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量半衰时属性在浊积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营革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2-668,4,共7页
浊积岩是济阳坳陷陆相断陷盆地典型的储集体,具有分布广、埋藏深、隐蔽性强等特点。经过多年的勘探研究和多种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的应用,虽然对浊积岩储层的预测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不能较好地满足勘探需求。针对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砂... 浊积岩是济阳坳陷陆相断陷盆地典型的储集体,具有分布广、埋藏深、隐蔽性强等特点。经过多年的勘探研究和多种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的应用,虽然对浊积岩储层的预测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不能较好地满足勘探需求。针对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砂岩与灰质泥岩交互发育的地质特征,通过不同韵律组合正演模型的模拟分析,论证了能量半衰时属性对层组韵律变化的敏感性。提出了能量半衰时属性分析预测方法并应用于研究区浊积砂岩储层预测,实现了含油砂组中灰质泥岩的有效剔除,划分了浊积水道的不同岩性组合类型与沉积亚相,预测了主力层系各砂层组的砂岩厚度、水道展布及有利储层发育区,大幅度提高了浊积砂岩储层预测的吻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积岩 渤南洼陷 能量半衰时属性 储层预测 韵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在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高正 米健 +5 位作者 罗安华 李德春 李靖 朱加兵 王连培 胡涛涛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5-1032,共8页
针对传统水库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存在的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在拉院水库工程地质勘察中,创新采用了“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勘察思路。采用激发极化法勘察库区左岸山脊的地下水分布状况:首先根据测区出露泉点的高程,标定供电极距与探测... 针对传统水库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存在的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在拉院水库工程地质勘察中,创新采用了“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勘察思路。采用激发极化法勘察库区左岸山脊的地下水分布状况:首先根据测区出露泉点的高程,标定供电极距与探测深度的关系为H=AB/5;随后依据视电阻率剖面图判定含水层岩体视电阻率总体小于500Ω·m;再通过半衰时数据曲线确定含水层岩体半衰时参数大于1100 ms;最后根据含水异常曲线特征确定地下水位深度。应用大地电磁测深法勘察库区岩性分布状况,结果显示不同岩性地质体的视电阻率差异显著:砂泥岩及河床处含水率较高的岩体视电阻率总体小于200Ω·m,而灰岩和侵入岩的视电阻率总体大于200Ω·m;其中灰岩视电阻率呈团状不连续分布,侵入岩视电阻率则表现出深部宽、浅部尖的特征。在物探成果基础上针对性布设勘探钻孔,并利用钻探验证物探效果。通过对比钻孔揭示的地下水位及地层岩性分布,认为激发极化法对地下水位的识别能力较强,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地层岩性勘察方面效果显著。该综合物探成果为精细化布孔提供了可靠依据,显著节约了钻探成本,缩短了勘察周期,表明综合物探技术在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激发极化法 电阻率 半衰时 侵入岩 拉院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能量半衰属性识别涠西南凹陷砂泥薄互层组合中浊积砂体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琪 黄时卓 +1 位作者 史德锋 汪锐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281,共9页
涠西南凹陷是我国南海北部湾盆地重要的油气聚集地,浊积砂体是其重要的储量贡献地质体,显示了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随着勘探开发力度的不断推进,在砂、泥岩地震特征叠置严重的背景下,常规的地球物理技术手段难以识别真正的浊积储层。为... 涠西南凹陷是我国南海北部湾盆地重要的油气聚集地,浊积砂体是其重要的储量贡献地质体,显示了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随着勘探开发力度的不断推进,在砂、泥岩地震特征叠置严重的背景下,常规的地球物理技术手段难以识别真正的浊积储层。为此,基于浊积砂体强振幅反射形成的地质背景,剖析了非储层形成异常强振幅的两个主要成因:砂、泥岩薄互层组合容易形成强振幅反射;甜点储层与围岩响应差异小,低速泥岩强振幅响应干扰严重。因此提出了应用能量半衰时属性识别浊积储层的新技术:(1)确定研究区的等时地层反射界面,建立精细的等时地层格架,将五级层序地层作为一套等效体研究,并基于砂岩、泥岩密度比较稳定确立了异常体内部的振幅微变化主要体现在速度结构的变化上,即速度结构变化是识别真假储层的关键;(2)建立了砂岩、泥岩互层的楔状模型,论证了不同岩性组合对应不同的速度结构,介绍了不同速度结构引起能量半衰时属性值变化的情况,有效描述了砂泥薄互层内的速度结构变化;(3)基于研究区速度的精细分析,按照“同一岩性,同一物性”“同一岩性,不同物性”“不同岩性,不同物性”3种组合情况正演模拟,解读异常体振幅微变化的信息,由此判断引发阻抗变化的主因,综合预测异常体可能的岩性组合,极大地降低了岩性预测的多解性。结论认为:该技术运用于实例勘探中,岩性预测结果与钻井揭示相吻合,有力支撑了涠西南凹陷的勘探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特征重叠 浊积砂体 振幅微变化 速度结构 能量半衰时 正演模拟 岩性组合预测 涠西南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极化法探测泰山群变质岩地下水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福臣 王启田 程兴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75,共4页
文章阐述了激发极化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利用激发激化法的衰减度、半衰时、充电率等激电参数,探讨了变质岩地区含水层辨认、含水层埋深确定、矿体干扰异常等规律。该方法受地形影响小,曲线反映异常直观,解释方便,完成了在泰山群变... 文章阐述了激发极化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利用激发激化法的衰减度、半衰时、充电率等激电参数,探讨了变质岩地区含水层辨认、含水层埋深确定、矿体干扰异常等规律。该方法受地形影响小,曲线反映异常直观,解释方便,完成了在泰山群变质岩地区找水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极化法 泰山群变质岩 半衰时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群变质岩地下水的富集条件与寻找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徐光瑜 刘福臣 李凌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27,共4页
泰山群变质岩的地下水类型为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带厚度及裂隙发育不均匀,裂隙水连通性差,储水空间有限,造成地下水富水性严重不均。根据变质岩的岩性、结构、构造,总结出风化壳蓄水构造、断裂带蓄水构造、岩脉蓄水构造、粗粒... 泰山群变质岩的地下水类型为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带厚度及裂隙发育不均匀,裂隙水连通性差,储水空间有限,造成地下水富水性严重不均。根据变质岩的岩性、结构、构造,总结出风化壳蓄水构造、断裂带蓄水构造、岩脉蓄水构造、粗粒岩石蓄水构造;根据野外电测找水经验,在泰山群变质岩土地区,有低阻正交点、V形低阻异常、麻花低阻异常、半衰时窄幅单峰异常、宽幅单峰异常等富水构造特征,找水可取得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群变质岩 地下水 蓄水构造 联合剖面 半衰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测深法在无定河某段地下水探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赓 庹先国 +2 位作者 刘勇 李彬 汪楷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7953-7959,共7页
在充分开展工区电性特征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直流激电测深法和电阻率测深法在无定河某段开展地下水探寻工作。根据电阻率特征来划分第四系厚度,根据激电异常来圈划相对富水区。钻孔验证表明,根据各类视电阻率曲线划分的断面误差较小。抽... 在充分开展工区电性特征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直流激电测深法和电阻率测深法在无定河某段开展地下水探寻工作。根据电阻率特征来划分第四系厚度,根据激电异常来圈划相对富水区。钻孔验证表明,根据各类视电阻率曲线划分的断面误差较小。抽水试验表明,激电参数中的半衰时特征与实际富水情况最为吻合。因此联合上述两种方法可有效地指导本工区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调查 激电测深 电阻率测深 半衰时 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极化法找水野外常见干扰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3
7
作者 于纪玉 刘福臣 黄怀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57,60,共2页
在激发极化法找水野外测量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电磁耦合、不稳定地电场、感应电动势、观测信号弱、极化不稳、供电电流不稳等各种因素的干扰,影响观测精度。介绍了激发极化法找水原理,结合野外实践探讨了产生干扰的原因和影响规律,提出了... 在激发极化法找水野外测量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电磁耦合、不稳定地电场、感应电动势、观测信号弱、极化不稳、供电电流不稳等各种因素的干扰,影响观测精度。介绍了激发极化法找水原理,结合野外实践探讨了产生干扰的原因和影响规律,提出了排除各种干扰的措施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极化法 干扰异常 半衰时 极化率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yzykia南部地区变质岩潜山油气藏的勘探技术——多种地震属性的提取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立 田作基 +1 位作者 胡欣 葛晖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58-160,173+178+1,共6页
在精细地震资料解释基础上,利用钻井、测井、成像测井研究结果,提取并分析了多种地震属性,对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中部Kyzykia构造带的变质岩潜山裂缝型储层进行了预测,并对该区潜山有利勘探目标进行了评价。据此形成了一套利用多种... 在精细地震资料解释基础上,利用钻井、测井、成像测井研究结果,提取并分析了多种地震属性,对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中部Kyzykia构造带的变质岩潜山裂缝型储层进行了预测,并对该区潜山有利勘探目标进行了评价。据此形成了一套利用多种地震属性对该类型及其他相关类型的非构造油气藏的勘探思路及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裂缝 地震属性 能量半衰时陡度 均方根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