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绥日报》副刊中的鲁迅纪念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亚琼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0-49,共10页
"鲁迅纪念"作为一个重大的学术命题,近十多年来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果。不同区域、不同报刊杂志的文献已渐浮露,成为学界鲁迅研究的一大热点,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可低估。相关研究综述可见李亚萍的《〈美洲华侨日报... "鲁迅纪念"作为一个重大的学术命题,近十多年来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果。不同区域、不同报刊杂志的文献已渐浮露,成为学界鲁迅研究的一大热点,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可低估。相关研究综述可见李亚萍的《〈美洲华侨日报〉鲁迅纪念专辑述略》②和凌孟华的《〈新新新闻旬刊〉的〈鲁迅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特辑〉述略》③。进一步整理研究此方面史料,对于全面认识鲁迅逝世后,不同区域通过纪念鲁迅所传达的"鲁迅形象"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逝世 鲁迅研究 鲁迅纪念 鲁迅形象 学术命题 周年纪念 华侨日报 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老调子已经唱完》校勘记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运峰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6-61,共6页
1927年2月18日至19日,鲁迅应邀到香港青年会发表了两次讲演,题目分别是《无声的中国》和《老调子已经唱完》。由于鲁迅不会用粤语发表演说,而香港的大多数人又听不懂鲁迅的绍兴官话,因此便由许广平将鲁迅的话翻译成粤语,再由他人记录整... 1927年2月18日至19日,鲁迅应邀到香港青年会发表了两次讲演,题目分别是《无声的中国》和《老调子已经唱完》。由于鲁迅不会用粤语发表演说,而香港的大多数人又听不懂鲁迅的绍兴官话,因此便由许广平将鲁迅的话翻译成粤语,再由他人记录整理出来,准备在当地报刊发表。担任18日讲演记录的是黄之栋和刘前度,担任19日讲演记录的是刘前度。根据现有资料,黄之栋曾任香港《华侨日报》副刊编辑,刘前度曾任香港公立汉文中学教师,后成为诗人和书法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声的中国 许广平 刘前度 副刊编辑 中学教师 校勘记 青年会 华侨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香港热心推广普通话的陈和景先生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元孚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5-36,共2页
1989年4月份以后,在香港掀起了一股推广普通话的新热潮。说它是新热潮,因为前些年中英达成关于香港归还中国的协议时,推广普通话、学习普通话着实热了一阵子。这次热潮的特点与前次有所不同,是从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和报道开始的。说来有趣... 1989年4月份以后,在香港掀起了一股推广普通话的新热潮。说它是新热潮,因为前些年中英达成关于香港归还中国的协议时,推广普通话、学习普通话着实热了一阵子。这次热潮的特点与前次有所不同,是从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和报道开始的。说来有趣,这个热潮的推动者并不是语言学家或从事文字工作的人,而是一位退休的企业家,印尼老华人陈和景先生。陈先生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企业家。1937年,他17岁那年离开家乡福建省福清县,远度重洋到印尼谋生,经过二三十年奋斗,开拓了一番事业,办过榨油厂、纺织厂、家具厂、烟草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广普通话 文字工作 福清县 远度 华侨日报 十年 汉语普通话 母语教学 语言政策 华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想与现实——国外学者谈长江三峡大坝工程
4
作者 张星岩 《国际展望》 1986年第13期15-17,1,共4页
各国学者关注长江三峡大坝工程。美国赞成与反对两派势均力敌,日本学术界基本上属“慎重派”,只有建设业界态度积极。
关键词 三峡大坝 日本学术界 国外专家 重庆港 淤积问题 华侨日报 赫林顿 海陆 学者意见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台消息
5
《语文建设》 1984年第2期63-,共1页
●香港普通话研习社创办了《普通话教学心声》,发行这份小报的目的是要在老师、辅导员、学员之间架起桥梁、共同总结经验,进一步搞好教学工作,把普通话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带向专业化的方向。
关键词 普通话教学 教学工作 书同文 华侨日报 施行细则 法令规定 店名 订定 科技发展 罚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