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华北事变后的中国政局
1
作者
荆蕙兰
《北方论丛》
CSSCI
1999年第4期101-103,共3页
1935年的华北事变对当时中国政局的冲击是十分明显的。西安事变的发生 ,其历史必然性则在于华北事变所造成的中国政局的巨大变化。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一步阐述。指出 :张学良、杨虎诚的历史功绩 ,实际上正是他们适应了政局的变...
1935年的华北事变对当时中国政局的冲击是十分明显的。西安事变的发生 ,其历史必然性则在于华北事变所造成的中国政局的巨大变化。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一步阐述。指出 :张学良、杨虎诚的历史功绩 ,实际上正是他们适应了政局的变动 ,抓住时机 ,发动事变 ,最后在各方努力之下和平解决了事变 ,从而扭转了蒋介石的对内政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事变
华北事变
中国政局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评"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说
2
作者
张国明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41-44,共4页
从对日本逐步侵华、中国东北和关内的关系、中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以及1935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内外政策的转变的具体分析,批驳了到1935年的"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才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观点。重新评价了"华北事变"...
从对日本逐步侵华、中国东北和关内的关系、中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以及1935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内外政策的转变的具体分析,批驳了到1935年的"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才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观点。重新评价了"华北事变"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事变
连续性
国民党
共产党
主要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统一战线的几个问题之我见
3
作者
朱培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S1期138-142,共5页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以前,是统一战线形成的酝酿阶段;从华北事变到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是初步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以前,是统一战线形成的酝酿阶段;从华北事变到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是初步形成时期;从五届三中全会到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关于团结御侮的讲话,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酝酿阶段
历史过程
华北事变
左倾错误
中华苏维埃
地方实力派
日本帝国主义
土地革命政策
救国时报
中国大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论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走向及其成因
被引量:
3
4
作者
肖政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91,共17页
1935年末,在日方策动与地方实力派配合下,“华北自治运动”达到最高潮,国民党南京政府与地方实力派间的博弈亦白热化。在此种复杂情势下,在中共地方组织领导下,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学运之初,基于不同政治考量,国民党南京政府与宋哲元对...
1935年末,在日方策动与地方实力派配合下,“华北自治运动”达到最高潮,国民党南京政府与地方实力派间的博弈亦白热化。在此种复杂情势下,在中共地方组织领导下,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学运之初,基于不同政治考量,国民党南京政府与宋哲元对学运的态度存在分歧。然而,国民党当局既难以满足学生的政治诉求,其直辖区域的党政组织也无力领导学运。随着华北局势逐渐稳定,国民党南京政府与宋哲元对学运的态度最终达成一致。一二九运动在双方合力制裁下最终陷入低潮,但国民党政府的权威和形象也因此受损,这客观上为平津等地的中共地下党恢复组织、扩大影响提供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南京政府
宋哲元
一二九运动
华北事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事件名称的引号使用问题
5
作者
潘继成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37-37,共1页
历史事件名称可分为由月日数字命名的事件名称、由旧历年号命名的事件名称和由地名命名的事件名称等三类。目前出版物中在历史事件名称方面使用引号的情况非常混乱,甚至同一出版物对同一历史事件使用引号也前后不一致。关于第一类即由...
历史事件名称可分为由月日数字命名的事件名称、由旧历年号命名的事件名称和由地名命名的事件名称等三类。目前出版物中在历史事件名称方面使用引号的情况非常混乱,甚至同一出版物对同一历史事件使用引号也前后不一致。关于第一类即由月日数字命名的历史事件,韦俊谋同志《数词表示历史事件名称时标点的用法》一文(见《语文建设》1991年第7期)已作了讨论,这里只讨论后两种情况。先看目前的混乱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事件
《语文建设》
中专教材
高校文科
“西安
事变
”
济科
小学课本
华北事变
中国革命史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同仇敌忾:电影界的援绥运动
6
作者
图克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4-19,共6页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吞食”中国领土,国民党政府步步退让。1935年华北事变后,整个中华大地笼罩在日军进逼的阴影之下。距离华北地区一步之遥的绥远省(1),已成为日本下一步的侵占目标。1936年11月,日军扶持的伪蒙...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吞食”中国领土,国民党政府步步退让。1935年华北事变后,整个中华大地笼罩在日军进逼的阴影之下。距离华北地区一步之遥的绥远省(1),已成为日本下一步的侵占目标。1936年11月,日军扶持的伪蒙古军政府进犯绥远,傅作义指挥的晋绥军和国民党“中央军”与之交锋,史称“绥远抗战”。此次局部战争以中方胜利告终,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高潮的到来。绥远抗战进行时,全国各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援绥运动,对奋战在前线的官兵进行援助,其中也包括电影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远抗战
伪蒙古军
傅作义
华北事变
绥远省
九一八
晋绥
国民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由日本回来了
7
作者
郭沫若
《郭沫若学刊》
2017年第3期1-5,共5页
七月二十五日今天是礼拜,最后出走的期日到了。自华北事变发生以来,苦虑了十几天,最后出走的时期终竟到了。昨夜睡甚不安,今晨四时半起床,将寝衣换上了一件和服,踱进了自己的书斋。为妻及四儿一女写好留白,决心趁他们尚在熟睡中离去。...
七月二十五日今天是礼拜,最后出走的期日到了。自华北事变发生以来,苦虑了十几天,最后出走的时期终竟到了。昨夜睡甚不安,今晨四时半起床,将寝衣换上了一件和服,踱进了自己的书斋。为妻及四儿一女写好留白,决心趁他们尚在熟睡中离去。昨晚由我的暗示,安娜及大的两个儿子,虽然知道我已有走意,但并不知道我今天便要走。我怕通知了他们,使风声伸张了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事变
期日
头等舱
我自己
她说
这样看来
船上
计划书
传花
五毛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吉林省最早征集、宣传东北抗联事迹的省级文件
8
作者
吴庄严
《兰台内外》
2015年第1期21-21,共1页
1946年10月29日,中共吉林省委印发《关于收集、宣传东北抗联事迹、优抚烈属的通知》,签发人:吉林省委秘书长兼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白栋材。这是吉林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中最早的有关征集、宣传东北抗联事迹的文件。艰苦卓绝、可歌可...
1946年10月29日,中共吉林省委印发《关于收集、宣传东北抗联事迹、优抚烈属的通知》,签发人:吉林省委秘书长兼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白栋材。这是吉林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中最早的有关征集、宣传东北抗联事迹的文件。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东北抗日联军,用热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拯救中华民族危亡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935年5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联
日本侵略者
中共吉林省委
东北人民
档案馆馆藏
华北事变
白栋材
副部长
民族危亡
签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走进王向阳主编的《抗日英烈事迹读本》丛书
9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16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19世纪后半叶,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随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1894年,日军挑起甲午战争,随后侵占台湾:1931年,日军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危急:1935年,日军制造华北事变,华北危急;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
19世纪后半叶,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随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1894年,日军挑起甲午战争,随后侵占台湾:1931年,日军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危急:1935年,日军制造华北事变,华北危急;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危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精神
民族复兴
丛书
读本
事迹
抗日
侵华战争
华北事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卢沟桥做证
10
作者
冀中仁
《中国军转民》
2022年第15期I0003-I0003,共1页
在北京丰台区永定河上,有座十一孔联拱大石桥,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卢沟桥。卢沟桥与平汉铁路大桥并行横跨永定河,是北平咽喉要道,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日寇于1933年1月占领山海关,2月占领热河省,4月占领长城各口,1935年策动华北事变,进而...
在北京丰台区永定河上,有座十一孔联拱大石桥,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卢沟桥。卢沟桥与平汉铁路大桥并行横跨永定河,是北平咽喉要道,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日寇于1933年1月占领山海关,2月占领热河省,4月占领长城各口,1935年策动华北事变,进而派兵强占丰台,到1936年,日寇为夺取卢沟桥,从东西北三面形成对北平的合围之势,洞开南下华北平原的门户,蓄意制造卢沟桥事变,诡称7月7日夜10时在距北平十余公里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时一名士兵失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河省
卢沟桥
事变
北京丰台区
平汉铁路
蓄意制造
华北事变
兵家必争之地
咽喉要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
11
作者
包养业
《青海教育》
2003年第7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国民党政府
对日政策
“九·一八”
事变
“一·二八”
事变
华北事变
“八·一三”
事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华北事变后的中国政局
1
作者
荆蕙兰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1999年第4期101-103,共3页
文摘
1935年的华北事变对当时中国政局的冲击是十分明显的。西安事变的发生 ,其历史必然性则在于华北事变所造成的中国政局的巨大变化。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一步阐述。指出 :张学良、杨虎诚的历史功绩 ,实际上正是他们适应了政局的变动 ,抓住时机 ,发动事变 ,最后在各方努力之下和平解决了事变 ,从而扭转了蒋介石的对内政策 。
关键词
西安
事变
华北事变
中国政局
关系
分类号
K26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评"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说
2
作者
张国明
机构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41-44,共4页
文摘
从对日本逐步侵华、中国东北和关内的关系、中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以及1935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内外政策的转变的具体分析,批驳了到1935年的"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才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观点。重新评价了"华北事变"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
华北事变
连续性
国民党
共产党
主要矛盾
Keywords
'Huabei Accident'
continuation
Guomin Party
CPC
main contradiction
分类号
K264.3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统一战线的几个问题之我见
3
作者
朱培麟
机构
重庆交通学院社科部
出处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S1期138-142,共5页
文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以前,是统一战线形成的酝酿阶段;从华北事变到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是初步形成时期;从五届三中全会到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关于团结御侮的讲话,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时期。
关键词
酝酿阶段
历史过程
华北事变
左倾错误
中华苏维埃
地方实力派
日本帝国主义
土地革命政策
救国时报
中国大革命
分类号
D61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走向及其成因
被引量:
3
4
作者
肖政军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91,共17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2XNH12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1935年末,在日方策动与地方实力派配合下,“华北自治运动”达到最高潮,国民党南京政府与地方实力派间的博弈亦白热化。在此种复杂情势下,在中共地方组织领导下,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学运之初,基于不同政治考量,国民党南京政府与宋哲元对学运的态度存在分歧。然而,国民党当局既难以满足学生的政治诉求,其直辖区域的党政组织也无力领导学运。随着华北局势逐渐稳定,国民党南京政府与宋哲元对学运的态度最终达成一致。一二九运动在双方合力制裁下最终陷入低潮,但国民党政府的权威和形象也因此受损,这客观上为平津等地的中共地下党恢复组织、扩大影响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国民党南京政府
宋哲元
一二九运动
华北事变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事件名称的引号使用问题
5
作者
潘继成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37-37,共1页
文摘
历史事件名称可分为由月日数字命名的事件名称、由旧历年号命名的事件名称和由地名命名的事件名称等三类。目前出版物中在历史事件名称方面使用引号的情况非常混乱,甚至同一出版物对同一历史事件使用引号也前后不一致。关于第一类即由月日数字命名的历史事件,韦俊谋同志《数词表示历史事件名称时标点的用法》一文(见《语文建设》1991年第7期)已作了讨论,这里只讨论后两种情况。先看目前的混乱情形:
关键词
历史事件
《语文建设》
中专教材
高校文科
“西安
事变
”
济科
小学课本
华北事变
中国革命史
《历史》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仇敌忾:电影界的援绥运动
6
作者
图克
机构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4-19,共6页
文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吞食”中国领土,国民党政府步步退让。1935年华北事变后,整个中华大地笼罩在日军进逼的阴影之下。距离华北地区一步之遥的绥远省(1),已成为日本下一步的侵占目标。1936年11月,日军扶持的伪蒙古军政府进犯绥远,傅作义指挥的晋绥军和国民党“中央军”与之交锋,史称“绥远抗战”。此次局部战争以中方胜利告终,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高潮的到来。绥远抗战进行时,全国各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援绥运动,对奋战在前线的官兵进行援助,其中也包括电影界。
关键词
绥远抗战
伪蒙古军
傅作义
华北事变
绥远省
九一八
晋绥
国民党
分类号
J909.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由日本回来了
7
作者
郭沫若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17年第3期1-5,共5页
文摘
七月二十五日今天是礼拜,最后出走的期日到了。自华北事变发生以来,苦虑了十几天,最后出走的时期终竟到了。昨夜睡甚不安,今晨四时半起床,将寝衣换上了一件和服,踱进了自己的书斋。为妻及四儿一女写好留白,决心趁他们尚在熟睡中离去。昨晚由我的暗示,安娜及大的两个儿子,虽然知道我已有走意,但并不知道我今天便要走。我怕通知了他们,使风声伸张了出去,
关键词
华北事变
期日
头等舱
我自己
她说
这样看来
船上
计划书
传花
五毛钱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林省最早征集、宣传东北抗联事迹的省级文件
8
作者
吴庄严
机构
吉林省档案馆
出处
《兰台内外》
2015年第1期21-21,共1页
文摘
1946年10月29日,中共吉林省委印发《关于收集、宣传东北抗联事迹、优抚烈属的通知》,签发人:吉林省委秘书长兼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白栋材。这是吉林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中最早的有关征集、宣传东北抗联事迹的文件。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东北抗日联军,用热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拯救中华民族危亡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935年5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关键词
东北抗联
日本侵略者
中共吉林省委
东北人民
档案馆馆藏
华北事变
白栋材
副部长
民族危亡
签发人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G279.27 [文化科学—档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走进王向阳主编的《抗日英烈事迹读本》丛书
9
出处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16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文摘
19世纪后半叶,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随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1894年,日军挑起甲午战争,随后侵占台湾:1931年,日军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危急:1935年,日军制造华北事变,华北危急;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危急!
关键词
抗战精神
民族复兴
丛书
读本
事迹
抗日
侵华战争
华北事变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卢沟桥做证
10
作者
冀中仁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军转民》
2022年第15期I0003-I0003,共1页
文摘
在北京丰台区永定河上,有座十一孔联拱大石桥,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卢沟桥。卢沟桥与平汉铁路大桥并行横跨永定河,是北平咽喉要道,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日寇于1933年1月占领山海关,2月占领热河省,4月占领长城各口,1935年策动华北事变,进而派兵强占丰台,到1936年,日寇为夺取卢沟桥,从东西北三面形成对北平的合围之势,洞开南下华北平原的门户,蓄意制造卢沟桥事变,诡称7月7日夜10时在距北平十余公里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时一名士兵失踪.
关键词
热河省
卢沟桥
事变
北京丰台区
平汉铁路
蓄意制造
华北事变
兵家必争之地
咽喉要道
分类号
K9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
11
作者
包养业
出处
《青海教育》
2003年第7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国民党政府
对日政策
“九·一八”
事变
“一·二八”
事变
华北事变
“八·一三”
事变
分类号
K26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华北事变后的中国政局
荆蕙兰
《北方论丛》
CSSCI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简评"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说
张国明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关于统一战线的几个问题之我见
朱培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再论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走向及其成因
肖政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历史事件名称的引号使用问题
潘继成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同仇敌忾:电影界的援绥运动
图克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由日本回来了
郭沫若
《郭沫若学刊》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吉林省最早征集、宣传东北抗联事迹的省级文件
吴庄严
《兰台内外》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走进王向阳主编的《抗日英烈事迹读本》丛书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卢沟桥做证
冀中仁
《中国军转民》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谈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
包养业
《青海教育》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