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3种生态型华北驼绒藜蛋白质组成分析及功能特性研究
1
作者 苏杰 邱玮 +4 位作者 李国婧 刘亚玲 苑峰 白薇 王瑞刚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2-128,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内蒙古3种生态型华北驼绒藜蛋白质组成及功能特性,为华北驼绒藜的质量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提取驼绒藜叶片粗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对其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粗蛋白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种生态... 试验旨在研究内蒙古3种生态型华北驼绒藜蛋白质组成及功能特性,为华北驼绒藜的质量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提取驼绒藜叶片粗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对其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粗蛋白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种生态型驼绒藜叶片粗蛋白含量(16%~23%)较高,均含有氨基酸17种,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非必需氨基酸8种,半必需氨基酸2种。(2)3种生态型驼绒藜叶片粗蛋白的功能特性基本一致,粗蛋白疏水性为35~37μg/mg;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随粗蛋白浓度增加而增强,当粗蛋白浓度为0.1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达30%~37%;总巯基和游离巯基含量均较高,分别为37~44μmol/g和18~20μmol/g;在碱性环境下的溶解度明显高于酸性条件下,当pH=3时,溶解度均最小;乳化性为12~14 m2/g,乳化稳定性为42%~47%;具有很高的持水性(平均为5.25 g/g)和持油性(平均为4.66 g/g);粗蛋白起泡性为67%~69%,起泡稳定性为35%~38%。由此可见,内蒙古3种生态型华北驼绒藜蛋白质组成及功能特性相近,营养丰富,均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驼绒藜 生态型 蛋白质组成 氨基酸种类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驼绒藜修复退化草地的案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乌亚汗 冯彩霞 +3 位作者 郑文胜 金净 包海龙 阿拉塔 《草原与草业》 2024年第2期59-62,共4页
草原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水土保持、发挥固碳潜力、保持生态稳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人为活动加剧导致的草地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凸显,各地区意识到该问题后也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草原生态修... 草原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水土保持、发挥固碳潜力、保持生态稳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人为活动加剧导致的草地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凸显,各地区意识到该问题后也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工作,目前也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工作的开展,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修复技术手段。在草原生态修复中应因地制宜,不同地区、草原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修复措施。该文分析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的草原退化原因,并且提出了合理的修复方式。“锡林郭勒型”华北驼绒藜因具有抗旱、抗寒等特点,在该地区修复过程中具有显著成效,可在该地区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地 “锡林郭勒型”华北驼绒藜 补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和PEG对华北驼绒藜和梭梭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薛建国 韩建国 +3 位作者 王显国 邓波 张铁军 柳小妮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70-474,共5页
采用不同浓度NaCl和等渗PEG 6000处理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Losinsk.)Tsien et C.C.Ma)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Mey.)Bunge)2种旱生植物种子。结果表明,盐胁迫和水分胁迫对其萌发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降低种子萌发... 采用不同浓度NaCl和等渗PEG 6000处理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Losinsk.)Tsien et C.C.Ma)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Mey.)Bunge)2种旱生植物种子。结果表明,盐胁迫和水分胁迫对其萌发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降低种子萌发率,推迟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延长种子萌发时间;在700 mmol/L NaCl处理时,华北驼绒藜和梭梭种子萌发率分别为0和49.33%,说明梭梭比华北驼绒藜种子具有更强的耐盐性。PEG6000(-3.2MPa)溶液处理后,2种旱生植物种子萌发恢复率高于等渗NaCl溶液处理;在NaCl(-3.2MPa)溶液中处理10 h后,华北驼绒藜和梭梭种子中Na+含量增加,K+含量减少,表明种子中Na+的大量累积,能够抑制种子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 PEG 华北驼绒藜 梭梭 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驼绒藜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卢立娜 李青丰 +1 位作者 贺晓 易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76-1181,共6页
对华北驼绒藜的开花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具体调查统计研究.结果显示,华北驼绒藜种群形成了一系列适应风媒传粉的花部特征:单性花,雌雄同株;雄花序细长而柔软,雄蕊4枚,无苞片;雌花小,无花冠,柱头指状,具有大量乳突细胞,便于捕捉花粉;居群内... 对华北驼绒藜的开花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具体调查统计研究.结果显示,华北驼绒藜种群形成了一系列适应风媒传粉的花部特征:单性花,雌雄同株;雄花序细长而柔软,雄蕊4枚,无苞片;雌花小,无花冠,柱头指状,具有大量乳突细胞,便于捕捉花粉;居群内同一植株雌、雄花花期不一致性较高,花期不遇;每枝条雄花开花持续时间频率最高为7d,而雌花开花持续时间频率最高为6d;雌、雄花序呈单峰连续集中开花式样;雌、雄花始花时间与花期长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雌花r=-0.569,P<0.01;雄花r=-0.665,P<0.01),开花数与花期长度则为显著正相关关系(r=0.083,P<0.01),(r=0.346,P<0.01).研究表明,华北驼绒藜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同株雌、雄花花期不遇的生殖策略,因而减少了同株授粉的比例,提高了结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驼绒藜 开花物候 居群水平 生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驼绒藜大小孢子的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卢立娜 贺晓 +1 位作者 易津 李青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19-1325,共7页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华北驼绒藜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花药4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1-2层中层及1层绒毡层组成,药壁发育为基本型,腺质绒毡层,发育后期为二核或三核;(2)四分体胞质分裂为...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华北驼绒藜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花药4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1-2层中层及1层绒毡层组成,药壁发育为基本型,腺质绒毡层,发育后期为二核或三核;(2)四分体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多数为四面体型,偶见十字交叉型;(3)成熟花粉2-细胞型,单核小孢子时期存在不同比例的空壳花粉,从0%-80%不等;(4)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直线型排列,合点端为功能大孢子,蓼型胚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驼绒藜 大孢子发生 小孢子发生 雌配子体 雄配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下苞片对华北驼绒藜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薛建国 韩建国 +3 位作者 柳小妮 邓波 王显国 张铁军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60-65,共6页
对去苞片和带苞片的华北驼绒藜种子在不同的盐浓度下进行处理,带苞片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高于去苞片的。在NaCl浓度为70,140,210,280和420 mmol/L时,带苞片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去苞片的(P<0.05),分别为90.00%,89.00%... 对去苞片和带苞片的华北驼绒藜种子在不同的盐浓度下进行处理,带苞片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高于去苞片的。在NaCl浓度为70,140,210,280和420 mmol/L时,带苞片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去苞片的(P<0.05),分别为90.00%,89.00%,79.75%,69.25%,53.75%和78.50%,81.50%,74.00%,62.25%和39.25%。用蒸馏水和490 mmol/L的NaCl溶液对带苞片和去苞片的华北驼绒藜的种子处理12 h,带苞片种子吸水率均低于去苞片的,苞片延缓了种子的吸水率。490 mmol/L NaCl处理华北驼绒藜种子1,3和7 d后,苞片中Na+含量显著增加(P<0.05)。说明华北驼绒藜种子的苞片可以吸附一部分Na+,减少对胚的伤害。苞片对华北驼绒藜在荒漠盐渍环境中的定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驼绒藜 NACL胁迫 苞片 种子曲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驼绒藜胚胎发育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六英 贺俊英 +2 位作者 易津 阿拉塔 于冰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在华北驼绒藜进行异株和同株授粉后 ,观察其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 ,异株授粉后 ,完整胚分化完成的时间较同株授粉快 ,前者需 2 2 d,后者需 2 6 d。胚胎的发育方式均属于藜型。
关键词 华北驼绒藜 胚胎发育 黎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华北驼绒藜胚胎发育及营养动态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贾睿芬 易津 +1 位作者 卢立娜 郭凯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74,共7页
对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华北驼绒藜胚胎发育及营养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理4(尿素60g/株,浇水,喷施0.05%硼酸钠)和处理7(尿素60g/株,浇水,喷施0.05%钼酸氨)为最佳施肥方案,结实率分别达到93%和94%,显著高于对照(8... 对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华北驼绒藜胚胎发育及营养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理4(尿素60g/株,浇水,喷施0.05%硼酸钠)和处理7(尿素60g/株,浇水,喷施0.05%钼酸氨)为最佳施肥方案,结实率分别达到93%和94%,显著高于对照(87%,86%);增施微量元素硼和铝,结实率比单独施用大量元素有一定提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处理4和处理7可以促进胚胎发育速度,以处理7发育最快,完整胚分化时间为18~21d;营养成分与结实率相关分析表明,N素含量与种子结实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要表现在胚胎发育的中后期(球形胚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华北驼绒藜 结实率 胚胎 营养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驼绒藜青贮贮藏过程中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0
9
作者 陶莲 玉柱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127,共6页
本研究探讨了华北驼绒藜青贮过程中发酵品质动态变化及添加剂对其影响。试验处理设对照组、乳酸菌处理组、纤维素酶处理组和乳酸菌+纤维素酶混合处理组,分别在贮藏后的1,3,5,10,30和45 d后开封,测定其pH值、乳酸、乙酸、丁酸和氨态氮... 本研究探讨了华北驼绒藜青贮过程中发酵品质动态变化及添加剂对其影响。试验处理设对照组、乳酸菌处理组、纤维素酶处理组和乳酸菌+纤维素酶混合处理组,分别在贮藏后的1,3,5,10,30和45 d后开封,测定其pH值、乳酸、乙酸、丁酸和氨态氮含量。结果表明,发酵最初3-5 d内pH值迅速下降;发酵最初10 d内乳酸和乙酸含量迅速增加;而随着贮藏时间延长氨态氮、丁酸含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的3个处理组均可提高华北驼绒藜青贮料的乳酸含量,降低pH值、氨态氮、丁酸含量,改善华北驼绒藜青贮料的发酵品质;其中添加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驼绒藜 青贮 添加剂 发酵品质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驼绒藜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环境依赖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普昶 易津 +1 位作者 赵丽丽 贾睿芬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共5页
应用地统计学中的半方差分析方法对4种群落类型华北驼绒藜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种群Ⅰ(华北驼绒藜+小叶锦鸡儿+短花针茅+多根葱群落)和种群Ⅱ(华北驼绒藜+大针茅+冷蒿+糙隐子群落)半变异函数曲线为球状和高... 应用地统计学中的半方差分析方法对4种群落类型华北驼绒藜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种群Ⅰ(华北驼绒藜+小叶锦鸡儿+短花针茅+多根葱群落)和种群Ⅱ(华北驼绒藜+大针茅+冷蒿+糙隐子群落)半变异函数曲线为球状和高斯模型,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种群较稳定;种群Ⅲ(华北驼绒藜+大针茅群落)和种群Ⅳ(华北驼绒藜+羊草+杂类草群落)半变异函数曲线为线形,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型,种群呈增长型。对种群分布格局形成有重要影响的15个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群落总盖度、华北驼绒藜种群密度、驼绒藜种群分盖度、坡度、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年平均降雨量和人为干扰度是影响种群分布格局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驼绒藜 空间格局 半方差函数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条件对华北驼绒藜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乌仁其木格 易津 乔枫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4-138,共5页
超干燥华北驼绒藜种子含水量 (MC 2 .8%~ 4 .2 % )在室外温度下 ,能显著地延长其耐藏期 ,在室外温度下贮藏可达 2 5个月。超干燥种子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明显地低于非超干燥种子 (MC>5 % ) ,而种子活力、脱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 超干燥华北驼绒藜种子含水量 (MC 2 .8%~ 4 .2 % )在室外温度下 ,能显著地延长其耐藏期 ,在室外温度下贮藏可达 2 5个月。超干燥种子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明显地低于非超干燥种子 (MC>5 % ) ,而种子活力、脱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地高于非超干燥种子。结果表明 ,超干燥处理能使华北驼绒藜种子保持高水平活力 ;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是超干燥种子耐贮藏的生理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驼绒藜 种子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花位置和开花时间对华北驼绒藜结实率及种子千粒重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贺晓 卢立娜 +1 位作者 李青丰 易津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00-1104,共5页
本研究对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生长4年和生长8年居群不同冠层、株丛上主枝和一级侧枝,以及不同花期花的结实率和种子千粒重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1)株龄较小的植株结实率较高,所结种子千粒重较大,可能与年龄小的植... 本研究对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生长4年和生长8年居群不同冠层、株丛上主枝和一级侧枝,以及不同花期花的结实率和种子千粒重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1)株龄较小的植株结实率较高,所结种子千粒重较大,可能与年龄小的植株分枝少,养分集中有关。2)结实与花在花序上的位置有关。无论在主枝条上还是在侧枝上,先开花的部位结实率高,种子千粒重也较大。3)对整个居群来说,冠层的中层结实率最高,种子千粒重最大,冠层下层结实率和种子千粒重最小。4)盛花期开的花结实率高,种子千粒重也大,末花期次之,始花期花的结实率最低,种子千粒重也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驼绒藜 开花位置 开花时间 结实率 种子千粒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驼绒藜替代不同比例粗饲料对苏尼特羊增重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晓光 吴江鸿 +3 位作者 刘亚红 邱晓 纳钦 孙海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9-192,共4页
试验将驼绒藜按不同精粗比配合成颗粒日粮饲喂苏尼特羊,对比分析驼绒藜日粮与苜蓿日粮、谷草日粮对羊增重的效果。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苜蓿、谷草铡短粉碎与50%、30%精料混合制成颗粒日粮对绵羊体增重效果最好,日增重可达127g/d;在荒... 试验将驼绒藜按不同精粗比配合成颗粒日粮饲喂苏尼特羊,对比分析驼绒藜日粮与苜蓿日粮、谷草日粮对羊增重的效果。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苜蓿、谷草铡短粉碎与50%、30%精料混合制成颗粒日粮对绵羊体增重效果最好,日增重可达127g/d;在荒漠草原区,苜蓿的高价格是限制其推广的主要原因;华北驼绒藜和谷草在30%精料水平下,与同精料水平条件下用苜蓿饲喂绵羊具有相同的增重效果,并可增加纯收入80元/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驼绒藜 增重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方式对华北驼绒藜生长及种子产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学敏 易津 张鹏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9-145,共7页
研究施肥、浇水等不同管理措施对华北驼绒藜生长及种子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宜的田间管理可以提高华北驼绒藜的株高、枝条数、种子产量和质量。其中 3次施肥 +喷钾增产增质效果优于其它处理。 3次施肥为最佳施肥方式。浇水及... 研究施肥、浇水等不同管理措施对华北驼绒藜生长及种子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宜的田间管理可以提高华北驼绒藜的株高、枝条数、种子产量和质量。其中 3次施肥 +喷钾增产增质效果优于其它处理。 3次施肥为最佳施肥方式。浇水及喷施钾肥对促进华北驼绒藜营养生长和提高种子产量、质量没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管理 华北驼绒藜 生长 种子产量和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华北驼绒藜生殖特性及种子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海英 易津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共4页
华北驼绒藜野生群落中存在明显的种内生殖差异 ,对 4种类型华北驼绒藜的生殖生物学和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高产、早熟类型华北驼绒藜 (T- 1 - A)种子产量高 (6 9.0 g/株 ) ,株型紧凑 ,生育期短 (1 5 1 d) ,千粒重 (2 .6 4 g) ,结实... 华北驼绒藜野生群落中存在明显的种内生殖差异 ,对 4种类型华北驼绒藜的生殖生物学和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高产、早熟类型华北驼绒藜 (T- 1 - A)种子产量高 (6 9.0 g/株 ) ,株型紧凑 ,生育期短 (1 5 1 d) ,千粒重 (2 .6 4 g) ,结实率(79.7% ) ,饲草产量 (1 4 0 g/株 ) ,种子成熟度 (83% )明显高于晚熟类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驼绒藜 类型 生殖特性 种子生产性能 种内生殖 施肥方式 饲用半灌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华北驼绒藜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静 陶莲 玉柱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6,共4页
以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Losinsk.)Tsien et C.G.Ma)为研究材料,探讨添加剂处理对其青贮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设置了对照、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共10个处理组,调制青贮饲料,45 d后开封并取样分析。结果表明:0.01%Lalsi... 以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Losinsk.)Tsien et C.G.Ma)为研究材料,探讨添加剂处理对其青贮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设置了对照、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共10个处理组,调制青贮饲料,45 d后开封并取样分析。结果表明:0.01%Lalsil Dry可以明显提高ADF体外消化率(P<0.05)。纤维素酶处理的乳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P<0.05),其中0.03%的添加量还明显降低了pH值、氨态氮和NDF含量(P<0.05)。混合添加处理的乳酸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NPN明显低于对照(P<0.05),且LM3+CF3显著降低了华北驼绒藜青贮饲料的pH值和NDF的含量(P<0.05),明显提高了ADF的体外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驼绒藜 青贮 添加剂 发酵品质 体外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干燥和低温贮藏对华北驼绒藜种子劣变及同工酶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乌仁其木格 易津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5-133,共9页
华北驼绒藜种子在超干燥 (含水量 4 .2 %~ 4 .5 % )室外温度条件下贮藏 ,与低温贮藏效果基本相同 ,能显著延长种子寿命。在超干燥贮藏过程中 ,种子的同工酶 (超氧化物岐化酶、过氧化物酶、酯酶 )系统的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 ,结果延缓了... 华北驼绒藜种子在超干燥 (含水量 4 .2 %~ 4 .5 % )室外温度条件下贮藏 ,与低温贮藏效果基本相同 ,能显著延长种子寿命。在超干燥贮藏过程中 ,种子的同工酶 (超氧化物岐化酶、过氧化物酶、酯酶 )系统的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 ,结果延缓了种子老化 ,提高贮藏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驼绒藜 种子 贮藏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驼绒藜超干种子抗老化生理特性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佟莉蓉 董宽虎 +1 位作者 韩建国 许庆方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2-326,共5页
以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种子为材料,采用超干燥和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处理种子,测定其发芽率、活力指数、抗氧化酶活性、自由基水平及其他指标,研究种子劣变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种子超干对种子... 以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种子为材料,采用超干燥和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处理种子,测定其发芽率、活力指数、抗氧化酶活性、自由基水平及其他指标,研究种子劣变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种子超干对种子活力没有不良影响,而且种子在老化条件下(45℃,2d)能显著地提高种子的抗老化能力。华北驼绒藜超干种子最适含水量为3.78%。超干种子经老化处理后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仍保持较高的活性。超干种子老化处理后自由基水平升高,但超干种子在萌发前经回水处理对自由基有清除能力,从而使自由基水平下降。因此,适度超干可以使华北驼绒藜种子保持较高的活力,提高其耐贮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驼绒藜种子 超干 抗老化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驼绒藜育苗移栽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海莲 阿拉塔 王海明 《内蒙古草业》 2010年第4期40-43,46,共5页
干旱地区华北驼绒藜育苗移栽是提高建植成活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利用生根粉、保水剂及清水浸泡及剪根等处理,对不同株龄和移栽的不同时期的成活率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移栽成活率为72.6%,秋季为90.3%,药剂处理能够有效提高... 干旱地区华北驼绒藜育苗移栽是提高建植成活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利用生根粉、保水剂及清水浸泡及剪根等处理,对不同株龄和移栽的不同时期的成活率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移栽成活率为72.6%,秋季为90.3%,药剂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驼绒藜 育苗移栽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驼绒藜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海莲 阿拉塔 王海明 《内蒙古草业》 2010年第3期47-50,共4页
本文对华北驼绒藜种子室内不同温度和贮藏时间处理条件下的萌发试验和田间发芽与温度关系的试验研究认为,华北驼绒藜种子不存在休眠,种子萌发完全响应于某一次降水,种子萌发对成苗没有阻碍,随着种子贮存年限增加,发芽率明显下降。在干... 本文对华北驼绒藜种子室内不同温度和贮藏时间处理条件下的萌发试验和田间发芽与温度关系的试验研究认为,华北驼绒藜种子不存在休眠,种子萌发完全响应于某一次降水,种子萌发对成苗没有阻碍,随着种子贮存年限增加,发芽率明显下降。在干旱荒漠草原地区,田间种子发芽需要时间积累,一般为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驼绒藜 种子萌发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