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沟通和协作式规划近15年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 Ⅲ软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袁媛 蒋珊红 刘菁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2-50,共9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市民意识崛起,规划方法的转变亟需理论指导。简述沟通—协作式规划的理论要点,从文献时间分布、代表人物和文章、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和内容五个方面切入,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0-2014年间关于沟通式规划、协作...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市民意识崛起,规划方法的转变亟需理论指导。简述沟通—协作式规划的理论要点,从文献时间分布、代表人物和文章、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和内容五个方面切入,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0-2014年间关于沟通式规划、协作式规划共324篇论文,利用CitespaceⅢ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最后,从"政府放权"、"公众参与"、"伙伴关系"、"制度设计"、"协作方法"、"规划评价"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主要内容,以期能为我国规划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转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规划 协作式规划 CitespaceⅢ软件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绿地:从概念到实践——一次“协作式规划”的探索 被引量:19
2
作者 马向明 吕晓蓓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6-50,共5页
在“佛山市区域绿地专项规划”中,规划师尝试以“区域绿地保护”为平台,以“协作式规划”理论为指导,与城市各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合作,编制能容纳各方利益和目标并能获得广泛认同和支持的“区域绿地专项规划”,以此作为未来城市非建设... 在“佛山市区域绿地专项规划”中,规划师尝试以“区域绿地保护”为平台,以“协作式规划”理论为指导,与城市各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合作,编制能容纳各方利益和目标并能获得广泛认同和支持的“区域绿地专项规划”,以此作为未来城市非建设用地资源保护的框架性文件。本文旨在总结本次规划实践中获得的部分经验以及讨论“协作式规划”实践中可行的技术方法,以此作为对城市规划改革的一种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绿地 协作式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D站城融合发展路径与广州实践:多层级空间治理与协作式规划设计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雨菡 鲍梓婷 田文豪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共11页
TOD作为推动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需要多方耦合才能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但过去TOD综合开发存在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系统整合不足、轨道站场建设和城市开发路径分离、条块制约束有待进一步突破等问题,严重限制了TOD综合开发的势能释放... TOD作为推动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需要多方耦合才能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但过去TOD综合开发存在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系统整合不足、轨道站场建设和城市开发路径分离、条块制约束有待进一步突破等问题,严重限制了TOD综合开发的势能释放。因此,对于TOD综合开发,需要从部门式管理转向多层级空间治理机制与协作式规划设计,以实现站城融合、构建站场经济圈。文章结合广州TOD站城融合发展实践,从政策规范、工作架构、技术路径和激励机制4个方面总结其多层次的TOD站城融合发展框架,并探讨以协作式规划实现站场经济圈的共同构建、通过全要素精细化设计打造“一站式服务”经济增长极的具体路径,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的站城融合发展与站场经济圈规划提供可借鉴的成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综合开发 站场经济圈 站城融合 多层级空间治理 协作式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式规划视角下的上海里弄类风貌街坊更新探索——以上海市北京东路地区城市更新研究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林静远 《中外建筑》 2020年第6期94-98,共5页
协作式规划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理论依据,能够为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存量用地更新提供统筹和平衡,作为《上海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和《城市更新规划土地实施细则》实施以来为数不多开展成片更新规划的地区,笔者以上海市北京东路地区城市更新研... 协作式规划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理论依据,能够为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存量用地更新提供统筹和平衡,作为《上海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和《城市更新规划土地实施细则》实施以来为数不多开展成片更新规划的地区,笔者以上海市北京东路地区城市更新研究为例,探讨协作式规划视角下的里弄类风貌街坊的更新路径和模式,提出协作式规划在城市更新中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式规划 里弄 城市更新 风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式规划的城市更新策略与实施路径探索——以成都高新区一环路片区城市更新为例
5
作者 冯莹 刘天庆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3期41-44,49,共5页
现阶段,我国部分城市陆续进入存量发展时代,城市更新是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方法。随着更新工作的深入,城市更新改造面临的诸如协调多元主体、达成多重目标等问题逐渐显现。协作式规划理论因其能够更好地平衡各方主体的利益,在城市更... 现阶段,我国部分城市陆续进入存量发展时代,城市更新是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方法。随着更新工作的深入,城市更新改造面临的诸如协调多元主体、达成多重目标等问题逐渐显现。协作式规划理论因其能够更好地平衡各方主体的利益,在城市更新中有一定的适用性。文章通过分析协作式规划概念与研究,以成都市高新区一环路片区的城市更新为例,探讨协作式规划视角下城市更新的规划策略和实施路径,以期建立高效的城市更新机制,为未来的城市更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式规划 城市更新 更新策略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社区更新的协作式规划路径——中国“城中村”改造与法国“ZUS”复兴比较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婷 余丹丹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5,共5页
中国和法国都存在由于外来人口进入城市而形成的城市边缘社区—中国的"城中村"和法国的"ZUS",针对这些边缘社区面临的相对严重的社会问题,两国都对这些边缘社区进行了改造。借鉴法国在"ZUS"改造过程中所... 中国和法国都存在由于外来人口进入城市而形成的城市边缘社区—中国的"城中村"和法国的"ZUS",针对这些边缘社区面临的相对严重的社会问题,两国都对这些边缘社区进行了改造。借鉴法国在"ZUS"改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中国在进行"城中村"改造时,应遵循协作式更新规划路径,即多元主体参与规划过程、界定公共利益和非公共利益、从解决物质空间问题转向解决社会空间问题、使更新规划法制化与民主化等,以达到缩小"城中村"与城市其他地区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融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社区 协作更新规划路径 城中村 ZUS 城市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下协作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志刚 姜海 陈海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17,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面临的困境,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管理,探讨应用协作式规划理论完善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机制的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协作式规划的理论基础是沟通理性,倡导参与主体...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面临的困境,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管理,探讨应用协作式规划理论完善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机制的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协作式规划的理论基础是沟通理性,倡导参与主体多元化、沟通过程民主化、以公众利益为导向、转变规划师角色、共识导向的规划成果;主体功能区规划通过区域差别化定位、错位竞争等途径,为改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冲突提供了重要机遇。研究结论:应在规划地位上强化土地功能区规划的引领作用,在规划过程中加强自然、经济上紧密联结的地区间协调沟通,破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单纯按照行政区划管理的弊端,提升地区间土地开发保护分工与协作水平,更充分地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优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规划 主体功能区 土地利用规划 协作式规划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委会主导的老旧小区改造协作模式研究--以广州市仰忠社区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谭俊杰 廖绮晶 +2 位作者 袁媛 陈哲 何灏宇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22,共7页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改善社区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的契机。以广东省广州市仰忠社区为例,运用实地调研、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探索居委会主导的老旧小区改造协作的模式与适用性。在仰忠社区...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改善社区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的契机。以广东省广州市仰忠社区为例,运用实地调研、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探索居委会主导的老旧小区改造协作的模式与适用性。在仰忠社区改造“改什么、怎么改、如何维护”3个阶段,居委会均推动了多方协作。首先,居委会动员通过调动积极性、设立沟通渠道等方式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商议更新改造“改什么”;其次,居委会构建“居民咨询委员会、改造每周例会、物业服务议事会”等多方沟通平台,推动多方对更新“怎么改”的协作;最后,在改造完成时,居委会促进社区内成立由居民自治的物管,推进居民就“如何维护”进行广泛协作。居委会高效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是协作推进的基础,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是协作快速推进的保障;居委会主导形成的沟通平台是协作形成的关键。目前居委会主导的更新协作是项目制推动的,需要研究其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微改造 协作式规划 居委会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众参与的交互式规划评估框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欣凯 张倩茜 +1 位作者 王瑶 王志蓉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11期56-58,共3页
以公众参与为代表的交互行为逐渐成为衡量城乡规划合理性的表征尺度。然而,规划工作的实践者无法准确在具体实践当中评估和运用交互行为。研究基于博士论文中来自北京、天津、苏州、上海、荷兰、新加坡等共6名规划决策者和规划学者的采... 以公众参与为代表的交互行为逐渐成为衡量城乡规划合理性的表征尺度。然而,规划工作的实践者无法准确在具体实践当中评估和运用交互行为。研究基于博士论文中来自北京、天津、苏州、上海、荷兰、新加坡等共6名规划决策者和规划学者的采访数据,探讨他们在公众参与实践中的阻力。重构交互式规划的核心理论和观点,得到交互行为的四个维度(场所,时机,行为者和方式),以此建立交互式规划的评估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行为理论 协作式规划理论 公众参与 交互规划 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恋地情结”:流动空间的人地依恋——形成过程、权力生产与规划转向 被引量:13
10
作者 魏航 石楠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29,共10页
近年来,承载着非正规经济的街道市场被大量清退,人们感受到一种难以言明的"怅然若失"。本文将这种特殊情感概念化为"非正式‘恋地情结’",意指"附着在具有无形边界、自发形成的流动空间上的人地依恋现象"... 近年来,承载着非正规经济的街道市场被大量清退,人们感受到一种难以言明的"怅然若失"。本文将这种特殊情感概念化为"非正式‘恋地情结’",意指"附着在具有无形边界、自发形成的流动空间上的人地依恋现象"。它的指向对象是人、物等存在在创造意义结构的过程中所缔造出的关系性空间,其形成机制存在"自我认同"和"情感驱动"双重逻辑,情感汇集成"湍流",通过"分散—强化"机制成为城市"氛围"。它存在但难被捕捉,原因在于政治权力通过知识生产重构了人们的认知,也包括现代法律对权利的定义"垄断"了人们对城市权利的认知。它是寻找情感"城市权利"的线索,规划研究需将非表征方法纳入视野,以识别和维护人们的情感"城市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地情结 非正规经济 空间政治 协作式规划 城市权利 关系性空间 非表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城市规划的“范式”思考
11
作者 吴蒙凡 《住宅科技》 2020年第7期31-34,共4页
关于城市规划学科的讨论一直非常热烈,近年来又有诸多学者、从业者关注到规划范式转型的问题。文章从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着眼,利用范式理论分析了建设式规划范式的原则、基础理论、方法论,并从社会学对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的批判、对蓝图... 关于城市规划学科的讨论一直非常热烈,近年来又有诸多学者、从业者关注到规划范式转型的问题。文章从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着眼,利用范式理论分析了建设式规划范式的原则、基础理论、方法论,并从社会学对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的批判、对蓝图式规划的批判、对规划标准与价值取向的批判三个方面分析了建设式规划面临的危机。最后,从产生背景、哲学原则、基础定律与一般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协作式规划范式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规划 协作式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邻里规划的实践路径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沈毓颖 《城市建筑》 2021年第15期45-47,共3页
随着城镇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城市治理重心下移,在社区层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空间治理新格局,开始成为存量时代城市规划领域的关注焦点和核心任务,因此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庆等地纷纷开始推动社区规划的实践探索。英国在... 随着城镇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城市治理重心下移,在社区层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空间治理新格局,开始成为存量时代城市规划领域的关注焦点和核心任务,因此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庆等地纷纷开始推动社区规划的实践探索。英国在社区层面开展的规划实践早已有之,尤其是2011年地方主义法案颁布之后在法定规划体系当中新增的邻里规划这一规划形式,致力于推动社区的多元行动者共同参与地方愿景和发展计划的制定,强调政府机构和社会力量之间的协商与合作,从而使得社区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在地居民的真实需求。本文对英国邻里规划的操作程序、运行机制和工作路径进行剖析,旨在为我国社区规划的路径探索提供经验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里规划 社区规划 地方主义 协作式规划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