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勤地不懒”:华北农谚中的创业观
被引量:
3
1
作者
欧达伟
董晓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6-34,共9页
关于中国农民,谈论的文章为数不少,却很少涉及他们的思想观念。但要深入了解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就需要研究中国农民的思想观念,特别是20世纪前半叶华北农民的信仰和价值观。困难是缺乏可靠的资料。当然不是说没有资料,就迄今我所...
关于中国农民,谈论的文章为数不少,却很少涉及他们的思想观念。但要深入了解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就需要研究中国农民的思想观念,特别是20世纪前半叶华北农民的信仰和价值观。困难是缺乏可靠的资料。当然不是说没有资料,就迄今我所见到的资料看,有一些值得给予更多的注意,它们中间的一部份就是农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谚
谚语
创业观
农民
观念
中国
农民
华北农民
中国谚语
宿命观
“命”
佃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七七”事变前日军策划华北自治的阴谋
2
作者
魏显洲
赵玉洁
《兰台内外》
1997年第4期10-11,共2页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三省后,仍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活动,不久就把侵略的目标转向华北,进而企图吞并整个中国。1933年上半年,关东军及华北驻屯军继占领东三省后,又侵占了察东和冀东各县,攫取了华北地区的主权,势力逐步扩大到冀察两省...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三省后,仍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活动,不久就把侵略的目标转向华北,进而企图吞并整个中国。1933年上半年,关东军及华北驻屯军继占领东三省后,又侵占了察东和冀东各县,攫取了华北地区的主权,势力逐步扩大到冀察两省北部和平津周围的广大地区。为了顺利侵占华北、实现其全面侵华的目标,日本陆军中央部于1936年初出台了《对华北工作要纲》,企图在利用汉奸殷汝耕为首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和以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为委员长的中日妥协的半自治政府——“冀察政务委员会”为其侵占华北效命的同时,再通过一些怀柔政策,愚弄和策动华北农民展开所谓“华北自治运动”。他们为华北农民编织了一个由“自治社会”过渡到“大同社会”的美丽圈套,希望达到其“先予之,后取之”的阴谋目的。同时,日本侵略者也企图通过策动华北自治,瓦解农民的抗日决心,以“排除共产党的农民政策”。希望“兵不血刃,即可达到防共目的”。日军的《对华北工作要纲》和华北自治指导部的《设置计划纲要》,充分暴露了他们侵占华北进而吞并中国的野心,现翻译公布于此,作为对纪念抗战爆发60周年的献礼,同时希望对史学研究者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自治
华北农民
华北
地区
自治运动
农民
福利
大同社会
侵占
日军
关东军
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勤地不懒”:华北农谚中的创业观
被引量:
3
1
作者
欧达伟
董晓萍
机构
〔美〕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6-34,共9页
文摘
关于中国农民,谈论的文章为数不少,却很少涉及他们的思想观念。但要深入了解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就需要研究中国农民的思想观念,特别是20世纪前半叶华北农民的信仰和价值观。困难是缺乏可靠的资料。当然不是说没有资料,就迄今我所见到的资料看,有一些值得给予更多的注意,它们中间的一部份就是农谚。
关键词
农谚
谚语
创业观
农民
观念
中国
农民
华北农民
中国谚语
宿命观
“命”
佃农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七七”事变前日军策划华北自治的阴谋
2
作者
魏显洲
赵玉洁
出处
《兰台内外》
1997年第4期10-11,共2页
文摘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三省后,仍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活动,不久就把侵略的目标转向华北,进而企图吞并整个中国。1933年上半年,关东军及华北驻屯军继占领东三省后,又侵占了察东和冀东各县,攫取了华北地区的主权,势力逐步扩大到冀察两省北部和平津周围的广大地区。为了顺利侵占华北、实现其全面侵华的目标,日本陆军中央部于1936年初出台了《对华北工作要纲》,企图在利用汉奸殷汝耕为首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和以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为委员长的中日妥协的半自治政府——“冀察政务委员会”为其侵占华北效命的同时,再通过一些怀柔政策,愚弄和策动华北农民展开所谓“华北自治运动”。他们为华北农民编织了一个由“自治社会”过渡到“大同社会”的美丽圈套,希望达到其“先予之,后取之”的阴谋目的。同时,日本侵略者也企图通过策动华北自治,瓦解农民的抗日决心,以“排除共产党的农民政策”。希望“兵不血刃,即可达到防共目的”。日军的《对华北工作要纲》和华北自治指导部的《设置计划纲要》,充分暴露了他们侵占华北进而吞并中国的野心,现翻译公布于此,作为对纪念抗战爆发60周年的献礼,同时希望对史学研究者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
华北
自治
华北农民
华北
地区
自治运动
农民
福利
大同社会
侵占
日军
关东军
共产党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勤地不懒”:华北农谚中的创业观
欧达伟
董晓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七七”事变前日军策划华北自治的阴谋
魏显洲
赵玉洁
《兰台内外》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