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东葡萄广西-2花药胚状体诱导与再生植株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支玉玺 张剑侠 王跃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3,F0003,共7页
为了提供葡萄转抗病基因功能验证及遗传转化研究的再生技术体系,以中国野生华东葡萄(V.pseudoretic-ulata)感白粉病株系广西-2的花药为试材,进行了体细胞胚诱导与再生体系的建立,并探讨了次生胚的诱导与畸形萌发胚状体正常成苗的方法。... 为了提供葡萄转抗病基因功能验证及遗传转化研究的再生技术体系,以中国野生华东葡萄(V.pseudoretic-ulata)感白粉病株系广西-2的花药为试材,进行了体细胞胚诱导与再生体系的建立,并探讨了次生胚的诱导与畸形萌发胚状体正常成苗的方法。结果表明,广西-2花药在B5+6-BA4.0mg·L-1+2,4-D0.7mg·L-1+CH1.0g·L-1+PVP1.0g·L-1+蔗糖30.0g·L-1培养基上继代3个月,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产生;B5+6-BA4.0mg·L-1+CH1.0g·L-1+PVP1.0g·L-1+蔗糖15.0g·L-1培养基有利于胚状体形成;胚状体在1/2B5+CH1.0g·L-1+PVP1.0g·L-1+蔗糖15.0g·L-1的液体培养基比相同成分固体培养基中早萌发14d左右;已萌发胚状体在WPM+IBA0.15mg·L-1+AC0.5g·L-1+蔗糖15.0g·L-1培养基上可以生根成苗;MS+6-BA1.5mg·L-1+IBA0.2mg·L-1+蔗糖30.0g·L-1培养基有利于畸形萌发胚状体正常成苗。发育早期胚状体在B5+6-BA1.0mg·L-1+2,4-D0.5mg·L-1+CH1.0g·L-1+PVP1.0g·L-1+蔗糖30.0g·L-1培养基上可形成次生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野生葡萄 华东葡萄 花药 胚状体诱导 再生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葡萄抗白粉病基因差异表达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西平 王倩 王跃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7-122,共6页
为筛选和克隆华东葡萄抗白粉病相关基因,以高抗葡萄白粉病的华东葡萄株系白河-35-1为材料,采用mRNA差异显示(DDRT-PCR)技术进行在白粉病病原菌诱导下抗白粉病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筛选出适宜DDRT-PCR的引物组合184对,获得抗白粉病差异表... 为筛选和克隆华东葡萄抗白粉病相关基因,以高抗葡萄白粉病的华东葡萄株系白河-35-1为材料,采用mRNA差异显示(DDRT-PCR)技术进行在白粉病病原菌诱导下抗白粉病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筛选出适宜DDRT-PCR的引物组合184对,获得抗白粉病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13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其功能分别涉及转录调控、能量代谢、蛋白合成、防御反应等生理生化过程,表明华东葡萄白河-35-1抗白粉病是诸多代谢途径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这些差异片段的获得为探明葡萄抗白粉病分子机制提供了前期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葡萄 抗白粉病 MRNA差异显示 差异表达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葡萄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灰霉病抗性QTL定位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凤英 刘露露 +6 位作者 郭泽西 曲俊杰 尹玲 韦晓丽 韦淑梅 傅佩宁 孙大运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83-2391,共9页
【目的】构建华东葡萄遗传连锁图谱,并定位其抗灰霉病QTL,为华东葡萄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其抗灰霉病基因发掘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高感灰霉病的欧洲葡萄赤霞珠为母本、抗灰霉病的华东葡萄1058-2为父本,以二者杂交F1代128株单株为... 【目的】构建华东葡萄遗传连锁图谱,并定位其抗灰霉病QTL,为华东葡萄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其抗灰霉病基因发掘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高感灰霉病的欧洲葡萄赤霞珠为母本、抗灰霉病的华东葡萄1058-2为父本,以二者杂交F1代128株单株为群体材料,利用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开发SNP分子标记,应用JoinMap 4.0构建遗传连锁图谱,使用MapQTL 6.0对F1代抗灰霉病表型进行抗灰霉病QTL定位。与葡萄参考基因组PN40024进行比对分析,筛选QTL区间的抗病候选基因。【结果】2019和2020年杂交F1代群体的灰霉病抗性多为中抗及以上。在亲本之间共鉴定到6357个SNP分子标记。挑选出在染色体上均匀分布的654个SNP分子标记用于构建华东葡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包含19个连锁群,总长度为1843.67 cM,SNP分子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2.82 c M。根据2019和2020年的F1群体灰霉病表型数据,连续两年在LG9连锁群上定位到1个与灰霉病抗性连锁的QTL,命名为Rbc1。该QTL与SNP分子标记np6008紧密连锁,在2019和2020年表型中可解释的变异率分别为13.1%和12.6%。参考葡萄基因组PN40024的物理图谱和基因注释信息,Rbc1位于9号染色体物理距离5969~12345 kb内,在这个QTL区间含有45个与抗病性相关的基因,编码含有LRR结构域的受体激酶和推测的抗病蛋白。【结论】葡萄灰霉病抗性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抗性亲本华东葡萄1058-2中存在抗病的主效QTL。筛选出的45个与抗病性相关的基因可能参与调控葡萄灰霉病抗性,后续可作为候选基因进一步解析华东葡萄1058-2灰霉病抗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葡萄 遗传图谱 灰霉病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葡萄和里扎马特的离体保存研究初报 被引量:4
4
作者 石雪晖 陈祖玉 +3 位作者 王先荣 杨国顺 刘昆玉 倪建军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6年第3期19-21,共3页
对华东葡萄和里扎马特在添加不同浓度多效唑(0,1.0,2.0,3.0,4.0,5.0 mg/L)的GS培养基上培养7个月,结果表明,里扎马特在多效唑浓度为4.0mg/L的GS培养基上,生长抑制率达80%以上,适于离体保存。华东葡萄在多效唑浓度为4.0mg/L的GS培养基上... 对华东葡萄和里扎马特在添加不同浓度多效唑(0,1.0,2.0,3.0,4.0,5.0 mg/L)的GS培养基上培养7个月,结果表明,里扎马特在多效唑浓度为4.0mg/L的GS培养基上,生长抑制率达80%以上,适于离体保存。华东葡萄在多效唑浓度为4.0mg/L的GS培养基上,也达到80%以上的抑制率,但保存5个月后,叶片由绿变白,干枯。此外,多效唑可促进华东葡萄和里扎马特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葡萄 里扎马特 离体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葡萄转录因子VpSBP3基因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血清制备
5
作者 王浩 侯鸿敏 +2 位作者 殷向静 宋军阳 王西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7-743,共7页
【目的】制备华东葡萄(Vitis pseudoreticulata)转录因子VpSBP3基因抗血清,为研究VpSBP3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构建华东葡萄转录因子VpSBP3基因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VpSBP3,转化大肠杆菌(E.coli)Rosetta(DE3),以IPTG为诱导剂诱导... 【目的】制备华东葡萄(Vitis pseudoreticulata)转录因子VpSBP3基因抗血清,为研究VpSBP3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构建华东葡萄转录因子VpSBP3基因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VpSBP3,转化大肠杆菌(E.coli)Rosetta(DE3),以IPTG为诱导剂诱导目的融合蛋白的表达。切胶电透析回收诱导表达的VpSBP3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VpSBP3抗血清。【结果】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VpSBP3在DE3中高效表达出了分子质量为68 kD的GSTVpSBP3融合蛋白。回收的目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后得到了抗血清,经Western-Blot检测,抗血清的免疫-抗原反应良好。【结论】在27℃、0.7 mmol·L-1IPTG过夜培养的诱导条件下,融合蛋白GST-VpSBP3过量表达。免疫大白兔获得的血清特异性强,效价高,可用于VpSBP3基因功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葡萄 VpSBP3 转录因子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葡萄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RP2和VpUIRP3的抗白粉病特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辰 姚文孔 +4 位作者 谢小青 童威霍 王磊 王杰 王跃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77-1491,共15页
【目的】分析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的Ring型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RP2和VpUIRP3的转基因植株对葡萄白粉病的抗性,研究这2个基因的抗白粉病特性,为改良欧洲葡萄抗病性提供可用基因。【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中国野生华... 【目的】分析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的Ring型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RP2和VpUIRP3的转基因植株对葡萄白粉病的抗性,研究这2个基因的抗白粉病特性,为改良欧洲葡萄抗病性提供可用基因。【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RP2和VpUIRP3的编码区序列(CDS);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在白粉菌诱导和水杨酸处理后的葡萄叶片中的表达;使用聚乙二醇(PEG)介导法转化拟南芥原生质体进行亚细胞定位;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基因‘无核白’和‘红地球’植株;经过苯胺蓝染色,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分析白粉菌在转基因植株叶片上的生长情况,鉴定转基因株系的抗病性。【结果】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RP2和VpUIRP3响应白粉菌和水杨酸处理,表达模式明显区别于感病对照‘赤霞珠’。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VpUIRP2蛋白定位在细胞质,VpUIRP3蛋白定位无特异性。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4个VpUIRP2的转基因‘红地球’株系和1个‘无核白’株系,转基因株系对白粉病表现出抗性。【结论】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RP2能增强葡萄对白粉病的抗性,可以作为抗病基因用于改良欧洲葡萄的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 泛素连接酶 白粉病 遗传转化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华东葡萄脂类相关质体蛋白基因VpPAP1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欢 史江莉 +3 位作者 李瑞民 姚文孔 焦韵桐 王跃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5-650,共6页
该研究以前期获得的葡萄cDNA全长文库为基础,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Vitis pseudoreticulata‘Baihe-35-1’)相关质体蛋白基因,命名为VpPAP1(GenBank登录号JN624817)。序列分析表明,VpPAP1基因cDNA编码区... 该研究以前期获得的葡萄cDNA全长文库为基础,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Vitis pseudoreticulata‘Baihe-35-1’)相关质体蛋白基因,命名为VpPAP1(GenBank登录号JN624817)。序列分析表明,VpPAP1基因cDNA编码区全长为1 034bp,其中5′-UTR和3′-UTR区域分别为26bp和63bp,开放阅读框为945bp,编码31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4 169.37Da,等电点为7.76。葡萄叶片接种白粉菌[Uncinula necator(Schw.)Burr.]后,运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VpPAP1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VpPAP1基因受白粉菌诱导表达,在接种后24h达到峰值。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中国野生葡萄脂类相关质体蛋白基因的表达及其在葡萄白粉病互作中的功能分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野生华东葡萄 脂类相关质体蛋白 白粉病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葡萄VpWDR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武杰 曾爱玲 张军科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4-360,I0002,共8页
【目的】探索中国葡萄野生种抗白粉病候选基因VpWDR与白粉病抗性的相关性。【方法】以中国野生华东葡萄(Vitis pseudoreticulata)叶片为植物材料,采用RACE技术对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叶片cDNA文库测序获得的WDR基因EST序... 【目的】探索中国葡萄野生种抗白粉病候选基因VpWDR与白粉病抗性的相关性。【方法】以中国野生华东葡萄(Vitis pseudoreticulata)叶片为植物材料,采用RACE技术对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叶片cDNA文库测序获得的WDR基因EST序列片段进行全长克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VpWDR在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叶片中受白粉菌侵染后的表达变化,采用基因枪介导的瞬时转化技术检测VpWDR表达产物在洋葱表皮细胞内的定位。【结果】获得了华东葡萄VpWDR mRNA全长1 577 bp,开放阅读框1 377 bp,3'UTR 138 bp,5'UTR 62 bp,编码458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5.07,预测分子量为51.7 kDa;核酸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VpWDR属于WD40蛋白基因家族,并命名为VpWDR;在人工接种葡萄白粉菌后的葡萄叶片进行基因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葡萄叶片中受白粉菌诱导先上调表达,再回到原始水平,最大值出现在接种后12 h,表达量约为内参基因β-Actin的2.8倍;此外,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定位于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无亚细胞特异性分布。【结论】VpWDR蛋白定位于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位。并且VpWDR基因对白粉菌产生响应,从而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葡萄白粉菌侵染过程中的抗病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葡萄 WD40基因 RACE克隆 抗病基因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