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酯预乳化半连续法乳液聚合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吕彤 吴赞敏 任仲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50,共3页
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不同配方的丙烯酸类合成增稠剂,进行了性能测试和流变性研究。在氨水增稠后的丙烯酸乳液增稠剂具有优良的剪切变稀性。
关键词 丙烯酸 半连续乳液聚合 合成增稠剂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种子半连续法制备500nm的PMMA粒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凤岭 常旭升 +1 位作者 侯斌 王建民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9年第4期37-38,共2页
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在油溶性氧化剂和水溶性还原剂引发剂体系中,辅以水相阻聚剂合成了粒径大于500 nm的单分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乳胶粒。
关键词 聚甲基 丙烯酸甲酯 乳液聚合 种子半连续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种子半连续法制备微米级PS乳胶粒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凤岭 常旭升 +1 位作者 侯斌 王建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23,共3页
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用油溶性氧化剂和水溶性还原剂引发剂体系,辅导以水相阻聚剂合成了粒径大于0.8μm的单分散PS乳胶粒。在种子乳液中适量加入过氧化物,有利于提高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的转化率。
关键词 种子半连续 乳液聚合 聚苯乙烯 乳胶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固含量微乳液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意 张力 +1 位作者 刘敬芹 朱志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29-731,共3页
采用半连续微乳液聚合法,在复合型乳化剂体系中,进行高固含量微乳液的研究,结果表明,当SDS(十二烷基硫酸钠)与DNS6(乙烯基烷基酚聚氧乙烯磺酸盐)的质量比等于2时,制备了固体质量分数为42%,总乳化剂质量分数为2%的高固含量聚丙烯酸酯微... 采用半连续微乳液聚合法,在复合型乳化剂体系中,进行高固含量微乳液的研究,结果表明,当SDS(十二烷基硫酸钠)与DNS6(乙烯基烷基酚聚氧乙烯磺酸盐)的质量比等于2时,制备了固体质量分数为42%,总乳化剂质量分数为2%的高固含量聚丙烯酸酯微乳液。TEM图片显示,随固含量的增加,乳胶粒子的尺寸变大,分布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固含量 乳液聚合 研究 半连续 复合乳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碱溶胀法制备聚合物中空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琚飞飞 汪谟贞 葛学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85-790,798,共7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poly(methyl methacrylate)/polystyrene(PMMA/PS)和poly(butyl acrylate)/polystyrene(PBA/PS)微球,并以此作为前驱体,利用酸碱溶胀法成功地制备出PS中空微球.采用TEM和SEM对核壳微球和中空微...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poly(methyl methacrylate)/polystyrene(PMMA/PS)和poly(butyl acrylate)/polystyrene(PBA/PS)微球,并以此作为前驱体,利用酸碱溶胀法成功地制备出PS中空微球.采用TEM和SEM对核壳微球和中空微球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中空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壳层单体St包裹种子微球的聚合阶段,单体和引发剂的滴加速度及温度对最终的PS中空微球形态有着显著的影响:滴加速度过慢,反应温度过高均不利于中空微球的形成.另外,组成种子微球的单体和壳层单体的性质对中空微球的形态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乳液聚合 酸碱溶胀 聚苯乙烯 核壳结构微球 中空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种子乳液法制备复合微球
6
作者 韩绍华 肖茹 顾利霞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0-124,共5页
介绍了无皂种子乳液制备复合微球的方法 ,重点阐述了加料方式、单体亲水性、引发剂、交联剂及交联度、壳单体与种子乳胶间相容性等因素对复合微球形态的影响。
关键词 无皂种子乳液 制备 复合微球 种子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尺寸聚合物胶乳及其粒径分布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国福 张林 +3 位作者 刘凤歧 杜惠 李铁津 汤心颐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99-102,共4页
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粒径为50um~100um的苯乙烯-丙烯酸了酯-丙烯酸共聚物胶乳,讨论了搅拌速度等其它因素对胶乳粒度及分布的影响.实验表明,增加乳化剂量有利于胶乳粒度减小,但超过一个阔值将使粒径分布变宽.
关键词 纳米 胶乳 粒度分布 乳液聚合 半连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立军 张心亚 +2 位作者 黄洪 沈慧芳 陈焕钦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4期338-344,共7页
目的制备出高弹性、高稳定性、高防水性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克服常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乳液弹性低和防水性差的弊端.方法采用分子设计、粒子形态的概念,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以十二烷基苯磺酸... 目的制备出高弹性、高稳定性、高防水性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克服常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乳液弹性低和防水性差的弊端.方法采用分子设计、粒子形态的概念,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SB)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的混合乳化剂为乳化体系,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引入甲基丙烯酸(MAA)功能性单体和N-羟基丙烯酰胺或丙烯酰胺活性交联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结果设计低玻璃化温度(Tg)、引入功能性单体及活性交联单体可以提高丙烯酸酯乳液的弹性、稳定性和防水性.结论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1)预乳化阶段:单体滴加时间t=45 min、预乳化温度θ1=45℃、搅拌器转速为500~550r/min;(2)种子乳液聚合阶段:反应温度θ2=80℃、反应时间t=4 h、搅拌器转速为280~300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水泥 防水涂料 丙烯酸酯乳液 预乳化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的聚合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臣 张力 +3 位作者 李国明 刘意 杨冠玲 何振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86-91,共6页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讨论了各聚合条件、有机硅和聚合物浓度等对硅丙微乳液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配比SDS/TMS=4∶1,反应温度65~75℃,电解质用量0 3g时有利于合成平均粒径40~80nm,分布均匀(分...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讨论了各聚合条件、有机硅和聚合物浓度等对硅丙微乳液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配比SDS/TMS=4∶1,反应温度65~75℃,电解质用量0 3g时有利于合成平均粒径40~80nm,分布均匀(分散系数<0 2),固质量分数高达35%的硅丙微乳液.TEM,BI-200SMGoniometer观察和测试了乳胶粒形态、大小及分布,FTIR谱图分析表明反应生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改性 丙烯酸酯 微乳液 半连续乳液聚合 胶体分散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合成及粒径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庆轩 杨普江 +1 位作者 刘金河 杨国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1-435,共5页
通过种子乳液半连续法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对其粒子形态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种子乳液半连续聚合工艺可制备出固含量42wt%,乳化剂含量4wt%(基于单体量)、窄分布纳米粒子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随... 通过种子乳液半连续法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对其粒子形态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种子乳液半连续聚合工艺可制备出固含量42wt%,乳化剂含量4wt%(基于单体量)、窄分布纳米粒子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随反应进行,粒径分布变窄,平均粒径逐渐增大。随乳化剂中SDS与OP-10的摩尔比减少,粒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 乳液 种子乳液半连续乳液聚合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结构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Ⅱ.核壳比和壳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白飞燕 方仕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为了考察核壳比和壳组成对中空结构聚合物微球形态的影响,首先以种子乳液聚合法结合预乳化滴加工艺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核壳比和壳组成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核壳乳液,经碱/酸溶胀法处理... 为了考察核壳比和壳组成对中空结构聚合物微球形态的影响,首先以种子乳液聚合法结合预乳化滴加工艺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核壳比和壳组成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核壳乳液,经碱/酸溶胀法处理获得了不同中空度(8%~30%)的中空结构聚合物微球。实验发现,核壳比与壳组成对聚合物微球中空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匹配性。一定核壳比下,为获得中空度最大的中空结构聚合物微球,壳组成存在一个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结构聚合物微球 种子乳液聚合 颗粒形态 碱/酸溶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成膜核/壳结构丙烯酸乳液的聚合及表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均志 郭斌 银鹏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6-20,共5页
从“粒子设计”的角度出发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和预乳化工艺制备出“内硬外软”的核 /壳结构复合丙烯酸乳液 ,其最低成膜温度为 0~ 5℃ 。
关键词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 预乳化 低温成膜丙烯酸乳液 表征 核/壳结构 建筑涂料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聚合物微粒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魏平 廖兵 +1 位作者 庞浩 张先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41,共4页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核-壳结构聚合物微粒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合成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影响核-壳结构聚合物微粒形态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核-壳结构聚合物微粒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核-壳结构 聚合物微粒 种子乳液 复合乳胶粒 间歇 半连续 平衡溶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14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86-986,共1页
该发明涉及废纸纸浆制造模压纸板的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醇基为C4~C8的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阳离子反应型乳化剂、去离子水、双氧水,按照种子乳液聚合法进行乳液聚合得到阳离子型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 该发明涉及废纸纸浆制造模压纸板的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醇基为C4~C8的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阳离子反应型乳化剂、去离子水、双氧水,按照种子乳液聚合法进行乳液聚合得到阳离子型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将该乳液与阳离子型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按一定质量比进行混合配制得粘合剂胶乳。该粘合剂具有高机械强度、高防水性和废水中残留物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合剂 醋酸乙烯酯 丙烯酸酯 制备方 反应型乳化剂 种子乳液聚合 阳离子型 纸板 环氧氯丙烷 步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9
15
作者 顾丽娜 宋金星 +4 位作者 陆林光 魏艳 王胜鹏 陈红梅 包永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7-663,共7页
采用间歇和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硅丙)共聚乳液,用激光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表面张力仪等分析了硅丙共聚乳液和涂层的性能。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和间歇乳液聚合均可得到具有核-壳结构... 采用间歇和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硅丙)共聚乳液,用激光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表面张力仪等分析了硅丙共聚乳液和涂层的性能。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和间歇乳液聚合均可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硅丙共聚乳液。半连续乳液聚合得到的硅丙共聚乳液的粒径较小,粒径分布窄;采用半连续滴加纯丙烯酸酯单体和滴加单体预乳液对共聚乳胶粒子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形态影响不大。采用间歇乳液聚合可使有机硅单体的开环聚合和丙烯酸酯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同时进行,获得的硅丙乳液稳定性好,但聚合转化率偏低,乳胶粒子粒径较大,粒径分布较宽。硅丙共聚乳液胶膜的吸水率小于纯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胶膜,并随有机硅共聚率的增加而降低;硅丙乳液胶膜的接触角接近有机硅接触角。硅丙共聚乳液涂层整理的织物手感优异,但涂层牢度小于纯丙乳液整理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丙烯酸酯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 间歇乳液聚合 织物整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的制备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杨 顾准 +1 位作者 季康 陈红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12期30-33,共4页
以丙烯酸丁酯为软单体、醋酸乙烯酯为硬单体、丙烯酸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得到多组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并研究了复合乳化剂质... 以丙烯酸丁酯为软单体、醋酸乙烯酯为硬单体、丙烯酸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得到多组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并研究了复合乳化剂质量比、过硫酸钾用量、软硬单体质量比和丙烯酸用量对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体质量占体系总质量的30%(丙烯酸丁酯与醋酸乙烯酯质量比1∶6、丙烯酸用量1%)、过硫酸钾用量为0.5%~0.6%、复合乳化剂(SDS与OP-10质量比1∶15)用量为2.5%时,制备得到的多组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醋酸乙烯酯 乳液 胶粘剂 多组分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酸型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爱玲 张萌 +1 位作者 张楠 崔叶莎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3-267,共5页
针对水性丙烯酸酯乳液耐酸性差的问题,以环氧树脂为改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为功能单体,采用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乳液.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流变仪等分析了环氧树酯的... 针对水性丙烯酸酯乳液耐酸性差的问题,以环氧树脂为改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为功能单体,采用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乳液.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流变仪等分析了环氧树酯的改性效果,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改性乳液、AES、PEG-400和OBSH对复合乳液涂料的固含量、润湿性和耐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含量为2. 62%时,水性乳液的热稳定性较好,固含量达到44. 4%.复合乳液涂料最佳工艺配方为:水性丙烯酸酯乳液(150 g)、改性乳液(15 g)、AES(10 g)、PEG-400(1 g)、OBSH(0. 6 g).以环氧树脂改性乳液配制的复合乳液涂料漆膜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室温下可耐酸168 h,浸酸失重不高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乳液 环氧丙烯酸酯 涂层 耐酸性 流变性 固含量 润湿性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3水性核壳结构型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3
18
作者 和玲 梁军艳 +2 位作者 高敏 朱江安 徐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0-124,共5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A ctyflon-G 04)为原料的水性核壳型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A ctyflon-G 04)为原料的水性核壳型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利用FT-IR、SEM-EDX、TEM、DSC等手段研究了乳液的稳定性、乳胶粒子的结构和形态,分析了氟单体含量和复合乳化剂含量对聚合物乳液性能及成膜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合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成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树脂无皂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殷武 孔志元 +3 位作者 朱柯 南璇 何庆迪 张保利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2年第8期1-3,共3页
用可聚合乳化剂AMPS(2 -丙烯酰胺基 - 2 -甲基 -丙基磺酸钠 ) ,采用种子半连续无皂乳液聚合方法 ,研制成一种耐水性极好的丙烯酸树脂乳液 ,并对其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和讨论。试验结果表明 ,聚合工艺及AMPS的用量对乳液的聚合稳定... 用可聚合乳化剂AMPS(2 -丙烯酰胺基 - 2 -甲基 -丙基磺酸钠 ) ,采用种子半连续无皂乳液聚合方法 ,研制成一种耐水性极好的丙烯酸树脂乳液 ,并对其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和讨论。试验结果表明 ,聚合工艺及AMPS的用量对乳液的聚合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树脂 无皂乳液 研究 种子聚合 半连续乳液聚合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硅丙烯酸酯核壳型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8
20
作者 和玲 徐岩 +1 位作者 朱江安 梁军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7-192,共6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丙烯酸丁酯(BA)为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丙烯酸丁酯(BA)为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壳的核壳型含氟/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利用FTIR,TEM,SEM—EDX和DSC等手段对乳液组成、乳胶粒子结构、膜表面及断面形态等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氟/硅含量对聚合物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壳粒子尺寸为20~30nm,乳液膜的性能与膜表面氟和硅的含量及相容性有较大的相关性,当m(氟):m(硅单体)=3:1时,形成的膜均匀透明,吸水率较低,尺寸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含氟/硅丙烯酸酯聚合 核壳结构 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