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3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鲢鱼卵中两种高分子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树红 蒋然然 +5 位作者 杨娟 刘玲 钟海霞 陈志光 李美良 李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6-11,共6页
以鲢鱼卵为材料,通过匀浆、酸处理和超滤制备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cystine proteinase inhibitors,CPIs)粗提液,进而经Sephacryl S-100分子筛层析、Blue Sepharose 6 Fast Flow染料亲和层析、SP-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层析、... 以鲢鱼卵为材料,通过匀浆、酸处理和超滤制备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cystine proteinase inhibitors,CPIs)粗提液,进而经Sephacryl S-100分子筛层析、Blue Sepharose 6 Fast Flow染料亲和层析、SP-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层析、Con A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获得两种纯化的高分子CPIs,即Con A不吸附部分a-1和吸附部分的糖蛋白a-2。二者分别被纯化了102.62倍和274.28倍,酶活回收率分别为2.02%和1.42%。通过TSK G2000 SWXL凝胶过滤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其反相酶谱法分析,表明a-2及再次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回收的a-1在电泳图上均呈单一带,a-2为单一峰,且a-1的分子质量为139 ku,a-2的分子质量为92 ku。二者均能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鲢鱼组织蛋白酶L)但不抑制丝氨酸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根据a-1和a-2的分子质量及抑制活性特征和糖蛋白特性,推测二者可能为鲢鱼卵Kininogens的不同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卵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 KININOGEN 纯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CPIs)及在鱼类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树红 蒋然然 马璐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79-1686,1611,共9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蛋白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CPIs),并特别对第一类群(即Cystatins超家族)的结构特征、抑制机制及其多种活性、功能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各种鱼类来源CPIs的纯化、鉴定现状及其在鱼类发育保护、免疫调节、肿... 本文主要介绍了蛋白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CPIs),并特别对第一类群(即Cystatins超家族)的结构特征、抑制机制及其多种活性、功能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各种鱼类来源CPIs的纯化、鉴定现状及其在鱼类发育保护、免疫调节、肿瘤抑制及抑菌等方面的潜在活性、功能做以系统的综述,并展望了鱼类CPIs的可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 鱼类CPIs 纯化鉴定 活性及功能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通过调节炎症微环境对“二次打击”脓毒症小鼠发挥治疗作用
3
作者 多文娟 王怡祥 +9 位作者 王家兴 许鑫龙 李林献 杨栋臣 申启利 杨立春 刘晓静 金启旺 褚亮 杨小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目的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rSj-Cystatin)对“二次打击”脓毒症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64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蛋白组(B组)、“二次打击”造模组(C组)、蛋白干预组(D组),16只/组。A组和B组小鼠首... 目的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rSj-Cystatin)对“二次打击”脓毒症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64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蛋白组(B组)、“二次打击”造模组(C组)、蛋白干预组(D组),16只/组。A组和B组小鼠首先腹腔注射PBS(100μL/只),24 h后开腹探查盲肠,但不进行盲肠结扎和穿刺(CLP),术后30 min,分别腹腔注射PBS(100μL/只)或含25μg rSj-Cystatin蛋白的PBS(100μL/只);C组和D组小鼠首先腹腔注射含LPS(5 mg/kg)的PBS(100μL/只),24 h后行CLP手术,术后30 min,分别腹腔注射PBS(100μL/只)或含25μg rSj-Cystatin蛋白的PBS(100μL/只)。每组随机抽取6只,造模12 h后取小鼠血清、脾、肝、肺和肾组织。肝、肺和肾组织HE染色观察其病理损伤并进行评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验血清和肝、肺、肾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以及组织中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iNOS和Arg-1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3+CD4+CD25+Foxp3+T的比例变化;剩余小鼠造模后记录72 h生存率并观察小鼠状态。结果与A、B组(100%)相比,C组(0%)72 h生存率降低,经rSj-Cystatin蛋白治疗后,D组生存率较C组增高(20%)。与A、B两组相比,C组肝、肺、肾组织切片病理损伤加重,血清和组织匀浆中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经蛋白治疗后,病理损伤程度减轻,血清和组织匀浆中TNF-α、IL-6水平降低(P<0.05),调节因子IL-10、TGF-β水平明显升高(P<0.05),同时CD3+CD4+CD25+Foxp3+T比例升高(P<0.05);与A、B两组相比,C组各器官组织中iNOS水平均升高,而Arg-1水平呈差异性,仅在肾中呈下降趋势(P<0.01);与C组相比,D组iNOS水平下降(P<0.05),Arg-1水平升高(P<0.001)。结论rSj-Cystatin可通过调节炎症微环境进而对“二次打击”脓毒症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日本血吸虫蛋白酶抑制 脂多糖 盲肠结扎穿刺 脓毒症 免疫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胃癌发展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陈勇羽 黄益仁 +3 位作者 陈哲逸 周冰倩 陈诗宇 郑英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目的·研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1(serpin family E member 1,SERPINE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胃癌发展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IMER2.0在线网站对SERPINE1进行泛癌分析,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 目的·研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1(serpin family E member 1,SERPINE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胃癌发展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IMER2.0在线网站对SERPINE1进行泛癌分析,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的胃癌临床数据分析SERPINE1在不同胃癌肿瘤分期样本中的表达差异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临床胃癌组织配对样本中SERPINE1 mRNA的表达情况。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技术敲低MGC-803、SGC-7901胃癌细胞系中SERPINE1表达,通过Transwell和Invasion小室实验检测胃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进一步通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迁移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探究敲低SERPINE1对胃癌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利用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集,根据SERPINE1的表达水平中位值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2组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Analysis,GSEA);进一步通过qRT-PCR验证SERPINE1敲低胃癌细胞系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血管生成有关的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ERPINE1在包括胃癌在内的多种原发肿瘤组织中高表达,SERPINE1基因表达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01),SERPINE1表达增加与胃癌不良预后有关(P<0.001)。qRT-PCR结果表明SERPINE1在胃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P=0.038)。敲低SERPINE1后,胃癌细胞系MGC-803、SGC-790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P<0.05);敲低SERPINE1的胃癌细胞系的培养上清液能降低HUVEC细胞迁移和小管生成能力(P<0.05)。GEO数据库中SERPINE1高表达组胃癌患者差异基因富集到焦点黏附、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等癌症相关通路以及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等血管生成相关通路。SERPINE1的表达与E-钙黏蛋白(cadherin 1,CDH1)的表达呈负相关,与EMT有关的其他基因、血管生成有关基因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利用qRT-PCR在SERPINE1敲低胃癌细胞系中验证了EMT(P<0.05)、血管生成有关基因表达水平(P<0.05),与上述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结论·SERPINE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可调控EMT、血管生成相关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促进胃癌细胞迁移、侵袭与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因子1 胃癌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5
作者 鲁玲君 杨小迪 +3 位作者 张华平 梁媛 石秀兰 周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6-1134,共9页
目的 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72只雄性C57BL/6J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D-GaIN模型组、LPS/D-GaIN+rSj-Cys治疗组和rSj-Cys对照组(n=18)。LPS... 目的 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72只雄性C57BL/6J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D-GaIN模型组、LPS/D-GaIN+rSj-Cys治疗组和rSj-Cys对照组(n=18)。LPS/D-GaIN组和LPS/D-GaIN+rSj-Cys组小鼠均腹腔注射LPS(10μg/kg)和D-GaIN(700 mg/kg)造模;造模后30 min,LPS/D-GaIN+rSj-Cys组及rSj-Cys对照组小鼠均腹腔注射rSj-Cys(1.25 mg/kg),正常对照组小鼠注射等体积PBS。造模6 h后,每组随机挑选8只小鼠处死,收集小鼠血清及肝组织,进行后续检测,每组剩余10只分别在3、6、12、24 h观察其生存情况,并计算生存率。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形态,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CD68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Bax、Bcl-2蛋白水平,采用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12 h生存率为30%,rSj-Cys治疗组小鼠12 h生存率为80%。模型组小鼠24 h生存率为10%,rSj-Cys治疗组小鼠24 h生存率为6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D-GaIN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ST、ALT、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上升(P<0.01),病理结构损伤严重,肝脏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表达明显增强(P<0.01),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显著增加(P<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1),肝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增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信号通路GRP78、CHOP、NF-κB p-p65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或P<0.01);而LPS/D-GaIN+rSj-Cys治疗组小鼠转氨酶AST、ALT和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1),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减轻,肝脏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表达明显降低(P<0.01),Bax表达显著降低(P<0.01),Bcl-2表达显著增强(P<0.01),肝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信号通路GRP78、CHOP、NF-κB p-p65的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或P<0.01);rSj-Cys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Sj-Cys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炎症和肝细胞凋亡缓解LPS/D-GalN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日本血吸虫蛋白酶抑制 内质网应激 炎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活血、痰瘀同治法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性激素的影响
6
作者 王玮 周翘楚 +1 位作者 陈浩波 马大正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247,共5页
目的 评估清热活血、痰瘀同治法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血清炎症因子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诊治的PCOS患者120例。调查资料,采用等比例随机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N-乙酰半胱... 目的 评估清热活血、痰瘀同治法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血清炎症因子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诊治的PCOS患者120例。调查资料,采用等比例随机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观察组使用抑亢汤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两组持续治疗3个月。干预结束后评价疗效,治疗前及干预3个月测定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性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和雌二醇(estradiol, E2)],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model assessment-IR,HOMA-IR)、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和腰臀比(waist to hip ratio, WHR)。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血清hs-CRP、IL-6和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血清L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HOMA-IR、BMI和W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活血、痰瘀同治法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PCOS疗效确切,抑制炎症因子、改善内分泌,改善各项代谢指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活血、痰瘀同治法 N-乙酰 PCOS 炎症因子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骨质疏松和骨折具有相关性:一项基于孟德尔随机化的观察性研究
7
作者 王文惠 王晗 +1 位作者 雷署丰 何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2-1632,共11页
目的:骨质疏松症以骨量减低和骨组织微结构损坏为特征,常引发脆性骨折。骨密度低是导致骨折的关键危险因素。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是肾小球滤过率的内源性标志物,与骨密度呈负相关,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潜在危险因... 目的:骨质疏松症以骨量减低和骨组织微结构损坏为特征,常引发脆性骨折。骨密度低是导致骨折的关键危险因素。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是肾小球滤过率的内源性标志物,与骨密度呈负相关,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潜在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队列分析和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CysC与骨质疏松症和骨折在普通人群中的关联和潜在的致病机制。方法:利用英国生物银行的大规模前瞻性队列数据和欧洲人群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汇总统计数据(严格设置排除标准:非白人种族、甲状腺疾病、胃肠功能障碍、肾脏疾病、类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慢性感染或炎症性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特殊疾病人群,以及正在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者)。采用多变量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CysC与骨密度、骨质疏松症和骨折发生风险的关系。所有分析均采用3个递进模型调整混杂因素:3种不同模型进行分析:模型1调整人口学特征和生活方式因素,模型2在模型1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肾功能,模型3在模型2基础上调整体力活动水平。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探究其非线性关系,并使用MR分析评估CysC与骨质疏松症及骨折之间的因果关联。结果:多变量分析显示,在调整基本变量后(模型1),总研究参与者中CysC与估计骨密度(estimated bone mineral density,eBMD)不存在相关性,但是在经过性别分层的男性和女性中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01)。在调整肾功能(模型2)和体力活动水平(模型3)后,总研究参与者中CysC与eBMD开始呈负相关(P<0.001)。此外,多变量Logistic回归均显示CysC浓度与骨质疏松风险呈显著正相关(P<0.01),这种关联在所有分析模型中均保持稳定。在所有人群和模型中,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Q4组的CysC与骨质疏松症发生风险均呈正相关(均P<0.001)。在总人群中,Q4组的CysC与骨折之间的正向关联仅在模型2和模型3中出现,风险比均为1.118(均P<0.001)。然而经过性别分层后,这种关联在男性中消失(P>0.05)。此外,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C与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病存在非线性关系(P<0.05)。通过筛选16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为工具变量进行MR分析,结果显示CysC与骨质疏松症和骨折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P≥0.05),这一发现与既往特殊人群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结论:CysC水平升高与骨质疏松症和骨折风险增加具有显著相关性,这种关联在女性中表现更为明显。肾功能和体力活动水平可能是影响这种关联的重要因素。CysC与骨质疏松和骨折之间的关联可能的机制包括CysC升高导致维生素D和矿物质代谢异常,抑制骨形成;肾功能损伤加重炎症水平,影响骨吸收;或在骨质疏松症状态下,破骨细胞分化增加导致CysC水平升高。这些发现支持将CysC作为预测潜在骨质疏松症的生物学指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剂C 骨质疏松症 骨折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前瞻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因子Livin与半胱氨酸蛋白酶-9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文江 赵丽华 +5 位作者 张锐锋 安亚伟 秦洪 李建英 郝建军 卞永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5期1353-1355,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因子livin和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探讨livin与caspase-9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胃黏膜组织和胃癌组织中livin和caspase-9的表达。结...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因子livin和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探讨livin与caspase-9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胃黏膜组织和胃癌组织中livin和caspase-9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livin和caspase-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9阳性表达率在淋巴结有无转移和不同临床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表达与caspase-9表达呈负相关(r=-0.280,P<0.05)。结论livin和caspase-9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二者表达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LIVIN 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CfAtg4在油茶果生刺盘孢中的功能分析
9
作者 郭树峰 郭源 +2 位作者 陈妍 李河 张盛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72,共8页
[目的]揭示半胱氨酸蛋白酶CfAtg4在油茶果生刺盘孢中的生物学功能,为油茶炭疽病新型防控药剂的开发提供候选靶标位点。[方法]通过Overlap PCR构建CfATG4基因敲除片段,利用同源重组原理和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获得敲除突变体和回补菌... [目的]揭示半胱氨酸蛋白酶CfAtg4在油茶果生刺盘孢中的生物学功能,为油茶炭疽病新型防控药剂的开发提供候选靶标位点。[方法]通过Overlap PCR构建CfATG4基因敲除片段,利用同源重组原理和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获得敲除突变体和回补菌株;测定野生型、突变体、回补菌株对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的敏感性,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饥饿诱导前后自噬小体数量评价自噬发生程度,采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验证显微观察结果;测定野生型、突变体、回补菌株的生长速率、分生孢子产量、致病力、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以及对外界胁迫敏感性。[结果]1)果生刺盘孢CfATG4基因敲除突变体ΔCfatg4对雷帕霉素更敏感,自噬小体数量显著少于野生型,ΔCfatg4突变体饥饿诱导前后均不能降解自噬标记蛋白GFP-CfAtg8,自噬作用丧失。2)通过生物学表型分析发现,突变体ΔCfatg4在不同营养条件培养基上生长速率减缓,气生菌丝减少;ΔCfatg4突变体产孢量显著减少,在油茶叶片上致病性丧失,且无法穿透玻璃纸。3)突变体ΔCfatg4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形成率显著降低。4)突变体ΔCfatg4对盐胁迫(NaCl、KCl)更耐受,对细胞壁完整性胁迫剂SDS更敏感,对CR更耐受;突变体ΔCfatg4在氧化环境(H_(2)O_(2))下更敏感,在还原环境(DTT)下更耐受。[结论]半胱氨酸蛋白酶CfAtg4介导的自噬参与调控油茶果生刺盘孢生长发育、产孢、附着胞形成、外界胁迫应答和致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果生刺盘孢 蛋白酶Atg4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梁馨苓 史伟 +6 位作者 刘双信 严丽君 轩慧杰 熊卫萍 彭炎强 黄劲松 梁永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54-2156,共3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预测和诊断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132例接受心肺旁路手术的病人,每位病人术前及术后每天采集血标本。同时应用酶法测血清肌酐(Scr),用颗粒增强透射...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预测和诊断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132例接受心肺旁路手术的病人,每位病人术前及术后每天采集血标本。同时应用酶法测血清肌酐(Scr),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检测血清Cystatin C,用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AKI运用ADQI的RIFLE标准进行诊断(R:Scr升高≥50%基础值,I:Scr升高≥100%基础值,F:Scr升高≥200%基础值,L:肾功能丧失;E:终末期肾脏病);同时AKI也按Cystatin C≥50%、≥100%和≥200%的标准进行诊断。结果29(21.9%)例病人发生不同程度AKI,其中10例经历R标准,12例经历I标准,7例经历F标准。其余103例没有发生AKI的病人作为对照组。AKI病人的Cystatin C较非AKI病人显著升高(P〈0.001),AKI病人的Cystatin C与Scr(r=0.732.P〈0.001)、[Cystatin C]^-1与eGFR(r=0.803,P〈0.001)成明显线性相关。分别按照Cystatin C和Scr两种方法诊断AKI,不同程度AKI诊断的中位时间是:R标准的10例病人分别为2d(1--4d)和3d(2~5d)(P=0.014),I标准12例病人分别为3.5d(1--6d)和5d(2~8d)(P=0.008),F标准7例病人分别为5d(3~7d)和6.5d(4--9d)(P=0.02)。ROC分析证实Cystatin C在AKI诊断中的准确性高(曲线下面积为0.992)。当以Cystatin C升高≥50%作为AKI的诊断截点时,Cystatin C在AKI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和95%。结论Cystatin C可作为心肺旁路手术后AKI的诊断指标:Cystatin C在AKI的诊断时间上较Scr早,它可能作为AKI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蛋白酶抑制剂C 血清肌酐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9
11
作者 叶明 李淮玉 +3 位作者 朱余友 王国平 丁小灵 马筱玲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简称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47例,按病灶体积分为小、中、大3个亚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为高危组(NIHSS>8分)和低危组(NIHSS...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简称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47例,按病灶体积分为小、中、大3个亚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为高危组(NIHSS>8分)和低危组(NIHSS≤8分),选择60例非卒中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探讨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并分析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结果①缺血性卒中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1.20±0.40)mg/L,高于对照组的(0.86±0.2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灶体积的增加,血清胱抑素C水平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47,P<0.05。②卒中复发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1.33±0.52)mg/L,高于卒中初发组的(1.12±0.2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NIHSS评分无相关性,但高危组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1.37±0.68)mg/L]高于低危组的胱抑素C水平[(1.15±0.2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Hcy,r=0.189,P=0.022)和极低密度脂蛋白(r=0.255,P=0.002)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r=-0.173,p=0.036)呈负相关;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为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OR=2.646,95%CI.621~4.317,p<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病灶大小及严重程度有关,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作为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及病情监测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蛋白酶抑制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化桑树获得转基因植株的初报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洪利 楼程富 +2 位作者 张有做 谈建中 焦锋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91-294,共4页
利用基因枪法将水稻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OC)导入桑树组织 ,经抗性筛选和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通过对转基因植株的PCR Southern杂交及RNA点杂交等检测 ,证实OC基因转化桑树成功 ,为选育抗虫性桑树品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桑树 遗传转化 基因枪 抗虫育种 转基因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管圆线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潘智华 何蔼 +4 位作者 程梅 李卓雅 于彦杰 贺华良 詹希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4-538,共5页
目的对广州管圆线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基因进行克隆、原核表达,并对表达产物的免疫保护作用作出初步鉴定。方法将广州管圆线虫cystatin基因克隆入载体pGEX-4T-1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用纯化融合蛋白隔周免疫小... 目的对广州管圆线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基因进行克隆、原核表达,并对表达产物的免疫保护作用作出初步鉴定。方法将广州管圆线虫cystatin基因克隆入载体pGEX-4T-1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用纯化融合蛋白隔周免疫小鼠1次,共3次,设GST免疫及未免疫对照组,末次免疫后1w用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攻击感染,3w后剖杀小鼠,计算减虫率及保护率,并测定小鼠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pGEX-4T-1/cystatin重组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得以高效可溶性表达,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后诱导产生了58.1%的减虫率及20%的保护率,与对照组相比减虫效果显著(P<0.01)。结论广州管圆线虫cystatin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可诱导小鼠产生一定水平的保护性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蛋白酶抑制 分子克隆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对急性胰腺炎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4
作者 苏松 李波 +3 位作者 贺凯 张孟瑜 冯春红 夏先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51-155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检测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测定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24h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以及血清CysC水平,并以CCr<80mL/(min·1.73m2)作为肾功能损害...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检测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测定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24h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以及血清CysC水平,并以CCr<80mL/(min·1.73m2)作为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分析了解CysC的诊断价值。结果:72例患者中共有28例出现CCr下降,在这28例患者中,CysC水平上升的有23例,而SCr出现异常的仅有16例,χ2检验分析后提示CysC对CCr的评估效能优于SCr(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AP患者中,CysC与SCr均和CCr有着显著的负相关性(CysC:r=-0.868,P<0.001;SCr:r=-0.604,P<0.001),而CysC的相关系数较高。ROC曲线分析显示CysC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明显高于SCr(0.884vs0.687)。结论:CysC较SCr能更为准确和早期发现AP患者急性肾功能损害,常规监测AP患者的CysC水平,对有效治疗AP和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肾功能损害 蛋白酶抑制剂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22
15
作者 吕璘琳 韩青 孙芹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4000-400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tHcy)、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将17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脑出血组65例和脑梗死组109例。65例同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tHcy、Cys C、总胆固醇(TCho... 目的:探讨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tHcy)、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将17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脑出血组65例和脑梗死组109例。65例同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tHcy、Cys C、总胆固醇(T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ea)、尿酸(UA)和葡萄糖(Glu)水平。结果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man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脑梗死组tHcy、Cys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组t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ys 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Pearsman相关分析显示,脑梗死和脑出血组tHcy和Cys C均具有正相关性(P<0.01);两组tHcy与Crea、UA,Cys C与Crea、UA均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P<0.01或P<0.05);除脑梗死组中tHcy和LDL-C相关(r=0.229,P=0.031)外,两组tHcy、Cys C与Glu及血脂四项指标均不相关。结论:血清tHcy、Cyc C水平增高均是脑卒中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联合测定血清tHcy、Cys C对脑卒中的预防和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同型 蛋白酶抑制剂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对人肝癌细胞的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芳 李玉英 +3 位作者 白崇智 田欣 张政 王转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187,共6页
先前的研究表明,基因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rBTI)具有诱导不同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为了揭示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机理,从基因水平上探讨与凋亡有关的分子事件,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rBTI体外作用于人肝癌细胞HepG2后,采用MTT比色法... 先前的研究表明,基因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rBTI)具有诱导不同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为了揭示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机理,从基因水平上探讨与凋亡有关的分子事件,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rBTI体外作用于人肝癌细胞HepG2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抑制剂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用DNA凝胶电泳和细胞核的形态学观察检测HepG2细胞的凋亡.结果表明,rBTI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长,并诱导细胞凋亡.另外,细胞凋亡与Bcl-2/Bax mRNA水平有关.通过RT-PCR检测发现,细胞经过rBTI处理后,抗凋亡基因Bcl-2 mRNA水平下调,促凋亡基因Bax mRNA有所上调,而对照GAPDH无变化.对HepG2细胞中Fas/Fas配体及半胱氨酸天冬酶(caspase)的研究证明,细胞经过rBTI处理后,对死亡受体Fas mRNA没有影响;rBTI可明显激活caspase-3和caspase-9酶活性,对caspase-8活性几乎无影响.上述结果表明,rBTI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与caspase-3依赖性凋亡调节信号通路有关,未涉及Fas/Fas配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 细胞凋亡 人肝癌细胞 天冬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重组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群 林扬元 +2 位作者 林丽琳 翁剑武 林建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探讨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nake venom cystatin,sv-cystatin)重组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形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建立Matrigel胶肿瘤细胞类血管生成模型,分析sv-cystatin重组蛋白(10、2... 目的探讨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nake venom cystatin,sv-cystatin)重组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形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建立Matrigel胶肿瘤细胞类血管生成模型,分析sv-cystatin重组蛋白(10、25、50、100、200mg/L)对B16F10细胞VM形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建立C57BL/6小鼠黑色素瘤实验性肺转移模型,经25、50mg/kg重组蛋白治疗后,应用CD34和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PAS)双重染色法检测肺转移瘤VM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移瘤MMP-2、MMP-9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v-cystatin重组蛋白作用后B16F10细胞体外VM形成及MMP-2、MMP-9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两治疗组小鼠肺转移瘤VM形成及MMP-2、MMP-9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sv-cystatin重组蛋白能够抑制VM形成;下调MMP-2、MMP-9表达是其中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蛋白酶抑制 血管生成拟态 黑色素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染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齐元麟 纪明开 +2 位作者 谢群 黄清玲 林建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1-797,共7页
目的研究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v-cystatin)基因转染对小鼠黑素瘤细胞B16F1的蛋白表达谱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方法采用双向电泳-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分析稳定表达sv-cystatin的B16F1细胞系B16F1/cystatin与转染空载体... 目的研究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v-cystatin)基因转染对小鼠黑素瘤细胞B16F1的蛋白表达谱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方法采用双向电泳-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分析稳定表达sv-cystatin的B16F1细胞系B16F1/cystatin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细胞B16F1/pcDNA3.1的蛋白表达谱的差别,筛选鉴定差异表达蛋白;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进一步确定实验结果;对蛋白组数据和前期基因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16F1/cystatin和B16F1/pcDNA3.1细胞总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上共有匹配蛋白点(412±20)个,其中有11个蛋白的表达差异在2倍以上,5个上调,6个下调。这11个蛋白和1个仅在B16F1/cystatin中表达的蛋白经MALDI-TOF-MS分析,其中10个蛋白得到了鉴定,它们分属于代谢酶系、小G蛋白Ran调控分子、真核翻译因子、核苷酸激酶等。Western blot显示NM23和RhoGDI-beta的蛋白表达分别上调了(2.23±0.34)倍和(1.57±0.11)倍;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NM23、RhoGDI-beta、RANBP1的mRNA表达上调,eIF5A、eEF1-beta2、MDH1表达下调;与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一致。基于Gene Ontology的分析提示sv-cystatin作用的靶分子主要定位于细胞外周、质膜和细胞核,与转录、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细胞凋亡等过程有关。结论 sv-cystatin可能通过调控抑癌基因NM23、RhoGDI等蛋白质发挥其抗肿瘤作用。sv-cystatin的主要靶分子可能是转录因子、分泌蛋白和质膜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蛋白酶抑制 黑色素瘤 小鼠 蛋白质组学 基因本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重组蛋白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TGF-β2、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群 林扬元 +1 位作者 唐南洪 林建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08-1212,共5页
目的研究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nake venom cystatin,sv-cystatin)重组蛋白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 目的研究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nake venom cystatin,sv-cystatin)重组蛋白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sv-cystatin重组蛋白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TGF-β2、TNF-α分泌的影响;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分析不同浓度sv-cystatin重组蛋白体外处理人肝癌MHCC97H细胞后TGF-β2、TNF-α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种浓度的sv-cystatin重组蛋白对MHCC97H细胞TGF-β2、TNF-α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25、50、100、200 mg·L-14种浓度的重组蛋白能够抑制TGF-β2的mRNA及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0、100、200 mg·L-13种浓度的重组蛋白能够抑制TNF-α的mRNA及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cystatin重组蛋白可能通过抑制TGF-β2和TNF-α的表达来发挥多方面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蛋白酶抑制 肝癌 MHCC97H 转化生长因子Β2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及其在桑树害虫防治上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洪利 楼程富 +1 位作者 谈建中 陈复生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15-19,共5页
综述了在烟草、水稻、马铃薯以及毛白杨等植物获得转水稻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植株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 鞘翅目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