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卟啉钠介导的声动力疗法联合声诺维促脑胶质瘤凋亡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睿 姜欢 戴绍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01-1205,1211,共6页
目的 探讨华卟啉钠介导的声动力疗法(SDT)联合声诺维对脑胶质瘤的凋亡作用。材料与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华卟啉钠组、超声组、超声联合微泡组、SDT组和声动力联合微泡组(SDT-MB组),治疗后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法... 目的 探讨华卟啉钠介导的声动力疗法(SDT)联合声诺维对脑胶质瘤的凋亡作用。材料与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华卟啉钠组、超声组、超声联合微泡组、SDT组和声动力联合微泡组(SDT-MB组),治疗后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法检测活性氧的产生。将建模后的C6胶质瘤荷瘤大鼠同样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治疗后采用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9、Caspase-3、CD31、Claudin-5、Caveolin-1的表达和Cyt-c的释放,记录6组荷瘤大鼠的生存期。结果 与其他4组相比,SDT组和SDT-MB组检测到单线态氧的产生。与其他实验组相比,SDT-MB组荷瘤大鼠胶质瘤细胞的凋亡率最高[(37.10±0.77)%,F=2.35,P<0.05],细胞形态学改变最为明显,并且存活时间显著延长[(29.60±4.45)d,F=12.65,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DT-MB组Caspase-9、Caspase-3、Claudin-5表达、Cyt-c释放显著上调,Caveolin-1、CD31表达显著下调。结论 华卟啉钠介导的声动力疗法联合声诺维可在体外导致单线态氧的产生,并且能促进荷瘤大鼠脑胶质瘤凋亡、引起荷瘤大鼠血-脑屏障发生破坏、延长荷瘤大鼠的生存时间,而且这一凋亡过程与线粒体内源性凋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超声检查 声动力疗法 华卟啉钠 微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卟啉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冰 李善心 +1 位作者 张宏 张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59-1264,共6页
光动力疗法(PDT)是肿瘤治疗的新策略,其关键因素包括光敏剂和匹配的光源。作为新一代高纯度光敏剂,华卟啉钠(DVDMS)具有活性成分明确、含量高、有效剂量低、治疗后避光时间短等特点,安全性也较好。随着其声敏性的发现,DVDMS介导的声动... 光动力疗法(PDT)是肿瘤治疗的新策略,其关键因素包括光敏剂和匹配的光源。作为新一代高纯度光敏剂,华卟啉钠(DVDMS)具有活性成分明确、含量高、有效剂量低、治疗后避光时间短等特点,安全性也较好。随着其声敏性的发现,DVDMS介导的声动力治疗进一步拓展了其研究和应用范围。研究表明DVDMS有望用于抗肿瘤、抗菌、治疗银屑病、开发治疗诊断试剂等,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本文将对华卟啉钠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卟啉钠 肿瘤 光动力疗法 声动力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卟啉钠光动力疗法对人舌鳞癌SCC-15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垚 张磊 +1 位作者 黄宇思 刘鑫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2-567,共6页
目的:研究华卟啉钠( DVDMS)介导的光动力治疗( DVDMS-PDT)对舌鳞癌细胞SCC-15 体外增殖、凋亡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CC-15 细胞,CCK-8 法检测DVDMS 药物毒性,酶标仪M3 及荧光显微镜确定孵育时间。将SCC-15细胞随机分成空白... 目的:研究华卟啉钠( DVDMS)介导的光动力治疗( DVDMS-PDT)对舌鳞癌细胞SCC-15 体外增殖、凋亡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CC-15 细胞,CCK-8 法检测DVDMS 药物毒性,酶标仪M3 及荧光显微镜确定孵育时间。将SCC-15细胞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单药组、单光组、DVDMS-PDT 组,CCK-8 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DVDMS 浓度≤2 μg /ml 对SCC-15 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其在SCC-15 细胞内的最佳孵育时间为6 h,浓度为2 μg /ml 的DVDMS-PDT 对SCC-15 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P < 0. 05)。DVDMS-PDT 诱导SCC-15 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单药组和单光组( P < 0. 001)而划痕愈合百分比明显低于各对照组( P < 0. 05)。结论: DVDMS-PDT 能抑制舌鳞癌SCC-15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癌 华卟啉钠(DVDMS) 光动力疗法 细胞凋亡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卟啉钠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人舌鳞癌细胞株HSC-4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宇思 张磊 +2 位作者 刘乐天 马垚 刘鑫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探讨华卟啉钠(sinoporphyrin sodium,DVDMS)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体外培养的口腔舌鳞状细胞癌(oral 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TSCC,简称鳞癌)细胞株HSC-4的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检测DVDMS... 目的:探讨华卟啉钠(sinoporphyrin sodium,DVDMS)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体外培养的口腔舌鳞状细胞癌(oral 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TSCC,简称鳞癌)细胞株HSC-4的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检测DVDMS细胞毒性,细胞摄取药物情况,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以及不同浓度的DVDMS-PDT处理组(DVDMS孵育浓度分别为0.1、0.5、1.0、2.0、3.0、4.0、5.0、6.0、8.0mg/L),激光能量密度为0.75、1.50、3.00、6.00J/cm2,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DVDMS-PDT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DVDMS毒性实验显示单纯药物对细胞毒性较小,联合激光照射后,可显著抑制HSC-4细胞增殖(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划痕愈合率降低,Transwell小室穿膜细胞数减少(P均<0.05)。DVDMS药物浓度2.0 mg/L,体外孵育6h,光能量密度在3.00J/cm2以上可有效杀伤HSC-4。结论:DVDMS-PDT可有效杀伤舌鳞癌细胞,抑制HSC-4的迁移。光敏剂浓度、孵育时间、光能量密度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卟啉钠 光动力疗法 舌鳞癌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VDMS/IR780复合纳米粒抗肿瘤声动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倩茹 郝兰 +3 位作者 王艺睿 林晓红 王志刚 袁耿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6-613,共8页
目的制备一种搭载华卟啉钠(sinoporphyrin sodium, DVDMS)、IR780与全氟己烷(perfluorinated hexane, PFH)的聚乳酸-乙醇酸(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肿瘤靶向多功能复合纳米粒(DIPP-NPs),评估其理化性质,探讨敏化剂DVDMS、I... 目的制备一种搭载华卟啉钠(sinoporphyrin sodium, DVDMS)、IR780与全氟己烷(perfluorinated hexane, PFH)的聚乳酸-乙醇酸(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肿瘤靶向多功能复合纳米粒(DIPP-NPs),评估其理化性质,探讨敏化剂DVDMS、IR780的协同增强声动力治疗(sonodynamic therapy, SDT)作用。方法用超声双乳化法制备DIPP-NPs,对其进行基本表征;采用光镜记录超声辐照前后纳米粒的变化;超声/光声成像系统评价其体外成像能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价PP-NPs、DPP-NPs、IPP-NPs、DIPP-NPs 4种纳米粒对4T1乳腺癌细胞的体外靶向能力;单线态氧检测法(singlet oxygen sensor green reagent, SOSG)评价其体外活性氧产量;CCK-8法评价其细胞毒性;将4T1乳腺癌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仅US组、仅DIPP-NPs组、DPP-NPs+US组、IPP-NPs+US组、DIPP-NPs+US组(n=3),通过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来评价其体外SDT效果;建立4T1乳腺癌荷瘤鼠模型并分为阴性对照组、仅US组、仅DIPP-NPs组、DPP-NPs+US组、IPP-NPs+US组、DIPP-NPs+US组(n=3),通过测量各组荷瘤鼠肿瘤体积/质量,计算肿瘤体积/质量抑制率来评价其体内SDT效果。结果成功制备DIPP-NPs,不同显微镜下观察呈圆球形,大小均一,粒径(341.17±16.97)nm,电位(-12.77±0.88)mV,DVDMS、IR780的包封率分别为(92.84±1.58)%、(96.57±1.48)%;DIPP-NPs经超声辐照后发生相变,光镜下观察到其直径随辐照时间延长而增大,体外超声成像显示其回声强度随辐照时间延长而增强;体外光声成像显示其光声信号随纳米粒浓度升高而增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DIPP-NPs组中4T1细胞周围的纳米粒明显多于其他3组;SOSG体外活性氧检测结果发现DIPP-NPs的活性氧产量随辐照时间延长而增加;CCK-8细胞毒性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DIPP-NPs未见明显细胞毒性;体外SDT结果显示DIPP-NPs+US组的细胞存活率为(56.04±2.28)%,明显低于DPP-NPs+US组[(76.83±1.52)%]、IPP-NPs+US组[(74.03±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SDT实验结果显示DIPP-NPs+US组的肿瘤体积/质量抑制率为(73.28±1.58)%/(75.76±3.49)%,明显高于DPP-NPs+US组[(46.93±4.41)%/(43.50±2.27)%]与IPP-NPs+US组[(47.44±1.27)%/(44.87±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制备肿瘤靶向多功能复合纳米粒DIPP-NPs,其具有良好的协同增强SDT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卟啉钠 IR780 聚乳酸-乙醇酸 肿瘤靶向 纳米粒子 声动力治疗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