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华南大陆南缘南雄盆地古近系顶面地层剥蚀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1
作者
赵鹏
施小斌
+2 位作者
刘璐
谌永强
任自强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139,共15页
华南大陆南缘沿海广泛分布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普遍发育古近系与第四系之间不整合面,不整合面剥蚀量恢复可为重建华南大陆南缘完整的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提供重要依据。文章聚焦南雄盆地,利用古温标镜质体反射率方法对盆地古城村组(顶界面...
华南大陆南缘沿海广泛分布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普遍发育古近系与第四系之间不整合面,不整合面剥蚀量恢复可为重建华南大陆南缘完整的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提供重要依据。文章聚焦南雄盆地,利用古温标镜质体反射率方法对盆地古城村组(顶界面年龄约56Ma)与上覆第四系之间不整合面的剥蚀量进行恢复,并结合盆地周缘低温热年代学信息对隆升剥蚀的开始时间进行约束。结果显示,南雄盆地古近系顶面剥蚀量约(2700±300)m,隆升剥蚀的开始时间约为早渐新世,并且一直持续到第四纪早期。分析表明,南雄盆地古城村组沉积时期,盆地断陷发育过程并未衰减,而是持续到了早渐新世;随后构造环境由伸展过渡为挤压,盆地开始隆升剥蚀,直至第四纪早期,强烈的剥蚀作用使得盆地丢失了古新世末—早渐新世期间的断陷沉积记录。华南大陆南缘晚古近纪以来普遍的隆升剥蚀过程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东南挤压和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方俯冲影响,隆升幅度具有从内陆往沿海地区逐渐减弱的趋势,造成沿海隆升和近海沉降的差异演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质体反射率
剥蚀量恢复
华南大陆南缘
南雄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南大陆南缘南雄盆地古近系顶面地层剥蚀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1
作者
赵鹏
施小斌
刘璐
谌永强
任自强
机构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139,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6074、41776078、42076075)。
文摘
华南大陆南缘沿海广泛分布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普遍发育古近系与第四系之间不整合面,不整合面剥蚀量恢复可为重建华南大陆南缘完整的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提供重要依据。文章聚焦南雄盆地,利用古温标镜质体反射率方法对盆地古城村组(顶界面年龄约56Ma)与上覆第四系之间不整合面的剥蚀量进行恢复,并结合盆地周缘低温热年代学信息对隆升剥蚀的开始时间进行约束。结果显示,南雄盆地古近系顶面剥蚀量约(2700±300)m,隆升剥蚀的开始时间约为早渐新世,并且一直持续到第四纪早期。分析表明,南雄盆地古城村组沉积时期,盆地断陷发育过程并未衰减,而是持续到了早渐新世;随后构造环境由伸展过渡为挤压,盆地开始隆升剥蚀,直至第四纪早期,强烈的剥蚀作用使得盆地丢失了古新世末—早渐新世期间的断陷沉积记录。华南大陆南缘晚古近纪以来普遍的隆升剥蚀过程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东南挤压和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方俯冲影响,隆升幅度具有从内陆往沿海地区逐渐减弱的趋势,造成沿海隆升和近海沉降的差异演化现象。
关键词
镜质体反射率
剥蚀量恢复
华南大陆南缘
南雄盆地
Keywords
vitrinite reflectance
erosion restoration
sou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
Nanxiong Basin
分类号
P736.1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华南大陆南缘南雄盆地古近系顶面地层剥蚀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赵鹏
施小斌
刘璐
谌永强
任自强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