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子标记的白蜡树属椒叶梣组系统发育及谱系地理格局形成
1
作者 韦羿帆 周明芹 WEN Jun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44-855,共12页
木犀科白蜡树属椒叶梣组(Fraxinus sect.Sciadanthus)由自然分布于中国中部的对节白蜡(Fraxinus hupehensis S.Z.Qu,C.B.Shang&P.L.Su)、喜马拉雅西部的椒叶梣(Fraxinusxanthoxyloides(G.Don)DC.)和非洲北部的Fraxinus dimorpha 3... 木犀科白蜡树属椒叶梣组(Fraxinus sect.Sciadanthus)由自然分布于中国中部的对节白蜡(Fraxinus hupehensis S.Z.Qu,C.B.Shang&P.L.Su)、喜马拉雅西部的椒叶梣(Fraxinusxanthoxyloides(G.Don)DC.)和非洲北部的Fraxinus dimorpha 3个物种组成,呈现出特殊的间断分布模式,目前该组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尚不清楚。利用ITS、psbA-trnH、rpl32-trnL和matK 4个标记对白蜡树属42个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利用ITS序列构建的贝叶斯系统树支持Wallander的分类方法,即属内再分成6个组,对节白蜡、椒叶梣和F.dimorpha都属于椒叶梣组,且该组与欧梣组(sect.Fraxinus)的亲缘关系最近,形成姐妹组;(2)椒叶梣可能是F.dimorpha与欧亚种的杂交后代;(3)BEAST分化时间图显示,白蜡树属最早起源于42.05 Ma,椒叶梣组最早分化于21.86 Ma,对节白蜡最早分化于11.87 Ma。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可能是导致椒叶组物种间断分布的重要原因,对节白蜡和椒叶梣可能是其影响下的孑遗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树属 椒叶梣组 对节白蜡 谱系地理学 华中—西喜马拉雅—北非间断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