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乳化半连续法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韦双颖 张红 +6 位作者 桂成胜 张彦华 毕晓柯 余华 张宇 李松林 王亚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40,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酸羟丙酯(HPMA)为功能性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法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硬核软壳聚丙烯酸酯乳液。文中研究了核壳质量比、核和壳中软硬单体BA/MMA质量比对乳液...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酸羟丙酯(HPMA)为功能性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法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硬核软壳聚丙烯酸酯乳液。文中研究了核壳质量比、核和壳中软硬单体BA/MMA质量比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仪、透射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动态力学分析等手段对乳液粒径及表面形貌、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漆膜的硬度、附着力、吸水率等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核壳质量比为5∶5、核中m(BA)∶m(MMA)为0∶50、壳中m(BA)∶m(MMA)为24∶26时,储存模量可达到3500 MPa,漆膜硬度为2H,附着力为1;乳胶粒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粒径在100 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乳化 半连续法 核壳结构 聚丙烯酸酯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种子半连续法制备500nm的PMMA粒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凤岭 常旭升 +1 位作者 侯斌 王建民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9年第4期37-38,共2页
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在油溶性氧化剂和水溶性还原剂引发剂体系中,辅以水相阻聚剂合成了粒径大于500 nm的单分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乳胶粒。
关键词 聚甲基 丙烯酸甲酯 乳液聚合 种子半连续法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预乳化半连续法乳液聚合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吕彤 吴赞敏 任仲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50,共3页
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不同配方的丙烯酸类合成增稠剂,进行了性能测试和流变性研究。在氨水增稠后的丙烯酸乳液增稠剂具有优良的剪切变稀性。
关键词 丙烯酸 半连续乳液聚合 合成增稠剂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连续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铜粉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光艳 龙沁 +3 位作者 谢克难 王虎 付志强 肖欢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7-231,共5页
在常温下,以微乳液为反应器,硼氢化钠为还原剂,采用半连续的方法制备纳米铜粉.研究了分散剂、水相含量(水油比)、铜离子初始浓度对粒径与形貌的影响,对产品进行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显示纳米... 在常温下,以微乳液为反应器,硼氢化钠为还原剂,采用半连续的方法制备纳米铜粉.研究了分散剂、水相含量(水油比)、铜离子初始浓度对粒径与形貌的影响,对产品进行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显示纳米铜粉为球形,纯度高,平均粒径约为5-10nm.此方法将微乳液制备纳米铜粉的产出效率提高3倍,并能重复利用有机溶剂与表面活性剂,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球形纳米铜粉 制备 半连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反应精馏法生产高纯度醋酸甲酯的实验研究Ⅱ.半连续反应精馏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浩华 金万勤 +1 位作者 史益强 黄传绪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632-635,共4页
以醋酸和甲醇为原料,应用半连续反应精馏法生产高纯度醋酸甲酯,并对影响产品纯度的几个主要参效及操作条件(包括催化剂浓度、醋酸和甲醇的摩尔比、进料速率、回流比)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半连续法 反应精馏 醋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连续活性污泥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好氧生物降解度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遵峰 张高勇 +2 位作者 赵郁梅 谷惠先 秦勇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5-87,96,共4页
用半连续活性污泥(SCAS)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度,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活性污泥体系中的吸附-脱附作用所导致的假降解现象,研究了活性污泥浓度对降解性能的影响,并用SCAS法对AEO7、L-64、LAS和AES进行了初级和最终生物降解度的... 用半连续活性污泥(SCAS)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度,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活性污泥体系中的吸附-脱附作用所导致的假降解现象,研究了活性污泥浓度对降解性能的影响,并用SCAS法对AEO7、L-64、LAS和AES进行了初级和最终生物降解度的测定,结果表明以上4种表面活性剂的初级生物降解度均>90%、最终生物降解度均>70%,达到了欧盟洗涤剂法规的相关标准,均属易降解表面活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半连续活性污泥 生物降解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连续硅热法炼镁配料计算
7
作者 郭清富 《东北工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80-84,共5页
本文给出了半连续硅热法炼镁的配料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进行了具体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该计算方法简便准确,可供教学、科研、生产单位参考使用。
关键词 半连续硅热 配料计算 冶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连续等通道挤压过程的力学分析与模拟
8
作者 闫博 焦四海 张殿华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70,共5页
半连续等通道挤压法是一种在等径角挤压法思想上发展出来的用于细化钢铁材料晶粒的大塑性变形方法,其特点在于转变施力对象,通过对模具施加压力来驱动工件完成大塑性变形,从而增大可加工的材料尺寸,降低对模具材质与精度的要求,在获得... 半连续等通道挤压法是一种在等径角挤压法思想上发展出来的用于细化钢铁材料晶粒的大塑性变形方法,其特点在于转变施力对象,通过对模具施加压力来驱动工件完成大塑性变形,从而增大可加工的材料尺寸,降低对模具材质与精度的要求,在获得整体均匀细化的晶粒的同时具备连续生产的能力.通过详细描述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并结合滑移线法、有限元模拟以及实际数据验证,阐明了在实施该方法过程中工件受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分析 有限元模拟 半连续等通道挤压 大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驱体合成工艺对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白立雄 贡浩天 +5 位作者 甘柏瑶 周春仙 朱健 周友元 杨亚辉 杨立山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37,142,共6页
研究了连续法和半连续法前驱体合成工艺对前驱体材料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工艺合成的前驱体一次颗粒形貌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合成的正极材料一/二次颗粒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有所不同。2种前驱体制备的正极材... 研究了连续法和半连续法前驱体合成工艺对前驱体材料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工艺合成的前驱体一次颗粒形貌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合成的正极材料一/二次颗粒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有所不同。2种前驱体制备的正极材料在扣式半电池中的性能差异较小,但在软包电池中却呈现出显著差异:采用半连续法制备的高镍正极在低荷电状态下具有较低的阻抗,45℃下循环7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7.61%,显著优于连续法制备的高镍正极的容量保持率(77.65%)。半连续前驱体合成工艺在高镍正极材料生产中具备更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前驱体 正极材料 循环稳定性 高镍三元正极 连续 半连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固含量微乳液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意 张力 +1 位作者 刘敬芹 朱志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29-731,共3页
采用半连续微乳液聚合法,在复合型乳化剂体系中,进行高固含量微乳液的研究,结果表明,当SDS(十二烷基硫酸钠)与DNS6(乙烯基烷基酚聚氧乙烯磺酸盐)的质量比等于2时,制备了固体质量分数为42%,总乳化剂质量分数为2%的高固含量聚丙烯酸酯微... 采用半连续微乳液聚合法,在复合型乳化剂体系中,进行高固含量微乳液的研究,结果表明,当SDS(十二烷基硫酸钠)与DNS6(乙烯基烷基酚聚氧乙烯磺酸盐)的质量比等于2时,制备了固体质量分数为42%,总乳化剂质量分数为2%的高固含量聚丙烯酸酯微乳液。TEM图片显示,随固含量的增加,乳胶粒子的尺寸变大,分布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固含量 微乳液聚合 研究 半连续法 复合乳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周新华 涂伟萍 夏正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34-436,445,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DOWFAX2A1)/辛基酚聚氧乙烯(40)醚(TRIONX-405)为复合乳化剂合成了乙烯基 三(2 甲氧基乙氧基)硅烷(A-172)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研究了单体加入方式、乳化剂用量、聚...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DOWFAX2A1)/辛基酚聚氧乙烯(40)醚(TRIONX-405)为复合乳化剂合成了乙烯基 三(2 甲氧基乙氧基)硅烷(A-172)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研究了单体加入方式、乳化剂用量、聚合温度、pH值等对聚合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总乳化剂质量分数为3 0%、聚合温度为75~80℃、pH=6 5~7 5时,采用净单体滴加法制备聚合物的聚合过程稳定性较好;增加A-172用量,聚合稳定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氧烷 聚合稳定性 硅丙乳液 半连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塑料裂化生产汽柴油工业化装置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稳宏 李迓红 +2 位作者 秦倩 淡勇 伍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4-46,共3页
报道了废塑料炼油工艺中连续法、间歇法、半连续法等各种方法的特点 ;重点对各工业化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废塑料 裂化 汽油 柴油 工业化装置 研究 连续 间歇 半连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尺寸聚合物胶乳及其粒径分布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国福 张林 +3 位作者 刘凤歧 杜惠 李铁津 汤心颐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99-102,共4页
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粒径为50um~100um的苯乙烯-丙烯酸了酯-丙烯酸共聚物胶乳,讨论了搅拌速度等其它因素对胶乳粒度及分布的影响.实验表明,增加乳化剂量有利于胶乳粒度减小,但超过一个阔值将使粒径分布变宽.
关键词 纳米 胶乳 粒度分布 乳液聚合 半连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醋生产操作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立强 王慧 王君高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6-29,共4页
食醋生产工艺经历了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液态发酵又由表面静止发酵向深层发酵发展。目前,食醋液态生产的操作方式有批式、半批式、反复半批式操作和半连续法四种操作形式,其中批式操作和半批式操作在食醋生产也已不常用,但在日益自动化... 食醋生产工艺经历了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液态发酵又由表面静止发酵向深层发酵发展。目前,食醋液态生产的操作方式有批式、半批式、反复半批式操作和半连续法四种操作形式,其中批式操作和半批式操作在食醋生产也已不常用,但在日益自动化的今天,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和传感器的发展及它们在食醋连续发酵的应用,在不久的将来食醋连续发酵将会取代反复半批式操作和半连续法,这也将是食醋生产工艺操作方式的又一次历史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醋 反复半批式操作 半连续法 连续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型丙烯酸酯复合胶的研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建军 吴庆云 +2 位作者 张建安 吴明元 张兴智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82-86,共5页
通过采用预乳化和半连续法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一种水乳型丙烯酸酯复合胶。探讨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功能性单体的用量等因素对复合胶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乳液型丙烯酸酯复合胶 胶粘剂 乳液聚合工艺 预乳化 半连续法 反应温度 引发剂 单体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苯丙乳液最低成膜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奕 袁志 +1 位作者 阚成友 刘德山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5-37,共3页
采用半连续法制备了稳定的有机硅 -苯丙乳液 ,研究了软硬单体配比和有机硅单体含量对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 (Tg)和乳液最低成膜温度 (MFT)的影响 ;并选用 3种成膜助剂 (TXL、DPD和二乙二醇二乙醚 )分别考察了成膜助剂的种类和用量对乳... 采用半连续法制备了稳定的有机硅 -苯丙乳液 ,研究了软硬单体配比和有机硅单体含量对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 (Tg)和乳液最低成膜温度 (MFT)的影响 ;并选用 3种成膜助剂 (TXL、DPD和二乙二醇二乙醚 )分别考察了成膜助剂的种类和用量对乳液产品MFT的影响。结果表明 ,共聚物Tg 和乳液的MFT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该乳液体系MFT/Tg 约为 0 97;乳液产品的MFT随成膜助剂用量的增加而大幅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苯丙乳液 成膜助剂 玻璃化温度 成膜温度 半连续法 乳液共聚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PBA/PMMA乳液粒径分布规律与壳层聚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万里 郭红霞 王群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249-252,共4页
通过半连续饥饿态法合成了核壳型PBA/PMMA乳液,并利用激光粒度仪时实监控壳层聚合阶段粒子粒径变化,结合理论数学计算模型,研究了壳层单体加料速度与补加乳化剂的量对平均数均粒径及其分布与总粒子数的影响。理论计算乳液中的总粒子数... 通过半连续饥饿态法合成了核壳型PBA/PMMA乳液,并利用激光粒度仪时实监控壳层聚合阶段粒子粒径变化,结合理论数学计算模型,研究了壳层单体加料速度与补加乳化剂的量对平均数均粒径及其分布与总粒子数的影响。理论计算乳液中的总粒子数的变化规律和对比反应前后粒径大小,并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证实了核壳结构的存在。核壳聚合中壳层聚合机理为:单体在加入种子核乳液过程中大部分先在水相中均相成核形成PMMA低聚物,随后由于表面吸附作用而迁移到PBA核表面成为活性中心继续聚合成为壳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半连续法 平均粒径和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9
18
作者 顾丽娜 宋金星 +4 位作者 陆林光 魏艳 王胜鹏 陈红梅 包永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7-663,共7页
采用间歇和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硅丙)共聚乳液,用激光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表面张力仪等分析了硅丙共聚乳液和涂层的性能。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和间歇乳液聚合均可得到具有核-壳结构... 采用间歇和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硅丙)共聚乳液,用激光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表面张力仪等分析了硅丙共聚乳液和涂层的性能。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和间歇乳液聚合均可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硅丙共聚乳液。半连续乳液聚合得到的硅丙共聚乳液的粒径较小,粒径分布窄;采用半连续滴加纯丙烯酸酯单体和滴加单体预乳液对共聚乳胶粒子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形态影响不大。采用间歇乳液聚合可使有机硅单体的开环聚合和丙烯酸酯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同时进行,获得的硅丙乳液稳定性好,但聚合转化率偏低,乳胶粒子粒径较大,粒径分布较宽。硅丙共聚乳液胶膜的吸水率小于纯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胶膜,并随有机硅共聚率的增加而降低;硅丙乳液胶膜的接触角接近有机硅接触角。硅丙共聚乳液涂层整理的织物手感优异,但涂层牢度小于纯丙乳液整理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丙烯酸酯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间歇乳液聚合 织物整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的聚合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臣 张力 +3 位作者 李国明 刘意 杨冠玲 何振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86-91,共6页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讨论了各聚合条件、有机硅和聚合物浓度等对硅丙微乳液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配比SDS/TMS=4∶1,反应温度65~75℃,电解质用量0 3g时有利于合成平均粒径40~80nm,分布均匀(分...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讨论了各聚合条件、有机硅和聚合物浓度等对硅丙微乳液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配比SDS/TMS=4∶1,反应温度65~75℃,电解质用量0 3g时有利于合成平均粒径40~80nm,分布均匀(分散系数<0 2),固质量分数高达35%的硅丙微乳液.TEM,BI-200SMGoniometer观察和测试了乳胶粒形态、大小及分布,FTIR谱图分析表明反应生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改性 丙烯酸酯 微乳液 半连续乳液聚合 胶体分散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的研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杰凤 李春海 +1 位作者 王志辉 车伟林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8,共4页
采用预乳化工艺 ,半连续种子聚合法 ,通过MMA -St-BA -AA四元共聚反应 ,制得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讨论了乳化剂用量、阴 /非离子乳化剂配比、核壳两阶段乳化剂配比以及功能性单体对乳液聚合反应和乳液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核/壳型 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 涂料 预乳化工艺 半连续种子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