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华人商会对促进中美关系的作用与效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晞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3-63,共11页
中美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虽已达成战略共识,但基于中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历史文化传统等现实差异,跨越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任务依旧复杂艰巨。纵观美国华人商会的发展历史轨迹,其在团结和凝聚华人华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中美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虽已达成战略共识,但基于中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历史文化传统等现实差异,跨越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任务依旧复杂艰巨。纵观美国华人商会的发展历史轨迹,其在团结和凝聚华人华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促进中美友好合作等方面发挥特殊作用,它也将进一步从经济和民意视角丰富中美新型关系建构的思维和路径。文章探究美国华人商会法律界定,系统分析其类型属性、发展轨迹,进一步探讨其价值主张和功能延伸,研究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美国华人商会可在人文往来、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一带一路"等领域,架设多维桥梁纽带,体现其经济外交与民间外交的双重渠道效应,助力中美关系大格局。最后,提出发挥渠道效应的具体突破口和举措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华人商会 民间渠道 效应分析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大战结束前香港的华人商会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培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82,共6页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仁井田升文库里的香港商会资料绝大部分不见于香港各大图书馆,丰富了香港商会史的内容。透过这批资料,可以看到二次大战结束前,由于香港独特的殖民环境,并未受到如学者所指的"谕设商会"热潮影响,不仅...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仁井田升文库里的香港商会资料绝大部分不见于香港各大图书馆,丰富了香港商会史的内容。透过这批资料,可以看到二次大战结束前,由于香港独特的殖民环境,并未受到如学者所指的"谕设商会"热潮影响,不仅商会的历史比之邻近城市如上海、广州、新加坡、澳门都早,而且在组织类别、规模上有鲜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大学仁井田升文库 香港 二战前 华人商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年代香港华人商会的政治分析——以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与香港工业总会为个案
3
作者 李培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5-122,共8页
香港自1920年代起陆续建立自己的工业,经历二次大战,大批的内地工业家来到香港。到了1960年代,香港政府大力推动工业化政策,为了制衡本地华人厂商组织的影响,催生了香港工业总会。本文讨论了香港政府对华人商会的统治政策,并以1960年代... 香港自1920年代起陆续建立自己的工业,经历二次大战,大批的内地工业家来到香港。到了1960年代,香港政府大力推动工业化政策,为了制衡本地华人厂商组织的影响,催生了香港工业总会。本文讨论了香港政府对华人商会的统治政策,并以1960年代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为个案,分析政府与商会之间的磨合关系。在讨论政府如何驾御华人商会的同时,分析香港厂商所作出的反应,其中将特别指出沪籍和粤籍厂商对政府的不同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华人商会 商会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 香港工业总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