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前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华侨教育政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冉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39,共6页
抗战之前,南京国民政府的华侨教育政策缺乏统一的主管机构,实施范围和效力也相当有限。抗战全面爆发后,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支持全民抗战,通过成立设计研究机构,开展华侨教育调查,增设华侨教育学校,优待归国侨生升学等措施,进行了... 抗战之前,南京国民政府的华侨教育政策缺乏统一的主管机构,实施范围和效力也相当有限。抗战全面爆发后,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支持全民抗战,通过成立设计研究机构,开展华侨教育调查,增设华侨教育学校,优待归国侨生升学等措施,进行了系列的调整与应变。但直至战后,华侨教育政策的固有缺陷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反而表现得愈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前后 南京国民政府 华侨教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洪年的华侨教育思想与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兴中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1期132-137,共6页
郑洪年是中国华侨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认为 ,华侨教育尤为民族命脉所系 ,非海外任何事业所能比拟。他反对教育洋八股 ,反对理论脱离实际 ,主张教育要中国化 ,华侨教育应适应华侨处在海外特殊环境之需要。指出教育者的错误是理论多 ,而... 郑洪年是中国华侨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认为 ,华侨教育尤为民族命脉所系 ,非海外任何事业所能比拟。他反对教育洋八股 ,反对理论脱离实际 ,主张教育要中国化 ,华侨教育应适应华侨处在海外特殊环境之需要。指出教育者的错误是理论多 ,而实行少。强调教育要心力交用 ,知行并进 ,提出应重视生产教育、职业教育。他主政暨南期间 ,采取许多改革措施 ,制订“道德、科学、军事、职业、政治五种训练为暨南的教育方针” ,重视学术研究 ,主张兼收并蓄 ,学术自由 ,大力支持学生成立学术团体 ,开展学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教育 教育思想 教育中国化 郑洪年 校风 学风 生产教育 职业教育 教育方针 学术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日华人华侨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智新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7-138,共12页
从19世纪末至今,受中日关系和两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等影响,日本华人华侨教育经历了增长、停滞、恢复和激增等变化。特别是198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华侨华人以及其他中国籍人口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日本华文教育的需求越来... 从19世纪末至今,受中日关系和两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等影响,日本华人华侨教育经历了增长、停滞、恢复和激增等变化。特别是198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华侨华人以及其他中国籍人口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日本华文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出现了周末中文学校、中文补习学校、电视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新的华文教育形态。但目前仍面临很多问题,如华侨教育一直被排斥在日本正规学校教育体制之外,陈旧的华文教育设施难以满足日益高涨的华文教育需求,缺乏新一代华文教材、华文师资等。就如何使日本的华侨华人教育更上一个台阶,提出了改进建议:一是从保障国民接受教育权的高度来重新认识华侨教育;二是加强对华侨教育的研究;三是增设华侨高中;四是结合侨居国的情况编写新的华文教材;五是将华侨学校师资培训纳入所在国教师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华人华侨教育 中文教育 华文教材 华文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暨南大学兴办高等华侨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人怀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2-5,共4页
发轫于20世纪初叶的中国高等华侨教育,已经走过了一条坎坷与辉煌的历程。暨南大学素称“华侨最高学府”,她的前身暨南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这是由中国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华侨学校。经过几代暨南人的辛勤耕耘,建校... 发轫于20世纪初叶的中国高等华侨教育,已经走过了一条坎坷与辉煌的历程。暨南大学素称“华侨最高学府”,她的前身暨南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这是由中国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华侨学校。经过几代暨南人的辛勤耕耘,建校92年来,暨大已发展成为中国对外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教育 历史回顾 海外华侨华人 港澳台地区 暨南大学 外招生 中华文化 华文教育 侨务工作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领事保护与南洋华侨教育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奕平 王岚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1-122,共12页
近代中国被迫进入西方国际法体系,使得晚清政府接触了领事保护制度,并从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实践。清政府主动利用领事保护发展南洋华侨教育就是这一过程的例证。晚清领事保护促进南洋华侨教育发展的目的在于增强南洋华侨的中华文化认同... 近代中国被迫进入西方国际法体系,使得晚清政府接触了领事保护制度,并从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实践。清政府主动利用领事保护发展南洋华侨教育就是这一过程的例证。晚清领事保护促进南洋华侨教育发展的目的在于增强南洋华侨的中华文化认同、改善南洋侨教生态、延续封建专制统治。经过清廷领事官员的努力,领事保护改善了南洋华侨教育生态并提振了华侨的中华文化自信。同时,这一实践也丰富了近代中国领事保护机制的内涵,为中国领事保护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清政府希望利用领事保护促进侨教以培养华侨效忠思想却事与愿违。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接受近代教育的华侨子弟积极参与其中,最终埋葬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南洋 领事保护 华侨教育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南洋华侨教育的发展脉络——评《近代南洋华侨教育研究》
6
作者 徐栋梁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J0001-J0001,共1页
在近代史中,南洋华侨教育一直与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近代南洋华侨教育的研究,有利于加强华侨社会与祖国之间的联系,对于形成并保持民族精神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吴明罡对南洋报刊等大量原始文献进行分析,从社会学、教育学、文... 在近代史中,南洋华侨教育一直与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近代南洋华侨教育的研究,有利于加强华侨社会与祖国之间的联系,对于形成并保持民族精神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吴明罡对南洋报刊等大量原始文献进行分析,从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以及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南洋华侨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写成了《近代南洋华侨教育研究》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华侨 华侨教育 教育研究 近代史 脉络 政治经济学 华侨社会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暨南在华侨教育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兴中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10-118,共9页
暨南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华侨学校,在我国华侨教育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回顾暨南的历史,借鉴暨南在几十年中所创造和积累的华侨教育的经验,这对于我们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华侨教育事业,办好暨南大学,是有一... 暨南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华侨学校,在我国华侨教育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回顾暨南的历史,借鉴暨南在几十年中所创造和积累的华侨教育的经验,这对于我们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华侨教育事业,办好暨南大学,是有一定意义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 暨南学堂 华侨高等教育 光荣传统 华侨学校 学生组织 学术团体 华侨教育 祖国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炎培的华侨教育实践及其思想(二)
8
作者 别必亮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黄炎培 教育思想 华侨教育 教育实践 教育目的 国民教育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炎培的华侨教育实践及其思想(二)
9
作者 别必亮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黄炎培 教育思想 华侨教育 国民教育 职业教育 工农业教育 商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前半期缅甸华侨教育事业概述
10
作者 胡一声 陈乔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19-25,共7页
缅甸华侨教育的发展过程,凝聚了华侨先辈含辛茹苦不辞艰险的心血,体现了当地华侨的高度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在当地华侨社会及侨居地人民中间均有良好而深远的影响。追述缅甸华侨教育的概况,是有意义的。本文仅就二十世纪前半期的缅... 缅甸华侨教育的发展过程,凝聚了华侨先辈含辛茹苦不辞艰险的心血,体现了当地华侨的高度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在当地华侨社会及侨居地人民中间均有良好而深远的影响。追述缅甸华侨教育的概况,是有意义的。本文仅就二十世纪前半期的缅华教育,作概要综述。(一) 缅甸华侨教育的创立,与南洋其他地方有颇多相似之处。辛亥革命以前,当地仅有私塾存在,及至国内兴办学校之风传进缅甸之后,缅华社会中的开明有识之士,深感旧有的私塾已不再适应时代要求,于是便有创立学校之倡议。旅缅华侨创办学校,始于清朝光绪二十九年(即一九○三年)。在仰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教育 华侨社会 五十年 华侨学校 私塾 新中国 平民学校 祖国 解放战争 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侨华文教育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兴中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华侨华文教育的历史上下几百年,地域遍及五大洲、其产生、发展、演变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当今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更为... 华侨华文教育的历史上下几百年,地域遍及五大洲、其产生、发展、演变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当今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更为密切,有利于华侨华文教育的发展.应根据新形势、新特点,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把华侨华文教育推向发展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教育 华文教育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华侨与侨乡教育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肇琳 张天枢 《学术研究》 1987年第4期99-104,共6页
世界各地的广东籍华侨、华人约有1500多万人,广东籍港澳同胞有400多万人。他们一向热爱祖国,关心桑梓,素有在家乡兴办各种公益事业的优良传统,在捐资兴学方面,尤为突出。仅近年的统计,从1978年至1985年,华侨、华人。
关键词 港澳同胞 华侨教育 捐资办学 广东华侨 侨办学校 捐资兴学 教育事业 广东侨乡 家乡 侨务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华侨高等教育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万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109-114,共6页
本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自 1978年国内华侨高等教育恢复以来 ,在办学方针、招生对象、培养目标、就业地区和教育理论等方面随着我国侨务事业的发展而发生的变化 ,突出反映了新时期华侨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揭示了当今华侨高... 本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自 1978年国内华侨高等教育恢复以来 ,在办学方针、招生对象、培养目标、就业地区和教育理论等方面随着我国侨务事业的发展而发生的变化 ,突出反映了新时期华侨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揭示了当今华侨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华侨高等教育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与华侨高等教育国际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德鸿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S1期158-161,共4页
经济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至深影响就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参与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是华侨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因而华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具有特殊意义。华侨高校要根据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高等... 经济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至深影响就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参与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是华侨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因而华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具有特殊意义。华侨高校要根据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鉴定与质量认证制度 ,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 华侨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越与新中国华侨高等教育的发展——以暨南大学的两度复校为例
15
作者 刘思亮 夏泉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1-117,共7页
王越,当代知名教育家、"百岁大学校长",1958-1970年、1978-1982年两度任"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副校长。他心系华侨高等教育发展,积极参与暨南大学的重建、复校工作,协助陶铸校长主持校务,还参与筹办暨南大学医学院... 王越,当代知名教育家、"百岁大学校长",1958-1970年、1978-1982年两度任"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副校长。他心系华侨高等教育发展,积极参与暨南大学的重建、复校工作,协助陶铸校长主持校务,还参与筹办暨南大学医学院,关心侨校教学科研与学生德育工作,为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与复校作出重要贡献,在百年暨南史乃至新中国华侨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越 暨南大学 华侨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中华教育会及其20世纪40年代的文教活动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振伟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澳门中华教育会创立于1920年,历史悠久,建树良多。20世纪40年代抗战时期,中华教育会积极联合澳门的侨团,策动救国工作。在极艰难的情况下,中华教育会先贤仍然义不容辞地推行国语运动,筹办民众学校及侨立图书馆,推动澳门的师范教育。中... 澳门中华教育会创立于1920年,历史悠久,建树良多。20世纪40年代抗战时期,中华教育会积极联合澳门的侨团,策动救国工作。在极艰难的情况下,中华教育会先贤仍然义不容辞地推行国语运动,筹办民众学校及侨立图书馆,推动澳门的师范教育。中华教育会在澳门教育发展中做出了特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教育 国语运动 民众教育 师范教育 澳门中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华文教育政策的沿革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敏 《语言战略研究》 2017年第1期41-48,共8页
中国政府从清末开始关注海外华文教育,并开创了国内侨生教育的先河。此后,政府方面一直关注华文教育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本文梳理了晚清至今出台的华文教育政策和措施,根据不同阶段华文教育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期,分析了政策发布的... 中国政府从清末开始关注海外华文教育,并开创了国内侨生教育的先河。此后,政府方面一直关注华文教育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本文梳理了晚清至今出台的华文教育政策和措施,根据不同阶段华文教育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期,分析了政策发布的历史背景、国内外形势以及政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教育 华侨教育 华文教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融通:近代维新先驱陈炽的教育观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6-109,135,共5页
教育是陈炽维新变法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主张在全面学习西方的同时,坚守中国文化传统。他在实业教育、慈善教育、女子教育、华侨教育等方面提出许多合乎时代的主张,为中国教育近代化作出了应有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 陈炽 实业教育 慈善教育 女子教育 华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特色教育教学方式应该重视的两个问题
19
作者 杨燕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S1期13-16,共4页
本文针对海外学生对华侨高校现行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反映 ,讨论了在华侨高校特色教育教学方式的探索中 ,关注海外学生的心理感受。
关键词 海外学生 心理 教师素质 华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暨南大学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的历史成就与贡献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洁容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110-116,140,共8页
暨南大学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 (192 7~ 194 9)是一个曾经称誉海内外的华侨研究机构 ,该部担负研究华侨、服务华侨、帮助华侨摆脱危机的特殊使命 ,是当时中国境内研究华侨的唯一机构。本文探讨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成立的时代背景 ,对它在... 暨南大学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 (192 7~ 194 9)是一个曾经称誉海内外的华侨研究机构 ,该部担负研究华侨、服务华侨、帮助华侨摆脱危机的特殊使命 ,是当时中国境内研究华侨的唯一机构。本文探讨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成立的时代背景 ,对它在研究华侨、服务华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暨南大学 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 华侨研究 历史成就 华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