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华人基督教会的族裔特性探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爱慧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4-140,共7页
在美国有相当数量的华人适应主流的宗教信仰体系,皈依成为基督徒。不过,与此同时,他们并未完全抛弃其族裔特性。他们多组建了独立于主流宗派之外的华人教会,用中文服务于华人信徒,并开设免费的中文学校,教授土生华裔子弟学中文、中国历... 在美国有相当数量的华人适应主流的宗教信仰体系,皈依成为基督徒。不过,与此同时,他们并未完全抛弃其族裔特性。他们多组建了独立于主流宗派之外的华人教会,用中文服务于华人信徒,并开设免费的中文学校,教授土生华裔子弟学中文、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华人教会还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一些中国传统风俗,比如节日庆祝活动;并有选择地继承了某些中华传统价值观,特别是儒家道德伦理。华人基督教会带有族裔特色的教育和文化活动有助于维系华人信众的中华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基督教 族裔特性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东南亚华人基督教跨国网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钟鑫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8-175,共8页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华人基督教跨国网络的研究尚不多见。已有研究主要从网络功能的角度分析其对于华人信徒拓展生存空间的作用,然而对于华人基督教跨国网络的结构和影响却未有专门的论述。本文认为在以基督教文化为载体的"基督教...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华人基督教跨国网络的研究尚不多见。已有研究主要从网络功能的角度分析其对于华人信徒拓展生存空间的作用,然而对于华人基督教跨国网络的结构和影响却未有专门的论述。本文认为在以基督教文化为载体的"基督教网络"和以"文化中国"为载体的"华人网络"相互嵌入的过程中,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和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张以新加坡为"中心节点",以东南亚各地重要华人教会为"中间节点",以西方各国差会和各地华人教会为"基本节点"的近代东南亚华人基督教跨国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基督教 跨国网络 相互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中期(1835—1860)华人浸信会教民的曼谷—香港—潮州跨国网络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榭熙 岳峰 《东南学术》 2002年第1期42-49,共8页
本文调查了19世纪中期美国浸信会面向中国的传教活动,研究焦点落在华人浸信会跨国网络在中国南海出现的过程,提出海外华人基督教徒沿着所建立起来的沿海网络,由暹罗到香港,再向广东潮州方言区发展。华人基督教徒成了早期浸信会传... 本文调查了19世纪中期美国浸信会面向中国的传教活动,研究焦点落在华人浸信会跨国网络在中国南海出现的过程,提出海外华人基督教徒沿着所建立起来的沿海网络,由暹罗到香港,再向广东潮州方言区发展。华人基督教徒成了早期浸信会传教活动的代理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基督教 传教 网络 19世纪中期 华人浸信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