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兼答为什么现代“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被引量:2
1
作者 易杰雄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3期19-34,共16页
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讲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这是不对的 ,是造成我们在实践中主要是“左” ,同时也有右的认识根源。其实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 ,中国就是一个封建社会。从动态上 ,可以把其性质说成是半封建半... 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讲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这是不对的 ,是造成我们在实践中主要是“左” ,同时也有右的认识根源。其实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 ,中国就是一个封建社会。从动态上 ,可以把其性质说成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 ,但其中资本主义成分极小。殖民地是说明国家地位的 ,它与半独立相对。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 ,我们第一步的任务应当是彻底消灭封建主义 ,使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而要完成这两方面的任务都是极其长期艰巨的。建国后 ,我们很快转入社会主义建设 ,想彻底消灭资本主义 ,这使我们主要表现为“左” ,而消灭资本主义用的武器名曰马克思主义 ,而实质上是不少被封建化了的东西和中国传统文化 ,这使我们也总是存在着右。赶走侵略者完全正确 ,但忘掉我们还必须向资本主义学习 ,这是“左” ;在向他们学习过程中 ,忘掉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把社会主义搞得更好 ,放弃必要的立场 ,不斗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性质 封建半资本主义 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 社会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与中国近代化进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笛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4期82-85,28,共5页
中国的近代化——即资本主义化(准确地说是半资本主义化),是在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之后,伴随着殖民者的剑与火的历史。探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应该怎样看待西方殖民主义入侵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怎样对这一重大的问题作出历史的说明?经典作... 中国的近代化——即资本主义化(准确地说是半资本主义化),是在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之后,伴随着殖民者的剑与火的历史。探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应该怎样看待西方殖民主义入侵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怎样对这一重大的问题作出历史的说明?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一十九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历史转折的重要时期。在此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殖民主义 中国近代化 近代化进程 半资本主义 西方资本主义 西方资产阶级 殖民地 鸦片战争 外国资本主义 中国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封建”浅释 被引量:1
3
作者 苑书义 《河北学刊》 1988年第5期76-79,共4页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谓近代中国,按科学说法,应起自1840年,终于1949年。现拟按习惯说法,仅就1840——1919年间中国“半封建”问题,略陈管见。 中国原来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自从鸦片战争后,由于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谓近代中国,按科学说法,应起自1840年,终于1949年。现拟按习惯说法,仅就1840——1919年间中国“半封建”问题,略陈管见。 中国原来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自从鸦片战争后,由于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采取了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所谓半殖民地,就是“在政治上,形式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却被财政和外交方面的附属关系的罗网包围着”。半殖民地是从独立国过渡到殖民地的“中间”形式,追逐垄断利益驱使资本帝国主义力图把半殖民地变成自己完全支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国也正是朝着殖民地的方向演化的,诸如英国侵占的香港,日本鲸吞的台湾,均已沦为殖民地。不过就整个中国来说,这还只限于局部的而尚未引发全局性的演化,仅仅属于量变中部分质变的范畴。 近代中国在从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并向殖民地演化的同时,逐步地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社会。这几乎是公认的历史事实。问题在于,“半封建”是否等同于“半资本主义”,而资本主义是否“半封建”的演化趋向? 在世界历史上,似乎存在过两种类型的“半封建”,一种是英法式的,一种是中国式的,两者既有共性,又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 殖民地 半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民族国家 世界历史 演化趋向 部分质变 封建社会 “中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经济史三阶段论
4
作者 陈勇勤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0-105,共6页
关键词 毛泽东 资本主义经济 近代中国 经济史 新民主主义经济 平等条约 殖民地 蒋介石政府 民族资本主义 半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兼与钟兴瑜商榷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志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1-44,共4页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问题,最近在史学界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河北学刊】】1988年第6期上发表的钟兴瑜的《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定性辨析》一文(以下简称“钟文”),就很有代表性该文认为毛泽东关于近代中国社...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问题,最近在史学界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河北学刊】】1988年第6期上发表的钟兴瑜的《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定性辨析》一文(以下简称“钟文”),就很有代表性该文认为毛泽东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论述是不科学的,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说法也是不确切的。我认为,钟文所涉及的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有必要加以进一步的探讨。所以,笔者不怀浅陋,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求教于史学界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社会 主要矛盾 社会性质 封建主义 帝国主义 半资本主义 殖民主义 封建统治 资产阶级 社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几种观点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士英 《文史哲》 1988年第5期51-55,共5页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如何确立中国近代史体系,而且关系到如何理解这段历史的基本内容和怎样评价中国近代社会各阶级的作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长期以来,它之所以引起史学界的广泛注意,以致宏论迭出,原...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如何确立中国近代史体系,而且关系到如何理解这段历史的基本内容和怎样评价中国近代社会各阶级的作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长期以来,它之所以引起史学界的广泛注意,以致宏论迭出,原因就在于此。就目前已发表的各种观点来看,它们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如果对它们加以透彻分析,取长补短,也许能得出一个较为正确的结论。为此,本人不揣冒昧,仅就几种主要观点,试作评论。一在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问题上,提出最早、影响又大的观点,恐怕莫过于胡绳同志的“三次革命高潮”说了。早在1954年,胡绳同志在当时开展的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中曾提出:“要解决分期问题,必先确定划分时期的标准,这也就是要确定,我们在叙述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任务时,是在说明什么,以什么来做基本的线索,循此线索,即可按照发展程序把各方面的历史现象根据其本身的逻辑而串联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基本线索 中国近代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 太平天国 阶级斗争 资产阶级革命 半资本主义 中国人民 辛亥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陈独秀的中国历史观
7
作者 徐光寿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39-44,共6页
陈独秀毕生以思想启蒙为己任(政治革命、学术研究均为实现民主和科学的手段),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开创了中国文化和中国革命的新时期。其强大的思想武器尽管来自欧洲,先法兰西后俄罗斯,但其民主与科学的实质一直未变。关于科学,他一直认... 陈独秀毕生以思想启蒙为己任(政治革命、学术研究均为实现民主和科学的手段),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开创了中国文化和中国革命的新时期。其强大的思想武器尽管来自欧洲,先法兰西后俄罗斯,但其民主与科学的实质一直未变。关于科学,他一直认为:“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社会科学是拿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用在一切社会从事的学问上,象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法律学、经济学等。”可见,陈独秀是将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中国历史 半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中国革命 唯物史观 辛亥革命 封建社会 资产阶级 中国近代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级阶段理论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8
作者 王守中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6-21,共6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最大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个理论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就是对于我们学习、研究中国近代史,也有重要指导意义。这里结合着中国近代史的学习研究,谈点个人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最大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个理论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就是对于我们学习、研究中国近代史,也有重要指导意义。这里结合着中国近代史的学习研究,谈点个人学习初级阶段理论的粗浅体会。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任务问题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中国共产党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封建主义 生产力标准 发展生产力 阶级斗争 主要矛盾 马克思主义 半资本主义 重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洋务运动评价的几个问题
9
作者 林华国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34-40,共7页
一、洋务运动的复杂性并不妨碍我们对它的性质作出明确的判断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又争论激烈的问题。近年来,随着讨论的日益深入,洋务运动的复杂性被越来越充分地揭示出来,这有利于我们对洋务运动作出更加... 一、洋务运动的复杂性并不妨碍我们对它的性质作出明确的判断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又争论激烈的问题。近年来,随着讨论的日益深入,洋务运动的复杂性被越来越充分地揭示出来,这有利于我们对洋务运动作出更加全面、准确的评价。但是,也有一些同志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运动 运动评价 几个问题 复杂性 中国近代史 洋务派 李鸿章 招商局 殖民地化 半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