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北约为何一再提出“战略新概念”
- 1
-
-
作者
畅征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Z期57-60,共4页
-
文摘
北约作为美国统领的以对抗苏联东欧集团为宗旨的一个区域性军事集团,随着华约组织解散、苏联解体,它已"失重"成为一个"冷战遗物"。为保存这个"遗物",使之能够旧瓶装新酒,其维护者就不能不挖空心思,为之"正名",为之制造"新理论"、炮制"新概念",使之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2011年是北约成立62周年,是华约解散20周年。其间,北约的战略概念有何变化,值得分析研究。
-
关键词
战略概念
华约组织
国际形势
布鲁塞尔条约
苏联东欧
维护者
军事集团
阿富汗战争
北大西洋公约
范登堡决议案
-
分类号
D814.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正在调整中的美国军事战略
- 2
-
-
作者
金敢
-
出处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5-17,共3页
-
文摘
近年来,由于国际局势的巨大变化和国内财政经济困难,美国军事战略调整已提上议事日程。这次调整是战后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不仅涉及到兵员数量的削减,海外基地的收缩,部队结构的改组,而且其战略思想。
-
关键词
军事战略
作战思想
海军陆战旅
地区冲突
战略防御计划
航空兵联队
海军陆战师
战术空军
航母编队
华约组织
-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西德的反间谍战
- 3
-
-
作者
康宁
-
出处
《国际展望》
1987年第1期14-,共1页
-
文摘
西德国防部中央政策办公室的一位物理学家威斯帕尔于1986年12月中旬因间谍罪突然被捕。这是西德政府开展的反间谍战的最新的一幕。西方观察家认为,由于西德受到华约组织间谍渗入的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科尔政府已决心作出巨大努力挖出各种各样的间谍。人们还记得,早在70年代后期西德总理勃兰特的秘书纪尧姆就是被揭露出的埋藏得很深的间谍之一。当时这一案件曾经引起西方世界的很大震动。无独有偶,1985年下半年。
-
关键词
间谍罪
勃兰特
华约组织
魏茨泽克
中央政策
霍克
帕尔
纪尧姆
威斯
被捕人员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每月文摘
- 4
-
-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5年第5期31-34,共4页
-
文摘
1994年6月22日,俄罗斯外长安德烈科济列夫与北约签订了和平伙伴关系条约,其谈判是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科济列夫称俄罗斯此举揭开了“欧洲历史新的一章”,欧洲局势从对抗终于走上了合作。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则称之为“崭新的富于建设性的关系的开端”。美国总统克林顿也说,它是“走向战后更加安全、和平的国际环境的重要一步”。这种和平伙伴关系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然而这次签字仪式的地点却极其耐人寻味:科济列夫、克里斯托弗和其他北约外长的签字桌,正是摆在几十年来前苏联导弹和火箭目标的中心位置。如果这一条约能够真正实施。
-
关键词
和平伙伴关系
《西行漫记》
冯玉祥
孙中山
战争准备
陈独秀
杜月笙
华约组织
民德
世界大战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苏联军事战略的新理论——“合理充足论”
- 5
-
-
作者
赵华胜
-
出处
《国际展望》
1987年第19期12-13,共2页
-
文摘
今年2月,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工会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战略理论概念——“充足的防御”。5月,华沙条约国组织政治协商会议将这一概念正式用于这次会议所通过的“华沙条约国军事理论”中。随后不久,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大?撰文指出,“合理充足”理论,也即“充足的防御”理论,已成为华沙条约组织武装力量建设的基础,明确了这一理论在整个苏联和华约组织军事战略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合理充足论”的基本内容按照苏联军事理论界的论述,“合理充足论”是一种具有明确的防御性质的战略理论,它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反击外来入侵。因此。
-
关键词
亚佐夫
军事战略
基本指导思想
军事理论
武装力量建设
华约组织
外来入侵
战略理论
阿斯塔菲耶夫
国家武装力量
-
分类号
F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苏美近来的三次交锋
- 6
-
-
作者
陈学燕
-
出处
《国际展望》
1985年第11期4-6,共3页
-
文摘
近一个半月来,美国和苏联出自各自战略利益的需要,进行了三次举世瞩目的交锋。
-
关键词
战略利益
轮会
进攻性武器
西方盟国
战略武器
华约组织
索科洛夫
纪念活动
军事实力
战争威胁
-
分类号
D8
[政治法律—外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