空间分集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ki的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林发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0-104,共5页
Wiki作为一种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学习系统,有助于实现学习的网络化、个性化和自主化。协作学习成败的关键在于成员之间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程度,基于Wiki的"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正是能达到此目的的有效方式。基于Wiki的"学习共... Wiki作为一种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学习系统,有助于实现学习的网络化、个性化和自主化。协作学习成败的关键在于成员之间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程度,基于Wiki的"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正是能达到此目的的有效方式。基于Wiki的"学习共同体"是全球背景下促使学习真实地发生的不同于个人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的学习模式,具有协作性、参与性、生成性等特征,适合协作学习对网络环境的要求。基于Wiki"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可以通过共同目标、教学对话、协商合作和共享资源等策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KI 协作流程 学习共同体 运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市城乡空间管理事权优化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师子乾 车震宇 王春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58,共7页
"多规合一"是我国新时期探索规划转型和规划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与目标。实现"多规合一"的重要前提是城乡空间管理事权的调整、优化以及体系的建立,而核心是制定围绕事权管理体系的"多规合一"部门协作流... "多规合一"是我国新时期探索规划转型和规划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与目标。实现"多规合一"的重要前提是城乡空间管理事权的调整、优化以及体系的建立,而核心是制定围绕事权管理体系的"多规合一"部门协作流程。研究以大理市域城乡统筹规划实践为基础,分析了县(市)域城乡空间管理事权存在的问题,尝试构建层级清晰、权责明确的县(市)域城乡空间事权管理体系,并制定了围绕空间管理事权体系的"多规合一"协作流程,对"多规合一"的本质和实现途径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规合一 空间管理事权 部门协作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group-based active service protocol for migrating workflows
9
作者 王睿 曾广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357-362,共6页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acquaintance cache and group-based intelligent forwarding of service recommendations,a novel group-based active service(GAS) protocol for migrating workflows was proposed.This protocol did not ...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acquaintance cache and group-based intelligent forwarding of service recommendations,a novel group-based active service(GAS) protocol for migrating workflows was proposed.This protocol did not require service requesters to discover services or resources.The semantic acquaintance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was exploited to describe service groups and this semantic information was used to recommend service to respective client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protocol proposed offer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other protocols in terms of first-response-time,success-scope and ratio of success-packet-number to total-packet-number.When the number of service request packet is 20,the first-response-time of GAS protocol is only 5.1 s,which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protocols.The success-scope of GAS protocol is 49.1%,showing that GAS protoco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mobile transactions.And the ratio of success-packet-number to total-packet-number of GAS protocol is up to 0.080,which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protoc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grating workflows active service service groups service recommen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