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剑川石窟石钟寺第六窟主尊身份及其图像源流考 被引量:5
1
作者 黄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33,共12页
云南剑川石窟石钟寺区第六窟是一佛二弟子配八大明王及二护法神的组合窟。主尊作触地印,呈释迦降魔状。但主尊的身份并非释迦牟尼佛,而是大日遍照佛,即大日如来。根据《大妙金刚佛顶经》,主尊显"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即"... 云南剑川石窟石钟寺区第六窟是一佛二弟子配八大明王及二护法神的组合窟。主尊作触地印,呈释迦降魔状。但主尊的身份并非释迦牟尼佛,而是大日遍照佛,即大日如来。根据《大妙金刚佛顶经》,主尊显"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即"释迦佛顶佛"与"转轮圣王"的复合形象。但《经》中并未对"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有具体的仪轨记载。实际上,"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还非此窟主尊图像的最终来源。这种作触地印的大日如来的形象在显"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的背后,实际上与菩提瑞像,也就是释迦成道像有关。此种造像公元7世纪初西天流行,并至少在7世纪下半叶就从中印度地区传入两京巴蜀地区,并且直到11世纪初左右在石钟寺后山的沙登箐区还有开凿。从菩提瑞像到"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再到此窟主尊大日如来,其中反映了宗教教理教义上的发展与圆融的转换关系,并且受到了华严思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地印 释迦牟尼佛 菩提瑞像 大日如来 华严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光寺东大殿造像组合及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雅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3-107,共5页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晚唐的遗存。本文通过对东大殿内唐代造像的组合关系的探讨,分析其营建的时代背景,认为殿内的塑像与壁画的造像组合、风格样式均凸显的是盛唐的遗风。同时揭示出盛唐时期的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晚唐的遗存。本文通过对东大殿内唐代造像的组合关系的探讨,分析其营建的时代背景,认为殿内的塑像与壁画的造像组合、风格样式均凸显的是盛唐的遗风。同时揭示出盛唐时期的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与密教的联系颇为紧密,结合佛光寺塑像壁画图像与不空的关系,推断其绘制的年代为盛唐晚期的766-77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光寺 造像组合 华严信仰 不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