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回报母语滋养的生命方式——华人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创作的语言追求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万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2,共6页
语言是海外华人作家最重要的精神栖息地和生存方式,他们以对传统语义符号的现代转换和对汉语释义方式、表达方式的探索求得自身异域的生存时,也参加了民族话语的重建,而华人新生代对汉语"纯正性"的追求,新移民作家的中文混杂...
语言是海外华人作家最重要的精神栖息地和生存方式,他们以对传统语义符号的现代转换和对汉语释义方式、表达方式的探索求得自身异域的生存时,也参加了民族话语的重建,而华人新生代对汉语"纯正性"的追求,新移民作家的中文混杂化,作为他们回报母语滋养的生命形式,反映出母语在迁徙中与作家创作互动的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新生代
新移民作家
语言
母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人新生代作家边缘意识和身份建构比较论——以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马来西亚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琴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在20世纪以来的世界汉语文坛中,华人“新生代”作家作为一种“代际”现象,因其不同的在地性而呈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他们虽存在时空背景、社会形态、文化语境的差异,但在文学立场上却具有共通的后现代解构、颠覆精神。因...
在20世纪以来的世界汉语文坛中,华人“新生代”作家作为一种“代际”现象,因其不同的在地性而呈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他们虽存在时空背景、社会形态、文化语境的差异,但在文学立场上却具有共通的后现代解构、颠覆精神。因而,立足于比较研究视角,从新生代命名、边缘意识、身份建构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不同地区华人新生代作家的异同性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新生代
边缘意识
身份建构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台湾地区及马华新生代作家的“戏仿”历史叙事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琴凤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45,共4页
20世纪以来的世界汉语文坛中,新生代作家作为超越传统的文学一股新生力量已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其中中国台湾地区和马华"新生代"作家在历史叙事上具有很大的共通性,二者都追求游戏性的"戏仿"历史叙事,通过戏拟...
20世纪以来的世界汉语文坛中,新生代作家作为超越传统的文学一股新生力量已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其中中国台湾地区和马华"新生代"作家在历史叙事上具有很大的共通性,二者都追求游戏性的"戏仿"历史叙事,通过戏拟、模仿的游戏手法解构、颠覆传统宏大历史叙事,揭示其虚假性本质,最终实现回归主体自我的个人化游戏性历史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新生代
作家
马来西亚
华人新生代
作家
戏仿
历史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创伤性历史成长记忆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琴凤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6,共3页
在20世纪末的世界汉语文坛中,马华新生代作家以其新锐性、颠覆性引起了文坛的关注。作为马来西亚国内的边缘弱势族群,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历史成长记忆具有强烈的创伤性体验。陈大为反传统的个人化南洋成长史和黄锦树的有关族群冲突的历史...
在20世纪末的世界汉语文坛中,马华新生代作家以其新锐性、颠覆性引起了文坛的关注。作为马来西亚国内的边缘弱势族群,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历史成长记忆具有强烈的创伤性体验。陈大为反传统的个人化南洋成长史和黄锦树的有关族群冲突的历史创伤记忆分别从两个层面呈现了马华新生代作家创伤性历史记忆的深层内涵,重新书写了新一代海外华人漂泊无根的多元精神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华人新生代
创伤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回报母语滋养的生命方式——华人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创作的语言追求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万华
机构
山东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2,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华人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的比较研究>(编号04BZWO52)
文摘
语言是海外华人作家最重要的精神栖息地和生存方式,他们以对传统语义符号的现代转换和对汉语释义方式、表达方式的探索求得自身异域的生存时,也参加了民族话语的重建,而华人新生代对汉语"纯正性"的追求,新移民作家的中文混杂化,作为他们回报母语滋养的生命形式,反映出母语在迁徙中与作家创作互动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
华人新生代
新移民作家
语言
母语
Keywords
new generation of American-born Chinese
new Chinese immigrant writers
language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人新生代作家边缘意识和身份建构比较论——以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马来西亚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琴凤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基金
《华人新生代作家历史文化品格比较研究——以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为例》,项目编号:08jc751029
文摘
在20世纪以来的世界汉语文坛中,华人“新生代”作家作为一种“代际”现象,因其不同的在地性而呈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他们虽存在时空背景、社会形态、文化语境的差异,但在文学立场上却具有共通的后现代解构、颠覆精神。因而,立足于比较研究视角,从新生代命名、边缘意识、身份建构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不同地区华人新生代作家的异同性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
华人新生代
边缘意识
身份建构
比较研究
Keywords
Chinese "New - Generation"
marginal consciousness
identity construction
comparative study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台湾地区及马华新生代作家的“戏仿”历史叙事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琴凤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45,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8jc751029)成果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资助
文摘
20世纪以来的世界汉语文坛中,新生代作家作为超越传统的文学一股新生力量已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其中中国台湾地区和马华"新生代"作家在历史叙事上具有很大的共通性,二者都追求游戏性的"戏仿"历史叙事,通过戏拟、模仿的游戏手法解构、颠覆传统宏大历史叙事,揭示其虚假性本质,最终实现回归主体自我的个人化游戏性历史叙事。
关键词
台湾
新生代
作家
马来西亚
华人新生代
作家
戏仿
历史叙事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创伤性历史成长记忆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琴凤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6,共3页
基金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成果
编号08JC751029
文摘
在20世纪末的世界汉语文坛中,马华新生代作家以其新锐性、颠覆性引起了文坛的关注。作为马来西亚国内的边缘弱势族群,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历史成长记忆具有强烈的创伤性体验。陈大为反传统的个人化南洋成长史和黄锦树的有关族群冲突的历史创伤记忆分别从两个层面呈现了马华新生代作家创伤性历史记忆的深层内涵,重新书写了新一代海外华人漂泊无根的多元精神创伤。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华人新生代
创伤记忆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回报母语滋养的生命方式——华人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创作的语言追求
黄万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华人新生代作家边缘意识和身份建构比较论——以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马来西亚为例
张琴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台湾地区及马华新生代作家的“戏仿”历史叙事
张琴凤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创伤性历史成长记忆
张琴凤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