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生物药剂对华北落叶松鞘蛾的林间防效研究
1
作者
徐秀琴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6期34-36,共3页
为明确不同生物药剂对华北落叶松鞘蛾的林间防效,实现生物药剂的推广应用,推动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害虫绿色防治技术稳步发展,选用0.6%苦参碱水剂、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和20%灭幼脲悬浮剂为供试药剂,对比分...
为明确不同生物药剂对华北落叶松鞘蛾的林间防效,实现生物药剂的推广应用,推动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害虫绿色防治技术稳步发展,选用0.6%苦参碱水剂、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和20%灭幼脲悬浮剂为供试药剂,对比分析其对当地华北落叶松鞘蛾的林间防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4种生物药剂对华北落叶松生长无影响,安全性高;同一生物药剂不同喷施浓度对华北落叶松鞘蛾幼虫死亡数量和死亡率的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华北落叶松鞘蛾幼虫死亡数量和死亡率也逐渐下降;4种生物药剂处理下,华北落叶松鞘蛾幼虫虫口减退率和林间防效均在75%以上,其中以20%灭幼脲悬浮剂400倍液效果最好,其虫口减退率为88.78%,林间防效为88.41%,可在当地华北落叶松鞘蛾林间防治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鞘蛾
生物药剂
毒力
安全性
林间防效
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落叶松鞘蛾发育进度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谢映平
刘计权
+5 位作者
冀卫荣
胡志平
杨文光
张玉勤
阎建民
张保保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34-38,共5页
于 1997~ 1998年研究了华北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sinensisYang的发育进度 ,其中包括生活史、成虫羽化进度、幼虫化蛹进度、幼虫发育的 4个龄期确定等。同时研究了虫口密度与华北落叶松林Larixprincipis rupprechtiiMary受害等级的关系 。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鞘蛾
发育进度
防治指标
华北
落叶松
害虫
虫口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落叶松鞘蛾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茂林
张平
+3 位作者
杨美红
贺婷婷
李亚勇
赵祥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华北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sinensis Yang)成虫触角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分布及功能。[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华北落叶松鞘蛾雌雄蛾触角形态结构及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形态,并对雌雄蛾触角结构及感器的差异进行比较...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华北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sinensis Yang)成虫触角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分布及功能。[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华北落叶松鞘蛾雌雄蛾触角形态结构及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形态,并对雌雄蛾触角结构及感器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华北落叶松鞘蛾雌雄蛾触角均为丝状,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组成。雌、雄成虫触角大小不同,雌蛾触角长(2.57±0.33)mm,雄蛾触角长(3.39±1.27)mm,雌蛾触角鞭节由(43±3)亚节组成,雄蛾触角鞭节由46±3亚节组成。雌雄蛾在感器的类型、数量以及形态特征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雌雄成虫共观察到7种感受器:分别为毛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板型感器、锥形感器(2种亚型)、鳞形感器、Bohm氏鬃毛感器,栓锥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雄蛾毛形感器数量显著多于雌蛾,长度和基部直径也显著大于雌蛾。栓锥形感器为雌成虫特有,且数量最少。柄节和梗节被大量鳞片覆盖,只观察到Bohm氏鬃毛感器。各类感器功能仅根据前人的经验推测而来,还需要通过透射电镜和电生理试验等研究进一步验证。[结论]本研究为深入了解华北落叶松鞘蛾触角感器的生理功能提供了形态学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其触角与行为间的关系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鞘蛾
触角
感器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落叶松鞘蛾性引诱剂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赵晋龙
《中国森林病虫》
2018年第5期46-49,共4页
华北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sinensis Yang是我国华北地区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重要食叶害虫。应用性引诱剂诱捕器监测华北落叶松鞘蛾成虫发生期,并进行大量诱杀防治。结果表明:2011—2012年,在太岳...
华北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sinensis Yang是我国华北地区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重要食叶害虫。应用性引诱剂诱捕器监测华北落叶松鞘蛾成虫发生期,并进行大量诱杀防治。结果表明:2011—2012年,在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好地方林场和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石桥林场,华北落叶松鞘蛾成虫在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的始见期推后3~7 d,盛期推后2~4 d,末期一致,表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发生期集中的趋势。应用性引诱剂诱捕器大量诱捕后,华北落叶松鞘蛾幼虫虫口密度极显著降低,平均虫口减退率为60.07%;翌年平均诱蛾量极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鞘蛾
性引诱剂
诱捕器
监测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管涔林区怀道林场华北落叶松鞘蛾生物学调查
被引量:
4
5
作者
宗彦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99-102,共4页
2014年在管涔林区怀道林场大干沟龙王脑发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受到华北落叶松鞘蛾的侵害,2015年开始设立多个调查观察期样地,对华北落叶松鞘蛾的发生与华北落叶松受害株率及华北落叶松受害后自我补偿效应进行调查和监测。结果表明,华北...
2014年在管涔林区怀道林场大干沟龙王脑发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受到华北落叶松鞘蛾的侵害,2015年开始设立多个调查观察期样地,对华北落叶松鞘蛾的发生与华北落叶松受害株率及华北落叶松受害后自我补偿效应进行调查和监测。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鞘蛾在怀道林场每年发生一代,主要为害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平均有虫株率为70%,最高达95%;成虫每年6月4日至6月30日在林间扬飞一次;阳坡林地比阴坡受害严重,林缘比林内更易受华北落叶松鞘蛾危害,郁闭度低的林分比高的林分受害严重;华北落叶松具有高度耐害性和自我恢复生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道林场
华北落叶松鞘蛾
发生规律
生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落叶松鞘蛾人工合成性诱剂诱引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苗振旺
《山东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6-7,共2页
1999~ 2 0 0 0年 ,在山西省太岳山林局应用人工合成的华北落叶松鞘蛾性引诱剂对华北落叶松鞘蛾进行了监测 ,并开展了大量诱杀试验。结果表明 ,该引诱剂对华北落叶松鞘蛾雄蛾有较强的引诱作用 ,6 0个诱捕器在成虫扬飞期共诱到鞘蛾成虫 ...
1999~ 2 0 0 0年 ,在山西省太岳山林局应用人工合成的华北落叶松鞘蛾性引诱剂对华北落叶松鞘蛾进行了监测 ,并开展了大量诱杀试验。结果表明 ,该引诱剂对华北落叶松鞘蛾雄蛾有较强的引诱作用 ,6 0个诱捕器在成虫扬飞期共诱到鞘蛾成虫 5 1万头 ,应用诱捕器后 ,林地内华北落叶松被害率下降 5 0 .1% ,虫口密度下降 81.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鞘蛾
人工合成性诱剂
监测
防治
发生期
落叶松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落叶松鞘蛾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7
作者
梁小明
《山西林业》
2008年第6期29-30,共2页
本文对华北落叶松鞘蛾成虫、卵、幼虫和蛹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初步弄清了华北落叶松鞘蛾在关帝山林区的生物学特性,为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鞘蛾
形态学特征
生物学特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生物药剂对华北落叶松鞘蛾的林间防效研究
1
作者
徐秀琴
机构
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6期34-36,共3页
文摘
为明确不同生物药剂对华北落叶松鞘蛾的林间防效,实现生物药剂的推广应用,推动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害虫绿色防治技术稳步发展,选用0.6%苦参碱水剂、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和20%灭幼脲悬浮剂为供试药剂,对比分析其对当地华北落叶松鞘蛾的林间防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4种生物药剂对华北落叶松生长无影响,安全性高;同一生物药剂不同喷施浓度对华北落叶松鞘蛾幼虫死亡数量和死亡率的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华北落叶松鞘蛾幼虫死亡数量和死亡率也逐渐下降;4种生物药剂处理下,华北落叶松鞘蛾幼虫虫口减退率和林间防效均在75%以上,其中以20%灭幼脲悬浮剂400倍液效果最好,其虫口减退率为88.78%,林间防效为88.41%,可在当地华北落叶松鞘蛾林间防治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鞘蛾
生物药剂
毒力
安全性
林间防效
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分类号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落叶松鞘蛾发育进度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谢映平
刘计权
冀卫荣
胡志平
杨文光
张玉勤
阎建民
张保保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忻州地区林业局
五台山林场
关帝山森林经营局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34-38,共5页
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96 10 2 3 )
文摘
于 1997~ 1998年研究了华北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sinensisYang的发育进度 ,其中包括生活史、成虫羽化进度、幼虫化蛹进度、幼虫发育的 4个龄期确定等。同时研究了虫口密度与华北落叶松林Larixprincipis rupprechtiiMary受害等级的关系 。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鞘蛾
发育进度
防治指标
华北
落叶松
害虫
虫口密度
Keywords
Larch forest
Coleophora sinensis Yang
Development
Control target
分类号
S763.712.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落叶松鞘蛾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茂林
张平
杨美红
贺婷婷
李亚勇
赵祥
机构
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
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双家寨林场
山西农业大学基础部
山西省右玉县畜牧服务中心
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18,共7页
基金
山西省专利推广实施资助专项(20200728)。
文摘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华北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sinensis Yang)成虫触角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分布及功能。[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华北落叶松鞘蛾雌雄蛾触角形态结构及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形态,并对雌雄蛾触角结构及感器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华北落叶松鞘蛾雌雄蛾触角均为丝状,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组成。雌、雄成虫触角大小不同,雌蛾触角长(2.57±0.33)mm,雄蛾触角长(3.39±1.27)mm,雌蛾触角鞭节由(43±3)亚节组成,雄蛾触角鞭节由46±3亚节组成。雌雄蛾在感器的类型、数量以及形态特征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雌雄成虫共观察到7种感受器:分别为毛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板型感器、锥形感器(2种亚型)、鳞形感器、Bohm氏鬃毛感器,栓锥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雄蛾毛形感器数量显著多于雌蛾,长度和基部直径也显著大于雌蛾。栓锥形感器为雌成虫特有,且数量最少。柄节和梗节被大量鳞片覆盖,只观察到Bohm氏鬃毛感器。各类感器功能仅根据前人的经验推测而来,还需要通过透射电镜和电生理试验等研究进一步验证。[结论]本研究为深入了解华北落叶松鞘蛾触角感器的生理功能提供了形态学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其触角与行为间的关系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鞘蛾
触角
感器
扫描电镜
Keywords
Coleophora sinensis Yang
Antenna
Sensill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分类号
S43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落叶松鞘蛾性引诱剂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赵晋龙
机构
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2018年第5期46-49,共4页
文摘
华北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sinensis Yang是我国华北地区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重要食叶害虫。应用性引诱剂诱捕器监测华北落叶松鞘蛾成虫发生期,并进行大量诱杀防治。结果表明:2011—2012年,在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好地方林场和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石桥林场,华北落叶松鞘蛾成虫在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的始见期推后3~7 d,盛期推后2~4 d,末期一致,表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发生期集中的趋势。应用性引诱剂诱捕器大量诱捕后,华北落叶松鞘蛾幼虫虫口密度极显著降低,平均虫口减退率为60.07%;翌年平均诱蛾量极显著下降。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鞘蛾
性引诱剂
诱捕器
监测
综合治理
Keywords
Coleophora sinensis Yang
sex-attractant
trap
monitoring
integrated control
分类号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管涔林区怀道林场华北落叶松鞘蛾生物学调查
被引量:
4
5
作者
宗彦平
机构
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
出处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99-102,共4页
基金
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1605D121020)
文摘
2014年在管涔林区怀道林场大干沟龙王脑发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受到华北落叶松鞘蛾的侵害,2015年开始设立多个调查观察期样地,对华北落叶松鞘蛾的发生与华北落叶松受害株率及华北落叶松受害后自我补偿效应进行调查和监测。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鞘蛾在怀道林场每年发生一代,主要为害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平均有虫株率为70%,最高达95%;成虫每年6月4日至6月30日在林间扬飞一次;阳坡林地比阴坡受害严重,林缘比林内更易受华北落叶松鞘蛾危害,郁闭度低的林分比高的林分受害严重;华北落叶松具有高度耐害性和自我恢复生长效应。
关键词
怀道林场
华北落叶松鞘蛾
发生规律
生活史
Keywords
Huaidao forest farm
Coleophora sinensis Yang
occurrence regularity
life history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落叶松鞘蛾人工合成性诱剂诱引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苗振旺
机构
山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出处
《山东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6-7,共2页
文摘
1999~ 2 0 0 0年 ,在山西省太岳山林局应用人工合成的华北落叶松鞘蛾性引诱剂对华北落叶松鞘蛾进行了监测 ,并开展了大量诱杀试验。结果表明 ,该引诱剂对华北落叶松鞘蛾雄蛾有较强的引诱作用 ,6 0个诱捕器在成虫扬飞期共诱到鞘蛾成虫 5 1万头 ,应用诱捕器后 ,林地内华北落叶松被害率下降 5 0 .1% ,虫口密度下降 81.2 %。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鞘蛾
人工合成性诱剂
监测
防治
发生期
落叶松
害虫
Keywords
Coleophora sincnsis Yang
pheromone
monitor and control
分类号
S763.712.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落叶松鞘蛾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7
作者
梁小明
机构
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
出处
《山西林业》
2008年第6期29-30,共2页
文摘
本文对华北落叶松鞘蛾成虫、卵、幼虫和蛹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初步弄清了华北落叶松鞘蛾在关帝山林区的生物学特性,为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鞘蛾
形态学特征
生物学特性
研究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生物药剂对华北落叶松鞘蛾的林间防效研究
徐秀琴
《现代农业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华北落叶松鞘蛾发育进度研究
谢映平
刘计权
冀卫荣
胡志平
杨文光
张玉勤
阎建民
张保保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华北落叶松鞘蛾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李茂林
张平
杨美红
贺婷婷
李亚勇
赵祥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华北落叶松鞘蛾性引诱剂应用技术研究
赵晋龙
《中国森林病虫》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管涔林区怀道林场华北落叶松鞘蛾生物学调查
宗彦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华北落叶松鞘蛾人工合成性诱剂诱引效果试验研究
苗振旺
《山东林业科技》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华北落叶松鞘蛾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梁小明
《山西林业》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