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籼稻早造稻米蒸煮、外观和碾米品质与食味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周少川 李宏 +3 位作者 王家生 黄道强 谢振文 卢德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7-400,共4页
根据国家优质稻谷标准 GB/ T17891— 1999对 77份华南籼稻早造稻米样品进行了品质指标系统测定 ,蒸煮、外观、碾米品质与食味品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华南籼稻早造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品质呈极显著负相关 ;胶稠度因子对食味品... 根据国家优质稻谷标准 GB/ T17891— 1999对 77份华南籼稻早造稻米样品进行了品质指标系统测定 ,蒸煮、外观、碾米品质与食味品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华南籼稻早造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品质呈极显著负相关 ;胶稠度因子对食味品质有极显著正线性效应 ,不完善粒因子对食味品质有极显著负线性关系。对食味品质的重要性顺序为胶稠度因子 >不完善粒因子 >直链淀粉含量因子 >垩白粒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籼稻 食味品质 籼稻 稻米 蒸煮 外观 碾米品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籼稻新品种(组合)生育中后期耐冷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新桥 陈达刚 +4 位作者 李丽君 刘传光 李巨昌 张旭 陈友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2,共6页
2009年早、晚季用PGV–36人工气候箱对华南籼稻新品种"合美占"、"黄丝占"、"粤广丝苗"和三系法杂交稻组合"天优312"、"天优390"于幼穗分化5~6期、始穗期、开花期和灌浆初期进行了... 2009年早、晚季用PGV–36人工气候箱对华南籼稻新品种"合美占"、"黄丝占"、"粤广丝苗"和三系法杂交稻组合"天优312"、"天优390"于幼穗分化5~6期、始穗期、开花期和灌浆初期进行了低温胁迫研究。结果显示:①幼穗分化5~6期、始穗期和开花期,低温胁迫会导致华南籼稻新品种(组合)植株高度降低,单穗产量及结实率下降。②幼穗分化5~6期低温胁迫会导致水稻穗长缩短,每穗总粒数减少,而其他3个时期的每穗总粒数不会受低温胁迫影响;幼穗分化5~6期低温胁迫会导致穗下第三节间长度极显著缩短,始穗期和开花期低温胁迫则导致穗下第二、第一节间长度缩短;始穗期和开花期低温胁迫会导致稻穗包颈或包颈加剧,幼穗分化5~6期则无此现象发生。③处于不同生育时期的水稻遭遇低温胁迫,其耐冷能力不同,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耐冷能力大小依次为灌浆初期、开花期、始穗期、幼穗分化5~6期。同一品种(组合)在不同生育时期的耐冷能力不同:天优390在幼穗分化5~6期、灌浆初期耐冷能力最强,但在始穗、开花期较弱;粤广丝苗在始穗期、开花期耐冷能力最强,但在幼穗分化5~6期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籼稻新品种(组合) 生育时期 耐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所召开“华南籼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项目2018年度总结暨现场观摩会 被引量:1
3
作者 何花榕 《福建稻麦科技》 2019年第2期37-37,共1页
为切实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华南籼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项目各项研究任务的实施与落实,总结项目的研究进展,布置中期考核、2019年工作计划,2019年4月9-11日,水稻所组织项目组成员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华南籼稻优... 为切实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华南籼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项目各项研究任务的实施与落实,总结项目的研究进展,布置中期考核、2019年工作计划,2019年4月9-11日,水稻所组织项目组成员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华南籼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项目2018年度总结暨现场观摩会。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葛毅强处长、项目专员郭宝健,项目参加单位课题主持人和研究骨干共50余人参加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高产高效 新品种培育 现场观摩会 华南籼稻 水稻所 技术开发中心 中国农村 三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所主持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华南籼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项目现场观摩会
4
作者 施龙清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第2期71-71,共1页
2018年4月13—15日,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牵头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华南籼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项目2017年度工作总结与现场观摩及学术报告会在海南陵水顺利召开。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机构负责人、中国农... 2018年4月13—15日,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牵头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华南籼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项目2017年度工作总结与现场观摩及学术报告会在海南陵水顺利召开。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机构负责人、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院士、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中国水稻所程式华所长以及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广东农科院水稻所、广西农科院水稻所、华南农大等16家参与单位近5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福建省农科院科研处陈华副处长主持,福建省科技厅农业处李坚义处长代表省科技厅致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高产高效 现场观摩会 新品种培育 华南籼稻 水稻所 主持 研发 福建省农科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所召开华南籼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现场观摩会
5
作者 胡海明 《福建稻麦科技》 2017年第4期48-48,共1页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牵头,涵盖整个华南稻区,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种子企业在内16支水稻育种研究团队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项目——华南籼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
关键词 优质高产高效 新品种培育 华南籼稻 现场观摩会 水稻所 水稻研究所 农业科学院 农作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籼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项目启动会召开
6
作者 胡海明 《福建稻麦科技》 2017年第4期45-45,共1页
2017年10月23-24日,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牵头、涵盖整个华南稻区,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种子企业在内16支水稻育种研究团队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华南籼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项目启动会... 2017年10月23-24日,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牵头、涵盖整个华南稻区,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种子企业在内16支水稻育种研究团队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华南籼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项目启动会在福州市顺利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高产高效 新品种培育 华南籼稻 水稻研究所 农业科学院 农作物育种 科研院所 水稻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双季超级籼稻动态株型育种理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友订 刘传光 +5 位作者 周新桥 陈达刚 郭洁 陈平丽 万邦惠 张旭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9期8-17,共10页
通过株型育种实现株型改良、塑造“水稻理想株型”是提高水稻产量水平的强力技术保证。水稻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具有明显阶段性和连续性,每一阶段都应具有最佳的群体形态结构与相应的生理机能,这种随着生育期的变化而改变的株型结构配置... 通过株型育种实现株型改良、塑造“水稻理想株型”是提高水稻产量水平的强力技术保证。水稻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具有明显阶段性和连续性,每一阶段都应具有最佳的群体形态结构与相应的生理机能,这种随着生育期的变化而改变的株型结构配置,称之为“动态株型结构”。根据华南稻区实际情况,比较在早、晚季不同生态环境下华南双季超级籼稻不同品种(组合)“动态株型结构”的特点,首先构建了华南双季超级籼稻动态株型育种理论体系并应用于华南双季超级籼稻育种实践,使以往定性模糊的“株型结构”概念上升为动态的、科学的量化指标,从而能更明确地、更综合地、更系统地反映本稻区双季超级籼稻品种(组合)的重要形态生理特点,进一步揭示高产形成规律,从而促使超级籼稻株型育种概念日臻完善。应用该理论指导华南双季稻超高产育种实践,可以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年限,且已有一批超级籼稻和优质超高产水稻新品种(组合)育成并应用推广,显示其对华南超级籼稻及优质超高产育种的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双季超级籼稻 动态株型育种 生长发育时期 形态性状 生理性状 量化指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秧方式和插植密度下晚籼稻冠层的透光率比较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姚萍飞 张旭 +6 位作者 黄农荣 孔清霓 刘彦卓 蔡汉雄 梁权 梁友强 梁成英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57-60,共4页
以籼型水稻特三矮为材料,初步研究了水、旱育秧方式和不同基本苗插植密度下生长过程中晚季籼稻冠层的透光率。研究表明:单苗移植的透光率的下降速度高于多苗移植;旱育秧移植的透光率下降速度大于水育秧移植;遮阴生长的其透光率大于不遮... 以籼型水稻特三矮为材料,初步研究了水、旱育秧方式和不同基本苗插植密度下生长过程中晚季籼稻冠层的透光率。研究表明:单苗移植的透光率的下降速度高于多苗移植;旱育秧移植的透光率下降速度大于水育秧移植;遮阴生长的其透光率大于不遮阴的。自幼穗分化期起至黄熟期,四种育秧移栽方式的透光率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双季晚籼稻 旱育稀植 透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