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移动视角审视世界电影与华语电影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英进 翟莉滢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33,共10页
世界电影和华语电影的概念重构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平行发展的世界文学与世界电影在关于中心/边缘、支配/对抗的讨论范畴是重叠的;其次,以突出多地观点和移动视角作为审视世界电影的新方法,并赋予多切入点的连接脉络,摒弃僵化... 世界电影和华语电影的概念重构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平行发展的世界文学与世界电影在关于中心/边缘、支配/对抗的讨论范畴是重叠的;其次,以突出多地观点和移动视角作为审视世界电影的新方法,并赋予多切入点的连接脉络,摒弃僵化的结构系统;再次,审视最近关于西方学者的华语语系电影理论和中国学者的重写电影史的争论,并将其作为地缘文化政治的电影研究的两个相互角逐的新阵营,但双方所持二元对立的立场值得质疑;最后,强调华语电影作为跨地实践和世界电影中包含的多中心视角,世界电影与世界文学一样,也应是一个开放的领域,需要更进一步的学术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电影华语电影 移动视角 地缘文化政治 跨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娜与国王》——后殖民时代好莱坞电影的一次表意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76-179,共4页
后殖民时代的全球化背景之下,以美国为中心的好莱坞电影改变叙事策略以期敲开华语电影市场之门,世纪之交的《安娜与国王》恰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导演借爱情讲述了一个基督教文化如何挽救非基督教世界的神话故事,借异教徒的他者之镜构... 后殖民时代的全球化背景之下,以美国为中心的好莱坞电影改变叙事策略以期敲开华语电影市场之门,世纪之交的《安娜与国王》恰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导演借爱情讲述了一个基督教文化如何挽救非基督教世界的神话故事,借异教徒的他者之镜构建西方福音传播者的"自我"之像,借异教徒的他者之像重新构建美国电影的新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 后殖民时代 华语电影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