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养时间、蔗糖质量浓度及^(60)Co-γ射线对木瓜花粉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岳华峰 唐丽丹 +5 位作者 马顺兴 任伟 杨绍彬 杨超伟 袁晓雪 李相宽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8-542,共5页
以木瓜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离体萌发培养法和60Co-γ射线辐射法,研究了花粉萌发的最佳检测时间,最佳蔗糖质量浓度及辐射育种的最适宜剂量.结果表明,木瓜花粉萌发最佳检测时间为6 h;随着蔗糖质量浓度的升高,花粉的萌发率呈先升高后下降... 以木瓜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离体萌发培养法和60Co-γ射线辐射法,研究了花粉萌发的最佳检测时间,最佳蔗糖质量浓度及辐射育种的最适宜剂量.结果表明,木瓜花粉萌发最佳检测时间为6 h;随着蔗糖质量浓度的升高,花粉的萌发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最佳蔗糖质量浓度为150 g·L-1;60Co-γ辐射处理极显著地影响了木瓜花粉的萌发率,且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花粉萌发率呈显著下降趋势.通过萌发率拟合方程,得出木瓜花粉辐射的半致死剂量为254.14 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 木瓜花粉 蔗糖质量浓度 辐射效应 致死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鳗鲡对水中亚硝酸盐浓度耐受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百悦 潘小玲 《江西水产科技》 2005年第2期39-41,共3页
欧洲鳗鲡亚硝酸盐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水温28.0~28.5℃,pH6.8~7.3时,欧洲鳗鲡对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的耐受性为,24小时的LC50为100.0mg/L,48小时的LC50为84.1mg/L,96小时的LC50为26.6mg/L,而且LC50值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SC为2... 欧洲鳗鲡亚硝酸盐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水温28.0~28.5℃,pH6.8~7.3时,欧洲鳗鲡对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的耐受性为,24小时的LC50为100.0mg/L,48小时的LC50为84.1mg/L,96小时的LC50为26.6mg/L,而且LC50值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SC为2.66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鳗鲡 亚硝酸盐 毒性 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硝酸盐浓度 耐受性 水温 中亚 lc50值 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时间 小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水产消毒剂对金边鲤幼鱼的急性毒性
3
作者 卢玉典 刘康 +6 位作者 黄卫杰 韦玲静 文衍红 张桂姣 莫飞龙 张盛 叶香尘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57-65,共9页
[目的]探明金边鲤幼鱼对常用水产消毒剂的耐受性,为其在培育、养殖过程中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静态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在水温(23±0.5)℃、pH(7.42±0.31)、溶解氧>5 mg/L的条件下,研究高锰酸钾、聚维酮碘和... [目的]探明金边鲤幼鱼对常用水产消毒剂的耐受性,为其在培育、养殖过程中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静态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在水温(23±0.5)℃、pH(7.42±0.31)、溶解氧>5 mg/L的条件下,研究高锰酸钾、聚维酮碘和溴氯海因3种水产消毒剂对金边鲤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高锰酸钾、聚维酮碘、溴氯海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00 mg/L、40.00 mg/L、10.00 mg/L时,金边鲤幼鱼在24 h内全部死亡;在96 h内,高锰酸钾质量浓度≤1.73 mg/L、聚维酮碘质量浓度≤15.87 mg/L和溴氯海因质量浓度≤2.15 mg/L时,3种消毒剂对金边鲤幼鱼的存活率影响不显著;在金边鲤幼鱼存活时间相同情况下,三者的质量浓度依次为聚维酮碘>溴氯海因>高锰酸钾;3种消毒剂在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排序均为聚维酮碘>溴氯海因>高锰酸钾,聚维酮碘、溴氯海因、高锰酸钾对金边鲤幼鱼的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20.92 mg/L、4.62 mg/L、1.96 mg/L,安全质量浓度(SC)分别为2.09 mg/L、0.46 mg/L、0.20 mg/L,对金边鲤幼鱼的毒性大小依次为高锰酸钾>溴氯海因>聚维酮碘。[结论]结合有毒物质评价标准,高锰酸钾和溴氯海属于中毒物质,聚维酮碘属于低毒物质,聚维酮碘更适用于金边鲤幼鱼的消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消毒剂 金边鲤幼鱼 急性毒性 致死质量浓度 安全质量浓度 聚维酮碘 溴氯海因 高锰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叶草盐胁迫的临界浓度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毓皎 周宇杰 +3 位作者 罗瑛 廖丽 白昌军 王志勇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4期816-821,共6页
本研究拟通过水培法筛选钝叶草(Stenotaphrum secundatum)盐胁迫半致死浓度,为后期筛选耐盐钝叶草品系提供依据。研究分别以0、35、70、105、140、175、210、245、280和315 mmol·L^(-1) 10个NaCl浓度梯度处理钝叶草,以叶色、枯黄... 本研究拟通过水培法筛选钝叶草(Stenotaphrum secundatum)盐胁迫半致死浓度,为后期筛选耐盐钝叶草品系提供依据。研究分别以0、35、70、105、140、175、210、245、280和315 mmol·L^(-1) 10个NaCl浓度梯度处理钝叶草,以叶色、枯黄率、坪用质量、匍匐茎长度和干物质重量5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盐胁迫半致死临界浓度。结果表明,不同NaCl浓度处理下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处理盐浓度的增加,枯黄率显著下降(P<0.05),其他指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以钝叶草枯黄率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以50%枯黄率为标准,确定钝叶草的盐胁迫半致死临界浓度为185mmol·L^(-1),研究结果为今后钝叶草种质资源大量筛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叶草 盐胁迫 致死临界浓度 枯黄率 坪用质量 生长速率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碳酸氢钠碱度胁迫对草鱼存活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肖黄璇 刘天奇 +4 位作者 鲁翠云 孙志鹏 那荣滨 常玉梅 郑先虎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目的】探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对碳酸盐碱度的耐受程度,为开发培育草鱼的耐碱新种质提供支持。【方法】将(85.38±26.73)g草鱼置于0~120 mmol·L^(-1)的碳酸盐水体中进行96 h急性碱胁迫实验,计算96 h半致死浓度(LC... 【目的】探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对碳酸盐碱度的耐受程度,为开发培育草鱼的耐碱新种质提供支持。【方法】将(85.38±26.73)g草鱼置于0~120 mmol·L^(-1)的碳酸盐水体中进行96 h急性碱胁迫实验,计算96 h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afe Concentration,SC),检测血清、鳃、肝、肠及肾中的氨质量分数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Na+/K+-ATP酶(NKA)的活性变化。【结果】基于寇氏法、概率单位法和线性回归法计算,草鱼96 h LC50为59.20~62.01 mmol·L^(-1),SC为18.32~22.41 mmol·L^(-1)。不同碳酸盐碱度酶活性结果分析显示,碱度20 mmol·L^(-1)时解毒器官肝和肾中抗氧化免疫相关酶类(SOD、ACP、AKP)及用于解氨毒的GS活性均未出现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NKA活性变化不显著(P>0.05),鳃中AKP和NKA活性变化显著(P<0.05),表明20 mmol·L^(-1)碳酸盐碱度不造成机体主要器官损伤,草鱼尚能清除碱胁迫造成的不利影响;高碱度40 mmol·L^(-1)时部分个体能存活,但相关酶活性受影响。【结论】草鱼能在20 mmol·L^(-1)碳酸盐碱度水体中保持较健康的生理功能,40 mmol·L^(-1)高碱度水体中肝脏等器官已出现一定程度损伤;鳃和肝在草鱼应对碱胁迫下的体内氨积聚、氧化损伤等不利影响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碳酸盐碱度 致死浓度 质量分数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水产药物对松荷鲤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健 李赫 +6 位作者 李敬伟 胡宗云 刘宗英 肖祖国 封岩 吴丽娜 闫有利 《渔业研究》 2024年第2期162-170,共9页
在水温(20±1)℃下,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聚维酮碘、强氯精和高效氯氰菊酯3种常用水产药物对体长(118.8±5.63)mm、体质量(72.75±15.11)g松荷鲤(Cyprinus carpio Songhe)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聚维酮碘对松荷鲤的24、4... 在水温(20±1)℃下,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聚维酮碘、强氯精和高效氯氰菊酯3种常用水产药物对体长(118.8±5.63)mm、体质量(72.75±15.11)g松荷鲤(Cyprinus carpio Songhe)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聚维酮碘对松荷鲤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870.551、790.650、694.959、654.692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95.653 mg/L;强氯精对松荷鲤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3.076、19.608、15.674、13.871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4.247 mg/L;高效氯氰菊酯对松荷鲤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620、2.216、1.205、0.847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153 mg/L。3种药物对松荷鲤的毒性大小为高效氯氰菊酯>强氯精>聚维酮碘。根据有毒物质对鱼类毒性的评价标准,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和强氯精对松荷鲤为低毒药物,可作为生产中的首选药物;高效氯氰菊酯对松荷鲤为高毒药物,在生产中需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荷鲤 水产药物 急性毒性 致死质量浓度(lc 50) 安全质量浓度(SC) 药物毒性蓄积程度系数(M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和成虾的毒性试验 被引量:33
7
作者 梁俊平 李健 +3 位作者 李吉涛 刘萍 戴芳钰 刘德月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26-529,共4页
在水温24℃、盐度31、pH8.1条件下,研究了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和成虾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55.81、116.71、92.55、80.40mg/L,氨氮对脊尾白虾成虾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 在水温24℃、盐度31、pH8.1条件下,研究了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和成虾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55.81、116.71、92.55、80.40mg/L,氨氮对脊尾白虾成虾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78.80、156.37、140.28、120.86mg/L。脊尾白虾幼虾总氨氮和非离子氨的安全质量浓度为8.04、0.26mg/L,成虾总氨氮和非离子氨的安全质量浓度为12.09、0.5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氨氮 毒性 致死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维酮碘和二氧化氯对泥鳅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28
8
作者 张俊杰 鄢庆枇 +1 位作者 李胜忠 姚佩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29-731,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对泥鳅的244、8 h和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449、393、360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90 mg/L。二氧化氯对泥鳅的24、48 h和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110、984、942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232 mg/L。这2种消毒药物的安... 试验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对泥鳅的244、8 h和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449、393、360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90 mg/L。二氧化氯对泥鳅的24、48 h和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110、984、942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232 mg/L。这2种消毒药物的安全质量浓度均远远高于它们在养殖生产中常用的泼洒浓度和浸浴浓度。聚维酮碘和二氧化氯在泥鳅养殖生产和病害防治中可以按照常规使用浓度放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二氧化氯 聚维酮碘 致死质量浓度 安全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Zn^(2+)、SDS、DBS对脊尾白虾的毒性试验 被引量:23
9
作者 郑琰晶 魏社林 +2 位作者 吴进孝 罗步仪 黄韧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7-90,共4页
选用铜、锌2种常见重金属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2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脊尾白虾Palaemon carincauda仔虾进行96h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u2+、Zn2+、SDS、DBS对脊尾白虾仔虾的96h LC50分别为0.34、0.82、14.3和... 选用铜、锌2种常见重金属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2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脊尾白虾Palaemon carincauda仔虾进行96h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u2+、Zn2+、SDS、DBS对脊尾白虾仔虾的96h LC50分别为0.34、0.82、14.3和14.4 mg.L-1。将脊尾白虾仔虾对这4种毒物的敏感性与文献报道的其它动物进行了比较,结果认为可以将其作为毒性测试的标准试验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重金属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致死浓度lc50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水产药物对褐鳟(Salmo trutta)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万良 周建设 +5 位作者 王建银 张弛 潘瑛子 陈美群 扎西拉姆 李宝海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66-972,共7页
为研究实际生产过程中褐鳟鱼苗阶段水产药物的安全使用剂量,选择在静水条件下,水温控制在(9±0.5)℃,用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甲醛和敌百虫对褐鳟鱼苗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24、48h褐鳟对4种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高... 为研究实际生产过程中褐鳟鱼苗阶段水产药物的安全使用剂量,选择在静水条件下,水温控制在(9±0.5)℃,用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甲醛和敌百虫对褐鳟鱼苗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24、48h褐鳟对4种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高锰酸钾>硫酸亚铁和硫酸铜合剂>敌百虫>甲醛,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18、0.35、0.45和25.88mg/L。因此,在褐鳟鱼苗培育过程中,做到严格诊断,疾病预防及治疗中对症下药,细菌性疾病严格控制高锰酸钾安全使用剂量;病毒性疾病建议使用甲醛;寄生虫病建议使用敌百虫,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鳟 急性毒性 致死质量浓度 安全质量浓度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及其类似物对斑马鱼成鱼及胚胎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20
11
作者 任文娟 汪贞 +4 位作者 杨先海 刘济宁 杨倩 陈英文 沈树宝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2-378,共7页
双酚B(BPB)、双酚F(BPF)、双酚AP(BPAP)、双酚AF(BPAF)、双酚Z(BPZ)、双酚P(BPP)和双酚S(BPS)作为双酚A(BPA)的替代品被广泛使用,但其毒性数据非常有限。将BPA、BPB、BPF、BPZ、BPP、BPAP、BPAF和BPS暴露于斑马鱼成鱼及胚胎,通过24、48... 双酚B(BPB)、双酚F(BPF)、双酚AP(BPAP)、双酚AF(BPAF)、双酚Z(BPZ)、双酚P(BPP)和双酚S(BPS)作为双酚A(BPA)的替代品被广泛使用,但其毒性数据非常有限。将BPA、BPB、BPF、BPZ、BPP、BPAP、BPAF和BPS暴露于斑马鱼成鱼及胚胎,通过24、48、72和96 h死亡率等指标比较8种化合物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双酚A及其类似物对斑马鱼成鱼及胚胎毒性具有线性相关性。根据GB 30000.28—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28部分:对水生环境的危害》对受试物的急性水环境毒性的分级标准,判定BPP为毒性Ⅰ级,BPA、BPB、BPF、BPZ、BPAP和BPAF为毒性Ⅱ级,根据Verhaar分类方法,双酚A及其类似物属于麻醉致毒机制的化学品,其毒性大小与疏水基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及其类似物 急性毒性 致死浓度(lc50) 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水产药物对鲈鲤和白甲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建明 姜华 +2 位作者 田甜 姜伟 胡亚平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8-633,共6页
在水温(22±1)℃、溶解氧(6.7±0.5)mg/L、pH 7.9±0.2条件下,采用静态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聚维酮碘、敌百虫和氯胺T 3种水产药物对鲈鲤幼鱼[体质量(36.71±4.91)g]和白甲鱼幼鱼[体质量(21.55±4.68)g]... 在水温(22±1)℃、溶解氧(6.7±0.5)mg/L、pH 7.9±0.2条件下,采用静态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聚维酮碘、敌百虫和氯胺T 3种水产药物对鲈鲤幼鱼[体质量(36.71±4.91)g]和白甲鱼幼鱼[体质量(21.55±4.68)g]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聚维酮碘、敌百虫和氯胺T对鲈鲤幼鱼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65.13、2.89mg/L和10.79mg/L;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19.76、0.89mg/L和2.96mg/L。聚维酮碘、敌百虫和氯胺T对白甲鱼幼鱼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79.95、1.49mg/L和13.62mg/L;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24.92、0.26mg/L和3.48mg/L。3种药物对鲈鲤幼鱼和白甲鱼幼鱼的毒性大小均为敌百虫>氯胺T>聚维酮碘。根据有毒物质对鱼类毒性的评价标准,敌百虫对鲈鲤和白甲鱼幼鱼是中毒药物,氯胺T和聚维酮碘对其是低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鲤 白甲鱼 水产药物 急性毒性 致死质量浓度 安全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苯酚、硝基苯对水丝蚓的急性毒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祎男 范学铭 +1 位作者 阚晓微 翟祖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0-423,共4页
关键词 苯酚 硝基苯 霍普水丝蚓 致死浓度(lc50)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离子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吉桥 李君峰 +4 位作者 纪谨 卢毅光 姜传俊 金彩霞 王欢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19,共4页
用容积为900ml的微流水装置测定了以CuSO4为毒物的Cu2+对三疣梭子蟹蚤状幼体(Z1~Z4)和大眼幼体(M)的急性毒性。在20~22℃、pH8 2~8 6、盐度为26条件下,Cu2+对三疣梭子蟹Z1,Z2,Z3,Z4和M的24h半致死浓度(LC50,×10-6ml/L)分别为0 6... 用容积为900ml的微流水装置测定了以CuSO4为毒物的Cu2+对三疣梭子蟹蚤状幼体(Z1~Z4)和大眼幼体(M)的急性毒性。在20~22℃、pH8 2~8 6、盐度为26条件下,Cu2+对三疣梭子蟹Z1,Z2,Z3,Z4和M的24h半致死浓度(LC50,×10-6ml/L)分别为0 6861,0 7368,0 7857,0 8214和0 8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三疣梭子蟹 幼体 急性毒性 微流水 安全浓度 CU^2+ 24 h致死浓度 lc50 硫酸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常用农药对江黄颡鱼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0
15
作者 谢瑞涛 黄凯 +3 位作者 覃志彪 赵鑫 林岗 谢峰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74-277,共4页
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对江黄颡鱼进行研究。5种常见农药对江黄颡鱼苗24 h LC50半致死质量浓度、48 h LC50半致死质量浓度、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阿维菌素0.43、0.28、0.035 mg/L;草甘磷15.38、13.43、3.072 mg/L;啶虫咪0.13、0.09、0.0... 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对江黄颡鱼进行研究。5种常见农药对江黄颡鱼苗24 h LC50半致死质量浓度、48 h LC50半致死质量浓度、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阿维菌素0.43、0.28、0.035 mg/L;草甘磷15.38、13.43、3.072 mg/L;啶虫咪0.13、0.09、0.013 mg/L;百草枯4.62、3.720、.724 mg/L;复方胶悬剂550、3895、8.38 mg/L。常用农药的敏感性依次为:啶虫咪>阿维菌素>百草枯>草甘磷>复方胶悬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黄颡鱼 毒性试验 致死质量浓度 安全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铜对栉孔扇贝急性毒性胁迫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天红 孙福新 +4 位作者 王颖 吴志宏 孙元芹 李晓 卢珺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17-320,共4页
探讨了硫酸铜对栉孔扇贝的24、48、72、96h的毒性,并计算出硫酸铜对栉孔扇贝的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32±0.099)mg/L、(0.112±0.022)mg/L、(0.074±0.005)mg/L、(0.063±0.005)mg/L,安全质... 探讨了硫酸铜对栉孔扇贝的24、48、72、96h的毒性,并计算出硫酸铜对栉孔扇贝的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32±0.099)mg/L、(0.112±0.022)mg/L、(0.074±0.005)mg/L、(0.063±0.005)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12 mg/L。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铜对于12月龄的栉孔扇贝属于剧毒类物质(96h LC50<0.1 mg/kg);硫酸铜对栉孔扇贝的安全质量浓度与GB 11607—1989的铜离子的限量及GB 3097—1997的二类标准限量接近;暴露时间和不同时间的硫酸铜与栉孔扇贝的半致死浓度呈正相关,且二者相互影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铜 栉孔扇贝 致死质量浓度 安全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和汞两种重金属离子对四角蛤蜊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36
17
作者 王晓宇 王清 杨红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29,113,共7页
采用毒理学实验方法,比较研究了Cd2+和Hg2+对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 Reeve)急性毒性效应的差异,以期为进一步评价重金属离子对四角蛤蜊的毒性效应和作用机理等提供理论依据。死亡概率单位和实验液浓度对数的线性回归分析表明,Cd2... 采用毒理学实验方法,比较研究了Cd2+和Hg2+对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 Reeve)急性毒性效应的差异,以期为进一步评价重金属离子对四角蛤蜊的毒性效应和作用机理等提供理论依据。死亡概率单位和实验液浓度对数的线性回归分析表明,Cd2+对四角蛤蜊在24、48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5.961、5.149和2.383 mg/L,Hg2+的LC50分别为3.714、0.607和0.207 mg/L;Cd2+和Hg2+对四角蛤蜊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23 8 mg/L和0.002 1 mg/L,分别是我国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限定量的4.76倍和4.0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蛤蜊(Mactraveneri formis Reeve) Cd2+ Hg2+ 急性毒性 致死浓度 安全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用水产药物对大鳞副泥鳅苗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7
18
作者 戴瑜来 王宇希 +5 位作者 潘彬斌 黄辉 姚桂桂 戴杨鑫 许宝青 林启存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4-107,共4页
以规格(1.53±0.32)g重的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苗种为试验对象,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进行了硫酸铜、聚维酮碘、敌百虫、甲醛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铜24、48、96 h的半致死量分别为1.23、0.55、0.40 mg/L... 以规格(1.53±0.32)g重的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苗种为试验对象,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进行了硫酸铜、聚维酮碘、敌百虫、甲醛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铜24、48、96 h的半致死量分别为1.23、0.55、0.40 mg/L,安全浓度为0.03 mg/L;聚维酮碘24、48、96 h的半致死量分别为429.58、396.36、388.47 mg/L,安全浓度为101.23 mg/L;敌百虫24、48、96 h的半致死量分别为16.72、7.94、4.80 mg/L,安全浓度为0.54 mg/L;甲醛24、48、96 h的半致死量分别为110.00、96.59、45.45 mg/L,安全浓度为22.35 mg/L。结论:硫酸铜的毒性最大且安全浓度远低于常用浓度,应禁用;敌百虫的安全浓度处于常用浓度范围内,但使用时需控制使用剂量;聚维酮碘和甲醛可按常规浓度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苗种 水产药物 急性毒性 致死量(lc50)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草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及SOD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桂燕 胡筱敏 +1 位作者 周启星 孙学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58-1761,共4页
以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氯化镉对草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及其肝胰脏、肾脏和鳃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对草鱼的急性毒性作用时间为24,48,72和96 h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是45.58,34.81,28.63和24.05 mg.L-1,因... 以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氯化镉对草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及其肝胰脏、肾脏和鳃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对草鱼的急性毒性作用时间为24,48,72和96 h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是45.58,34.81,28.63和24.05 mg.L-1,因此镉对草鱼的生态毒性为高毒.Cd2+低浓度时,肝胰脏和肾脏组织SOD活性均为"先降后升再降",而Cd2+为高浓度时SOD活性始终处于被显著抑制(p<0.05);鳃组织在低Cd2+污染时SOD活性为"先降后升",而高浓度的Cd2+污染时其SOD活性为"先降后升再降".但是草鱼鳃组织的SOD活性明显低于肝胰脏和肾脏的SOD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镉 毒性效应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致死质量浓度(lc50)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育银鲫“中科三号”对盐度和碳酸盐碱度的耐受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沈立 郝卓然 +4 位作者 周凯 来琦芳 王慧 么宗利 林听听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5-452,共8页
研究了盐度和碳酸盐碱度对不同规格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中科三号"鱼种的急性和慢性毒性。结果表明,异育银鲫"中科三号"大规格鱼种[L=(8.81±0.62)cm]48、72 h和96 h的盐度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5.... 研究了盐度和碳酸盐碱度对不同规格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中科三号"鱼种的急性和慢性毒性。结果表明,异育银鲫"中科三号"大规格鱼种[L=(8.81±0.62)cm]48、72 h和96 h的盐度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5.433、14.352、13.855,盐度安全浓度为4.63;碳酸盐碱度在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3.105、71.861、71.198、70.368 mmol·L-1,碳酸盐碱度的安全浓度为20.33 mmol·L-1。小规格鱼种[L=(1.78±0.12)cm]24、48、72 h和96 h盐度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1.339、11.026、10.653、10.080,盐度安全浓度为2.98;碳酸盐碱度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2.656、51.889、50.378、49.664 mmol·L-1,碳酸盐碱度的安全浓度为13.20 mmol·L-1。大规格"中科三号"鱼种对盐度和碳酸盐碱度的耐受性均比小规格鱼种强;慢性毒性实验中异育银鲫"中科三号"鱼种[L=(3.73±0.12)cm]的特定生长率和相对增重率均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大而降低。60 d实验后盐度3、5和7组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14、0.67和0.23,相对增重率分别为98.64、49.24和14.80;碳酸盐碱度7、12和17 mmol·L-1组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12、0.66和0.29,相对增重率分别为96.06、48.40和19.23。盐度和碳酸盐碱度浓度越强,对异育银鲫"中科三号"鱼种生长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盐度 碳酸盐碱度 致死浓度(lc50) 存活率 特定生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