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制备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立军 张心亚 +2 位作者 黄洪 黄凯昌 陈焕钦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共5页
采用分子设计、粒子形态的概念,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的混合乳化剂为乳化体系,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引入甲基丙烯酸(MAA)功能性单体、N-羟基丙烯酰胺(或丙烯酰胺)... 采用分子设计、粒子形态的概念,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的混合乳化剂为乳化体系,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引入甲基丙烯酸(MAA)功能性单体、N-羟基丙烯酰胺(或丙烯酰胺)活性交联单体和对甲基苯酚(或三聚氰胺)耐水性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出高弹性、高稳定性、高防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预乳化阶段影响预乳化液稳定性的因素以及种子乳液聚合阶段影响产品性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设计低玻璃化温度、引入功能性单体、活性交联单体和耐水性单体可以提高丙烯酸酯乳液的弹性、稳定性和防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水泥 防水涂料 丙烯酸酯乳液 预乳化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立军 张心亚 +2 位作者 黄洪 沈慧芳 陈焕钦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4期338-344,共7页
目的制备出高弹性、高稳定性、高防水性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克服常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乳液弹性低和防水性差的弊端.方法采用分子设计、粒子形态的概念,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以十二烷基苯磺酸... 目的制备出高弹性、高稳定性、高防水性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克服常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乳液弹性低和防水性差的弊端.方法采用分子设计、粒子形态的概念,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SB)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的混合乳化剂为乳化体系,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引入甲基丙烯酸(MAA)功能性单体和N-羟基丙烯酰胺或丙烯酰胺活性交联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结果设计低玻璃化温度(Tg)、引入功能性单体及活性交联单体可以提高丙烯酸酯乳液的弹性、稳定性和防水性.结论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1)预乳化阶段:单体滴加时间t=45 min、预乳化温度θ1=45℃、搅拌器转速为500~550r/min;(2)种子乳液聚合阶段:反应温度θ2=80℃、反应时间t=4 h、搅拌器转速为280~300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水泥 防水涂料 丙烯酸酯乳液 预乳化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成膜核/壳结构丙烯酸乳液的聚合及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均志 郭斌 银鹏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6-20,共5页
从“粒子设计”的角度出发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和预乳化工艺制备出“内硬外软”的核 /壳结构复合丙烯酸乳液 ,其最低成膜温度为 0~ 5℃ 。
关键词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 预乳化 低温成膜丙烯酸乳液 表征 核/壳结构 建筑涂料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合成及粒径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庆轩 杨普江 +1 位作者 刘金河 杨国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1-435,共5页
通过种子乳液半连续法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对其粒子形态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种子乳液半连续聚合工艺可制备出固含量42wt%,乳化剂含量4wt%(基于单体量)、窄分布纳米粒子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随... 通过种子乳液半连续法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对其粒子形态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种子乳液半连续聚合工艺可制备出固含量42wt%,乳化剂含量4wt%(基于单体量)、窄分布纳米粒子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随反应进行,粒径分布变窄,平均粒径逐渐增大。随乳化剂中SDS与OP-10的摩尔比减少,粒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 乳液 种子乳液半连续乳液聚合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3水性核壳结构型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3
5
作者 和玲 梁军艳 +2 位作者 高敏 朱江安 徐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0-124,共5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A ctyflon-G 04)为原料的水性核壳型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A ctyflon-G 04)为原料的水性核壳型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利用FT-IR、SEM-EDX、TEM、DSC等手段研究了乳液的稳定性、乳胶粒子的结构和形态,分析了氟单体含量和复合乳化剂含量对聚合物乳液性能及成膜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合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成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硅丙烯酸酯核壳型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8
6
作者 和玲 徐岩 +1 位作者 朱江安 梁军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7-192,共6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丙烯酸丁酯(BA)为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丙烯酸丁酯(BA)为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壳的核壳型含氟/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利用FTIR,TEM,SEM—EDX和DSC等手段对乳液组成、乳胶粒子结构、膜表面及断面形态等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氟/硅含量对聚合物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壳粒子尺寸为20~30nm,乳液膜的性能与膜表面氟和硅的含量及相容性有较大的相关性,当m(氟):m(硅单体)=3:1时,形成的膜均匀透明,吸水率较低,尺寸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含氟/硅丙烯酸酯聚合 核壳结构 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0
7
作者 梁军艳 和玲 郑元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73-1478,共6页
采用饥饿态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分别选用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甲基丙烯酸六氟正丁酯(HFBM)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为含氟单体,合成以丙烯酸正丁酯(... 采用饥饿态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分别选用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甲基丙烯酸六氟正丁酯(HFBM)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为含氟单体,合成以丙烯酸正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含氟单体为原料的核壳型结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FTIR,1HNMR,TEM和DSC分析结果显示,获得了BA/MMA/含氟单体的共聚物乳液,且乳液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DSC,TGA和SEM-EDX的分析显示,核壳型结构的共聚物具有优异的热力学稳定性能和成膜性能;长侧链或短侧链含氟单体对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影响不明显,但侧链较长的含氟单体所获得的聚合物在成膜过程中更易向表面迁移,更能体现含氟聚合物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共聚物 饥饿态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含氟侧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乳化体系中“核-壳”结构苯丙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小华 杨春明 +2 位作者 蒋敏 尹成杰 邓翠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7,共7页
在阴离子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两性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与自制改性炔二醇活性剂(R-DDTM)组成的三元复配乳化体系中,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丙乳液。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核-壳单体质量比、壳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阴离子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两性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与自制改性炔二醇活性剂(R-DDTM)组成的三元复配乳化体系中,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丙乳液。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核-壳单体质量比、壳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成壳聚合反应温度对核-壳结构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借助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激光粒度分析(DLS)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手段对核-壳结构苯丙乳液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元乳化剂体系制备的苯丙乳胶粒子呈球形核-壳结构,粒径为100 nm左右,且乳胶粒子单分散性良好;当核-壳单体质量比为1:1,成壳聚合反应温度为80℃时制备的硬核软壳型苯丙乳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其乳胶胶膜耐水性良好,吸水率较低,光泽度及透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乳化体系 核-壳结构 苯丙乳液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醋丙乳液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3
9
作者 魏倩 张军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18-922,共5页
以醋酸乙烯酯(VAc)为原料,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AA)为改性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OP-10,SDS和可聚合乳化剂丙烯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为乳化剂体系,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纳米粒径的醋丙乳液。对得到的乳液... 以醋酸乙烯酯(VAc)为原料,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AA)为改性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OP-10,SDS和可聚合乳化剂丙烯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为乳化剂体系,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纳米粒径的醋丙乳液。对得到的乳液进行了分子量,热性能,红外光谱,乳液稳定性等测试,用激光散射粒度仪和透射电镜对乳液粒径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乳液的粒径在100纳米左右,乳液稳定性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乳化剂 醋丙乳液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纳米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交联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乳液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世东 李化 张继德 《包装学报》 2010年第1期33-37,共5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OP-10为乳化剂,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为含氟单体,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和已二酰肼(ADH)为交联单体,采用饥饿态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系列自交联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研究了氟单体对酮肼交...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OP-10为乳化剂,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为含氟单体,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和已二酰肼(ADH)为交联单体,采用饥饿态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系列自交联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研究了氟单体对酮肼交联的影响以及交联反应对乳胶膜的表面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TEM、接触角测量仪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酮羰基和酰肼的交联反应在室温下可以顺利进行;氟碳基团的引入,使一部分酮羰基被屏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交联反应的进行;通过引入氟碳基团可以极大地提高涂膜表面的疏水性,降低涂膜的吸水率,提高涂膜接触角;通过交联反应可以有效地提高氟碳乳液的综合性能,当DFHM为7.5%,DAAM为4%时,交联膜的接触角和吸水率分别达到96.8°和8.5%,拉伸强度为24.8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联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 饥饿态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t/(SiO_2-PBA)复合粒子的设计与合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明 胡星琪 +1 位作者 李富生 董兆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0,共4页
采用Winzor提出的界面自由能计算方法对核壳型聚苯乙烯/聚丙烯酸丁酯复合粒子的四种常见形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形成正向核壳复合粒子的界面自由能变化最小。定性地分析了硅溶胶粒子吸附在聚苯乙烯乳胶粒表面的可能性。采用种子半... 采用Winzor提出的界面自由能计算方法对核壳型聚苯乙烯/聚丙烯酸丁酯复合粒子的四种常见形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形成正向核壳复合粒子的界面自由能变化最小。定性地分析了硅溶胶粒子吸附在聚苯乙烯乳胶粒表面的可能性。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二氧化硅-聚丙烯酸丁酯)复合粒子,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证实了最终合成的粒子形态,燃烧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乳液具有较好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聚丙烯酸丁酯 核壳型 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 硅溶胶 阻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