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族的家族与村落:人类学的对话与思考 被引量:8
1
作者 麻国庆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3-59,共7页
汉族的家族与村落:人类学的对话与思考麻国庆李亦园教授在北京大学纪念潘光旦先生的学术演讲中,对中国人类学的南北两派及其互易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南北两派正是人类学中国学派的典型特点。①如果从人类学的中国研究而言,在笔者看来... 汉族的家族与村落:人类学的对话与思考麻国庆李亦园教授在北京大学纪念潘光旦先生的学术演讲中,对中国人类学的南北两派及其互易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南北两派正是人类学中国学派的典型特点。①如果从人类学的中国研究而言,在笔者看来还有两个重要的研究趋向,一是以日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宗族组织 人类学研究 弗里德曼 宗族集团 宗族村落 华北村落 社会变迁 “满铁” 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与权力网络——民国时期的华北村庄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佩国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6-102,共7页
华北农村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社会,其自然———社会生态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即低产多灾的旱作农业体制与内向封闭型的村落社区结构相伴而生。而土地是乡村社会的基础性资源,乡村社会的一切自然、人文关系都是围绕着土地资源分配而展... 华北农村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社会,其自然———社会生态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即低产多灾的旱作农业体制与内向封闭型的村落社区结构相伴而生。而土地是乡村社会的基础性资源,乡村社会的一切自然、人文关系都是围绕着土地资源分配而展开的。民国时期的华北村庄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村落内部的土地资源分配表现为地权的相对集中与大量自耕农的存在相始终,土地收益在各阶层的分配也极不平衡。从文化与社会变迁的角度讲,宗族取向是华北村落社区土地资源分配的价值导向与结构制约。在国家权力与村庄社区的互动关系上,国家权力对华北农村的影响仅限于征税,而乡区长、保甲长处于行政权力与村落社会尖锐矛盾的焦点,其社会角色已从士绅转向土豪劣绅。要而言之,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村落内部社会结构的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华北农村 土地资源 国家权力 权力网络 社会变迁 乡村社会 村落共同体 华北村落 南京国民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