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归传播本源,重建华夏传播:对华夏传播研究两种进路及观念的存在论反思
1
作者
李承志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8-92,共15页
“华夏传播研究的合法性”问题已发展为“华夏传播研究的进路”问题。华夏传播研究的史学进路与哲学进路尤其是各自“返本开新”和“心传天下”的基本观念犹待反思:“返本开新”难以因应华夏传播研究史学进路中“古今之变”的断裂和“...
“华夏传播研究的合法性”问题已发展为“华夏传播研究的进路”问题。华夏传播研究的史学进路与哲学进路尤其是各自“返本开新”和“心传天下”的基本观念犹待反思:“返本开新”难以因应华夏传播研究史学进路中“古今之变”的断裂和“中西之别”的固化观念所带来的底层理论上的困扰;“心传天下”能否为华夏传播的现代转型保驾护航并成为引领传播学实现形上突围的宏大理论还有待论证。根本而言,两条进路及其观念缺少从“媒介本体论”到“传播存在论”的视域突破。传播存在论主张“传,所以在”,揭示了传播观念“存在→形上存在者→形下存在者”的三个层级。在此视域下,重建华夏传播亟须复归传播本源。新的华夏传播学应以“现代性诉求的民族性表达”之性质,采取“历史诠释”之方法,以“奠基性学术”为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传播研究
史学进路
哲学进路
传播
存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通古今之变:华夏传播研究的“返本”与“开新”之道
2
作者
潘祥辉
伍栋阳
《现代出版》
2025年第8期34-47,共14页
挖掘和阐释中国古代和中国本土的传播现象,丰富人类大传播研究,是华夏传播研究的重要使命。作为一种中国本土取向的研究范式,华夏传播研究旨在打破西方传播学理论的垄断和局限,贡献中国智慧,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这种建构...
挖掘和阐释中国古代和中国本土的传播现象,丰富人类大传播研究,是华夏传播研究的重要使命。作为一种中国本土取向的研究范式,华夏传播研究旨在打破西方传播学理论的垄断和局限,贡献中国智慧,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这种建构要从问题出发,采用更为实证的研究方法,展开扎实研究。立足中国文化,返回历史现场,并贯通古今的“返本开新”是华夏传播研究的重要理念和方法。“返本”即“不忘本来”,扎根中国文化和历史传统,汲取中国古代与近现代的学术养分,对中国传统保持“同情的理解”,这是理解和阐释中国本土传播思想的必由之路;“开新”则是“面向未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运用新的话语、采用新的方法对华夏传播进行新的诠释,推陈出新。华夏传播研究的“返本开新”之道既要有历史视角和文化关怀,又不能故步自封,需要兼收并蓄,包容共通,在历史与当代、中国与全球的比较与互动中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传播研究
返本开新
传播
考古学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归传播本源,重建华夏传播:对华夏传播研究两种进路及观念的存在论反思
1
作者
李承志
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出处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8-92,共15页
基金
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儒家文化视域下跨文化传播学的本土化建构研究”(编号:24BXW026)。
文摘
“华夏传播研究的合法性”问题已发展为“华夏传播研究的进路”问题。华夏传播研究的史学进路与哲学进路尤其是各自“返本开新”和“心传天下”的基本观念犹待反思:“返本开新”难以因应华夏传播研究史学进路中“古今之变”的断裂和“中西之别”的固化观念所带来的底层理论上的困扰;“心传天下”能否为华夏传播的现代转型保驾护航并成为引领传播学实现形上突围的宏大理论还有待论证。根本而言,两条进路及其观念缺少从“媒介本体论”到“传播存在论”的视域突破。传播存在论主张“传,所以在”,揭示了传播观念“存在→形上存在者→形下存在者”的三个层级。在此视域下,重建华夏传播亟须复归传播本源。新的华夏传播学应以“现代性诉求的民族性表达”之性质,采取“历史诠释”之方法,以“奠基性学术”为形式。
关键词
华夏传播研究
史学进路
哲学进路
传播
存在论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通古今之变:华夏传播研究的“返本”与“开新”之道
2
作者
潘祥辉
伍栋阳
机构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现代出版》
2025年第8期34-47,共1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旌表门闾:中国古代的国家奖励与社会教化研究”(编号:20YJA86000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播学视角下儒家经典的‘经典化’过程研究”(编号:21BXW095)。
文摘
挖掘和阐释中国古代和中国本土的传播现象,丰富人类大传播研究,是华夏传播研究的重要使命。作为一种中国本土取向的研究范式,华夏传播研究旨在打破西方传播学理论的垄断和局限,贡献中国智慧,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这种建构要从问题出发,采用更为实证的研究方法,展开扎实研究。立足中国文化,返回历史现场,并贯通古今的“返本开新”是华夏传播研究的重要理念和方法。“返本”即“不忘本来”,扎根中国文化和历史传统,汲取中国古代与近现代的学术养分,对中国传统保持“同情的理解”,这是理解和阐释中国本土传播思想的必由之路;“开新”则是“面向未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运用新的话语、采用新的方法对华夏传播进行新的诠释,推陈出新。华夏传播研究的“返本开新”之道既要有历史视角和文化关怀,又不能故步自封,需要兼收并蓄,包容共通,在历史与当代、中国与全球的比较与互动中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
关键词
华夏传播研究
返本开新
传播
考古学
自主知识体系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归传播本源,重建华夏传播:对华夏传播研究两种进路及观念的存在论反思
李承志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通古今之变:华夏传播研究的“返本”与“开新”之道
潘祥辉
伍栋阳
《现代出版》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