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对水环境镉致罗非鱼半致死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翟少伟 刘淑兰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68,共2页
为研究壳聚糖对水环境镉致罗非鱼急性毒性-半致死时间(LT50)的影响,将20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25尾鱼。对照组和试验组水中镉的质量浓度为20 mg/L,试验组添加0.1 g/L的壳聚糖。结果表明:除了第8小时外,第16、... 为研究壳聚糖对水环境镉致罗非鱼急性毒性-半致死时间(LT50)的影响,将20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25尾鱼。对照组和试验组水中镉的质量浓度为20 mg/L,试验组添加0.1 g/L的壳聚糖。结果表明:除了第8小时外,第16、第24、第32、第40和第48小时对照组的病死率均显著低于试验组;对照组LT50为(24.39±3.58)h,试验组LT50为(39.1±5.8)h,2个处理组间差异极显著。这说明,壳聚糖可一定程度上缓解镉对罗非鱼的急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罗非鱼 致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境环境因素对三疣梭子蟹幼蟹致死效应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高焕 张本厚 +3 位作者 陈百尧 于飞 阎斌伦 陈建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7-61,共5页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温度、盐度和酸碱度3种环境因素逆境下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蟹的致死效应,以阐明三疣梭子蟹幼蟹对不同逆境环境的抵抗力大小。3种逆境环境因素的水平分别是:温度为10,15,30,35℃;盐度为10,1...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温度、盐度和酸碱度3种环境因素逆境下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蟹的致死效应,以阐明三疣梭子蟹幼蟹对不同逆境环境的抵抗力大小。3种逆境环境因素的水平分别是:温度为10,15,30,35℃;盐度为10,15,35,40;酸碱度为6.0,6.5,9.0,9.5。结果表明,盐度变化对梭子蟹幼蟹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酸碱度,再次为温度。对于温度而言,低温下幼蟹的存活时间较长;对于盐度而言,高盐度逆境比低盐度逆境下的存活时间长;对于pH值而言,碱性环境下的存活时间比酸性环境下的存活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逆境环境 致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中多氯联苯PCB 126对南方鲇的致死效应及代谢胁迫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袁伦强 谢小军 闫玉莲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1-399,共9页
于2007年10—12月,为探讨食物中多氯联苯126(3,3′,4,4′,5-pentachlorobiphenyl,PCB 126)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的致死效应及代谢胁迫作用,将72尾南方鲇幼鱼分为6个实验组,配制PCB126含量分别为0、50、100、200、400和80... 于2007年10—12月,为探讨食物中多氯联苯126(3,3′,4,4′,5-pentachlorobiphenyl,PCB 126)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的致死效应及代谢胁迫作用,将72尾南方鲇幼鱼分为6个实验组,配制PCB126含量分别为0、50、100、200、400和800μg/kg的6组饲料,采用室内养殖系统,在(27.5±0.2)℃水温条件下以3%BW/d的日粮水平单尾喂养8周。观测结果表明:PCB126含量为0、50和100μg/kg的饲料组在实验期间无实验鱼死亡,至实验结束时的PCB126总摄入量分别为0、30.56和66.66μg/kg;而200、400和800μg/kg的饲料组有实验鱼死亡,半致死时间(Medianlethaltime,LT50)分别为34d、16d和11d,与饲料中PCB126水平呈负相关,至半致死时PCB126总摄入量分别为90.18、92.05和94.11μg/kg,三者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无实验鱼死亡饲料组的PCB126总摄入量(p<0.05);肝指数(Hepatosomatic index,HSI)及静止代谢率随饲料中PCB126水平的增加而升高;在无实验鱼死亡的饲料组,肝线粒体代谢耗氧率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CO)活性随饲料中PCB126水平的增加而升高,而在有实验鱼死亡的饲料组,肝线粒体代谢耗氧率和CCO活性则随饲料中PCB126水平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本研究提出,PCB126对南方鲇的致死临界累计摄入量在92μg/kg左右;PCB126对南方鲇在整体水平表现为使静止代谢增强的胁迫效应,但在肝线粒体水平表现为低浓度使其代谢耗氧率增强,这应当是该种鱼应对多氯联苯类污染物的一种生理调节结果,而高浓度的PCB126则使肝脏功能受到不可耐受的损害,不能对胁迫做出进一步的代谢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 多氯联苯PCB 126 致死时间 静止代谢率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溶解气体过饱和对达氏鲟急性致死效应 被引量:5
4
作者 宋明江 刘亚 +3 位作者 龚全 刘晓庆 陈叶雨 赖见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21,共5页
为探讨总溶解气体(total dissolved gas,TDG)过饱和对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耐受性的影响,选取达氏鲟幼鱼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浓度的TDG过饱和水体急性暴露室内实验。结果表明:达氏鲟受TDG过饱和水体胁迫后,生理异常现象和气泡病... 为探讨总溶解气体(total dissolved gas,TDG)过饱和对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耐受性的影响,选取达氏鲟幼鱼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浓度的TDG过饱和水体急性暴露室内实验。结果表明:达氏鲟受TDG过饱和水体胁迫后,生理异常现象和气泡病症状较明显,表现出对TDG过饱和水体的低耐受性。在饱和度为125%、130%、135%和140%的TDG过饱和水体浓度下半致死时间分别为4.4、2.54、2.36和2.23 h,达氏鲟死亡率随暴露时间和TDG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溶解气体过饱和 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 急性暴露 致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胁迫对光棘球海胆Mesocentrotus nudus致死性及生理机能的影响
5
作者 丁茹馨 王全超 +3 位作者 纪莹璐 沈斌 陈琳琳 李宝泉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8-167,共10页
全球近海底层水体低氧现象日趋频繁,严重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掌握光棘球海胆Mesocentrotus nudus对低氧胁迫的耐受能力,通过室内生态模拟实验,分析3种规格的光棘球海胆,即大规格海胆平均体质量(91.41±3.31)g、中规格(60... 全球近海底层水体低氧现象日趋频繁,严重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掌握光棘球海胆Mesocentrotus nudus对低氧胁迫的耐受能力,通过室内生态模拟实验,分析3种规格的光棘球海胆,即大规格海胆平均体质量(91.41±3.31)g、中规格(60.79±3.42)g和小规格(4.15±0.18)g,在3个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浓度水平(0.5 mg/L、2.0 mg/L、3.0 mg/L)胁迫下的行为、存活、半致死时间(Median Lethal Time,LT_(50))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结果表明,在DO 0.5 mg/L和DO 2.0 mg/L低氧胁迫下,海胆行为表现异常,低氧初期海胆表现为管足活力下降、吸附力降低,移动能力变弱,同时伴随棘脱落,随着低氧暴露时间延长,海胆各项活动能力进一步减弱,直至死亡;在DO 3.0 mg/L胁迫下,中、大规格海胆无死亡现象。3种规格海胆死亡率随低氧暴露时间延长都有所增加,其中在DO 0.5 mg/L胁迫下,3种规格海胆的最终死亡率都达到100%,但在DO 2.0 mg/L胁迫下,随低氧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规格海胆都对低氧胁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适应,很少死亡。3种规格海胆的LT_(50)在DO 0.5 mg/L和DO 2.0 mg/L两种低氧胁迫水平下存在差异,DO 0.5 mg/L胁迫下,大规格海胆的LT_(50)为70.50 h,中规格为34.64 h,小规格为34.02 h;DO 2.0 mg/L胁迫下,中规格海胆的LT_(50)延长至120.88 h,小规格海胆延长至107.15 h。此外,中规格海胆在两种低氧胁迫水平下,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说明低氧胁迫已影响到光棘球海胆的抗氧化系统。本研究初次掌握了光棘球海胆在不同环境低氧胁迫下的生存和低氧适应情况,可为低氧海域光棘球海胆种群维持以及海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棘球海胆 低氧胁迫 致死时间 死亡率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倍体虹鳟幼鱼对过饱和总溶解气体的耐受能力
6
作者 李积萍 刘扬 +3 位作者 王辰 陶馨 都慧芳 李月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为了解发育早期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对过饱和总溶解气体(TDG)的耐受性,将体质量为(0.22±0.13)g和(0.68±0.17)g的两种规格的虹鳟幼鱼放在水箱中,通过自制的总溶解气体发生装置将过饱和的总溶解气体注入水箱中,饱... 为了解发育早期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对过饱和总溶解气体(TDG)的耐受性,将体质量为(0.22±0.13)g和(0.68±0.17)g的两种规格的虹鳟幼鱼放在水箱中,通过自制的总溶解气体发生装置将过饱和的总溶解气体注入水箱中,饱和度分别为110%~130%、130%~150%和80%~85%(对照组),研究在不同饱和度水体中不同规格的三倍体虹鳟幼鱼的行为变化,TDG饱和度的死亡率与时间的关系及半致死时间。结果表明,TDG过饱和胁迫三倍体虹鳟幼鱼时气泡病症状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及TDG饱和度的升高而加重;半致死时间(LT_(50))与TDG饱和度和规格均极显著相关(P<0.001)。TDG饱和度在110%~130%时,小规格和大规格鱼的LT_(50)分别为18.48 h和4.45 h,说明小规格鱼的耐受性高;TDG饱和度在130%~150%时,大规格鱼的LT_(50)为1.54 h,耐受性更强。本研究结果可为制定鱼类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溶解气体(TDG)过饱和 三倍体虹鳟 气泡病 耐受性 致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斑原鮡对急性高温耐受性的研究
7
作者 曾荣俊 刘晓锐 +6 位作者 耿庆宝 唐雪梅 方媛林 吴雷 张欢 顾正选 禹猛 《渔业研究》 2024年第2期156-161,共6页
为探究黑斑原鮡(Glyptosternon maculatum)鱼苗与成鱼对急性高温胁迫的耐受情况,本研究测定了鱼苗与成鱼在不同急性高温胁迫下的半致死时间,以及成鱼的呼吸频率。结果表明:黑斑原鮡鱼苗的半致死时间(LT_(50))随水温的升高而缩短,不同水... 为探究黑斑原鮡(Glyptosternon maculatum)鱼苗与成鱼对急性高温胁迫的耐受情况,本研究测定了鱼苗与成鱼在不同急性高温胁迫下的半致死时间,以及成鱼的呼吸频率。结果表明:黑斑原鮡鱼苗的半致死时间(LT_(50))随水温的升高而缩短,不同水温组的半数死亡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28℃组在13.53 h可达到半数死亡,24℃则为71.20 h;在高温胁迫下,成鱼的呼吸频率显著升高,24℃组的半致死时间(LT_(50))为15.60 h,远短于鱼苗在该水温下的半致死时间。急性高温胁迫下黑斑原鮡鱼苗的耐受能力强于成鱼,但两者均容易在短期内发生大量死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时刻关注水温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原鮡 鱼苗 成鱼 急性高温胁迫 致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袁盛勇 薛春丽 +3 位作者 陈斌 孔琼 李正跃 肖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40-1543,共4页
进行了不同浓度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分生孢子液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当分生孢子浓度为4.5×10^4-4.5×10^8个/mL时,该菌对4龄和5龄的斜纹夜蛾幼虫的最高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87%和82.94%,4龄幼虫接种后4-8 d... 进行了不同浓度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分生孢子液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当分生孢子浓度为4.5×10^4-4.5×10^8个/mL时,该菌对4龄和5龄的斜纹夜蛾幼虫的最高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87%和82.94%,4龄幼虫接种后4-8 d的LC50分别为(3.213±0.055)×10^8、(5.953±0.111)×10^7、(6.548±0.058)×10^6、(6.993±0.074)×10^5和(5.171±0.068)×10^4个/mL,LT50分别是(8.73±0.19)、(6.99±0.27)、(5.79±0.16)、(5.18±0.21)和(4.48±0.12)d;5龄幼虫接种后4-8 d的LC50分别为(1.343±0.147)×10^9、(1.334±0.111)×10^8、(1.179±0.130)×10^7、(1.873±0.116)×10^6和(2.008±0.108)×10^5个/mL,LT50分别是(10.59±0.10)、(7.43±0.07)、(5.97±0.12)、(5.20±0.11)和(4.73±0.09)d。以上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的致病性强于5龄幼虫,在斜纹夜蛾防治上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斜纹夜蛾 致病性 幼虫 致死浓度 致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和钠离子/钾离子对凡纳滨对虾幼虾存活与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苏家齐 祝华萍 +3 位作者 朱长波 张博 李婷 陈素文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53,共9页
通过实验生态学方法,对体质量为(1.35±0.37)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开展了盐度(2、4、8、12、16)和钠离子/钾离子(Na^(+)/K^(+))(27、50、75、100、125、150)双因素胁迫实验,分析其对凡纳滨对虾的72 h成活率及肝... 通过实验生态学方法,对体质量为(1.35±0.37)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开展了盐度(2、4、8、12、16)和钠离子/钾离子(Na^(+)/K^(+))(27、50、75、100、125、150)双因素胁迫实验,分析其对凡纳滨对虾的72 h成活率及肝胰腺和肌肉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Na^(+)/K^(+)大于75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盐度大于8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随Na^(+)/K^(+)的降低而升高。在Na^(+)/K^(+)为27~75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均大于66.67%。Na^(+)/K^(+)为100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在盐度12和16下的半致死时间(LT50)分别为69.78和60.15 h。Na^(+)/K^(+)为125条件下,盐度8、12和16下的LT50分别为76.23、62.61和49.10 h。Na^(+)/K^(+)为150条件下,盐度4、8、12和16下的LT50分别为87.24、68.65、59.4和39.95 h。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Na^(+)/K^(+)、盐度与凡纳滨对虾幼虾第72小时的成活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组织切片显示,当盐度大于8时,高Na^(+)/K^(+)对肌肉和肝胰腺组织结构产生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细胞空泡化或自溶,组织细胞间隙变大、解体,且组织结构损伤程度随盐度的上升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低钾胁迫 盐度 成活率 致死时间 组织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热处理对酒曲害虫杀灭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平 罗惠波 +5 位作者 黄丹 邓波 沈才萍 邬捷峰 谢军 杨文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4-68,共5页
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的热处理条件,研究咖啡豆象、土耳其扁谷盗两种酒曲害虫在裸露条件下和在酒曲介质存在条件下的致死情况。在45℃、50℃及55℃热处理条件下,裸露条件下咖啡豆象校正死亡率达到100%的时间分别为180 min、20 min... 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的热处理条件,研究咖啡豆象、土耳其扁谷盗两种酒曲害虫在裸露条件下和在酒曲介质存在条件下的致死情况。在45℃、50℃及55℃热处理条件下,裸露条件下咖啡豆象校正死亡率达到100%的时间分别为180 min、20 min、9 min;土耳其扁谷盗校正死亡率达到100%的时间分别为750 min、60 min、12 min;酒曲介质存在条件下,咖啡豆象校正死亡率达到100%的时间分别为720 min、400 min、160 min;土耳其扁谷盗校正死亡率达到100%的时间分别为3 960 min、600 min、200 min。同时通过Logistics模型分析发现,在相同的热处理条件下,咖啡豆象的半致死时间要短于土耳其扁谷盗的半致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曲害虫 咖啡豆象:土耳其扁谷盗 中温热处理 校正死亡率 致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僵菌野生菌株对红脉穗螟幼虫的致病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吕朝军 钟宝珠 +3 位作者 钱军 苟志辉 孙晓东 覃伟权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53-1257,共5页
采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法测定不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野生菌株对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幼虫的致病能力,旨在获得对该虫具有高致病力的生防菌株,以期为红脉穗螟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生物资源。结果表明,G2和G3菌株对红脉... 采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法测定不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野生菌株对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幼虫的致病能力,旨在获得对该虫具有高致病力的生防菌株,以期为红脉穗螟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生物资源。结果表明,G2和G3菌株对红脉穗螟幼虫表现出较高致病力,在1.0×108孢子/m L浓度下,两个菌株对红脉穗螟幼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32%和80.34%,LT50分别为4.77 d、6.18 d;田间试验表明,G2和G3菌株在1.0×1010孢子/m L浓度下,药后7 d可使红脉穗螟的虫口减退率分别达到73.72%和68.71%,表明这两株菌株在红脉穗螟生物防治中是极具有应用潜力的生防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红脉穗螟 致病力 致死时间( LT50 ) 僵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微囊藻对几种枝角类种群影响的实验生物学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钰 谷孝鸿 +1 位作者 朱光敏 何俊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6-571,共6页
微囊藻是形成蓝藻水华最普遍的一种,不同枝角类受微囊藻的影响不同。实验从太湖梅梁湾分离天然的微囊藻,研究了其对长刺溞、隆线溞、短尾秀体溞和角突网纹溞四种枝角类存活和生殖的影响。在微囊藻食物浓度为1×10^6cells/ml,测... 微囊藻是形成蓝藻水华最普遍的一种,不同枝角类受微囊藻的影响不同。实验从太湖梅梁湾分离天然的微囊藻,研究了其对长刺溞、隆线溞、短尾秀体溞和角突网纹溞四种枝角类存活和生殖的影响。在微囊藻食物浓度为1×10^6cells/ml,测得四种枝角类的半致死时间(LT50)分别为长刺溞3.03d、隆线溞3.79d、短尾秀体溞8.48d和角突网纹溞9.25d,体长较小的短尾秀体溞和角突网纹溞的半致死时间相对较长;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到长刺溞和隆线溞有新生幼体,而短尾秀体溞和角突网纹溞在少数几天里产出了少量新生幼体。以不同浓度微囊藻(0.5×10^6-8×10^6cells/m1)喂养枝角类,测得四种枝角类的24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10×10^6、4.78×10^6、6.21×10^6和7.77×10^6cells/ml,参照以栅藻喂养的枝角类生长情况,可知太湖微囊藻对四种枝角类的存活和生殖有很强的负面作用,其中体长较大的长刺溞和隆线溞受的影响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微囊藻 枝角类 致死时间 致死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过饱和对草鱼和鲢受精卵、仔鱼和幼鱼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凡 杜开开 +3 位作者 柳凌 魏念 倪朝辉 李云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98,共8页
通过气体过饱和发生装置来模拟高坝泄洪时产生的气体过饱和水体,设置气体饱和度分别为100%、110%、120%、130%、140%的水体,探明其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不同早期发育时期(受精卵、仔鱼、幼... 通过气体过饱和发生装置来模拟高坝泄洪时产生的气体过饱和水体,设置气体饱和度分别为100%、110%、120%、130%、140%的水体,探明其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不同早期发育时期(受精卵、仔鱼、幼鱼)的影响,揭示了实验鱼在气体过饱和水中暴露时间和死亡率变化的关系,并计算了幼鱼在不同过饱和度的半致死时间。结果显示:各气体饱和度水体对实验鱼受精卵的发育和孵化均无显著影响;气体过饱和会导致实验仔鱼腹部肿胀充气,幼鱼各个组织均产生气泡;实验幼鱼对气体过饱和的耐受力低于仔鱼;气体饱和度越高对实验鱼的致死效应越强;草鱼仔幼鱼对气体过饱和的耐受力低于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过饱和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早期发育时期 致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5种景天属植物耐旱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树钢 丁彦芬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3-216,共4页
以5种屋顶绿化景天属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导法测定干旱胁迫处理下其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并通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干旱半致死时间,以确定不同植物的耐旱性。结果表明,八宝景天和凹叶景天耐旱性强,佛甲草耐旱性中等,金叶景天和红叶... 以5种屋顶绿化景天属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导法测定干旱胁迫处理下其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并通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干旱半致死时间,以确定不同植物的耐旱性。结果表明,八宝景天和凹叶景天耐旱性强,佛甲草耐旱性中等,金叶景天和红叶景天耐旱性较弱,这与5种植物的实际耐旱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天属植物 细胞质膜透性 LOGISTIC方程 干旱致死时间 耐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pH值、阿苯达唑对离体新棘衣棘头虫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春涛 严斌 曾伯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7-198,共2页
对离体新棘衣棘头虫(Neosentis celatus)在不同盐度、pH值、阿苯达唑浓度梯度下存活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pH值为5时,新棘衣棘头虫半致死时间最长;当pH值为4或6时,新棘衣棘头虫半致死时间减少。当阿苯达唑溶液浓度为0.017 5 g/mL... 对离体新棘衣棘头虫(Neosentis celatus)在不同盐度、pH值、阿苯达唑浓度梯度下存活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pH值为5时,新棘衣棘头虫半致死时间最长;当pH值为4或6时,新棘衣棘头虫半致死时间减少。当阿苯达唑溶液浓度为0.017 5 g/mL时,离体新棘衣棘头虫死亡率最大,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阿苯达唑 新棘衣棘头虫 致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过饱和对不同早期发育阶段鲫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吴凡 魏念 +3 位作者 杜开开 柳凌 倪朝辉 李云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2-57,共6页
汛期长江流域大坝的泄洪可能导致下游水体气体过饱和,干扰或损害下游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为了研究水体气体过饱和对长江流域重要经济鱼类鲫的影响,将处于不同早期发育阶段(受精卵、仔鱼、稚鱼和幼鱼)的鲫(Carassius auratus)暴露... 汛期长江流域大坝的泄洪可能导致下游水体气体过饱和,干扰或损害下游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为了研究水体气体过饱和对长江流域重要经济鱼类鲫的影响,将处于不同早期发育阶段(受精卵、仔鱼、稚鱼和幼鱼)的鲫(Carassius auratus)暴露于气体饱和度分别为110%,120%,130%和140%的水体中,其中受精卵暴露至出膜,仔鱼、稚鱼和幼鱼均暴露96 h。结果表明:受精卵的孵化率变化范围为61.43%~72.86%,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孵化率无显著差异;仔鱼、稚鱼和幼鱼实验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泡病症状;实验组死亡率随饱和度和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相同饱和度下幼鱼死亡率最高,稚鱼次之,仔鱼最低;随着饱和度的升高,幼鱼的半致死时间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过饱和 早期发育阶段 致死时间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4个不同选育品系幼参对低盐胁迫的耐受及生理生化响应 被引量:4
17
作者 侯西坦 廖梅杰 +6 位作者 李彬 王印庚 张正 陈贵平 荣小军 孙金生 范瑞用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28,共10页
由于黄河口区域盐度偏低且不稳定,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生长和存活受到严重威胁。为评估4个不同品系(日本刺参F2代RC-F2、抗病刺参F3代KC-F3、多刺刺参F2代DC-F2、青青刺参F1代QQ-F1)的低盐耐受力及其生理生化响应,本实验以... 由于黄河口区域盐度偏低且不稳定,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生长和存活受到严重威胁。为评估4个不同品系(日本刺参F2代RC-F2、抗病刺参F3代KC-F3、多刺刺参F2代DC-F2、青青刺参F1代QQ-F1)的低盐耐受力及其生理生化响应,本实验以青岛野生群体(QW)为对照,通过测定低盐胁迫下幼参的生长、存活以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变化,评价了4个刺参不同选育品系对低盐的耐受状况。结果表明,在盐度17以下,除了QQ-F1表现为正生长,其他群体均为负生长。RC-F2、KC-F3、DC-F2、QQ-F1和QW的30天半致死盐度(LS50-30d)分别为15.02、15.19、16.48、14.26和15.13,QQ-F1显著低于其他4个群体;盐度14时,5个群体的半致死时间(ST50)分别为19.84 d、18.43 d、10.11 d、23.54 d和19.01 d,QQ-F1的ST50显著长于其他4个群体。在低盐胁迫时QQ-F1的ACP、AKP、SOD、LZM酶指标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其他4个群体。不同选育群体的低盐耐受力排序为QQ-F1>RC-F2>QW>KC-F3>DC-F2,QQ-F1群体表现出良好的低盐耐受能力,在低盐度海域或盐度不稳定的海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实验研究结果可为刺参健康养殖、良种性状评价、选育与推广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低盐胁迫 特定生长率 致死盐度 致死时间 非特异性免疫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亚洲柑橘木虱死亡率和活动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邝凡 林梦琪 +4 位作者 袁水秀 罗友泉 张宁 卢占军 胡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00-1604,共5页
【目的】研究高温对亚洲柑橘木虱死亡率和活动行为的影响,为亚洲柑橘木虱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光照培养箱中模拟高温环境,研究40、42、44、45和46℃高温条件下亚洲柑橘木虱的死亡率;研究36~46℃逐渐升温对亚洲柑橘木虱活动行... 【目的】研究高温对亚洲柑橘木虱死亡率和活动行为的影响,为亚洲柑橘木虱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光照培养箱中模拟高温环境,研究40、42、44、45和46℃高温条件下亚洲柑橘木虱的死亡率;研究36~46℃逐渐升温对亚洲柑橘木虱活动行为的影响;在45℃下,研究不同光照对亚洲柑橘木虱死亡率的影响,以及36与45℃循环变温对亚洲柑橘木虱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在40、42、44、45和46℃高温条件下50%亚洲柑橘木虱死亡时间(LT_(50))分别为138.038、17.140、11.695、10.593和0.337 h;95%亚洲柑橘木虱死亡时间(LT_(95))分别为181.970、26.978、18.843、14.718和0.500 h;在36~46℃逐渐升温过程中,亚洲柑橘木虱的活动逐渐增强;高温(45℃)条件下暗处理的LT_(50)和LT_(95)分别为6.353和8.913 h,均小于正常光照处理的10.593和14.718 h,而36与45℃循环变温的LT_(50)和LT_(95)分别为13.740和18.967 h,均大于恒温处理的10.593和14.718 h。【结论】高温导致木虱种群生存时间缩减是亚洲柑橘木虱在高温季节出现种群消退现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柑橘木虱 高温 致死时间 柑橘黄龙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氮对日本囊对虾幼虾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亭君 刘建勇 +1 位作者 申玉春 栗志民 《渔业现代化》 CSCD 2019年第3期35-40,共6页
在水温(28±0.2)℃、盐度29.8±0.2、pH8.0±0.2和溶氧6.0mg/L的条件下,将体长(49.28±4.79)mm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幼虾放在盛水20L的100L白桶中,用NaNO2(分析纯)溶于新鲜海水配制成2000mg/L的母液,使... 在水温(28±0.2)℃、盐度29.8±0.2、pH8.0±0.2和溶氧6.0mg/L的条件下,将体长(49.28±4.79)mm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幼虾放在盛水20L的100L白桶中,用NaNO2(分析纯)溶于新鲜海水配制成2000mg/L的母液,使试验组水中亚硝酸盐氮(NO2^--N)质量浓度为151.36、239.88、380.19、602.56、954.99mg/L,采用静水毒性试验法研究了亚硝酸盐氮对日本囊对虾幼虾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NO2^--N毒性效应与质量浓度和胁迫时间呈正相关。在同一时间下日本囊对虾的死亡率随着NO2^--N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同一质量浓度下对虾的死亡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NO2^--N对日本囊对虾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806.100、970.939、780.050、427.391mg/L,安全质量浓度为42.739mg/L。NO2^--N质量浓度为151.36、239.88、380.19、602.56、954.99mg/L的半致死时间(LT50)分别是120.008、111.954、94.207、78.810、60.102h。试验表明,日本囊对虾养殖水体中NO-2-N质量浓度应控制42.739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氮 日本囊对虾幼虾 致死质量浓度 致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在TDG过饱和含沙水体中的耐受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井沛 施浩然 +2 位作者 刘晓庆 王俊杰 袁嫄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33,共6页
为探讨高坝泄洪引起的总溶解气体(TDG)过饱和含沙水体对鱼类的影响,以岩原鲤和鲢鱼为研究对象,开展TDG过饱和含沙水体对不同鱼类的急性暴露试验,根据鱼类受TDG过饱和含沙水体胁迫后的异常行为和死亡率、半致死时间等指标来分析不同鱼类... 为探讨高坝泄洪引起的总溶解气体(TDG)过饱和含沙水体对鱼类的影响,以岩原鲤和鲢鱼为研究对象,开展TDG过饱和含沙水体对不同鱼类的急性暴露试验,根据鱼类受TDG过饱和含沙水体胁迫后的异常行为和死亡率、半致死时间等指标来分析不同鱼类受胁迫后的耐受性和差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初期,试验用鱼出现较明显异常行为和气泡病症状,且岩原鲤早于鲢鱼;相同TDG饱和度下,随着含沙量的增加,试验用鱼半致死时间缩短,且岩原鲤半致死时间短于鲢鱼,表明鲢鱼比岩原鲤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耐受能力;当TDG饱和度较高时,即使含沙量低,也会造成试验用鱼的大量死亡;过饱和TDG是导致试验用鱼死亡的主要原因,但不能忽略泥沙对试验用鱼死亡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原鲤 鲢鱼 总溶解气体 泥沙 耐受性 死亡率 致死时间 含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